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后面题目。
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
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漫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生息与传衍。因之,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比如闽地的南音、云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
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城市文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
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
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梁房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一群群穿着半似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
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上发生变异。那种自发的、纯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见了。代之以涂红抹绿,添金加银,着力于对主顾的招徕与诱惑。它的特色被无度地夸张着,它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却没有了。
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他们是真正懂得自己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的。为此,民间艺术一直是他们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
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所以,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就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了。这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的一种历史精神。
(节选自冯骥才《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
从原文看,下列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文化形态和历史精神的体现。 | B.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民俗方式。 |
C.一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的传统精神。 | D.一种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 |
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民间艺术”处于濒危状况的一项是
A.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民间艺术转化为旅游对象。 |
B.商品经济时代的城市文化造成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变异。 |
C.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几乎一模一样。 |
D.认真开展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普查与记录已迫不及待。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老文化的原始形态保护得越好,民间艺术越能得以延续。 |
B.人们生活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终将导致民间艺术的消亡。 |
C.为了保护民间艺术,应当禁止将民间艺术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 |
D.加大旅游经济投入,将改变旅游业中民间艺术严重变异的状况。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
王一川
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影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面到奇崛层面的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从这点上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困境的求解性。其主要创作方法或手段在于回退法,就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如《破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功勋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由于他默然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来竟然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亲手培养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值得重视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把叙述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模样上:他如何窝囊而又好胜、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家等等。但最终却明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可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它一面注重个体的日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去淡化并加以拯救。这里突出的是生活诗情在困境中的现实性呈现。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主义元素交融的某种意味。其主要特征有: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三峡好人》是这方面的佳作。它通过山西挖煤民工韩三明和护士沈红分别来到三峡寻找前妻和丈夫的过程,描绘了一群普通人充满风险而又不失温馨的日常生活,使影片透露出生活困境中的一缕诗意。全片以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全片以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编导善于用烟盒、人民币图案、手机彩铃等流行物品彰显人物内心情感变化轨迹 ,影片中的飞碟在大白天从空中飞过、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火箭直冲云霄之类的“超现实主义”镜头,给人一种荒诞之感,但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第三重景观:奇观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它所专注的不再是个体日常生活,而是由个体与个体的相互共存而交织成的较大规模的社会生活网络,是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其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社会生活困境的可解性。这方面的作品有《天下无贼》和《唐山大地震》等。《唐山大地震》呈现的李元妮一家在唐山大地震中经历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巨变过程,产生了强烈的感动效果与心理冲击力。特别是再现巨灾爆发的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可以带给观众剧烈的视听觉震撼和心灵震动。影片叙述的真正重心在于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这才是这部奇观电影试图抵达的电影美学极限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层面的现实主义电影彼此往往相互交叉和渗透,例如,《千钧·一发》实际上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的平常性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奇观性相互揉捏在一起了,《锡林郭勒·汶川》则相当于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诗情现实主义电影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三层面都交融到一起了。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下列对于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具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等特征,由于其注重对个体日常生活流的细致描摹,收到了将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
B.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以诗情镜头将日常生活困境加以淡化,并对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加以拯救,意在突出生活诗情对困境中个体的抚慰。 |
