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爱书之人范用
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至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做人也不行。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坤造化之心。”
相关链接:
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
——吴丛丛《书痴范用》
范用1985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为“最爱美的出版家”。
——黄离《我和范用的“缘”》
范用对“文革”极为反感,“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造反派”把他看做眼中钉,在社领导中,他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毫不屈服,被说成死硬顽固,十足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有个美编还在大字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长了个大鼻子的刘少奇,轿子上一个很大的“资”字,范用扛着一根哭丧棒,用毛巾擦着满脸汗水,气喘吁吁的在轿子后面紧紧跟着,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范用对这张漫画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收在自己的一本书里,让大家观赏。
——张惠卿《〈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巴金以“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赞美范用甘做泥土为他们铺路的精神,不仅因为范用完整出版了《随想录》,更因为范用把一生献给了出版事业。
B.范用创办杂志、出版书籍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一生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还被下放,被批斗,受尽了折磨。
C.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社不应该顾虑读者的好恶,而应慎重选择高质量的图书出版,出版工作者也应坚守正当的道路,这跟他的人格和一贯的出版思想是一致的。
D.文章直接或间接引述了多个人对范用的评价或描述来突出他爱书如命的特点与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内容,表现了范用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之广。

E.范用从出版社的打包、收发等杂务工作做起,最后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工作70年,造就了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
(2)为什么范用敢于在出版界“屡吃螃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范用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魅力?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
(4)本文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正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是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相关链接】
刘文典(1889-1958),安徽合肥人,字叔雅。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籍安徽怀宁。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著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三余札记》等。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一身傲骨,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不满。

E.本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4)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联系全文及现实,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各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那天是晴日,他和妻子梅塞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从喧闹的墨西哥城到风景如画的阿卡布尔科过周末。行至半途,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灵感。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对梅塞德斯说:“请给我10个月的时间,我的小说着床了。”说罢,他掉转车头,匆匆赶回墨西哥城,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书房——他的“魔巢”。待他抱着一叠厚厚的书稿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8个月。稿子是打印出来的,一式两份。他把两份稿子全都交给了梅塞德斯说:“给你。”
他明显瘦了,而且胡子拉碴,像漂流回来的鲁滨逊。梅塞德斯接过书稿后开了一句玩笑:“是难产。”除此之外,他们就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其时,梅塞德斯变卖了所能变卖的一切,而且已经债台高筑。为了不影响丈夫写作,她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末了东赊西借,咬牙坚持了漫长的18个月。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和梅塞德斯手拉手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当他们行至某个街角,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天清晨,马尔克斯夫妇在一家咖啡馆用早餐。坐在临街的位置上,马尔克斯不经意地朝外面张望,突然,他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居然明晃晃地摆着一本《百年孤独》。他不知如何是好。他指着那人的篮子,半天说不出话来。梅塞德斯顺着他的手指,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百年孤独》。顿时,夫妻俩热泪盈眶。他们明白,《百年孤独》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它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视为生命。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每天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出版商,甚至还有好心的读者。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有人甚至寄给他求爱信,弄得他哭笑不得。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为某一难以推诿的事由而被迫中断当天的工作或者由于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卡了壳”,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上世纪80年代,冷战尚未结束,东西方两大阵营和全世界对以对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作家的评价都非常高,甚至超乎寻常地高度一致。这客观上对他进入中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其次,拉美作家的成功对中国作家无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再次,他的作品确实不同凡响。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莫言获得诺奖前不久说,终于读完了《百年孤独》,“当初生怕读完了它,自己就不会写小说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以莫言为例,他的中后期作品主要写本土内容,将注意力转向本土资源,甚至来源于童年时期听过的神怪故事。这并非简单模仿,用莫言的话说,他是在跟马尔克斯搏斗,这种搏斗既为摆脱其影响,也为寻找属于自己的主题——替民族发声、替民族治病、承担国家道义的雄心壮志。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3.6-2014.4.17),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尔克斯原计划10个月创作完成《百年孤独》,实际用了18个月,因为多出了8个月,造成梅塞德斯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债台高筑。
B.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摆着一本《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夫妻俩都很激动,他们意识到《百年孤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D.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作品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他们开始的时候只是关注他作品的形式,后来才慢慢注意到他作品中的精神诉求。

E.作为被全世界认可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的马尔克斯以一部《百年孤独》而举世闻名,获得诺贝文学奖后,他又创作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显示其创作生命依旧旺盛。
(2)马尔克斯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章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叙述《百年孤独》诞生的故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为什么说马尔克斯“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醉翁用心良苦  逸夫不畏艰难
上海,是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站。邵醉翁以他特有的敏锐,及时抓住了这一商机,成为最早一批涉足此道的人。而邵醉翁虽然知道六弟聪明伶俐,且热爱电影,却因为他年龄尚小,并未让他参与。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最初是由老大邵醉翁、老二邵村人、老三邵山客兄弟三人开创的。
1925年6月14日,上海横滨桥一带鼓乐喧天,热闹非凡,邵家亲友纷至沓来,为一家新电影公司的诞生助兴。
邵醉翁容光焕发,在隆重的剪彩仪式上向所有人大声宣告:我的影片公司取名为“天一”,就是要敢为人先,争做天下第一,决不做第二!
