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4)题。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 当来自汉江的一库清水从渠首倾泻而出,蜿蜒北上,泽被北方时,有一个需要我们铭记的群体——移民。为成就中国半个世纪的调水梦想,湖北、河南34万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土,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服从了迁徙再迁徙、改变再改变的命运,
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没有这群人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不可能成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其中线工程于12月正式通水,主要向京津冀豫地区送水。为实现中线工程调水目标,湖北省十堰市5个县市区18万多人口,以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16万多人口必须搬迁。   鄂东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200个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4年前,鄂西北郧县安阳镇有874户3721人跨越千里,把新家安在这里。
可当初,没有人乐意迁往他乡。按照移民政策,时任安阳镇余嘴村党支书的赵久富本可在老家安置,但为了用实际行动说服和带领大家,他主动选择外迁,舍下80多岁的父母。赵久富的父亲心中不舍,嘴上却说,你是干部,要是你不带头走,南水北调就办不成了。
刚到黄冈,移民们都不适应,许多人情绪波动。为了能让乡亲们稳住并发展起来,作为新任移民新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赵久富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移民们都找到了比过去在偏远山区更多元的致富出路。
但今年59岁的老赵心里一直觉得愧对父母。去年,他的父亲在老家去世了,母亲的腿脚也越来越不便。今年中秋,老赵赶回老家与母亲团聚,临走时,他来到汉江边,装了点家乡的水和土。他说:“把老家的水土带到新家去,要世世代代水土相连,”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目,届时“长江水”将补给京津地区。如果说东线工程的主要压力在于治污,那么中线工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
为保证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高度,顺利流入京城,降低因落差不够引起的技术难题,中线工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位要从157米提高到170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需要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移民34.5万人。
移民作为世界性难题,难度不言而喻。日本一位官员曾经在参观中国南水北调移民工程时称,他们修建一个水利项目,为搬迁260户前后用了11年。而按照2008年10月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确定的工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必须集中在2010.2011年完成,其中2011年要完成近19万人的搬迁安置,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为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南阳取缔非法选矿,整治排污等企业,关闭取缔企业135家,淘汰小冶炼炉32台,丹江口水库周边1000米以内禁止建设任何污染项目,不能有居住人群,3000米之内仅有部分旅游项目可以开发。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毗邻处,域跨鄂豫两省,,南阳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南阳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南水北调和治理丹江水,当地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关停企业,财政损失数以亿计。他们特别希望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北京开展对口协作,以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据透露,湖北、河南等输水地区已经联名向中央提出,实施受水城市对输水城市的对口帮扶计划。他们希望尽快制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对口帮扶(或协作)工作方案》,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对水源区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扶持,确保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1年8月20日《京华时报》)
材料三:
在丹江口库区,保护一库清水是人们的共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需要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
61岁的丹江口市茅腊坪村农民辛喜玉曾两次移民。十多年前,他和家人在丹江口水库边承包了一片荒山,经过艰辛劳动,漫山遍野已都是郁郁葱葱的核桃树。辛喜玉还带领村民们喂起了牛、羊、鸡,收入大大提高。
但辛喜玉意识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2009年,他决定带头摸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他的示范和政府的扶持下,库区移民在荒山上建起了生态种养基地。大家把自家的玉米、麸皮和豆粕制成饲料喂给家禽和牲畜,再将它们的粪便收集起来放进沼气池,产生的沼液能代替农药打在果树上,沼渣能代替化肥洒在地里,影响库区水质安全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2014年10月24日 新华网)
材料四:
发现工程与施工规范相差0,1%,立即要求推掉重来,“稽察、巡查、飞行检测”三位一体,始终保持质量监管高压态势,才有了工程的良好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细节上1%的缺陷,能带来100%的失败。高标准、严把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
移民的稳定发展历来困扰全球,创新移民村管理方法、发展模式,16.54万移民在异乡实现了“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
移民干部披肝沥胆,无私奉献,赤子情怀满中原。心中有责方能砥砺奋进,甘于奉献,尽职履责,工作才能越干越好,事业才能长兴不衰。他们把对群众的深情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发展的“活水”汩汩长流。
(2015年3月10日《河南日报》)
(1)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六个具体的数字,表达上有哪些作用?请具体分析。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一事都做了报道,概括说明它   们报道的重要信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三,在丹江口库区,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4)从四则材料看,南水北调工程相关人员有哪些可敬可佩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报警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军的飞机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次日清晨,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将会在次日,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务必严加戒备。”果然不出所料,23日开始,日军连续空袭仰光,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