C.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专注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 |
D.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电影,近五年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要对其作简单区分很难,它反映时下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现状。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大陆电影从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描摹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诗意抚慰、刻画社会生活奇观的三个层面。 |
B.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常常采用回退法来表现其个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如《破冰》中描述的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 |
C.诗情现实主义电影注重通过对生活空间发生改变的一些普通人的个人日常生活的现实性呈现,表现出其生活空间流动性的特征。 |
D.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等特征,在《天下无贼》等影片中都有体现。 |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破冰》的成功在于把叙述重心放在对功勋滑冰教练平常模样的刻画上,明白地诠释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的道理。 |
B.《三峡好人》中的一些“超现实主义”镜头,呈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元素的交融,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
C.《唐山大地震》通过再现大地震爆发的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达到了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的电影美学极限。 |
D.《千钧·一发》《锡林郭勒·汶川》在日常、诗情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这三个层面中的两个或全部层面交叉渗透,这类电影可以灵活分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商品环保性的终极评价
一听汽水、一瓶洗发液的“可持续度”有多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根据这个问题的答案来决定买还是不买。然而,要找到一个综合的评测指标,把地球上所有商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影响都囊括其中,恐怕不是一件易事。“可持续指数”评分体系,会分别对供应链中的不同阶段或产生的不同效应(比如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打分,而且不同的组织和团体会使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因此,这个评分体系的问题不是信息量太少,而是太多。
如果评判环境和社会代价的衡量标准只有一种,那么给产品打分就会简单得多——可持续发展联盟就是这么想的。这个联盟的成员包括10所顶尖高校、多个大型非营利组织和80家跨国公司,它们都达成了一致,希望创立一个能涵盖整个供应链的通用指标。可持续发展联盟最近发布了一个指标体系,联盟成员将根据这些指标衡量首批100种产品,这些产品五花八门,从午餐麦片、洗涤剂到电视机都有所涉及。
沃尔玛的可持续发展部主任杰夫·莱斯是建立通用标准的支持者,他认为,在供应链中的可持续性措施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整洁,还能降低清理垃圾所耗费的成本——比如说,垃圾少了,就没必要花大价钱把它们拖走。沃尔玛已经开始将可持续标准编制成“评分卡”,并把这种卡片分发给旗下约400家收购商,这些收购商一直是从零售商手中进货的,作为买家的大小收购商,可能会为了降低商业行为的环境效应,而对产品供应商有所动作;产品供应商的行为又会影响收购商的年度业绩总结。同样身为联盟成员的戴尔公司已经对LCD屏幕制造商下达了指示,要求他们在生产屏幕时设法降低全氟烷烃这种强效温室气体的排放。联盟提供的数据“让我们可以有的放矢”,戴尔环境事务部主任斯科特·奥康奈尔说。
联盟认为,这个指标最终会取代其他评分体系。现在,美国的消费者走进一家杂货店后,只要掏出手机扫描洗发液上的条形码,就能读取GoodGuide网站评测的可持续性分数了。但是GoodGuide的导购只是根据公开信息做出的,而联盟评分所依照的数据,比如废气、垃圾、劳动力、水资源的使用和其他敏感信息则不易得到,只有大型商业集团对供应商施压才能拿到。因为这些数据,通用指标比其他指标更全面些。像沃尔玛、百思买和戴尔这类商业巨鳄每年从供应商处进货时,都手握着千亿美元的资金。“就凭这一点,可持续性也会比此前的任何理念更主流。”莱斯说道。然而消费者要想自己接触到指标所依赖的数据,恐怕还得等上个三年五载。可持续联盟的领导者承诺,这些数据会对消费者公开,但他们还没想好怎么公开。与此同时,指标的存在可以激发创新。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就为联盟编撰了一部白皮书,评估了笔记本电脑中用生物基材料代替塑料的好处。
(选自《环球科学》2013年第1期)
下列有关第一段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指数”评分体系能够对商品在供应链中的不同阶段或产生的环境效应作出评价。 |
B.商品“可持续度”的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要评价每件商品的可持续度,并非易事。 |
C.“可持续度”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因为它反映了商品的可持续使用时间。 |
D.“可持续指数”评分体系涉及范围宽泛,衡量标准各异,导致存在信息量太多的问题。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联盟致力于创立一个通用标准来评判商品的环境和社会代价,使它能涵盖整个供应链,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 |
B.斯科特·奥康奈尔也是建立通用标准的支持者,他认为根据联盟提供的数据,戴尔公司可对供应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
C.通用指标的数据比其他指标更全面,要想得到有些信息是不容易的,只有某些大型商业集团才能拿到。 |
D.沃尔玛给收购商分发“评分卡”,就是为了让他们明确可持续标准,这必然能够推动收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正面互动。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联盟承诺,消费者未来会得到指标依赖的数据,但现在为了某些利益还不愿公开。 |
B.通用指标的目的是建立明确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商品的环保性作出综合评价。 |
C.一个通用的评价体系能对产品作出可持续性评价,从而使商品生产更环保、更高效。 |
D.通用指标的存在能够激发创新,但它要想真正走入消费者的生活,还需克服阻力。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传奇
徐慧芬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传奇。
两年前的某一天,在咳嗽了将近两个月不见好转之后,他决定去一家药店买瓶咳嗽药水。当他从药店出来后,就有一个人奔上来,在他背后猛击一掌,大吼一声:“阿贵,你要发财了呀!”他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才认出这是前村是垃圾的疯子。他哪里叫什么“阿贵”,他的小名其实叫阿土。
阿土晃了晃手,像拨开一团雾气那样,转身走了,一路还觉得十分好笑。然而,“你要发财了呀!”这声音竟象一颗种子种在了他的脑中,很快有了发芽的欲望。24小时之后,他决定去碰碰运气。他来到一家销售彩票的小店里,掏出两枚一元的硬币,买了一张彩票。他以前从不相信彩票,因为他觉得自己眼下的生活需要一个小钱一个小钱地省着用,哪里敢去赌这种容易上瘾的买卖。
现在,他决定去赌一次,就这一次!他怀着热望,等待了一周,开奖的结果是失望。阿土嘲笑了自己之后,突然发现,他选出的号码与中奖号码只差了一个尾数!也就是说,如果那天,他只要慷慨一点点,再买上一张,买上紧接着他的彩票号码后面的那张彩票,那么,这50万元的奖金,将属于他这个穷人了,那么他做穷人的历史将要抛进垃圾箱了!
阿土懊悔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呀!“你就要发财了呀!”他现在觉得,这句话一定是上苍借疯子的嘴巴对他的暗示。他如果拒绝上苍的馈赠,那一定是个头号傻瓜了。觉悟之后的阿土决定再去试试。这一次,他决定加大赌注试试。于是,他毫不犹豫,省下了一个月买荤菜的钱,花了20元,买了10张连票。
又是一个难熬的等待,结果出来,看到中了大奖的那个号码,阿土心疼得傻了一夜,原来,如果那天再大方一点,翻个10倍,花上200元买上100张连号的,那么,这100万元的大奖,不就属于他阿土了吗?阿土想:有了100万元,我将舒舒服服的度过我的晚年,不,我哪用得了这些呢?我要把这些钱匀出来,给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每人一份。儿子见到这些钱,一定不会再觉得老爹无用了吧?女儿呢,也一定会亲亲热热地叫我一声好爸爸。那几个孩子呢,我将袋里揣着钱,领他们去玩,想要什么?说!爷爷买去……
阿土又想,200元又有什么了不起!我顶多再节约一点吧,把烟戒了吧!那蹩脚烟早已损害了我的健康!也许我还可以厚厚脸皮向那几个冤家借一点?即使指望不了他们,我还可以学学前村那个是垃圾的疯子,每天早晨或者晚上,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淘淘垃圾桶,一天弄他个二三块钱,关键是要悄悄的,我可不想被人发现,丢子女的脸!