此时的邵逸夫,看着兄长们热火朝天地干事业,而这事业又恰是他所钟爱的电影,早已经在学校坐不住了。因为父亲生前之愿是希望他上大学,所以他只是徒然羡慕,不敢抛下学业与哥哥们并肩战斗。
他这些心思自然逃不过邵醉翁的眼睛。邵醉翁对这个六弟观察多年,时时暗自惊叹。他发现邵逸夫虽然年少,却聪明异常,尤其对电影一行,似乎前缘注定,极有悟性。其间许多技术上的东西,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他认定,六弟是个电影天才。
恰在此时,“天一”刚刚开业,急需人手。邵醉翁考虑再三,将邵逸夫叫至跟前,淡淡说道:“老六,你学业不忙的时候,就到公司来帮忙吧。”
邵醉翁用心良苦。他深知造就一个天才,须从点滴做起。所以,他并未给邵逸夫任何特权。邵逸夫初到公司,只是干后勤。
后勤工作烦琐而辛苦:要打扫卫生,要管理道具,还要干各种杂务,谁都可以支使。演员和摄影师的脾气都很大,为了借一件道具,他跑几十里的路,一头大汗地回来,却还要挨骂,因为耽误了时间。他不敢向哥哥们抱委屈,因为哥哥们一样会骂他连这点儿事都做不好。
当时的戏院,正片放映之前,往往加映新闻片。所以,干了一段时间后勤,邵醉翁又派他到放映组,去跑片源,也就是哪里有新鲜事儿,就赶紧去抢拍。这同样是非常辛苦的活,摄像机扛在肩上,四处奔走,要具备相当灵敏的新闻嗅觉,还要有极好的体力。那时候,邵逸夫每天都被汗水浸得全身湿透。
邵逸夫全无怨言。他爱电影,珍惜每一个锻炼的机会。他踏踏实实地做着每一件事,虚心地向每一个人学习。两年下来,他干遍了公司的所有部门。
邵醉翁见此,感觉时机成熟了。他发现这个倜傥少年经过历练,愈发成熟稳健,眉宇间透出自信和干练。邵醉翁暗暗点头,知道六弟堪委以重任了。他告诉邵逸夫:“从今以后,你就开始做摄影吧。”
邵逸夫喜不自禁。他深知,对一家电影公司而言,摄影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时“天一”的头牌摄影师是徐绍宇,邵逸夫从此寸步不离徐绍宇。他悟性好,又不怕辛苦,重活累活抢着干,在徐绍宇身边跑前跑后,很快就掌握了拍摄的关键技术,能够独立操机了。
这时,邵逸夫试探着和大哥商量,想尝试拍剧情片。当时,公司正在筹拍上下集大型电影《珍珠塔》。邵醉翁沉吟半晌,决定让六弟放手一搏,让他和徐绍宇共同拍摄《珍珠塔》。
邵逸夫不敢怠慢,倾尽全力投入拍摄。每个镜头,他都和演员一样入戏。《珍珠塔》由邵醉翁、裘芑香执导,邵村人、裘芑香编剧,取材中国旧式小说。演员阵容相当强大,都是上海影界的当红人物。电影上映后,反响相当不俗。
第一次,邵逸夫的名字出现在银幕上、海报上。《珍珠塔》成功了,邵逸夫从此正式成为“天一”的摄影师。
随后,邵逸夫独立拍摄了《孙行者大战金钱豹》。这是邵逸夫真正的成名之作,由胡蝶主演,上映后大受欢迎。此后,邵逸夫秉承哥哥们的理念,一发不可收,连续拍摄了多部电影,部部不凡。
(摘编自耿晓星、韩梦《邵逸夫大传》)
相关链接:电影巨人的数字人生
①邵氏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在几十个国家建立了200多个发行网点,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从1958年到1987年停产,共生产影片1000余部。
②作为影视娱乐业的翘楚,邵逸夫打造的影视帝国价值200亿元。
③截至2012年10月,邵逸夫基金向内地教育捐款总额已达到47.5亿港元,捐建项目总数已达到6013个。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邵醉翁抓住商机,与二弟、三弟一起开创了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成为最早一批涉足电影业的人,因为邵逸夫的年龄还小,对电影了解不深,邵醉翁没有让他参与。
B.邵逸夫钟爱电影事业,看到兄长们热火朝天地干事业,非常羡慕,但是,父亲生前希望他上大学,所以他并不敢放下学业与他们并肩战斗。
C.邵逸夫是一个电影天才,许多电影技术,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这是他以后成为电影巨人的基础,使他打造的影视帝国被外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D.邵氏创立的影片公司刚刚开业,急需人才,老大邵醉翁决定让邵逸夫到公司工作,此后,邵逸夫不仅成功创造自己的电影事业,而且做了很多慈善事业。

E.邵逸夫与徐绍宇共同拍摄《珍珠塔》,倾尽全力拍摄,和演员一起入戏,一炮打响,《珍珠塔》成为邵逸夫真正的成名之作,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拍摄了多部电影。
(2)文章前三段写邵醉翁有何用意?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邵醉翁是如何让邵逸夫一步步成为“电影之王”的?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4)从邵逸夫追求电影事业取得成功的经历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
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
他27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
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明土纸上。
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学者。
吴有训还只不过是刚到校的普通教师,资历年纪都不如他,他把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1934年,他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一职。四年后,他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那时他正当盛年。
冯秉铨毕业的时候,他对他们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
他在1929年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
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
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
1938年,熊突然对他说要去冀中抗日。
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约有十余天,神思郁郁,心绪茫然,每日只能静坐室中,读些英文小说,自求镇定下来。”
他唯一能安慰的一点,是他能够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
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
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
