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陈海波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青少年时代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在那屈辱的年代里,于敏看到的是“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喜欢读唐诗宋词、历史演义的于敏,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慧,向往其鞠躬尽瘁的精神,倾慕岳飞的精忠报国。
1941年,在耀华中学读高三的于敏遇到了两位恩师,深受启发。语文老师王守惠讲解古诗文时,必会把每
一篇作品置于一个大的时空中,将写作背景、文学渊源和价值以及作者的家事讲得透彻明了。数学老师赵
博研讲课时喜欢讲授数学题的各种解法以及不同解法的来由。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后,受到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不过,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对原子核物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站在了国际前沿。后来,钱三强告诉于敏,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于敏虽然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但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毅然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
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做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当氢弹原理的方案传到北京后,邓稼先第二天即飞到上海,听完于敏的汇报后十分兴奋,请大家吃了一顿螃蟹。该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次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爆炸成功后,氢弹需根据实战降低过早“点火”几率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和武器并装备部队。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1986年,于敏对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很可能会加快核裁军谈判进程,全面禁止核试验。于是向邓稼先建议上书中央,希望加快热核试验进程。果不其然,1992年,美国提出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那次上书为我国争取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因此,于敏又被视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
于敏毕生信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种“宁静”使于敏在子女的记忆中是失声的。儿子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女儿总算找到了一个“声音”,听着很好笑:有一天,小于元淘气跑进爸爸房间,听到他正对别人说ρ(音近“肉”),高兴地跑出来对妈妈说:“今天有肉吃了!”
于敏倾慕文天祥的威武不屈。“文革”期间,于敏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但他无悔:“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我宁愿现在挨整,绝不说对不起历史的话,不说违背真理的话。”
于敏,在这个世上大多“沉默无闻”,但他从未抛弃“献宏谋”的一片丹心。
相关链接:①与往年科技奖励大会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致辞不同,于敏没有做获奖答词。因为他始终认为,我国氢弹等核武器事业的成就,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最初他都不同意自己报名评奖,说要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人。(陈海波叶乐峰《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速写》)
②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他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百度百科)
③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晚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感动中国颁奖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离乱的青年渔于敏立志报国、奋发图强,很好地体现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B.虽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但是于敏凭着扎实功底,很快掌握了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对原子核物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C.于敏毕其一生“献宏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岗位上,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多年的付出,却并不为了赢得荣耀和赞誉。
D.于敏虽然没有留学背景,可是凭借勤奋、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氢弹研制过程中功勋卓越,成为氢弹研制的关键人物,获得殊荣,实至名归。

E.甘愿一生献宏谋的理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都是于敏被誉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的原因。
(2)中学时代两位恩师的教学方法给于敏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于敏在氢弹研制过程中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于敏毕生信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淡泊”“宁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从“筑梦”计划中看教育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公布了2015年面向农村单独招生的“筑梦计划”,获得该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最高可获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政策。清华大学也启动了“自强计划”,入选考生最高可降65分。随后,一批名牌高校(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相继制定了针对农村考生的“筑梦计划(或称“高校专项计划”)”。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想法,但好想法得有好办法,没有好办法的好想法在实践中就会变成坏想法。人类美妙的构想足够多,但就是因为失去了好办法,美妙的构想一经实践,就结出了丑陋的果实。如果好想法与好办法相统一,好想法制约着好办法,好办法服务于好想法,好想法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好办法就是需要有良好的机制,这种机制要体现机会平等的机制。但机会平等的机制不等于过程平等,更不等于结果平等。对于上大学的考生来说,只要给人以人人平等的机会即可,无论什么样的考试结果都是公平的结果,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对于考生来说,这种机会平等的机制,就是考试。
对农村单独招生的“筑梦计划”是想从考试的结果来纠正考试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会破坏起点的公平,也会破坏考试过程的公平。有时候,公平再前进一步,量变就转化为质变,本来追求公平的考试制度,在权力和政策的干预下,却导致了对非农村大学生极端不公平的结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照顾农村大学生,在客观上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
有人会说,美国也有对黑人等少数族裔的照顾政策,但这种政策,是建立在维护生源的多样性和平权政策的前提下,且受到法律的保障,并没有因此破坏机会平等和考试平等。那些有权人不敢滥用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分数的照顾,那些有钱人也不敢行贿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分数的照顾。有权人和有钱人在招生的问题上没有法外特权,美国的制度机制、法制机制、考试机制、招生机制在各个层面都把权力和金钱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
由于中国建设法治的道路还很漫长,在考试制度比较健全,在招生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农村考生进行照顾的结果,就是真正农村大学生有可能没有进入北大清华,有权有钱的人可能进入了北大清华。无论是有权人还是有钱人,他们都会通过看不见的招数,通过暗箱操作,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农村大学生,进而通过农村大学生进入北大清华。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权之人有钱之人都会对上面的政策进行肢解,使之符合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招收农村大学生的计划变相成为招收有权和有钱人的大学生计划,导致新一轮的招生腐败。