大约两个月后,阿土终于凑足了200元。买下了连着号码的100张彩票,在挨过了心惊肉跳的一个星期的等待后,失望再一次迎接了他。但是,掉过眼泪之后的阿土,不到一个星期就调整好了心态,因为,疯子的“你要发财了呀!”这句话已在阿土的脑中长成了一棵树。此后,阿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攒钱和购票……
两年后的一天晚上,手持彩票的阿土,倒在了家中那台老掉牙的电视机前。电视机的声响改过了他临终前从胸腔里迸发出来的一声大叫。三天后,闻讯赶来的子女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们头裹白巾,袖配黑纱,神色庄重,面容悲戚,称阿土为“亲爱的爸爸”。他们为阿土从专用商店里采购了那个世界用得着的一切豪华物品,琳琅满目,铺在屋外走道上,眩了众人的眼,前村拾垃圾的疯子走过,又是一声大叫:“阿贵,你真的发财了呀!”
那么,阿土究竟有没有发财呢?有人问过阿土的子女:你老爹身前是否中了大奖?阿土的子女一致回答:不要编传奇。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主人公小名其实叫阿土,并不像疯子叫的什么“阿贵”,暗示了阿土的现实处境,为后文写其困境伏笔。 |
B.阿土第一次买彩票时由于不够慷慨,没买上紧接着他的彩票号码后面的那张彩票,所以失去了一生中难得的发财机会。 |
C.小说写阿土幻想中大奖后要把钱匀出来,给子孙们每人一份,还想象子女对他的亲热,可见作者对阿土既同情又嘲讽。 |
D.阿土临死时迸发出的大叫,电视机的声响盖过了叫声,有人说是发现中奖后的惊叫,其实是又一次绝望的哀号。 |
E.在阿土的子女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上,他们身上裹白配黑,神情庄重悲戚,称阿土为“亲爱的爸爸”,表达了真诚的悲痛。
(2)小说中疯子的话“你要发财了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阿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标题是“传奇”,第一段却说“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传奇”,结尾又说“不要编传奇”,这些表述耐人寻味,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的故事算不算传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姓氏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宏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
战国时代,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氏族.家族两级形态向单级的个体家庭形态转化,姓氏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姓与氏合流。原有的姓.氏都无区别地成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无论单称“姓”.“氏”,还是合称“姓氏”,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其次,姓氏在应用规则上不再有男女之分,无论男女,其个人称谓都以姓加名的形式出现,人们所熟知的秦王“嬴政”,刺杀嬴政的“荆轲”,为荆轲击筑送行的“高渐离”,都是如此。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着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数是由从前的氏转化而来,因而变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比如春秋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有孔氏,鲁国的孔氏姓子,属殷商遗族;郑国的孔氏姓姬,为周厉王之后;陈国的孔氏姓妫,据称出自虞舜。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魏晋南北朝时期,姓氏曾经是认定一个人社会等级的最重要因素,但自宋代以后,姓氏却只作为一种血缘标志符号而存在。迄于今日,姓氏作为血缘标志符号的意义也在淡化,正变为纯个人的符号。
(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
下列对中国人姓与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的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都从“女”字旁,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
B.中国人的姓最初是一个氏族用来区别于其他氏族的专用名称,在一个氏族内部,其全体成员的姓是相同的。 |
C.先秦时期,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是高一级的结构;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是次一级的结构。 |
D.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氏族内部一些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变淡,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用以相互识别的“氏”便产生了。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人错误地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 |
B.春秋时期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从氏的方面追溯,他们的始祖不同;从姓的方面追溯,他们又是同一始祖。 |
C.先秦时期,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追溯;与此不同,氏所代表的家族组织的始祖大多可确切知晓。 |
D.战国时代,由于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姓氏制度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中首要的变化是姓与氏合流,融二为一。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与氏在先秦时期虽然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却都是同一血缘关系的成员用以相互识别的符号。 |
B.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因为姓最初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 |
C.战国时代,姓与氏合流,不论单称还是合称,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两者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了。 |
D.宋代以后姓氏的重要性应该比不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在,姓氏作为血缘标志符号的意义也在淡化,正变为纯个人的符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百岁杨绛亦芳华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我们习惯说杨绛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但即使如此,在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年已47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九死一生”,总算逃过劫难。1978 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 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 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向75岁的杨绛颁授“十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其后,从《洗澡》、《干校六记》,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风雨生活的《我们仨》,到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在杨绛先生住宅小区的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钟书在世时的旧样。