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
(摘编自柴静《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相关链接]
①1992年5月,叶企孙的老学生和老同事185人捐赠了几万元,成立“叶企孙奖”基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在清华大学校园,一代名师叶企孙的铜像立了起来。
②晚年,叶企孙还作了许多科学史的研究,他的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叶企孙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经史子集,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始终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B.在那战乱烽火时代,叶企孙先生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他独到的眼光与开阔的胸襟。
C,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期间,叶企孙先生把刚到校教书,资历年纪都不如他的普通教师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后来又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
D.抗战期间自己的得意门生熊大填投身革命队伍,叶企孙先生积极支持他报效祖国的行动。他还想方设法在后方搜购军用物资,师生同心协力为反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
E.文章开头就说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中间部分又说到“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最后写到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旨在体现叶企孙先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2)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3)叶企孙先生的铜像终于矗立在清华校园里,表明后人对先生的敬仰和纪念。请结合材料,谈谈先生为人有哆些值得敬仰和纪念的珍贵品质。
(4)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中,先生说“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姜文:时势英雄 坚硬如水
靳锦
在公共视野里,姜文先生2014年只做了一件事情,他贡献了自己20年导演生涯的第5部作品《一步之遥》,继续保持着低产而高质的节奏。中国影坛如早期的制造业,高歌猛进却充斥着粗制滥造,姜文因此显得不同寻常。
他的上一部电影《让子弹飞》出现在2010年,赢得极佳的观影口碑,最终票房6.7亿,是他目前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4年时间,中国电影银幕数从6000块增长到2万块,快速扩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电影质量却无法一蹴而就,烂片高票房的情况屡见不鲜。姜文的回归像一次仪式,观众乐于见到一个艺术家在商业时代获得尊重。
《一步之遥》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1920年代的一起命案。美术指导柳青接到的要求是“high”,“制作人跟我说应该弄得特high。”技术上high的表现为高色彩饱和度和快速的剪辑节奏,导演的要求是“它一定是强烈的、鲜艳的、感染人的。”
故事上,“high”则和阳刚的人物形象紧密相连。姜文电影中的男性主人公重情信义,对弱者有极强的保护本能,是目前中国影坛稀缺的类型。戏外,以高品质电影著称的姜文与他的银幕角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重叠,展现出一个实力强大的飞扬形象。“中国人太渴望有一个自己感觉特别硬朗、特别佩服的这么一个电影,有一个这样的精神需求。”柳青说。
导演中心制巩固了这种形象。今年3月份,姜文出席投资方英皇公司的酒会时曾对媒体表示,艺术创作一定要集权,“我觉得凡是那些一流的电影,他们的导演都用集权制。”他试图竭尽可能去打造一个理想世界。
《一步之遥》里有场发生在火车里的戏,姜文给柳青的要求是“火车要搭得不像火车,但还是火车,比火车还要火车”。为配合主人公快乐的心境,火车中有金色的沙滩。沙子和小米的颜色都不符合姜文所描绘的“温暖的感受”,美术组最终运来几吨玉米磨碎,才让火车里出现金光闪闪的“沙滩”。
“他必须通过这种苛求,把其他人带出世俗生活的气场。”影评人史航如此评价姜文的电影追求。与姜文合作过《让子弹飞》的摄影师赵非表示,姜文电影的视觉要求是“坚决不要脏乱差”的“主观现实主义”,“要的是那种特别脆、特别有劲儿的风格”。
强硬的姜文亦曾多次碰壁。2000年的《鬼子来了》之后,他被禁拍6年。2007年推出蛰伏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却因情节晦涩而遭到市场冷遇,6000万投资仅收获1800万票房。
“他们不看啊,他们不但不看,还嘲笑我,说这个电影我们看不懂。我原来以为看不懂会不好意思,起码还得装懂吧,结果人家就是看不懂,就不想看,那我也没办法。”姜文对《人物》记者说,“所以拍了《让子弹飞》,起码让人家把钱赚回去呗。”
重新打量市场需求的姜文在2010年带来了《让子弹飞》,“站着把钱挣了”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也是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其中包含了莫大的欣慰:商业市场终于拥抱了有质量的艺术作品。
姜文不是“死磕”型导演,他不去硬碰体制,也不蔑视市场,而是想尽办法找到合适的语法讲述自己的故事。“智者近水,水是不跟人作对的。它一定绕道而行,找到它应该可以找到的方式。”柳青说。
悲情英雄并不是姜文的选择,他要做的是时势英雄。
制片人马珂为姜文的故事做资本上的保驾护航。《让子弹飞》投资超过1亿,宣发费用5000万,创了当年中国电影的宣发纪录。《一步之遥》的投资超过3亿,宣发费用“打破了我们自己创造的纪录”。
在目前的中国影坛,没有类似美国奥斯卡奖一样对于优质内容的公信判断,票房可能是评价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关系的最高量化指标。马珂希望姜文只管创作,他想办法为作品找到更多的观众,“姜文这样一个对品质有极端要求的创作者,对我是最大的保险栓。”
“我觉得拍一个挣钱的电影不是特别难的事。”姜文眯起眼睛。票房是他最不想谈的话题,却在任何一个场合都无法避免。具体的数字结果似乎正成为诱人的果实,他努力说明,那不是种下种子的目的,“我们把更多的精力让这个电影变得更有意思,更好看,总比死乞白赖掉钱眼里有意思,对不对?”