考试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并不能因此改变一生。改变一生的,还需要其他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还需要抓住机遇。如果认为考上北大清华之后就前途无忧,那是懒汉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认为北大清华就一定会出人才,其他的非北大清华的学生就不会成人才,那就是变相的准血统论在作怪。
(选自《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5月3日,有删改)
结合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对“筑梦计划”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的“筑梦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B.获得2015年面向农村单独招生的“筑梦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最高可获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政策,入选考生最高可降65分。
C.清华大学启动“自强计划”后,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相继制定了针对农村考生的“高校专项计划”。
D.“筑梦计划”目的是纠正考试的不公平,但相反这计划的提出会破坏起点的公平,也会破坏考试过程的公平。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筑梦计划”是一个好想法,但好想法得有好办法,没有好办法的好想法在实践中就会变成坏想法,同时也缺乏实践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B.作者并不歧视农村学生,而是认为对农村考生进行照顾就可能让真正农村大学生有可能没有进入高校,有权有钱的人通过暗箱操作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农村大学生进而通过农村大学生进入高校。
C.未来中国的有权人将不敢滥用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分数的照顾,也不敢行贿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分数的照顾,在招生的问题上他们没有法外特权。
D.招收农村大学生的计划将导致新一轮的招生腐败的原因是中国考试制度比较健全,招生制度不是很健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量变”“质变”的关系来看,追求公平的考试制度在权力和政策的干预下,却导致了对非农村大学生极端不公平的结果。
B.照顾农村大学生,在客观上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表明农村大学生因为考试无能才需要被照顾。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考生来说,这种体现机会平等的机制就是考试。
C.考试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并不能因此改变一生。改变一生的,还需要其他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还需要抓住机遇。对于农村学生,“筑梦”就是个机遇。
D.我们不能认为北大清华就一定会出人才,其他的非北大清华的学生就不会成人才。入取高校后学生不应有懒惰思想,要知道考上北大清华并不意味前途无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 ‘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 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l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l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便读者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 年,泰国玛希敦奖将 5 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 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告别布鞋院士 难忘一颗初心
余建斌
“布鞋院士”,68岁的李小文1月10日离世,消息来得很突然。
尽管他留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但他离去的当晚,网络社交平台上,对他的怀念还是铺天盖地,一如他在去年因光脚穿布鞋授课而走红,成为网友口中“不起眼却身具盖世神功的扫地僧”,和大众眼中“有个性、有才华、有风骨”的科学家。
李小文的“走红”,在于他身上折射出的巨大反差。最初的反差,是他朴素、不拘小节的打扮,与大众心目中的院士形象相去甚远;随着他被挖掘出更多极富个人魅力的生活细节,一个成就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同时却又极为淡泊名利、执着科研的科学家形象,与人们印象中被浮躁风气浸染、公信力有所消解的科学圈形成了又一个反差。可以说,李小文个体的“出现”,实际上激荡起了社会群体潜意识的涟漪,乃至被认为有助于重塑科学界的榜样和信心。
客观地讲,由于近年来学界出现的一些杂音,科学家的形象多少被打了折扣,长大后做一名科学家也逐渐不是小孩子们脱口而出的梦想。尽管如此,普通公众还是会对真正的科学家肃然起敬,为难以理解的科学奥秘而着迷,对科学的向往和情结依然牢固。
一大批包括李小文在内的科学家,一直是承载这种理想标杆的坚实基础。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89岁的于敏院士,曾隐姓埋名三十载,“两弹一星”元勋的称号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社会知名度,他觉得“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92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植物学家吴征镒说,“我感觉到学无止境,后来居上。”孙家栋院士则只给自己打了及格分……每一位做出大成就的科学家,从事的领域、个人的性格难说相似,但求真务实的态度往往相似。“布鞋院士”最吸引人的地方,自然不是科学家的朴素,而是科学家的专注。
有人用“纯粹”来形容和赞美李小文,但对李小文自己来说,他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更可能是习惯,是兴趣,是爱好。只是爱“酒里乾坤,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爱用“黄老邪”之名在博客上写写涂涂,在自己的科学天地与人小过几招。“布鞋院士”盛名之下,仍是一个喜欢光脚穿布鞋的“技术宅男”。他遵从的,只是自己的“一点素心”,一颗初心,无关其他高大上的形容词。
李小文的一名博友说,李小文多少有些魏晋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李小文大学时期的校友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作出的贡献更可贵。
就在几天前,1月7日,李小文以高票当选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由于他酷爱阅读金庸小说,颁奖词也颇具武侠风:“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当时他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但想必是乐意听到这样的评价的。
(选自2015年1月12日《人民日报》《新京报》)
相关链接:
①李小文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硕士论文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摘自《新京报》)
②他有自己的一套金钱观,认为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少一点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前,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以其长女命名的“李谦”奖助学金。
对于这奖助学金,李小文解释“自己有口酒喝,就感觉进了‘非线性区’,没什么负担,就捐了”。                                              (摘自《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布鞋院士”早已是网络红人,可是他淡泊名利,以期重塑科学界的榜样和信心,于是立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B.目前,科学圈被浮躁风气浸染,公信力有所消解,因此科学家的形象被打了折扣,成为一名科学家也不是小孩子们脱口而出的梦想。
C.于敏院士、植物学家吴征镒、孙家栋院士、李小文院士等一大批科学家,一直是真正科学家的理想标杆,普通公众对他们永远是肃然起敬。
D.有人用“纯粹”来形容和赞美李小文,但李小文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更可能是习惯,是兴趣,是爱好,无关其他高大上的形容词。

E.李小文曾以高票当选“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其颁奖词颇具武侠风,想必一生酷爱阅读金庸小说的他是乐意听到这样的评价的。