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钱钟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近作,百岁老人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读书奖学金”。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2001年9月7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72万元;到了2008年8月,已累计到630万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万元出头了。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在她自己,低调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待自己的作品,她也是如此。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出席研讨会。
事实上,杨绛的低调,也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杨绛深知,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要学会享受做一滴清水的快乐。
而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愈加通透。她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上世纪40年代,杨绛创作的《称心如意》等剧本的艺术成就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
B.杨绛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聪颖,历经20年翻译并最终出版了《堂 吉诃德》这一外国鸿篇巨制,其面对磨难的隐忍与顽强,令人敬佩。 |
C.文中划线句表面上是以“居所”为陈述主体,实则是点明了居所的主人孤傲没有朋友却拥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
D.钱、杨二老酝酿设立的奖学金时“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信托协议书》,捐献巨额现金,都体现了杨绛淡泊的人生追求和充满大爱的人生境界。 |
E.本文通过对杨绛先生的治学、为人、处世等经历片段的记述,展现出了老一辈大师级学者们自强求索、勤勉钻研且低调淡泊的共同精神面貌。
(2)请简要概括杨绛才华横溢的具体体现。
(3)文章中说道,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请结合全文内容,对这句话进行简要阐述。
(4)杨绛的低调,的确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彰显着她所秉承的人生哲学,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种“智慧”或“哲学”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鲁迅
①前两三年的书报上,关于文艺的大抵只有几篇创作(姑且这样说)和翻译,于是读者颇有批评家出现的要求,现在批评家已经出现了,而且日见其多了。
②以文艺如此幼稚的时候,而批评家还要发掘美点,想扇起文艺的火焰来,那好意实在很可感。即不然,或则叹息现代作品的浅薄,那是望著作家更其深,或则叹息现代作品之没有血泪,那是怕著作界复归于轻佻。虽然似乎微辞过多,其实却是对于文艺的热烈的好意,那也实在是很可感谢的。
③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或则仗着中国固有的什么天经地义之类的,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试将粗浅的事来比罢: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①,没有喝醉了酒,没有害着热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④我对于文艺批评家的希望却还要小。我不敢望他们于解剖裁判别人的作品之前,先将自己的精神来解剖裁判一回,看本身有无浅薄卑劣荒谬之处,因为这事情是颇不容易的。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例如知道尸体解剖和戮尸的区别,出洋留学争“放诸四夷”②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猫和老虎的区别,老虎和番菜馆的区别……更进一步,则批评以英美的老先生学说为主,自然是悉听尊便的,但尤希望知道世界上不止英美两国;看不起托尔斯泰,自然也自由的,但尤希望先调查一点能的行实,真看过几本他所做的书。
⑤还有几位批评家,当批评译本的时候,往往诋为不足齿数的劳力,而怪他何不去创作。创作之可尊,想来翻译家该是知道的,然而他竟止于翻译者,一定因为他只能翻译,或者偏爱翻译的缘故。所以批评家若不就事论事,而说些应当去如此如彼,是溢出于事权以外的事,因为这类言语,是商量教训而不是批评。现在还将厨子来比,则吃菜的只要说出品味如何就尽够,苦于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缝或造房子,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的了。
(选自《热风》,有删改)
【注】①“嗜痂之癖”:病态的、反常的嗜好。②“放诸四夷”:放逐到边远的地方。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思路。
请概括第③段中“滥用了批评”的几种表现。
结合全文,谈谈鲁迅对批评家的希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2)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3)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4)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5)父亲十六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十六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6)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7)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8)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得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⑼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认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10)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11)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地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12)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13)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14)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15)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验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16)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这篇文章的标题颇具特色,请试加分析。
赏析第16段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龙应台曾说,文学的一种“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你通过《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一文能看见哪些感动?