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同年12月,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
抗战八年,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陈纳德受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说的,“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
陈纳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中文大字。
(摘编自赵家业《陈纳德》)
相关链接:
①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他斩钉截铁地说:“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百度百科)
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体现,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
③1990年,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    )

A.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
B.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三十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陈纳德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
C.陈纳德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抗战立下赫赫战功,自己也从一名退役上尉成为闻名全球的“飞虎将军”。
D.作为一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陈纳德曾经登上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

E.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作出杰出的贡献,因此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
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曲雄浑交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言,也必定是一道亟待回应和破解的时代难题。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非遗”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非遗所以承续发展的“文脉”不被切断,如何保障非遗所以形成和传续的各种必需的生态要素不被破坏。传承和保护非遗,说到底,无非是使不同的非遗类型上合天时,下接地气,左右逢源,持续发展。
③学术层面,最早使用“城镇化”概念这一概念的,是西班牙工程师A· Serda。他在1867年出版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用这一概念来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到了20世纪,这一名词被世界范围的多数学者所使用;7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学术界并被接受。
④现阶段我国政策层面的“城镇化”概念,是2014年3月17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并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即“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此强调: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这就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非遗”保护,确立了准则,指明了方向。
⑤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或者说文化基础,乃是各地的方言。不同曲种“说唱”表演的特殊美感包括语言叙述和唱腔曲调,都是从形成地及流布地的方言土语中提炼升华、创造生成的。换言之,没有方言,就没有曲艺的独特性、曲种的丰富性。
⑥当今时代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趋势,包括中国正在进行的这种“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恰恰使得各地的方言土语正被有意无意地大量稀释、挤压乃至替代、淘汰。而方言,正是曲艺所以生成和依托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历史“文脉”。要传承和保护曲艺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各地的方言就显得尤其迫切而且重要。
⑦比如,苏州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等曲艺形式发源地。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苏州市的人口结构,外地人已经超过一半,达到了700万,从而使得苏州成为全国继深圳之后的第二大移民城市。这就给吴语方言的保存与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挤压,也给包括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等曲艺形式在内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如上海的外来人口比例也一路走高,目前外地人占上海整个城市人口的40%,突破了1/3。这对包括上海说唱、浦东说书、上海独脚戏、浦东宣卷和上海锣鼓书等等在内的上海本土曲种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⑧苏州、上海并非个案。已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包括进程指标显示,各地的方言使用及其文化传承,在人流涌动的现代化浪潮中,正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超大城市的迅猛形成及发展演变,已然给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方言保存与曲艺保护带来了困难,敲响了警钟。
⑨这是由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与使用,有利于交流的顺畅和交往的绩效,但却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和建立在方言基础之上的相关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侬软语,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等的生存土壤;上海的本地方言,也是浦东说书与上海独脚戏等的文化植被。这种超大型城市发展人口流动的急剧加大和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作为日常交往语言的普通话一门独大,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完全普通话运用,使得就连本地的少年儿童也很少使用乃至干脆不会讲说本地方言了。面对如此情境,学习、表演和传承、保护各地曲艺品种,便首先要面临类似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一样的本地方言的门槛。这种通行语稀释并替代方言的历史图景,对非遗的传承保护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⑩为此,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拿出智慧,更加清醒地认识非遗保护的严峻形势,更加积极地应对非遗保护的时代课题,即通过保护各地方言,来为传承好各地的曲艺培育“生态”,警惕“城镇化”切断非遗的“文脉”。
(选自2015年01月28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
第②段加点词“文脉”在文中的意思是                  
第④段引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内容,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要传承和保护曲艺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各地的方言就显得尤其迫切而且重要”?