(2)、为什么李小文要求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但他离去的当晚,网络社交平台上,对他的怀念还是铺天盖地?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李小文的“走红”,在于他身上折射出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作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李小文是怎样表现出他的“‘一点素心’,一颗初心”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
2月8日凌晨,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
王运熙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上起先秦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他的治学之路。
从1978年到1996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下设6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
1983年到1996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历时十余年,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经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但不让我看书写书,那就一天也受不了。”虽是玩笑,却道出了他虽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心境。
王运熙赠给学生吴承学一本《文心雕龙探索》,他在书的扉页题写“治学自警语”:“全面观照,准确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他的治学亦如此,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在研究《文心雕龙》时,王运熙的结论与北方一些学者,如,中华书局的周振甫,山东大学的陆侃如、牟世金,西北师范大学的郭晋稀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当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关学著作。他以原著文本为研究的出发点,努力把握刘勰整个文学思想体系,避免先入为主,用现代文学理论去套。因此得出的结论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逐渐被大家接受并信服。
“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心雕龙学会会长詹福瑞告诉记者。
王运熙常为学生讲起近代以来的学术流派,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中,他将自己定位为释古——既不盲目信古,也不一味疑古,而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地分析、鉴定,恰切地评述、印证,最后得出平实、适中的结论。
“创新”在王运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求实即是创新。他认为古典文学研究面对的是浩繁的历史材料,人们在面对这些材料时难免众说纷纭,其中便会夹杂很多误解,而研究如果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解,这就是学术创新。
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的弟子杨明告诉记者,王运熙一生孜孜不倦,只为求真求实。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众说纷纭。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曾有过热烈的讨论,流行的学说认为“风骨”代表“文章的内容”、“纯洁的思想”、“合乎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等。王运熙对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搜集,然后条分缕析,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风骨,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
与此相承,王运熙也澄清了当时对建安风骨的误解。很多学者认为,建安风骨主要是指那些表现社会动乱、人民苦难的诗歌的思想内容。王运熙则认为,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
王运熙服膺《札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史记,五帝本纪赞》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将其作为治学的座右铭。王运熙的治学正是对这两句话的最好注解。
“不作惊人之语,无剑拔弩张之势。但他很了不起,了不起就在于忠于学术,坚守学者的良心。”杨明对王运熙的治学品行推崇有加。
直到去世,王运熙一直居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套48平方米的旧房子中,从1978年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每天都能听到火车进出的轰鸣声。正是在这间斗室,走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
王运熙是在凌晨离世的,一如往常一般平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恰可比拟。
(节选自2014年2月22日《中国教育报》)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王运熙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博古通今,思路开阔,引领王运熙走上了治学之路,为他从事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B.文中提到周振甫、陆侃如、牟世金等先生,既为了说明王运熙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与众不同,同时也显示了他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地位。
C.“从1978年到1996年”“1983年到1996年”“从1978年至今”等具体时间,使文中所述情况显得十分真实,突出了王运熙进行学术研究的持久。
D.王运熙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表明他喜爱的是读书。他认为如果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所以他乐居陋巷。

E.“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是王运熙先生的写照。夏花绚烂比喻他活着的时候贡献卓越,若秋叶静美是说他去世时平静安然。
文中多处引用了王运熙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王运熙的评价,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王运熙是怎样理解“学术创新”的?文中谈到了他的哪些学术创新?请简要概括。
本文的题目是“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你怎么理解“平淡”与“有丘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最景仰之人物——张謇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1894年,41岁的张謇终于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在政治上大干一场时,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张謇不顾自身安危,向慈禧太后进言,应购洋炮、买军舰、练新军,进行备战,建议慈禧太后削减六十大寿庆典的银两,以资军用。慈禧太后大怒,差点把他的“顶戴”给摘了。国难当头,朝廷腐败,张謇认为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应当为国家做点实事,而不是写一些策论文章。于是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明确表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决定回家乡南通创办实业。
张謇常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而办一国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他兴办实业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大清当时从国外进口最多的就是棉铁,仅这两项,每年2亿两白银,比什么赔款都厉害。因此决定办纺织业来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鉴于洋务运动以来大批贪官污吏从官办企业中聚敛私财,张謇又细致研究了欧美列强藏富于民的富国之策,他恳请两江总督张之洞让纱厂由原来的官办改为民间绅商自营,采取股份制,吸引商人入股,并采用土地入股的方法来缓解建厂购地的资金压力。选择厂址上,针对去上海建厂的主张,张謇力陈南通唐闸镇的近江滩涂是办厂的好地段:其一,滩涂地价低廉;其二,厂址周围村镇众多;其三,唐闸镇周边就是产棉区,原料可以就近取材;其四,此处濒临长江,周围河流纵横,水陆交通便捷。事实证明张謇的见解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为了解决原料供应问题,张謇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农业股份制企业——通海垦牧公司,招募农场工人,设置董事会。他的好友王怀咏说,张謇虽从未出过国门,竟能使用西人的公司制来经营企业,这在中国是前无古人之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张謇已兴办各类企业二三十个,在南通建立了一个现代化工业体系,全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实业。他利用《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为纱厂取名为“大生”,在为大生起草的《厂约》开篇说:“通州之设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彰显救济民生之愿。