这篇散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拜谒三苏园
王剑冰
①天要黑了,我才赶来,我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茶道。我已经远远地看到了莲花山,那里起了雾气。近了,才知道雾气不是来自山上,而是来自我要去的三苏园。
②当年苏轼五走古茶道,就喜欢上这里的风物人情。这里的人爱喝茶,是从苏轼时开始,还是以前就有的习惯?还是苏轼来了,更加地有了热情?一直到现在,大街小巷,有着近300个茶馆,茶的滋润使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③三苏园好大好空旷。已经没有了什么人,容我独自站立,我的心头 正起波澜。仰头看天,一轮圆月早挂在那里,云走枝头,视线迷乱。站在三苏卧眠地,就像站在一个圣殿,一个离奇的境界,没有阴森感,倒是荡漾着一种激扬豪放的气息。
④三座坟前各有一石头供台,香炉香壶,仅此而已。没有什么陪葬物,陪葬他们的,只有诗词文章。再就是不断有人来焚香,香烟袅袅,似一些话语,絮絮叨叨。有人会抓一把土去,觉得那土里有文气,使得坟永远不大。来的人都说,这样好,这样更显得近乎,生前不图地位显赫,死后更不图什么。
⑤这里是苏轼吗?我对你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曾经到过你的黄州,那是你生命中最难堪的一段 ,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但你却写出了《赤壁怀古》,留下了《寒食帖》。我还去过惠州,你在那里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和豁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你虽捡尽寒枝,一蓑烟雨,却是“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随便打开诗词文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你都赫然其中。身后多少追随者,黄庭坚等四学士只是其一。今世有男人慨叹你人生突围,昂昂灵魂不屈命运;有女人直言要嫁就 嫁苏东坡,将你视为多个层面可倚靠的绝好。历史就是这样,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
⑥园子里的树也怪,棵棵西南斜,都是眉县方向。山风来袭,飒飒如雨。柏叶 落了一层,下面有小芽拱出,承接一隙夕辉。继而发现,圪结草、星星棵、刺刺芽、曲曲菜,长得到处都是,喇叭花在墙头上爬,蒲公英在夕辉里飘。还有梅园,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这都是“三苏”的喜欢。
⑦三苏园为郏县增添其文化风韵,凡来的人,无不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兴文重教,文庙修得全国扬名,文庙边上的街道,透显着大气与沧桑。不远有村,名苏坟村。这里不是“三苏”的老家,但他们喜欢“三苏”,崇敬“三苏”,把“三苏”当作自己的乡人,没事就到坟上看看,添添土,拉拉话。此地有好水,还有好泉,正合苏轼烹茶“精品厌凡泉”的要求,难怪人们爱饮茶。
⑧“三苏”来后900年里,一批批的人在这片广阔天地汲取养分,很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一切似乎都让人觉得,有一条脉系在暗暗涌动。
⑨夜真的降临了,园子里更显得空廓静寂。出来时,又看到了苍莽的田野,延绵似雄浑的江水,浩瀚千里。天空广漠,明月越来越亮,晚风流暖,飞鸟低徊,群峰如屏。“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三苏”该是在这里安享歇息的。园林上空氤氲的雾气,比我来时更浓了,让人觉得那是一种不朽的灵气。或还是那条古道,经过郏县穿越洛阳西去万里。起伏的鸟儿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那叫声好亲切,多少年里都是这么亲切啊:
⑩吃杯茶,吃杯茶吧——
(《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4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郏县是三苏的老家,三苏园为郏县增添其文化风韵。凡来的人,无不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他们喜欢“三苏”,崇敬“三苏”。 |
B.“历史就是这样,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 “毁弃一个人”是指苏轼屡遭贬谪,仕途坎坷;“成就了一个人”是指他在文学、书法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后世敬仰的对象。 |
C.这里的人爱喝茶,是从苏轼时开始,一直到现在,大街小巷,有着近300个茶馆,茶的滋润使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
D.文中多处对三苏园环境的描写,优雅清静,空廓静寂,雾气氤氲,却没有阴森感,倒是荡漾着一种激扬豪放的气息,更让人觉得有一种不朽的灵气。 |
E.“三苏”之后900年里,一批批的人在这片广阔天地汲取养分,很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一切似乎都让人觉得,有一条脉系在暗暗涌动。
(2)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概况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3)请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线语句的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以“吃杯茶,吃杯茶吧——”作结,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
2月8日凌晨,著名文史专家、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
王运熙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上起先秦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 他的治学之路。
从1978年到1996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下设6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
1983年到1996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历时十余年,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经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但不让我看书写书,那就一天也受不了。”虽是玩笑,却道出了他虽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心境。
王运熙赠给学生吴承学一本《文心雕龙探索》,他在书的扉页题写“治学自警语”:“全面观照,准确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他的治学亦如此,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在研究《文心雕龙》时,王运熙的结论与北方一些学者,如,中华书局的周振甫,山东大学的陆侃如、牟世金,西北师范大学的郭晋稀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当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 学理论著作和关学著作。他以原著文本为研 究的出发点,努力把握刘勰整个文学思想体系,避免先入为主,用现代文学理论去套。因此得出的结论得到了许多研究者 的认同,逐渐被大家接受并信服。
“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心雕龙学会会长詹福瑞告诉记者。
王运熙常为学生讲起近代以来的学术流派,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中,他将自己定位为释古——既不盲目信古,也不一味疑古,而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地分析、鉴定,恰切地评述、印证,最后得出平实、适中的结论。