(选自《人物》2014年第10期,有改动)
姜文,中国大陆演员、导演、编剧、监制。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春桃》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1988年两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也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包括获得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获得1993年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北京人在纽约》等。
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2014年获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姜文在2014年制作完成了自己20年导演生涯的第5部作品《一步之遥》,投资超过3亿,继续保持着低产而高质的节奏。
B.姜文在2010年导演并主演的电影《让子弹飞》,“站着把钱挣了”,刷新了当年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
C.姜文在2000年导演并主演的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因为他的强硬态度,随后影片遭到禁演。
D.姜文在2007年推出蛰伏之作《太阳照常升起》,却因情节晦涩而遭到市场冷遇,没有收回6000万元的投资,他自己也不满意这部作品。

E.姜文年轻时主演的电影《芙蓉镇》《春桃》《红高粱》《北京人在纽约》等多次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
(2)“中国人太渴望有一个自己感觉特别硬朗、特别佩服的这么一个电影,有一个这样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需求?请简要概括。
(3)制片人马珂说“姜文是一个对品质有极端要求的创作者”,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本文以“姜文:时势英雄,坚硬如水”为题,有什么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钱穆:凤鸣高岗
1931年,钱伟长投考清华大学,中文科目的试题是《梦游清华园》,他用这个题目做了一篇赋,得了满分,阅卷老师不能改动一个字。同时他也考了历史,试题的要求是:写出二十四史的名字、作者、卷数、解释人是谁。应考者中,只有他得了满分。
钱伟长能有远超同侪的文史功力,归功于四叔钱穆对他的熏陶。
著书乱世
1938年,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在此落脚。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令战争席卷中华大地。敌我力量悬殊这一现实,使一群当时处于中国最顶层的知识人,感觉到中国可能有亡国之虞。他们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何从。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史大纲》。
钱穆的弟子严耕望曾说:“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论根底深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激励军民抗战士气,声誉日高。严耕望感叹,“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
任教燕园
1929年,顾颉刚回到家乡苏州,拜访了当时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钱穆,借去了钱穆正在撰写的《先秦诸子系年》手稿。回家读了之后,顾颉刚认为,钱穆已经不适合再在中学教书了,便推荐他到中山大学任教,可惜未能成行。
1930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刚进学校,他就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意识”。有一次,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同事,钱穆以初来乍到的身份,向校长进言:我一向听说,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里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看来是徒有其名,因为我一进校门就看到M楼,S楼,所谓的中国文化在哪里呢,建议改用中国名字。
满座为之默然。后来,燕京大学召开会议讨论,最后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把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其他建筑以此类推。至于校园里那个景色秀丽的湖该用哪个名字,大家争论不休,最后钱穆定为“未名湖”——1949年后,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迁到燕大,自那以后,未名湖成为北大的代称。
传统人物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钱穆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写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在20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1986年6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关注这位耆宿的告别杏坛之作。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照这样子,将无历史可讲。……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集大成者
抗战前,李埏入读北京师范大学,恰逢在北大任教的钱穆过来兼课。在上大学前,李埏已经读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背过不少秦汉文章。当时他认为自己还有些基础,不料听了钱穆几节课下来,不禁怅然若失,“我简直是一张白纸啊!过去的读书,那算是什么读书呢?过去知道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小堆杂乱无章的故事而已。”
世人尝道钱穆读书之勤、著述之丰,然而他的天分同样不容忽略。龚鹏程认为,钱穆先生天资过人,“他注《公孙龙子》只花了7天,写《庄子纂笺》也只费了两个月,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事。钱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苦学成名,他也从不炫耀,其实如此捷才,可谓并世无两。”
相关链接:
①如果只看钱穆晚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容易觉得这是一个守旧不前的人。事实上,在江南的成长阶段,钱穆就非常关注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潮流,自言逐月阅读《新青年》。他的弟子余英时说:“钱先生对于新知识的态度,与中外一切现代史学家比,都毫不逊色。‘五四’时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怀疑、批判、分析之类,他无一不具备。”
②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在西南联大时,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地去钱穆宿舍问学,钱穆一一耐心作答,没有丝毫厌倦的神态。他告诉学生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选自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钱穆的学生严耕望认为老师在抗战时期弘扬民族精神,是知识分子的典范。其他的史学家都比不上他。
B.顾颉刚在看了钱穆的手稿后,曾经推荐他去中山大学任教,主要原因是他认为钱穆不能胜任中学的要求。
C.钱穆刚刚到燕大任教,就建议更改学校大楼的名字,他为燕京大学命名的“未名湖”,后来成为了北大的名胜。
D.钱穆虽然一直要求自己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但因他保持着温煦的处世态度,所以一直和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态度。

E.除了苦学的态度之外,龚鹏程认为,钱穆的天分也不容忽视,这一点从他为《公孙龙子》作注就能看出来。
(2)文章开篇写钱伟长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作为一名集大成的学者,钱穆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4)在如何看待新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人认为钱穆的做法是充满矛盾和争议的,这种矛盾和争议在钱穆身上是如何具体体现的?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争议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传奇的首相 糟糕的母亲
①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8日上午因中风平静去世,终年87岁。正在西班牙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听到死讯后,立即缩短行程返回唐宁街。卡梅伦盛赞撒切尔夫人不仅领导了英国,而且拯救了这个国家。他表示,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和平时期最伟大的首相。