为了培养科学等方面的人才,张謇他又积极兴建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就是他所创办,今日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的前身也都与他有关。他建立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建立了军山气象台,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他带领民众,对南通的旧城进行合理的改造,完善公共设施和发展商业金融、娱乐休闲、餐饮旅馆等服务业;在南通新城区,他开拓城市的发展空间,重视景观打造——修建了五个公园,美化了城市环境。使南通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城镇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商埠和文化中心,张謇的名字与南通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一方山水。   
张謇一生创造了巨大财富,而他给自己取号叫“啬翁”。他常说一句话:“该用者,为大众用者,虽千万不足惜;自用者,消耗者,一文钱也须考虑,也许节省。”他的一双袜子缝补过七八次还舍不得扔,十几年中只做过两件长袍。一次,他在纱厂车间巡视时,看见一个纱工随手将两张纸扔在地上,他连忙捡起来,用手抹平,递给身后的襄理。他把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不能产生利润的公共事业上,有记录的就有白银150多万两。
1922年,在北京、上海举办的成功人物民意测评中,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张謇得票数最高,这一年他70岁。也正是这一年,棉纺织业危机,张謇寻求国内外资金支持不成,“大生”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之后的兴国之梦。1926年,张謇辞世。
(摘编自曹靖生《张謇奋斗史》)
相关链接
①1920年,唐闸人口近万户,接近5万人。通扬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有人看到当年国外发行的中国地图,许多大城市都没被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                                               (摘自《南通县图志》)                         
②张謇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摘自胡适《南通张謇传记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张謇认为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应该为国家做实事,不能仅是写一些空洞的策论文章,他辞职办实业就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张謇恳请张之洞让纱厂由原来的官办改为民间绅商自营,采取股份制,吸引商人入股,目的是不让贪官污吏从企业中谋取私利。
C.当年国外发行的中国地图,许多大城市都没被标出,“唐家闸”却赫然印上,这表明原本不起眼的小镇已成为名满中外的经济中心。
D.张謇一双袜子缝补过七八次,巡视车间拾起纸片,这些行为是想告诉员工: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开源节流、降低成本。

E.胸怀实业救国梦想的张謇,几十年身体力行,全力趋赴,造福一方,影响全国,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2)张謇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眼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说张謇成为一方山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张謇为什么被选为“最景仰之人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包热情的闻一多
何兆武
①一个人的性格或者思想大多初步觉醒于十二三岁,到二十四五岁思想定型,此后或许能有纵深的发展或者细节上的改变,若是有本质的改变,我想是非常罕见的。闻一多先生早年追求纯粹的美,后来成为民主斗士,旁人看来似乎有非常巨大而彻底的思想转变,但我以为那不过是一些表面的变化。在这一点上,我同意温德先生的话。温德先生是闻先生多年的好友,一次温德先生和我们谈起闻先生,说:“他(闻一多)就是一包热情。”接着又摇摇头,“不过搞政治可不能单凭一包热情啊。”言下似有惋惜之意。
②温德先生的这句评价非常中肯。闻先生是个热情的人,早年追求唯美是一团热情,后来和梁实秋、罗隆基等人搞国家主义,其实也是一团热情。
③西安事变爆发后,闻先生拥蒋反对张学良,在教授会上痛斥:“怎么能够劫持统帅?!”当时很多人都有那种感觉,如果真杀了蒋介石,肯定要发生内战,岂不给日本制造了机会?所以西安事变的时候很多人都指责张学良,称之为“劫持统帅”,等到他把蒋介石送回南京,当天的《世界日报》——当时北京最大的报纸,头版大标题就是“委座出险,举国欢忭”。第二天,北京的右派学生还举行了游行,也是声势浩大的。
④及至40年代,生活艰苦了,闻先生亲身感受到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黑暗,又满腔热忱地投入民主运动。
⑤闻先生晚年讲诗(其实那时候他还不到五十岁),有一首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特别欣赏,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当然这首诗写得的确很美,我也非常欣赏,不过除了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味道,好像和他民主斗士的形象不大合拍。所以我以为,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在讨论:如果鲁迅活着会怎么样?其实同样可以问:如果闻一多活着会怎么样?仅凭一包热情,恐怕也不会畅行无阻,我这么想。
⑥闻先生那一辈人的旧学根底非常之好,可他同时又是极端反传统的。社会转型时期,有的人唯恐中国的旧文化不存在了,拼命维护,还有一种人,认为传统的东西束缚中国人太久了,中国要进入新的时代,就要彻底抛弃,全面创造新文化,闻先生、鲁迅、胡适都属于这种人。鲁迅激烈反对中国的旧文化,甚至提出不看中国书,《狂人日记》里宣称:什么“仁义道德”,满书都写着血淋淋的“吃人”两个字。闻先生在这一点上跟鲁迅非常相像。在搞民主运动的时候,他在课堂上对我们说:“你们是从外面打进来,我从里边杀出去,我们里外合应,把传统的腐朽文化推翻!”意思是说:青年学子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毒害,所以你们须从外部推翻它,我是受过这个教育的,所以我现在要反对它,从里边杀出来与你们合作。我想这代表他当时真实的思想情况,虽然他研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但他并不认同。
⑦另外还有一点我要保留自己的意见。现在很多文章总是特别强调闻先生生活穷困的一面,比如联大时期闻先生给别人刻图章,现在都说成是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我觉得也不单是这样。闻先生早年是搞美术的,又会绘画,又会雕刻,现在北大西门一进门的地方有座西南联大纪念碑,上面的篆字就是闻一多写的,落款“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篆额”,写得非常好,而且只有公认的大手笔才有资格题这个篆额。所以,搞美术乃是闻先生的本行,写字、篆刻都是他的专业。当然他也是因为贫困,挣点钱补贴家用,但如果过分强调为生活所迫的一面,刻字竟成了他不务正业的谋生手段,不免有些过分渲染的味道。
(选自《民国教授》,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它(指诗人田间的诗)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当这民族历史行程的大拐弯中,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过危机,完成大业。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让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代的鼓手”出现。(摘自闻一多《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
②以清明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细小处,幽辟处,在诗人的眼中,皆闪耀着一种光明。(摘自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死水〉》)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开头引用温德先生的话,既表现了闻一多是个热情的人,同时也说明他的“一包热情”也存在着局限性。
B.闻一多喜欢《春江花月夜》,包括其中所带有的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味道,这与他民主斗士的形象有矛盾。
C.作者把闻一多与鲁迅不同的处事方式做对比,说明如果闻一多还活着,他仅凭一包热情来处事是行不通的。
D.沈从文认为闻一多的眼睛是清明的,在细小处也看得透明,这与何兆武所说的闻一多靠一包热情做事大不相同。

E.文章以情感为主线来讲述闻一多,有叙事有议论,不仅使读者了解闻一多,也对闻一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材料中从哪些方面讲了闻一多的一包热情?请简要概括。 
(3)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文章的第⑥段与文题没有什么联系,你怎么看?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宫崎骏:留下的都是梦