“创新”在王运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求实即是创新。他认为古典文学研究面对的是浩繁的历史材料,人们在面对这些材料时难免众说纷纭,其中便会夹杂很多误解,而研究如果能够收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解,这就是学术创新。
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的弟子杨明告诉记者,王运熙一生孜孜不倦,只为求真求实。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众说纷纭。在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曾有过热烈的讨论,流行的学说认为“风骨”代表“文章的内容”、“纯洁的思想”、“合乎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等。王运 熙对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搜集,然后条分缕析,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风骨,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
与此相承,王运熙也澄清了当时对建安风骨的误解。很多学者认为,建安风骨主要是指那些表现社会动乱、人民苦难的诗歌的思想内容。王运熙则认为,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
王运熙服膺《札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史记,五帝本纪赞》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将其作为治学的座右铭。王运熙的治学正是对这两句话的最好注解。
“不作惊人之语,无剑拔弩张之势。但他很了不起,了不起就在于忠于学术,坚守学者的良心。”杨明对王运熙的治学品行推崇有加。
直到去世,王运熙一直居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套48平方米的旧房子中,从1978年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每天都能听到火车进出的轰鸣声。正是在这间斗室,走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
王运熙是在凌晨离世的,一如往常一般平 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恰可比拟。
(节选自2014年2月22日《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王运熙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表明他喜爱的是读书。他认为如果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所以他乐居陋巷 。 |
B.“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是王运熙先生的写照。夏花绚烂比喻他活着的时候贡献卓越,若秋叶静美是说他去世时平静安然。 |
C.“从1978年到1996年”“1983年到1996年”“从1978年至今”等具体时间,使文中所述情况显得十分真实,突出了王运熙进行学术研究的持久。 |
D.王运熙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博古通今,思路开阔,引领王运熙走上了治学之路,为他从事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
E.文中提到周振甫、陆侃如、牟世金等先生,既为了说明王运熙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与众不同,同时也显示了他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地位。
(2) 王运熙是怎样理解“学术创新”的?文中谈到了他的哪些学术创新?请简要概括。
(3) 文中多处引用了王运熙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王运熙的评价,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4)本文的题目是“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你怎么理解“平淡”与“有丘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生活赋
张晓风
生活是一篇赋,萧索的由绚丽而下跌的令人悯然的长门赋——
巷底
巷底住着一个还没有上学的小女孩,因为脸特别红,让人还来不及辨识她的五官之前就先喜欢她了——当然,其实她的五官也挺周正美丽,但让人记得住的,却只有那一张红扑扑的小脸。
她是跟祖母住在一起的,使人吃惊的是那祖母出奇地丑。她几乎没有鼻子,嘴是歪的,两只眼如果只是老眼昏花倒也罢了,她的还偏透着邪气的凶光。
印象里好像她总在生火。她的一张皱巴巴的脸模糊地隔在烟幕之后,一双火眼金睛却暴露得可以直破烟雾的迷阵,在冷湿的落雨的黄昏,行人会在猛然间以为自己己走入邪恶的黄雾——在某个毒瘴四腾的沼泽旁。
她们就那样日复一日地住在巷底的违章建筑里,小女孩的红颊日复一日的盛开,老太婆的脸像经冬的风鸡日复一日的干缩,炉子日复一日的像口魔缸似的冒着张牙舞爪的浓烟。
这不就是生活吗?一些稚拙的美,一些惊人的丑,以一种牢不可分的天长地久的姿态栖居的某个深深的巷底。
糯糬车
喜欢“糯糬”这两个字,看来有一种原始的毛毵毵的感觉。我喜欢“糯糬”,虽然它的可口是一种没有性格的可口。
我喜欢糯糬车,我形容不来那种载满了柔软、甜密、香腻的小车怎样在孩子群中贩卖欢乐。糯糬似乎只卖给孩子,当然有时也卖给老人——只是最后不免仍然到了孩子手上。
我真正最喜欢的还是糯糬车的节奏,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糯糬车都用他们这一行自己的音乐,正像修伞的敲铁片,卖馄饨的敲碗,卖蕃薯的摇竹筒,都备有一种单调而粗糙的美感。糯糬车用的“乐器”是一个转轮,轮子转动处带起一上一下的两根铁杆,碰得此起彼落的“空”“空”地响,不知是不是用来象征一种古老的舂米的音乐。讲究的小贩在两根铁杆上顶着布袋娃娃,故事中的英雄和美人,便一起一落地随着转轮而轮回起来了。
跟着糯糬车走,最后会感到自己走入一种寒栗的悸怖。陈旧的生锈的铁杆上悬着某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帝王将相,某些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后妃美女,以一种绝情的速度彼此消长,在广漠的人海中重复着一代与一代之间毫无分别的乍起乍落的命运,难道这不就是生活吗?以最简单的节奏叠映着占卜者口中的“凶”、“吉”、“悔”、“咎”。
滴答之间,跃起落下,许多生死祸福便已告完成。
无论什么时候,看到糯糬车,我总忍不住地尾随而怅望。
食橘者
冬天的下午,有一个老人背着人行道而坐,仿佛已跳出了杂沓的脚步的轮回,他淡淡地坐在一片淡淡的阳光里。
那老人低着头,很专心地用一只小刀在割橘子皮。橘子皮很松,可以轻易地用手剥开,他却不知为什么拿着一把刀工工整整地划着,像个石匠。
每个橘子他照例要划四刀,然后依着刀痕撕开,橘子皮在他手上盛美如一朵十字科的花。他把橘肉一瓣瓣取下,仔细地摘掉筋络,慢慢地一瓣瓣地吃,吃完了,便不急不徐地拿出另一个来,耐心地把所有的手续再重复一遍。
那天下午,他就那样认真地吃着一瓣一瓣的橘子,参禅似的凝止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安静里。
难道这不就是生活吗?太阳割切着四季,四季割切着老人,老人无言地割切着一只只浑圆柔润的橘子。想象中那老人的冬天似乎永远过不完,似乎他一直还坐在那灰扑扑的街角,一丝不苟地,以一种玄学家执迷的格物精神,细味那些神秘的金汁溢涨的橘子。(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全文描写、抒情、议论有机融合,文字优美,画面感极强,带给读者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并让读者从中感悟生活。 |
B.作者几近夸张的笔调描写出祖母的丑陋和邪恶,目的是在对比中强化小女孩稚拙的美和生活的艰辛,极富感染力。 |
C.从糯糬的可口,到带给孩子的欢乐,到糯糬车的节奏,层层铺垫,自然引出作者对生活的反思,激发读者的共鸣。 |
D.作者用特写镜头细细描摹老人剥橘的过程,突显出老人的专心和认真,他身上的玄学家格物精神。 |
E.文章三个部分的顺序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层层深入的感悟和思考,这种结构更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回味。
(2)为什么“看到糯糬车”,作者“总忍不住地尾随而怅望”?