②撒切尔夫人没有资格享受国葬,但她将享受英国前王妃黛安娜和英国王太后相同的葬礼待遇,将有军乐队伴奏并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葬礼。
③来自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国政坛的传奇人物,执政时间前后长达11年半之久。撒切尔夫人出生于一个杂货店店主家庭,1959年当选英国下议院最年轻的女议员。1970年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后,她担任教育和科学大臣职务。1975年,她出任保守党党魁。从1979年开始,她领导保守党连续3次赢得选举,成为英国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首相。
④在英国政坛和国际舞台,撒切尔夫人素有“铁娘子”的称号。她反对东西德统一进程,担心一个强大的德国对英国构成威胁,因此与德国前总理科尔在各种问题上针锋相对并在背后相互贬低对方。在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撒切尔夫人也是坚定地站在对立面,始终不放弃英国的任何主权。
⑤撒切尔夫人与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是铁杆政治盟友,许多英国人至今还把她视为英国的“里根”。里根总统也把撒切尔夫人说成是“英国最佳的男人”。撒切尔夫人则把里根当做“我生活中第二个最重要的男人”。撒切尔夫人与里根从心底里把前苏联视为最大的敌人和威胁。撒切尔夫人与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私交甚笃,她的一句名言是:“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因为他帮助结束了冷战,我们可以一起打交道。”撒切尔夫人与里根一样,把结束冷战作为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政绩。
⑥在经济政策上,撒切尔夫人与里根总统都反对扩大政府开支,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人把这一政策称为“里根经济学”,英国人则把这一政策立场称为“撒切尔主义”。西方认为,在撒切尔与里根同时执政期间,美英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联姻”使得自由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撒切尔夫人在欧洲率先推行私有化和执行自由政策的时候,她发表了一句“撒切尔夫人是不会转弯的”名言。
⑦信奉市场经济的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推行了许多新政,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效仿,比如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去监管化、减税、取消汇率管制、打击工会组织,以及颂扬财富创造、而非财富再分配。在那一个时期,英国保持了经济年增长7%的成绩。法国总统密特朗起初在私有化的问题上与撒切尔夫人唱对台戏,但后来被迫接受私有化。撒切尔夫人乐不可支地说:“人们不再担心染上英国病,他们排队来领取英国的新药方。”
⑧政治评论家认为,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使英国当时摇摇欲坠的经济恢复了生气。但是反对者批评说,她的经济政策使富人更富,穷人被遗忘在一边。然而最值得英国人自豪的是,英国在1982年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英国大获全胜,下达战斗命令的就是这位铁打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继承者是工党前首相梅杰,他评论说:工党不同意撒切尔夫人的大多数做法,因为她永远是个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但我们非常尊重她的政治成就和个人魅力。
⑨作为西方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在国际政坛叱咤风云,上个世纪里没有哪个女人能与她媲美。但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撒切尔夫人很不称职。撒切尔夫人女儿卡罗尔·撒切尔的前男友乔纳森·艾特肯曾在回忆录中爆料称:“铁娘子”的家庭生活并不和谐,与女儿卡罗尔的关系不融洽,双方少有亲人间的温情。卡罗尔虽对母亲的事业充满敬意,但对她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不满。她曾当面抢白撒切尔夫人说:“你是个伟大的首相,同时也是个糟糕的母亲。”由于家庭矛盾的折腾,撒切尔夫人悔不当初。她曾表示,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她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对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伤害太大。
请根据全文概括“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政绩。
文题中“传奇的首相,糟糕的母亲”概括了撒切尔备受争议的一生,请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舒马赫:永远的冒险家
一年前,当44岁的车王舒马赫再度宣布退役时,许多人认为他会回归平凡,逐渐失去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
然而,伟大的车手不会在挑战冒险的道路上踩下刹车,即便是在退役之后,他依然在享受挑战极限的乐趣。几天前,圣诞节后的喜庆尚未散尽, F1车王舒马赫在法国阿尔卑斯山麓参加极限滑雪时,突然遭遇意外,头部严重受伤。消息传来,无数车迷感到震惊,也感叹命运的诡异多变。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就是车王也不能幸免,人们在祈福车王,希望他能平安无事。
表面上看,舒马赫受伤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实际上不然。舒马赫自小到大就是一位喜欢冒险的勇士。无论是在赛场, 还是在生活中,冒险已经渗透到他的血液之中,其骨子里“挑战极限”的天性永远都未曾改变,“不断超越”是舒马赫在赛场上和生活中的信条。尽管在宣布退役和 第二次复出之后,舒马赫已经不再轻易尝试赛场上的撞车极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年轻时的他在挑战极限时曾经有过的火一样的执著,与遭遇过的刻苦 铭心的痛:19年前,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赛道,当时效力于贝纳通车队的舒马赫由于在前一个弯角犯错,而被达蒙·希尔抓住机会想要从内线超越,舒马赫封线, 两人瞬间发生撞车。舒马赫的赛车几乎被希尔的赛车掀翻,赛车失去控制撞向了轮胎墙。舒马赫与希尔从车内爬出,双双退出,两人都没有获得积分。而舒马赫因祸 得福拿到了职业生涯的首个F1车手总冠军。
在舒马赫30岁那年,舒马赫再次遭遇一次险恶的事故,并险些葬送掉自己的职业车手生涯。如果不是那场事故,舒马赫可能会在那年第三次问鼎车手总冠军。当 时,法拉利赛车出现严重的刹车故障,舒马赫以百余英里的时速径直撞进了隔离墙,导致大腿骨折。舒马赫因此缺席了6站比赛,复出后尽力帮助队友埃尔文,但法 拉利仍然与那一年的车手总冠军擦肩而过。
除了在F1赛场上多次受伤,热爱挑战的车王在赛场之外也多次不能幸免。10年前,在瑞士跟英国曼联集训时的舒马赫踢球拉伤了大腿。由于曼联足球与法拉利车 队同是一家赞助商,所以舒马赫得以方便地与英超球员切磋球艺,但是34岁的年龄在足球场上已是高龄,在激烈的对抗中飞身倒地铲球时他大腿拉伤。4年前,就 在他准备第二次复出F1之际,驾驶的摩托车出了车祸,当时他的摩托车时速超过225公里,结果造成颈椎的第七根骨头严重受损,一根肋骨骨折,颅骨底部骨 折、左侧骨裂,一根为大脑输血的主血管遭到严重损坏。这些伤病耽误了他的复出,并最终造成了他2012年的再次退役。
退役后的舒马赫仍然热爱冒险运动,44岁的他还能参加极限滑雪,令车迷又佩服又担忧。可是,任何冒险运动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如同滑雪和登山这样的极度 危险的运动,意味着挑战者永远只能考虑当下,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秒可能发生什么,只能由无数个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的当下去构筑滑雪和登山的整个过程。一旦 发生了什么,就只能接受了。世事难料,我们无能为力。只有在发生之前,时刻警醒、细察,甚至小心翼翼。
许多年来,对F1车王舒马赫毁誉参半。或者说,这个传奇的结尾太过强势,所以,对“后舒马赫时代”的这批新贵们来说,铸造下一个传奇的时机永远过去了—— 他们依旧可以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但已很难再被称为“传奇”。或许还是套用那句俗套话最为贴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舒马赫。”回首舒马赫的职业生涯, 他注定是一个争议的人物:他经常受到同行的抨击,因为有他的存在,超越变得无比困难;有人说他是“神”和“鬼”的结合体,神是他在车迷心中的地位,鬼是对 手对他的诬蔑;他拥有私人飞机却唠叨超市里面的酱油价格太贵;他每年有近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但生活中他很“吝啬”,可面对慈善事业,他却出手大方。他永远生活在争议之中,全世界习惯了。
舒马赫告别F1,他创造和留下的却是一段无法复制的辉煌。如今的F1,牵引控制系统能使大部分车手在出弯时获得最佳速度,但却没有多少人还明白如何在入弯 时也保持高速的微妙技巧。如今的F1,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与密集的媒体覆盖率,使我们很难再看到多少真血性和真性情。而这一切,使舒马赫的传奇变得更加传 奇……因为舒马赫是一个永远的冒险家。
(节选自2014年《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
①舒马赫1969年1月3日出生于德国,他4岁就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他的父亲罗尔夫将一台小引擎装在一辆废弃的卡丁车上给儿子玩。从那时起,舒马赫和他的父亲就有了这项业余爱好。