宋石男
当宫崎骏讲述梦境的时候,就连废弃壁炉里的灰烬也会重燃。但就在9月初,这个72岁的白胡子老人、日本动画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造梦师宣布不再造梦,隐退江湖——龙猫踯躅彷徨,狸猫放声痛哭,千与千寻返乡,移动城堡驻足,幽灵公主成绝响,世间再无风之谷。
作为一个很出色的故事创作人,宫崎骏很自然地便能把心中的故事告诉大家,这种才华使他成为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导演,他的动画如同造梦,众多的幽灵,会走动的城堡,会飞的拖把、小人等等,像魔法一样令人欲罢不能。每个人的梦境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美地把它讲出来,就像宫崎骏做到的那样。
在许多人看来,宫崎骏的谢幕并不完美。他的最后一部作品《风起了》由梦幻叙事转向现实析述,冒犯甚至伤害了他的追随者。有评论人认为:“这是一个讲述明治维新以来,为了追赶西方而拼命富国强兵,结果国未富兵未强,破绽百出的故事。”媒体用“威尼斯电影节宫崎骏颗粒无收”一类的标题暗示这位动漫之神在退休之际已经跌下云端,却完全不顾他曾获奥斯卡动画长片奖并拒绝领奖的往事。事实上,宫崎骏压根儿就不在意名利场上的事情。不久前东京争取到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宫崎骏被日本各界认为是制作东京奥运会宣传片的第一人选,但他直接回应说:“我不会为那些人制作影片。”
事实上,《风起了》与以往的动画不同,没有魔法没有童话,而更像一个缓缓流淌着叙述的纪录片,但它美丽温暖矛盾悲哀并充溢着宫崎骏永远的主题——梦想。还记得崛越二郎的那句话,“我只是想设计出优美的飞机”。“这部电影只希望讲述这么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是宫崎骏对《风起了》的唯一解释,而这句话几乎可以适用于他的每一部作品。
在全球动画界兴起用电脑作画的年代,宫崎骏坚持“老掉牙”的手绘方式。他的手绘,简单清新,适合回忆,就如枕头适合瞌睡、星空适合眼睛。水彩水粉的感觉用来描画无边无际的蓝天、大海、森林、田园,真是妙不可言,而晕染方式也很能烘托出饱含深情的色彩。记得看《红发安妮》,当安妮走过樱花林时,樱花如云,扑面而来,落英满地。虽然没有画出每一朵花,但层层叠叠的色彩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繁花似锦的景象,唯美得宛如梦境。
清新之外,宫崎骏又总喜欢加上工业时代的痕迹。形形色色的飞行器、喘气的烟囱、炽热的锅炉……宫崎骏痛恨工业对自然、对习俗的破坏,骨子里却又摆脱不了工业的影响。他的父亲曾从事飞机制造方面的工作,他工作后也曾赴苏格兰等地煤矿参观,这对他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化融合。他不少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都有些西化,却用非常传统的水彩画来表现;而有些作品如《千与千寻》的场景是传统日本风格,却又似有油画的感觉。不论画法如何,总有一种情愫,让人怀旧思乡。
在过去数十年里,站在乡村与山林,宫崎骏抵抗工业的侵略,意图保留那些固有的东西——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地理与生态,又随时准备接受这一切都将烟消云散的宿命。宫崎骏曾说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相信世界终有一天会毁在人类自己手中。在某种意义上,宫崎骏是反现代的现代主义者。现代主义包括:对现实的强调,对技术手段的迷恋,政制对德性的垄断,自负理性对自然秩序的压倒性胜利,世俗自治对神灵的渎慢……宫崎骏大声反对这一切,却又身坠其中。
除了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宫崎骏的作品还传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首先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上。宫崎骏创作的影片背景的画风始终是清新浪漫的,总有一种能让人想要回归自然的感觉,尤其是影片中出现的天空背景,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使人不禁生出一种遐想,似乎想要到那背景中去寻找远离城市污浊空气的清新,去感受自然之美。他的电影中反复出现动物植物之灵,则体现了众生平等敬畏自然之心。《幽灵公主》可以理解为由于森林的消失而引起的来自神的报复,《风之谷》意在说明人与自然是既斗争又共生的状态。但宫崎骏最为关注的话题还有人与自身的关系,他的影片大都是通过作品中主人公那些积极的性格向人们暗示:在学习博爱与宽容的勇敢成长过程中,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最基本原则。《千与千寻》胆小瘦弱却很有爱心的千寻,《风起了》“唯有努力试着生存”的崛越二郎,《悬崖上的金鱼姬》“生在这世上,真好”的波妞……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发现了发自生命根源的真善美,展现出的人类顽强的生命热情与人性的自然流露,作者视之为人类存在的希望。
如今,那些美好的作品他已经画完,那些美好的仗他也已经打完。现在,造梦大师谢幕,但梦不会谢幕。宫崎骏的离去,让每一个热爱他的孩子都感到酸楚,而这酸楚,在将来必定会融入回忆,与甜蜜合体。宫崎骏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如何想象未来,都要勇敢面对,凭着孩子时代的信念,凭着梦想出发的起点。最后,像他一样放手去梦吧,尽管梦有其伪装,有时也单调易碎,但它,犹如风吹着的童话,仍是这个世界美丽的惟一证明。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电脑动画盛行的时代,宫崎骏作品的手绘风格简单清新又不乏细腻深情,真实可触又宛如梦境,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
B.宫崎骏坚持用传统的绘画技法表现西化的或本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故而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化融合。
C.这篇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字里行间充满对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崇敬热爱以及对其退出动画电影界的惋惜。
D.作者认为每个人的梦境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美地讲出来,唯有宫崎骏能做到这一点,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伟大的造梦师。

E.作者列举了宫崎骏曾拒领奥斯卡动画长片奖和宫崎骏拒绝制作东京2020年夏季奥运宣传片这两件事,意在展现这位动漫大师淡泊名利、特立独行的个性风采。
(2)宫崎骏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如何想象未来,都要勇敢面对,凭着孩子时代的信念,凭着梦想出发的起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宫崎骏凭着信念、梦想,勇敢奋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宫崎骏为何被称为“造梦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在文章末尾,作者这样写道:“造梦大师谢幕,但梦不会谢幕。”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张思之:为“异端、敏感”辩护的律师
赵凌
这是一个温暖的聚会,携着无边的尊敬,几百人在北京的严冬为一位老人祝寿。80岁的张思之频频起身向大家鞠躬致谢。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为律师,张思之并不特别为公众所知,所办案件也多因敏感而少有公开,更不为媒体报道。他自嘲为“一生都未胜诉的失败者”,可法律界却尊他为“中国最伟大的律师”。
青年学者萧瀚说,他的名字应该被全世界所有律师知道,我不知道在世界范围内还能否找到一位像张思之先生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地涉险办案,从未胜诉却从未气馁的律师。因为有了张思之,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或许可以骄傲地声称,世界上最伟大的律师也许就在中国,而不在任何一个法治成熟的国家或者律师完全无以存在的国家。
张思之最为独特的勇气和成就是为异端辩护。张思之曾在中国历史上那场最著名的审判中出任辩护人。1980年,作为“两案”(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辩护小组的负责人,对这个“政治任务”,司法部事先已对辩护定下调子:定性不能碰;事实不能碰。而作为李作鹏的辩护人,张思之仍为他的当事人抹掉了两条不成立的罪行:一是另立中央,二是谋杀毛泽东。
此时的中国刚刚恢复律师制度,端坐在特别法庭辩护组中央的张思之那刻十分瞩目。然而,此时的他已经53岁。之前张思之经历了15年劳改时光,后又在北京垂杨柳第二中学做了5年教师。
“两案”辩护是张思之律师职业的重航,也是他为“异端”辩护的开始。1990年代初,张思之先后为一批被指控“颠覆政府”的被告人担任辩护律师。多年跟随张思之办案的傅可心女士说,“尽管是依法辩护,但在某些至今仍然把法律当作权力的奴仆的人看来,这似乎也有‘对抗政府’之嫌。可以想见,办理这类案子,需要何种勇气和忠于法律的公心。”
对于这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案件,张思之深知结果的无可更改,但仍以熊熊努力博取渺渺希望。他因此被喻为人权律师。
张思之说,作为律师,我认为应当是一个天然的人权主义者。身处封建专制传统绵亘千年不衰的境地,“肉食者”的权利意识历来淡薄,使用法律维护人权恰恰是律师的“正道”。
学者贺卫方写打油诗描述张思之:“休言耄耋入老境,酒后面色如稚童。用不告别公莫忘,奋斗直到法治成。”
张思之早年已写好遗嘱之类的东西交给自己的律所,他不惮承认并也时刻洞察随时而来的危险,这危险包括非正常失去生命。张思之最欣赏罗斯福四大自由中的“免于恐惧的自由”,他悲哀于一个律师都无法免于恐惧,何谈让他人免于恐惧。
代理上海郑恩宠案,被几部黑车尾随“护驾”多日后,张思之干脆微笑挥手和他们致意。描述这段经历时,80岁的张思之面色顽皮确如稚童。
“真正的律师,实是一团火,从点燃到熄灭,持续放着光,散着热。艺品高超,仗义执言;爱爱仇仇,义无反顾。”这是张思之的感言。