(3)作者描写老人食橘的过程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感悟到哪些“生活赋”的内涵?就其中一点,联系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也就是给二三十家送。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里面听到他敲门的声音,就知道:是叶三。挎着一个金丝蔑篮,篮子上插一把小秤,他走进堂屋,扬声称呼主人。主人有时走出来跟他见见面,有时就隔着房门说话。“给您称——?”——“五斤”。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为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卖百合,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他们都是学布店的,都出了师了。弟兄俩都已经成了家,老大已经有一个孩子,——叶三抱孙子了。
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在家里排行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早早就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于是就都依了他。
叶三还是卖果子。
他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匋民有一个脾气,一边画画,一边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画两笔,凑着壶嘴喝一大口酒,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执笔接着画。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
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需通报,由一个小六角门进去,走过一条碎石铺成的冰花曲径,隔窗看见季匋民,就提着或捧着他的鲜果走进去。
“四太爷,枇杷,白沙的!”
“四太爷,东墩的西瓜,三白!——这种三白瓜有点梨花香味,别处没有!”
他给季匋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因为季匋民是大画家,这些名士就特别爱在他面前评书论画,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这种议论全都是道听途说,似通不通。季匋民听了,实在难受。他还知道,他如果随声答应应付几句,某一名士就会在别的应酬场所重贩他的高论,且说:“兄弟此言,季匋民亦深为首肯。”
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
“好不好?”
“好!”
“好在哪里?”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
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
“何以见得。”
“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
“对!”
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有时季匋民画了一张画,不满意,团掉了。叶三捡起来,过些日子送给季匋民看看,季匋民觉得也还不错,就略改改,加了题跋,又送给了叶三。季匋民送给叶三的画都是题了上款的。叶三也有个学名。他五行缺水,起名润生。季匋民给他起了个字,叫泽之。送给叶三的画上,常题“泽之三兄雅正”。有时径题“画与叶三”。季匋民还向他解释:以排行称呼,是古人风气,不是看不起他。
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不卖?”
“一张也不卖!”
他把季匋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棺材里。
十多年过去了。
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
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匍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
“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叶三看了他的名片,这人的姓很奇怪,姓“辻”,叫“辻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辻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匐民的画的。
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辻听涛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辻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
“不卖。”
辻听涛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有改动)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的题目是“鉴赏家”,开头部分从叶三卖果子写起,从他对生活中自然美的鉴赏,到后文渐渐熟悉季匋民而成为季匋民的知音,情节自然顺畅。 |
B.小说刻画了具有朴素生活经验、不谄媚、不卖弄、真心爱画的叶三这一人物形象,凸显了“小人物有时候也可以变得伟大”这一主题。 |
C.“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让“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这一情节变得生动形象了,而描写“篾篮”和“秤”这些物件的形容词,写出了叶三的用具的精致和考究。 |
D.季匋民给叶三的画,他一张也不卖,日本人出高价钱他也不卖,说明懂画的他对这些精品画的价值和市场预期早已心知肚明。 |
E.小说用朴素而传神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叶三和季匋民的友谊,而结尾处季匋民的画和叶三一起被埋,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季匋民送给叶三的画,叶三一张都不卖,最后埋了。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些情节折射出叶三怎样的内心世界?
叶三是全县第一的鉴赏家,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小说:风物美,人情美,生活美。请就其中任意两个方面,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很大,东西文化的差异同样显著。即便是在南北两个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同的东西文化。例如在黄河流域,由西向东,依次就有关陇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文化的地域差异,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对文学家的创作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或者载体,便是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另一方面,这种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就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它对新一代文学家的成长就愈有利。
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感受、体验、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另一方面,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除了有选择地吸收、消化当地的人文养料,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反哺于当地文化。
还应该注意的是,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虽然大量存在,但不会是,也不应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单纯。大量情形下,这种影响并不是显在的,而是隐性的。浙东农村的目连戏这种文艺形态对鲁迅的创作不能说没有影响,有时还相当明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浙东那个“报仇雪耻之乡”的精神文化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他,影响着他那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然而,并不一定每一个浙东作家都会深受这种民间文艺形态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都会有这样的气质与风格,如果是那样,则一个地域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一些气质相仿、风格雷同的文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扫兴的事情!实际上,一个文学家会接受哪种类型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与他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是有密切关系的。
下面有关文学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使文学家的创作表现为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 |
B.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就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
C.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
D.文学家的迁徙流动会使作品本籍文化色彩有所减弱,从而使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文化的差异入手,目的是论述文化的地域差异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 |
B.第二段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创作,产生地域的文学或文学的地域性,文学也会影响人文地理环境。 |
C.第三段从作家流徙的动态角度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表明文学家的迁徙可能会使作品发生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会反哺于当地文化。 |
D.第四段进一步论述地理环境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强调由于文学家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不同,其接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具体情况也会有差异。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就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也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 |
B.由地域的文学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反过来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进一步强化文学的地域性。 |
C.鲁迅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民间文艺形态与浙东独特的精神文化因素的显在影响。 |
D.一个文学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影响着他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说明文学家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主选择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②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③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④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
C.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
D.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石青嫂子
艾 芜
早上太阳仍像往天一样,把晴美的阳光抹上满峡的树林,叫带露的树叶草叶都亮得耀人的眼睛。只是石青嫂子的心上却阴暗极了,阴暗得象夏季乌云满布的天空一样,随时都会雨点似的落下泪来。看见屋里踢倒的板凳,打烂的灯,再看见门前地里一片乱踏的脚迹。菠菜的叶子,踩来变成烂泥;番茄踩成一滩一滩的红浆。那些红浆很使石青嫂子疑心,怕是夜来扭扯的时候,石青身上流出来的血。
有石青的时候,她从来没有感到过她这间山峡中唯一的茅屋是孤独的、寂寞的、可怕的。她只觉得面临小河、背靠山岭的一片斜坡,给予她无限的繁忙和劳碌。她终天头上包着一张蓝布帕子,不是拿锄头挖地、镰刀割草,就是手腕上挂个篮子,采摘什么东西。晚上星子都现在山峡的高空了,树林茅屋全隐藏在轻雾里面,小的孩子,坐在门前哭着喊妈的时候,她还在地里摘着苦瓜豇豆或是茄子辣椒,准备明天一早挑到五里以外的镇上去卖,好换点米回来。
但自当家人被抓壮丁后的第四个月,有一天,忽然有三个人大模大样踏进了她的菜地,拿一根带子在东量西量的。她大声地加以阻止。
“呵呀,你们踏着人家的菜地哪,那是才撒下种的!”