②小时候的舒马赫的理想是两种职业:警察或者是赛车手。父亲罗尔夫告诉他还是当警察好,因为赛车手的竞争实在是太过于激烈。可是最终舒马赫还是选择了赛车。谁也不会想到,许多年后,他会出现在世界上最惊险最刺激的F1赛道上,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赛车英雄。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舒马赫退役后,有人曾经认为他将归于平凡。然而舒马赫却并没有失去冒险精神,44岁的时候,他还能参加极限运动,让车迷既佩服又担忧。
B.舒马赫从小就是一位喜欢冒险的勇士,他很早就接触并选择了F1赛车运动,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能取得今日的成就。
C.尽管“不断挑战”一直以来都是舒马赫的信条,但在宣布退役和第二次复出之后,舒马赫已经不再尝试赛场上的撞车极限了。
D.F1赛场竞争激烈,舒马赫多次受伤。这些伤病不仅让舒马赫失去过车手总冠军的荣誉,甚至还造成了他2012年的第二次退役。

E.作为一个有争议的公众人物,舒马赫“毁誉参半”:在车迷眼中,他是“神”一样的存在;对手则视其为“魔鬼”的化身。
(2) 哪些事件能够说明舒马赫是“永远的冒险家”?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
(3)如何理解文中“他们依旧可以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但已很难再被称为‘传奇’”这句话,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舒马赫。”舒马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如何看待这种争议?联系文章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 略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
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它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
②略萨与马尔克斯可以说是一生的朋友和敌人。早年略萨与马尔克斯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两人开始决裂,决裂的原因也一直被认为很诡异。1976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打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2007年,两人和好。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马尔克斯的作品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是作品的形式被关注,后是作品的精神本质被关注。
B.流亡巴黎时,马尔克斯穷困潦倒,房东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30年后,马尔克斯回去报恩,房东太太没有接受,但大为感动。
C.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D.在中国,除了主流作家或年纪较大的读者外,年轻读者对《百年孤独》不感兴趣,更有甚者认为此书是“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

E.马尔克斯去世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后继乏人,他留下的作品也乏人问津,在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经典往往被忽略。
(2)材料说“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除作品外,他留下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3)材料写了马尔克斯请略萨写序、补交房租、拜访嘉宝三件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徐乾清:清水徐徐洒乾坤
1月9日上午11点15分,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水利事业。
徐乾清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心系水利,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水利工作者。
徐乾清1925年出生于陕西城固,汉中人。汉水自西而东横贯于汉中盆地,建于秦汉的众多水利工程和灌区,真实反映了汉中盆地稻作农业的繁荣景象。1949年9月初,23岁的徐乾清从国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选派到泰州苏北行署水利处,开始了其一生的水利生涯。
此后,从苏北到上海再辗转到北京中央水利部,他当过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过部专家工作室技术组组长并兼任苏联专家组组长的助手,在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过……到后来担任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副司长、水利部副总工程师。
60余年的水利生涯,从长江到黄河,从松花江、辽河到淮河、海河、珠江流域,徐乾清跑遍了祖国的各大江河湖泊,推动参与了全国主要江河流域规划的编制、修订、审查工作,参与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查工作,先后担任“黄河治理”“长江防洪”“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科研项目的专家组长,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乾清几次从宏观角度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给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严重影响,提出了明确的对策。
当“八五”攻关即将结束之时,徐乾清又敏锐地将视野投向了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提出要尽快开展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在他的积极倡导下,“西北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项目的及时设立和成果产出,为20世纪末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了解徐乾清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出席的大小会议无数,但每次话都很少,却句句铿锵有力。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事先他都会进行充分的论证。
“徐院士的科学作风十分严谨,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每句话、每个词都非常准确。他告诫我们,对任何事情,哪怕是一个数据都不能含含糊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对此深有感触。
徐乾清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在全国水利系统是出了名的。徐老是总结他一生的治水经验,希望能将其精华传授给后人,而这精华,就是要实事求是,要尊重科学,要遵循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治水安邦的大业。
对年轻学者的请教,徐乾清是从来不吝啬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
平时,经常有年轻的水利科研人员在评职称、报奖等方面请徐乾清帮助推荐,而他立了三个“门规”:一是被推荐的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必须是他所熟悉的;二是草拟的材料必须提前送去,他认真看完及时通知对方结果,并注明“可以签”“做修改后再签”“能否请其他专家推荐”等意见;三是凡他签过字的材料,必须给一份复印件留存。
“徐老开会发言语气十分平和,且都围绕着‘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展开,从不以专家身份凌驾于别人之上。”同事有两个深切感受:一是“实”,徐乾清向来没有空话和套话;二是“有收获”,言之有物,从不漫无边际。
大家都说,徐乾清一生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徐乾清一辈子不要奖,谁给他个荣誉证书,他都要着急。直到2009年9月,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也是他平生唯一接受的个人荣誉。
“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根本够不上‘专家’的称号。这一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徐乾清在日记里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但我尽了我的一切能力,做了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无负农民给我的饭,工人供我的衣和生活用品;一生未做对不起社会和周围同志及亲朋好友的事。大概还算是一个可以问心无愧地度过这一生的普通劳动者。”
斯人远去,魂系水利。徐乾清走了,而他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将永留史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本文依次写出了徐乾清“情系江河献身水利”“做人做事求真务实”“为师为学不计名利品范人生”三个方面事迹,为我们呈现了一位魂系水利的水利专家形象。