如萧瀚所言,张思之所承办的案件几乎都是最高难度的案件,这种最高难度并不是体现在案情本身的扑朔迷离,而是体现在案件所处的现实背景。“张思之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失败,那是另一种代表了时代和社会的失败,于他自己而言恰恰是最大的成功。”
即使预知必输必败,张思之仍呕心沥血为下一个案件做好准备。这要怎样强壮的心灵才能做到?张思之说,没有韧性,是战斗不下去的。熟悉他的人评价张思之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所谓真正,或许正是因为他比通常的理想主义者更多行动而非话语,更多耐性而非雄心,虔诚于过程而非结果。
张思之耐烦,不慕轰动,对所办政治大案不常提起,却对那些不起眼案子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心有戚戚。张思之说,每次想起宁夏那个父女同穿一条裤子的农民家庭,他都想落泪。“底层太苦了”。生日致辞中,80岁的张思之声声感谢那些并不在场的普通人,“向弱势大众表达我绵绵不尽的诚意”。
法律学者邓正来评价张思之有一种“在体制中拒绝主流”的品格。“我以为这是一位有担当的律师和一个有批判性的知识分子都需要的品格。”邓正来说,“张老有一句话我内心极为喜欢,‘即使只能做一个花瓶,我也要在里面插一枝含露带刺的玫瑰’,具有这种品格并做这一层事业的人,必能安享一种内心真正的寂寞,我愿张老继续怀着这种高贵的寂寞前行。”
祝寿酒会上作为主角的张思之诚惶诚恐,坐立不安,一副担待不起的样子。闻讯而来的祝贺者远远超越了律师界,也超越了法律界。在这个意义超越祝福含义的场合,张思之说,他被某种说不出的力量感动了。
当道贺者李锐、江平、蒋彦永、茅于轼与张思之并肩坐在一起时,这五位只向真理低头的老人所构成的动人画面将永为经典。
(《南都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李作鹏,1914年4月24日生,江西吉安人。“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林彪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81年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②“我为什么要为那些践踏法律的人辩护?很简单,为了维护他们的基本人权。”他说,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不能剥夺他的辩护权,“我不可以违背我自己的天职,我是个律师”。
——《张思之:我为什么为“异端”辩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张思之作为律师并不特别为公众所知,这是因为所办案件因敏感而不被公开,也不被媒体报道,但这并不能影响他的伟大。
B.张思之认为律师应当是一个天然的人权主义者,面对那些践踏法律的“异端”,他虽然不喜欢,但是依然选择替他们辩护,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律师的天职——维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
C.李作鹏在“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林彪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罪名昭彰,作为李作鹏的辩护人,张思之仍然坚持为他的当事人抹掉了两条罪行。
D.张思之最欣赏罗斯福四大自由中的“免于恐惧的自由”,作为一个律师都无法免于恐惧,这体现了在我们这个封建专制传统绵亘千年不衰的社会里权利意识的淡薄。

E.张思之为“异端、敏感”辩护,以熊熊努力博取渺渺希望,他如一团火一样,持续放光散热,仗义执言,义无反顾,只向真理低头。他赢得了律师界、法律界乃至法律界之外的尊重。
(2)一生都未胜诉,可法律界却尊张思之为“中国最伟大的律师”,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3)这篇传记在写法上特点突出,谈谈文章大量的引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4)熟悉张思之的人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因为“他比通常的理想主义者更多行动而非话语,更多耐心而非雄心,虔诚于过程而非结果,”你是否认同此观点,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驻足河南灵宝的黄河岸边,我想起了一个在黄河边长大的诗人:塞风。也许,在今天的灵宝,甚至在今日的诗坛,知道塞风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多。可我要说:塞风,不应该被忘却!这不仅是因为他对人生有独到的感悟,更是因为他粗犷、雄放的诗作,恰似黄钟大吕,成为一只打磨我们民族精神的“砂轮”。
塞风一生爱诗。他的一生,是诗的一生。他本人就是一首诗,一首铁骨铮铮的诗。这使我想起诗人还是一个16岁少年的时候,曾写过的一首18字的短诗,题为《弓》:
面对西北角/早已义愤填膺/我拉圆/大地的弓。
这真是一首绝唱!这首诗写于1937年7月,正值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刻。一个生长在黄河之滨,啜饮黄河乳汁长大的孩子,以烈火燃烧般的语言,倾吐了一个民族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这醒目惊心的“拉圆大地的弓”,活灵活现地展示了诗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刚烈豪迈、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它是诗人自己,但又不仅仅是诗人自己,而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整体意志的化身。凝聚在那张弓上火一般的诗情,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意志和心声。有评论家认为:这是诗人的发轫之作。也有评论家认为:这是诗人的奠基之作。无论是发轫也好,奠基也罢,诗作《弓》形成的艺术风格,诗人一生未变。这支弓射出去的箭,画出去的弧,就是诗人塞风灿烂的一生。
纵观塞风的人生经历和他的诗作,我们或许可以把他的一生划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诗与革命阶段。这个阶段从1937到1957年,诗人一边投身革命,一边创作。他从19岁就离家出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之后,又辗转于成都、重庆、开封、南京等地,1946年回到胶东解放区,直到全国解放。这段时间,他的诗与革命为伴,写下了《忆重庆》《回眸》等大量诗作,成为那个时代的写照。第二个阶段是诗与苦难阶段,即从1957年到1979年。诗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成“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1958年又戴上了“右派”的帽子,诗人不幸,似从一片光明中坠入万丈深渊。当时,诗人被发配到黄泛区劳改农场去劳动改造。但他并没有沉沦,一直坚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正像他的诗句所写的:“即使被风暴/撕成一片片/我也不肯背离自己的名字/——帆!”面对苦难,塞风在诗中唱道:“伤痕对我而言/正是一幅美丽的图案。”这段时间,他写下了大量的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沉郁、悲壮的两句:“黄河,长江/我两行浑浊的眼泪。”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致塞风同志的一封信》中说:“黄河,长江——不仅是你的两行眼泪,更是你的两道奔腾不息的诗行,是你生命的两条血浪汹涌的大动脉。”这首只有两行的诗,不少人誉为诗与苦难的经典之作。直到后来,诗人常常戏谑地说,“我一生只写了两行诗。”第三个阶段是诗与生命阶段。即从诗人平反到他去世。这期间,冤案得到昭雪后,诗人的激情像黄河之水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写黄河的诗。诗人笔下的黄河,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呈现给我们的不是象征中华文化的古老的黄河,而是面貌全新、有着丰富现实寓意和精神内涵的黄河。我们说,塞风从黄河身上找到了展示时代风貌、展现民族精神以及展现诗人自身精神世界的生命载体。塞风曾经说过:“在太阳强烈的光照下,这条跳动着火焰的诗河,我为彻底被它熔化而骄傲,而幸福!”这朴素的话语,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塞风诗歌的精神实质。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的诗已经和生命融合在一起。“自谓酿了一生的酒/总算达到了清纯/诚心诚意斟给你/换得一个更美丽的自信”。这是用生命酿成酒浆的写照。
塞风是黄河乳汁喂养的参透了人生奥秘的诗人。他虽已驾鹤西去,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曾对他的诗作做过这样的评价:“他是精神的执火者,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不败者。长期以来,极少有人在思想上、在道德激情方面,曾像他那样赐我以巨大的力量。我从他的诗章中,始终感受着火一样的热烈。一个人能像他那样不倦地歌唱,为正义和爱不停地奔走呼告,就是一个奇迹,是人类不曾屈服和至尊至贵的有力证明。”他不应被人忘却,他在中国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意象沉实,感情炽热,直指人心,催人泪下,像从苦难中提炼出的金子,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与其说是一篇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一篇推介词,作者为读者推介了塞风这位诗人及其诗作,读来使人心灵深受震憾。
B.作者巧妙地从创作诗歌与人生际遇相结合的角度将塞风的人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划分合理,各阶段笔墨分配也比较合理。
C.作者行文时,大量而巧妙地引用了塞风的诗句和他人的评价,可谓联珠缀玉,使读者不但了解了塞风本人,还受到了诗情和美感的熏陶。
D.塞风的诗“像从苦难中提炼出的金子”,这是作者对塞风诗歌的盛赞,所谓诗如其人,这也是作者对塞风为人与精神的颂扬。