一个站在斜坡边上的人,穿着长衫,悠悠然吸着香烟的,露出轻蔑的神色,叱责地说:“你在吵个鬼呀,这样叽叽喳喳的!”
“这是我的地呀,我不该吵么?”
吸着香烟的人眉头一扬,轻蔑地说:“这是吴老爷的!”
“你们还是搬走的好,没有看过你们这里,人凶狗也恶的!”
“要我搬走,那容易!人家苦了十年,不说啥子,就是汗水也流了几十百桶去了嘛!你就拿棒棒来赶,我都不会搬的!”半晌,才望下屋后的斜坡,恨恨地说。
三个人走了以后,峡谷里又重新平静了。风在林间吹过,叶子微微作着声响。
有一天半夜后,石青嫂子突然被狗的凶猛叫声弄醒,同时又听见什么东西在毕毕啪啪地爆响,睁开眼睛一看,满屋通明透亮,不住地冒进烟子来,她明白隔壁灶房起了火了。火在茅屋上吼着、跳着、笑着,尽量发挥暴虐的能事,不到一顿饭功夫,就把屋子和屋里的一切,烧成平地了。连屋子侧边广柑橘子的树叶,都烧得焦黑。火光没有了的时候,一坪炭屑还在黑暗中发着红焰,冒着烟子。石青嫂子想着她这年年都在培修的屋子,想着慢慢买来的家具,想着那条没有跑出的猪……便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把这半年来所受的冤屈和痛苦,都借声音发泄个一干二净。
第二天早上起来,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路咒骂,直朝吴大老爷住的地方冲去。
“快开开,我要去看吴大老爷!”
石青嫂子一面打栅栏,一面乱骂起来:“你这狗,你为啥不开门!”
骂了好久,手也打痛了,栅栏门还是紧紧地立在那里。石青嫂子累极了,便只好坐在那里喘气。
石青嫂子休息了半天,觉得对于栅栏门简直无法可想。于是,她只得慢慢地走回家去。
斜坡上的菜,一给人扯光踏坏,火烧过后的地方,就更加显得荒凉了。在这里既无房子躲避风雨,地上又没出产给她生活上的希望,而那恶人暗中还不晓得更要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来。唯一的法子,就只有离开这个地方了。到什么地方去呢?她不知道,单觉得离开好些,离开这里,孩子们或许不至于饿死。
她背上背着铺盖卷,怀中抱着婴儿。他们一家大小顺着小河边,直朝镇上走去。绕到山半腰上的公路时,便又看见峡谷里他们住过的地方了。
峡谷里蒙着轻微的白雾。金灿灿的早上阳光,照着岭上的松林。小河边的果木树和那片垦过的黑土,还阴沉沉的,留有夜来的阴影。孩子们首先看见了,便欢叫起来:
“妈妈,我们的家呀,你看,在那里!”
妈妈只瞟了一眼,不敢多看,怕流出眼泪,便低头走她的。
但孩子们却都问了起来:“妈妈,我们啥时候回去哪?”
妈妈忍着眼泪,哄他们说: “等橘子柑红的时候,我们就回来!”
孩子们都感到满意了,走了一会,他们又问:“妈妈,我们到哪里去呢?”
妈妈怔了一下,半晌才想出哄他们的话来:“我们去找爸爸!”
孩子们更加快乐了,连声发笑地喊着爸爸,但作妈妈的却忍不住了,眼泪双双地滴落下来。
她走了一会儿,眼泪流够了,心里清爽些了,还听见孩子们一路满有生气的笑声,便又鼓起勇气,咬定牙巴地想:“不论啥子艰难困苦,我都要养大他们的!”
1947年9月
(有删改)
小说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小说在刻画石青嫂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石青嫂子对命运的抗争是软弱的。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