B.徐乾清的家乡位于汉中盆地,那里有许多古老的水利工程和灌区,这使他从小就对水利工程有了感性认识。
C.徐乾清献身水利60余年,跑遍祖国江河湖泊,不仅向国家提出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也为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保护提出了明确的对策。
D.徐乾清强调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开会发言言之有物,实实在在。他强调治水要遵循客观规律,这也是做好治水安邦大业的前提。

E.本文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详略得当,有传主语言的引用,也有传主朋友语言的引用,也有作者议论性的语句,语言生动形象,文学性强。
(2)徐乾清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倾注的大量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当代大禹徐乾清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4)徐乾清总结自己的人生“辛勤劳累有余而业绩成效甚微,不能不说是终生遗憾”,请结合材料谈谈这句话给你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柳 青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须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在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坐着等待他,他在日记里描述:“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面容如昔,发白甚少,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书稿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5岁。五年后,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以陈寅恪不重视自己名字的读音谈起,用幽默风趣的笔调引出陈寅恪是一个不求虚名,唯重学问,将生命和学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者。
B.第二段没有直接写陈寅恪的卓越才华,而是通过梁启超的高度评价从侧面来表现。
C.到国外游学13年的陈寅恪回到祖国,带回的是东方学,他认为只有“中学”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才能和“西学”沟通交流,这体现了他以本民族学问为基础的治学宗旨。
D.陈寅恪在其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表达了读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才能使真理得以发扬的治学理念。

E.辗转北平、长沙、云南各地,陈寅恪的藏书悉数毁于战火,而他做学问又习惯在书上随读随记,后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途中大量被盗,这为其日后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很大不便,这是陈寅恪治学不甚严谨导致的结果。
(2)文中有几处写到陈寅恪的眉眼?请你找出来,结合文章分析这些描写为我们勾勒出陈寅恪怎样的内心世界?
(3)文中共写了陈寅恪的几件事情?
(4)请联系当今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陈寅恪“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这一主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曾
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当可染先生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趋近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地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然而当这种理念进入可染的审美时,大地山河与精神是那样地天然合拍,那样地不假说教,使人觉得他的理念和审美在山川林壑、飞瀑流泉中不期而遇,那是最融洽最自然的流露。
可染先生生活于一个风云动荡的时代,他当然有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的直接的一面,如抗日烽烟中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位卓越艺术家的爱国良知。然而可染先生也同样有着纯洁心灵、表达一己情怀的一面,这时的可染先生的画,是心灵与广宇的邂逅,当审美与自然融而为一的时候,他的精神升腾到一个清明而纯净的、不染凡尘的境界,这对于一个山水画家来说是何等难得。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出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语言方式,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它的存在表现了先生俯仰天地、浩然长叹的襟怀。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或者他甚至看到一些恃一曲之才而毁掉自己艺术的聪明人,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朋友留可染作画,可染不允。忽然一阵敲门声,远客来归,主人越过天井开门,寒暄,回到画室时,可染却已画毕,主人大为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说完这段故事后,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地刻骨铭心,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竟显得那样地庄肃和神往。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地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我选了一本礼器碑,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30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50岁后一扫而空,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娇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近之则畏,远之则敬。
有一次说到线,可染先生联想起京剧,他说一个卓越的京剧演员会将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耳中,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点是他会把中国字的声母和韵母前后慢慢吐出,名角能控制声调的每一丝变化,这和用笔是一个道理,我恍然大悟,又想起每逢新年联欢,李可染可能会拉一下二胡,那真是铿锵老辣、苍凉哀婉的高度统一,这其中固然有先生青年时代国家山河破碎的难伸孤愤,也有先生倔强不拔的满怀壮志。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
可染先生通过自己不朽的笔墨所倾诉的爱恋,感动了全世界。这是可染先生的山水画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精神。走向现代,可染先生已为我们作出了杰出的榜样,和那些食西方剩菜残羹的光怪陆离的艺术不同,可染先生所开启的是宏门正学,而不是旁门左道。
(选自范曾《魂魄犹在江山图》,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由京剧名角的唱腔和李可染演奏的二胡,作者领悟到,从事书画艺术也应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关注每一个细节的表现效果,并做到自如控制细节。
B.李可染先生生活的时代,整体的绘画艺术陷入了躁动、迷惘、混乱、轻浮和功利的泥沼,这更凸显了可染先生及其艺术追求的意义。
C.“食西方剩菜残羹”批评的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发展严重滞后的所学到的仅仅是西方绘画中那些已经过时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时下流行的“新潮流”。
D.可染先生的“生而知之”,不仅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而且这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

E.可染先生凭着深邃的智慧,敏锐地看到先天禀赋的不可靠,因为那些仅凭天赋红极一时的人物,其作品都不免趋时媚世、浮躁功利,难登大雅之堂。
(2)作者写李可染先生在朋友家作画和感动于老友信上的字迹这两件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说“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请简要说明其“艺术理念”的具体内容。
(4)孔子说,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三类。李可染先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忆启功
在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社会各界的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来缅怀和纪念他,这一现象足以反映出启功先生学术思想、艺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的影响深远!