除保护方言外,你还能想到哪些保护地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请写出两条。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城镇化”为地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困难。
B.普通话的推广运用不利于以方言为基础的相关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C.不少城市的方言使用及其文化传承收到了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
D.面对着“新型城镇化”切断非遗“文脉”的现实,作者深表忧虑。

据多家媒体2015年1月27日报道,上海独脚戏通过春晚终审,如不出意外,将以普通话的形式首次登上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春晚舞台。2月7日,又据多家媒体报道:春晚节目亮相,上海独脚戏意外出局。有人说,这次冲击春晚失利,代表南方曲艺即便改成普通话版本,也依然难以敲开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春晚大门。你对“独脚戏以普通话的形式冲击春晚失利”有何评价?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
钱理群
王瑶先生在建国后长期执教于北大中文系,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对中古文学史的研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中古文学史论》,据有关专家说,可能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很少有超越他的著作;他另外一个最大的贡献是在建国以后,第一个写《新文学史稿》,是我们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所以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1987年,王瑶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自我介绍》这样一篇短文:“在校时诸多平平,鲜为人知。惟斯时曾两系囹圄,又一度主编《清华周刊》,或能为睽违已久之学友所忆及。多年来皆以教书为业,乏善可述,今乃忝任北京大学教席。迩来垂垂老矣,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颠倒黑白’之讥;而浓茗时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惟乡音未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似犹未失故态耳。”
“出语多谐”,是王瑶先生最为特别的语言表达方式。先生著作里的语言,和他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差异。先生著作的语言是标准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简洁;但在日常谈话中,他确实“出语多谐”。鲁迅先生喜欢给人起绰号,入木三分,到了刻毒的地步。王瑶先生也是这样,假如私下讨论一个人,或一类人,他会用一句话概括,概括得也是入木三分,让人终生难忘。我举个例子:他说我们学者中有一类,与其说是学者,不如说是社会活动家,是“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我们今天就到处遇到这样的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他或者根本没有学问,但极善公关,或者也有点学问,开始阶段还下了点工夫,取得一定成绩,然后就通过社会公关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以取得最大报酬,得到最大限度的好处,包括政治和物质的好处,通常情况下,还要超值。而他们一旦掌握权力那就很可怕,他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体制,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拉帮结派,“武大郎开店”,压制才华高于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有的就成了学霸。——可以说,王瑶先生的概括是击中了某类人,以及我们的教育体制的要害的。
王先生还把一些学者称为“二道贩子”,即向外国人贩卖中国货,又向中国人贩卖外国货。他并没有真学问,无论对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并无真知、深知,一知半解,抓住一些皮毛,就到处炫耀,糊弄,他的学问全在一个“贩”字。——这话说得非常刻毒,却也击中要害。王瑶先生在八十年代就看出了贩卖学术,即学术商业化的倾向,这样的眼光不能不让人折服。我现在在观察当下中国学术界与教育界时,常常要想起王瑶先生取的这样两个绰号,我觉得这都可以称得上某些学者类型的经典性概括。
王瑶先生还有一段话也让我不能忘怀。有一天王瑶先生找到我,他说,我现在面临两难选择:我现在年纪已经大了,要是继续努力,发挥余热,不过是“垂死挣扎”;要是什么也不做,那就是“坐以待毙”,你说我该怎么办?他最后的选择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我当时听了以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反过来问自己:我是不是也面临着这样的两难,虽然我年纪比王先生轻。这是一个人类共同的生命命题:所有的人,都有同一个“死亡”在等待你,这是毫无例外,不可选择的;但由生到死的路途,却有“有为”(“垂死挣扎”)与 “无为”(“坐以待毙”)两种选择。这背后是有一个人生哲理的,即人生意义和价值不在于结局,而在于过程。在“挣扎”的过程中,“有”所“为”,爆发出生命的火花,哪怕是只有一个瞬间,也会带来美感,就有了某种价值;如果选择“无为”,什么也不干,这样的生命就没有一点光彩,就真的“坐以待毙”了。这里有很深的哲理,但王瑶先生用一种玩笑式的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节选自《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以及我们那个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删节)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A.《中古文学史论》是王瑶先生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没有产生超越他的著作。
B.王瑶先生著作里的语言,是标准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简洁,与他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言存在很大差异。
C.王瑶先生用“武大郎开店”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一旦掌握权力就会充分利用现有体制,压制才华高于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的某类人。
D.作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王瑶先生的个性与人格魅力。

E.王瑶先生在评价某些人事时,具有入木三分、不乏刻毒的鲁迅式的风格,那些精准的概括不但常常击中某类人或教育体制的要害,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本文第二段王瑶先生的《自我介绍》中,“颠倒黑白”与“水深火热”分别是什么含义?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本文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王瑶先生的“出语多谐”?请简要说明。