E.读了此文,我们可以约略了解到,塞风的诗在内容上与杜甫的相似,意象沉实,但因炽热感情的灌注,其诗风更接近于李白。
(2)请结合材料,概括塞风的性格特点。
(3)画线处“这不仅是因为他对人生有独到的感悟,更是因为他粗犷、雄放的诗作,恰似黄钟  
大吕,成为一只打磨我们民族精神的砂轮”一句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为一位“不应忘却的优秀诗人”,塞风的人生对你有哪些启发?请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画家画天空,背后有科学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似乎即将冲压下来。这夸张的色彩也许不是画家的随意泼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在《天空和望远镜》杂志中指出,蒙克画中的红色天空,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
那些传世画作往往反映了真实的气候环境情况。希腊气象局科学家赫里斯托斯·泽雷弗斯所带领的科研小组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搜集了554幅日落油画和水彩画。这些画作分别出自181位著名画家之手,其中包括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德加、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荷兰画家伦勃朗、德国宫廷画师鲁本斯等。最后把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杂志上。该论文分析了16世纪以来554幅描绘日落景象的名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他们认为,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中粉尘含量上升,会阻碍阳光进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暗化。
英国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托宁多年来也一直在苦心研究各个时期英格兰各地的天气状况,他意外发现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为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莫奈创作于那时期的画作中,展现了阳光在泰晤士河上跳跃闪耀,天空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变化。约翰·托宁想到,这些丰富的颜色并非出于莫奈头脑中的艺术幻想,而来自于真实的伦敦生活。那漫天黄色,应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的凝结所致,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雾霾比自然形成的雾更为持久。比较巧合的是,狄更斯在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雾都孤儿》中也写道:“在城市边缘地带,雾是深黄色的。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雾是赭黑色的。”
科学家并且还去做了验证,选取莫奈1898—1900年间创作的9幅作品,结合他同一时期的信件和日记,与美国海军天文台的数据对比。令他们惊叹的是,莫奈身为艺术家,却如同科学研究者一样,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绝无臆造。所以印象派大师的确是非常可信地用手中画笔将伦敦当年的绝世光影留存于世。不过印象派大师的绚丽色彩,可能来自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想到这点不免让人有点沮丧。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1月23日,入选本试卷时,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中“沮丧”的原因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
B.日落油画和水彩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随着大气中粉尘含量的上升而上升。
C.莫奈画作中那漫天黄色实为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的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形成的雾霾。
D.原先人们对印象派大师作品艺术特色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而且PM10之类大气污染物早已有之,这不免让人有些失落。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一些著名画家笔下夸张的色彩,一定程度上是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的真实呈现。
B.约翰·托宁多年来对英格兰各个时期各地的天气状况的苦心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开始就得益于他对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的研究。
C.研究者认为,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呈上升趋势能导致全球暗化,不过并非都由人为原因造成。
D.艺术家莫奈对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位置的客观记录,与美国海军天文台同期的数据相比,相当客观。

作家狄更斯与画家对天空雾气的描绘趋同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下题。
张自忠之死(一)
长江是一条铁血的河流。70多年前有一位忠勇之将曾无声地走过这条母亲河,之所以无声,是因为溯江而上的,是已经战死的他。这位忠勇之将就是张自忠将军。
长江流域春夏之际的一个夜晚,张自忠将军率领着只有两千战士的部队渡过湖北襄河,直扑日军主力。穿过冰冷的河水,暗夜里行进的他心里清楚,他要战死在这里。中日战争中最惨烈搏杀的战场是在长江三峡东口外的鄂北。据战报公布,张自忠将军生命的最后时刻,全身被数弹洞穿,可他没有倒下,仍面对日军挥舞着早已无弹的手枪,最后几位保护他的士兵也全部阵亡了。日军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一枪,击中张自忠额头,血污糊住了将军的眼睛,他大声呼叫杀敌!日军一等兵藤冈之用刺刀穿入了他的左肋。日军惊遇鬼神,说将军倒下时,就像一座大山崩塌。
当天夜里,日军确认战死的是33集团军司令,一直打得他们落花流水的张自忠上将时,发出了短暂的欢呼,接下来他们一起郑重地给张将军敬礼。第二天,日军又用柏木棺材埋葬了将军,当晚他们接到总司令部命令,把张自忠的遗体运到武汉。是夜,一支中国军队突袭此地,发了疯的中国军人敢死队冲向日本鬼子,二百多名官兵倒下,他们从敌人手中抢回了将军的忠勇之驱。中国军人作战的果敢、顽强,以前所未有的火力,使日军为之胆战心寒。将军以死激发了中国军人复仇的火焰。将军不惧死,士兵何曾怕死?正如张将军战前所言:“人生百年,终有一死,贵在死得其所!”他属下的士兵斩断了生的念头,毅然地冲向敌人。
张自忠将军的灵柩,由湖北武昌起程运往重庆,举行国葬。当日,十万人口的宜昌,倾城出动,万人空巷。在将军灵柩经过的长江边,为他送行。日军飞机多次在宜昌上空盘旋,十万宜昌人眼睁睁地看着敌机,没一人惊恐躲避。日军看着这场面,破天荒地没有轰炸。将军以死拼杀没能战胜的敌人,显然被将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所震慑。
轮船汽笛响彻长江,载着将军缓缓驶离宜昌码头远去,驶在长江上,开向流着中华民族忠勇之士热血的天险三峡。
张自忠上将的遗躯经过秭归,峡边高山上再一次立满了人群。这是屈原故里的乡亲,他们默默地望着。长江上传来一首古老的歌谣,这是两千多年前屈原的《招魂》,凭吊亲人,秭归人从来就是这么唱着:“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一个人把自己置于死地,将军深义何在?一个民族,一条大江,正是有了这样的忠勇之子,其文明才能日夜不息地流淌至今。
张自忠之死(二)
1933年,张将军曾担任喜峰口战役的前线总指挥,令大刀队夜袭敌营,砍下数百日军的头颅。这是中国军队首胜日军。为此,有了《大刀进行曲》。当年这支脍炙人口的歌曲,后来被全面修改歌词,变成了歌颂东北义勇军和全国老百姓,殊不知,当年它是献给第29军大刀队的,第二句歌词不是“全国爱国的同胞们”,而是“29军的兄弟们”。
30年代中期,日本为确保“满洲国”的军事安全,防止蒋中正突然收复东四省,便要求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协议,华北只留驻一支军队,这就是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29军,其中第38师师长便是张自忠少将。
那个时候,蒋中正给这支军队的训令是,“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做长期周旋。在全军高级将领中,惟有张自忠儒雅周详,他沉默寡言,身高1米80,不仅革命军官兵敬仰他,日本军政也很喜欢他。于是,在华北危亡的复杂局面中,张自忠被先后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艰难维系着苦涩的和平,不能得罪日本人,不能丢中国人的脸。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心的人,这种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对张自忠全面的误解,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保全战斗实力,第29军奉命南撤保定。与此同时,为了疏散和安置没能随军撤离的军人家眷,为了京津不受重大损失,也为了收殓沙场上的官兵尸体,宋哲元任命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京市长,与敌敷衍,拖延时间。
这一次,沉默寡言的张将军落泪了,他对秦德纯副军长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宋哲元长长地叹了口气:“唉,慷慨赴死易,临危负重难啦!”