启功先生生前担任了中国书协的最高职务,他潜心研究传统书法艺术,临习大量碑帖,不知疲倦地耕耘,形成了俊朗、清秀、端雅的“启体”风格。他的书法作品在各个社会场合中存在,并为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传阅和珍藏。不仅如此,启功先将学术触角辐射到古典文献、文字、音韵、训诂、历史、文物鉴定、红学、诗词、书画等,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研究和创作的所有领域。
他根据各个领域的实际情况,讲事实、重本质、析源流,因而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建树。比如,《汉语现象论丛》大概是自语法学建立以来唯一一部真正立足于汉语实际的语言学著作,系统论述了汉语使用中许多独特而有趣的语言现象。又如,《论书绝句》只有100首七绝的诗文和注释,中肯地评价书家成就、碑帖真伪、流派渊源,提出“透过刀锋看笔锋”、“一从证得黄金律”等著名的论断。最后,我们发现,在任何一种学科的研究中评价启功先生都是不够全面的,而相关的领域都有他的影子清晰存在!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他去世后的官方讣告中有“国学大师”的名号,至于民间,或许还会更加直接地冠以“最后一位”的限定语吧。
启功先生于1912年生于北京,虽为皇族贵胄,但家道早已衰落。他早年丧父,家里就靠寡母苦苦操持。在父辈的几位门生仗义相助下,才得以在汇文学校读书,但终因经济困难,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了。后来有幸师从陈垣先生,恩师对他几十年的精心教育,使启功先生异常感动,终身难忘。他的学生不知听了多少遍启功对恩师陈垣的怀念和感激。在《上大学》一文中他曾写道:“恩师陈垣这个‘恩’字,不是普通的恩惠之‘恩’,而是再造我思想、知识的‘恩’谊之恩!” 而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启功又将此“恩”传给了学生、后辈。他待学生如孩子,甚至在日本以及香港也不忘给学生买回昂贵的书籍。
学校准备设立一个基金会来奖励优秀学生,启功很支持这件事情,耄耋之年的他为此呕心沥血伏案三年,终于完成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香港义卖得了163万元人民币。但他不同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坚持以“励耘”命名,因为先师陈垣生前曾吟诗云:“老夫也是农家子,书屋于今号励耘。”他要以此纪念恩师。
启功先生平素为人谦和,却从不随波逐流、随声附和。在原则问题上,他是一点也不含糊的。他要较起真来,谁也奈何不得。比如,他对有人假冒他的书法表现得很超然;然而当他发现有人冒用他的名字进行古书画鉴定,并在赝品上以他的名义题字落款时,先生却非常气愤。登报发表声明:从今以后,启功不再为任何个人鉴定字画真伪,不再为任何个人收藏的古字画题签。他严肃地说:“这与造我的假字不同,这是以我的名义欺诈别人,对这种犯罪行为,我要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声明发表后,启功先生的许多朋友都不相信他能做到,因为他们知道启功先生为人随和,好说话。可是先生真的是说到做到了,留下文物鉴定界的一则佳话。
早在1978年,六十六岁的他风头正健之时,就自撰其《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如今,我们以虔敬之心缅怀启功先生,他用93载的人生路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让我们仰之弥高,永记心中。
(选自2012年7月《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镌刻着启功先生亲笔书写的校训的黑色大理石碑刻在夏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50余年,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绝不过分。(《启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撷取了启功先生人生中的若干片段,层次清晰地展示了令人仰慕、敬佩的启功先生事迹。
B.第二段写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传阅和珍藏启功先生的书法,这是从正面表现了启功的书法作品价值之高,是难得的墨宝。
C.启功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但家道早已衰落,因此从不以此自炫,靠自己的拼搏努力,终成一代大家。
D.启功先生一生奋斗在教育战线上,桃李满天下。他不但留下了精神方面的财富,还亲自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E.启功先生给我们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他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更有其对人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2)官方讣告中为什么称启功先生为“国学大师”?请概括分析。
(3)本文最后一段引入了启功先生自撰的《墓志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4)为什么说启功先生“用93载的人生路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朝人物”张中行              谢志浩
1909年,张中行先生出生于河北香河。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自由的学术空气在三十年代初期的北平随风飘散。当时东北已沦陷,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做学问还是搞政治,不可能不萦绕在学子们的心头。在胡适、钱穆、陈寅恪、傅斯年、吴宓、梁思成等学术名流的支撑下,尽管政治已进校园,但学府的生态和心态依然存在底线的从容。张中行那一代读书人,耳濡目染,有着自由的呼吸,经过慎思明辨,然后有所确信,最后直道而行。危城北平,还是能够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一点,对理解像张中行辈分的学者,是很关键的。
张先生一辈子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天津、保定、北平当过多年的中学老师。1949年,被分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后半生完全奉献于此。文革结束之后,老先生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正希望,所以他像出土文物一样,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夕阳红。
那个时代的《读书》,因为有冯亦代、黄裳、金克木、张中行这样的老先生做台柱子,所以既有趣,又好玩。张先生穿越时光隧道,围绕北大教授,展开记忆。妙趣横生的人物,飘逸潇洒的岁月,把读者带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也给了读者无穷的力量。难怪洪子城在《当代文学史》中,特别推崇他的散文,认为有大家风范。
长期的动荡生活,使得具有佛学修养的老先生,更多地想在困难的环境中,寻找一点人生的乐趣。1997年,88岁退休回家后,跟随女儿住在燕园,与季羡林、邓广铭、金克木相过从,被坊间誉为“燕园四老”。这几位老哥,真是老顽童,居然合作研究起八股文。张先生还研究“文言与白话”“佛教与中国文学”。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教授说干就能干得了的。  
先生还支持过河北的一张语文报纸。主持报纸事务的赵晓龙先生与我友善,给我说过老先生的趣事。晓龙兄到北京办事,看望先生,在红楼附近的酒馆小酌。花生米一碟,二锅头一小瓶,简简单单,情趣盎然。先生还提议,和晓龙一起前往正定访古,在86岁高龄,回乡访古,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可谓殊胜因缘,堪称文坛佳话。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党派纷争,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很不太平。但短短三十八年恍惚间,让人觉得和六朝特别接近,有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风格,产生了不少具有魏晋风度的人物。如今,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都已化作云烟。六朝人物,真是越来越稀罕了。
(选自《那些有伤的读书人》,有删改)
“危城北平,还是能够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句话如何理解?
根据文意,概括张中行先生“夕阳红”的具体表现。
作者称张中行先生为“六朝人物”,理由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