果然,张自忠彻底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叛徒、大汉奸、卖国贼的代名词。1937年后半年的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那时的中国文人,凡喜欢发表言论的,没有谁没骂过张自忠。一些大报用醒目的大标题配文,讽刺张将军“自以为忠”,其实是“张邦昌之后”。
在一片痛骂声中,张自忠始终缄默着,周旋着,估算着第29军向目的地有序撤离的时间,努力使京津免于屠城。等到日军要求他通电反蒋,他已完成宋哲元交给的任务,便断然拒绝,随后称病,躲进德国医院,然后骑车逃往天津,再换乘英国轮船去青岛,至济南。
在济南时,张自忠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上将拘押,韩主席叫来秦德纯,另派一位大员,一同押解张自忠去南京候审。火车一进徐州站,秦德纯忽然发现打着白旗的 学生包围上来,急忙令张将军躲到厕所里,张将军自问无愧,不肯,被秦德纯推了进去,随手把门锁上。学生冲上车,咆哮着要抓“汉奸张自忠”,秦德纯颇费一番口舌,才把愤怒的学生骗下火车。
这件事,对张将军的刺激极大,让他清醒地知道了自己的公众形象。
也就是从那时起,“死”这个字,频繁出现在张将军的脑海。
1938年,张自忠代理第59军军长。在徐州会战中,他痛歼板垣师团两个联队,并衔尾急追,日进60公里,取得“临沂大捷”,坂垣征四郎数次羞得要自杀。在武汉会战之后,他以一对十,击毙日军3位联队长,歼敌1万3千人,最终挫敌溃退,赢得“鄂北大捷”。不久,张将军再次猛冲猛打,取得 “襄东大捷”。
不过,即使军功在身,为民族独立而死和为洗清自己而死,这两种死念依然缠绕在张自忠的心底。当然,他胜利了,但他没有死,所以老百姓和记者都已承认他确实很能打仗,可要说他是民族英雄,似乎还差得远。很多人认为,这些胜仗,不过是在弥补他过去做过汉奸的罪过。
1940年,日军集中30万兵力,猛攻湖北襄樊,张自忠不顾部下再三劝说,非要坚持让冯治安副总司令留守,自己率区区两个团渡河作战。
……
此时,日军包围圈尚有东北角一个缺口,但谁都可以突围,惟张将军是没有权力撤退的,他不能因为做逃兵而勾起公众丰富的联想,于是,他让苏联顾问和文艺兵冲出了缺口。
下午3点,张将军腰部中弹,右肩右腿被炮弹皮炸伤,只能卧地指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军又中3弹,却猛然站起,被身后的日本兵射杀,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前去,用枪托击碎他的头颅,把刺刀插进他的腹部……
这一刻,张将军知道,他绝对不再是汉奸了,他将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概括和推理,正确的两项是【  】【  】

A.张自忠率两千多将士渡过湖北襄河,直扑日军主力,他心里清楚,他必须战死在这里。因他先前留守华北,被迫做过些卖国之事,于心有愧,所以决意以一死来为自己正名。
B.1933年,张自忠指挥喜峰口战役,利用大刀队大量砍杀日军,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胜利信心。著名的《大刀进行曲》是当时的音乐家奉献给他率领的29军将士的。其时的张将军,在国人心中,已然是一位民族英雄。
C.日本人在杀害张自忠将军后,向他的遗体敬礼,并用柏木棺材埋葬他,后来又奉命准备将其遗体运往武汉。倘日军在杀害他之前就已得知他的身份,定当敬重英雄,重演当年长坂坡曹操放赵子龙一马的奇闻。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有意将华北拱手送人。来自最高层的卖国决策,是导致张自忠背上汉奸骂名的根本原因。

E.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面对数量往往不占优势的日军,常吃败仗,原因固然很多。张自忠横下必死的决心,手下将士,受其感染也豁出性命,先后取得“临沂”“鄂北”“襄东”等一系列大捷。可见,当时中国军人缺少张自忠这样的忠勇精神,或许也是正面战场节节溃退的原因之一。
选文(二)中,张自忠留下来,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京市长,继续与敌周旋。宋哲元对他慨叹说:“慷慨赴死易,临危负重难”。请结合选文中相关内容,解读“临危负重难”的深沉含义。
两篇选文都是记述张自忠之死,但写法有异。请从记述内容、记述顺序、语言风格三个方面中,任选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有人说,是舆论和公众逼死了张自忠?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结合文中内容具体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
这几天,院士李小文颇有些苦恼。被强推到聚光灯下的不自在,源自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4月18日,这张照片被贴到人人网上,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
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网友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传奇的经历一层层被剥开,网络上充满了排山倒海的惊叹之声。有网友说,照片里的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低调、沉默,却有着惊人的天分和盖世神功。而在照片的“背后”,熟悉李小文的人却觉得莫名其妙,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在学术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扫地僧”的修为
貌不惊人,盖世神功。这是网友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学院里一名老教师即将退休,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在学生王易的印象里,每次见到李老师,脚上都是一双布鞋,甚至裤腿也会挽起来,和网上流传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她纳闷,为什么这一次老师会出名,“这些都是我们见惯了的”。
“扫地僧”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学术上的修炼和勤勉。2005年,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
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当时有个口号是“要把北师大办成国际一流大学”,他问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开会,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后来,李小文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作为其中的首席科学家,忙到2011年,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对于这次住院,谢云觉得是李小文太不关心自己。他的两个女儿在国外读书,妻子也在国外,独自在家,没有严格的作’息规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就行。在谢云印象里,李小文此前还住过一次院,医生诊断结果是营养不良,“这个年代了,院士还能得营养不良?”
爱打赌的教书匠
李小文做的是遥感基础研究。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黛皤文教授肴证硷,李小文是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除了很多被广泛引用的研忽论变~彝瞪文薨rK ,d噌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i有教毒攀蓼‘f史翼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学生胡荣海说,李小文在讲解遥感知识时,特别擅长比喻,遥感观测力学中有“尺度”效应,李小文是这样解释的:观测就和看美女一样,太远了什么都看不清,太近了看到她的毛孔又不美了,只有不远不近时,才是最美的。
他善于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遥感的大气纠正,他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诗:“夕阳方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他从来不反对学生的意见,哪怕是特别幼稚的想法,他也会让学生试一试,而打赌更能坚定学生尝试的决心。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赌。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
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他举了一个例子,“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反而成了自己(彩卷)的掘墓人。这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柯达吃了亏,那是自己转轨太慢。”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的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强烈反差,他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B.李小文接连承担了两个大的国家项目常常要忙到半夜,没有严格的作息规律,饮食上也不注意,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
C.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第一次见到李小文时,感觉到他特别土,他的装束就像一位来推销的农民。
D.在李小文的心目中,“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超越自己,做“自己的掘墓人”,他认为,如若说自己被学生超越,那恰恰是老师“转轨太慢”。

E.李小文在讲解遥感观测力学中有“尺度”效应时,将观测与看美女相比,认为只有不远不近,才能产生朦胧之美,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的网友为什么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请简要说明理由。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李小文在教学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这篇传记的题目是“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特立独行”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