王瑶先生所说的“垂死挣扎”和“坐以待毙”的选择背后,蕴含着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你是否认同王瑶先生的选择?请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他们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他说:“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做‘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但他却坦然处之,一点也不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
B.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急于出名,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C.作者当初写毕业论文时,本来准备了两个跟鲁迅有关的题目,但王瑶教授听完他的汇报后,否定了前一个题目,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D.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E.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变革的年代,面对着种种利益和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2)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请简要分析。
(3)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
(4)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沉潜”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沉潜”作用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思成:一念执着
顾学文
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
在宾大完成学业后,梁思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观摩各地建筑。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梁思成被深深刺痛了。他说:“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匆匆回国,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1932年,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古建筑调查。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亲密伙伴”。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的人而言,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梁思成甘之如饴:“被(臭虫)咬得很厉害,但我追猎遗构多年,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
“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共测绘了2738座古建筑!那是什么年代?战乱!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他的学生杨鸿勋唏嘘不已。
1942年,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在这时,妻子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不便,全家贫病交加,他依然伏案写作。
1944年,《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震惊,但没有人能想象得出,这样一本著作,诞生于李庄(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1940年初冬,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迁徙到这里)那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杨鸿勋说。
不仅是《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完成的。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在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时,另外加上了两个不属于中国的城市——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他和林徽因一起,把这两个城市的古迹详尽地标注出来,并以自己的专业精神说服美军司令,对日本的那些古迹也要保留。而此前,梁思成一家已有两名亲属牺牲在抗日前线。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梁思成无法不心如刀绞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与热爱,才有这样震撼心灵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生执念,当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陷入大拆大建的热潮中时,梁思成一次次仗义执言,秉笔直书。
1950年,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一文,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方案中,梁思成与陈占祥详尽地阐明了他们对于北京未来规划的方案:北京应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不应该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在北京古城的基础上建设首都行政中心,而应该在北京西郊开辟一个新的行政中心。
然而,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放弃老城重建新城几乎没有可能。
梁思成激烈地与人争论、大声地呼吁。如杨鸿勋所言,他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当时一边倒的社会热潮中,他没有人云亦云。“我敢于争论,一个人没有主见是不行的。”然而,轰隆隆的铲车声、一下下沉闷的大锤声还是淹没了梁思成的呼喊,古迹一点点消失,迎接他的是默默的悲苦:“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1956年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任务,梁先生很难再潜心学术研究。”那时伴在梁思成左右的杨鸿勋心里非常清楚:“他其实很想开展民居研究。”但只有一次,梁思成带着杨鸿勋和其他几个学生去了趟东交民巷,后来再也没有了第二次。因为,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为爱妻林徽因设计墓碑是梁思成唯一能作的设计。
的确,虽然在梁思成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脊椎病恶化,直不起腰来;但无论什么时候,他的人格都没有弯,他在精神上站得笔直。
1972年,梁思成走了。但他所开拓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还在延续着。
21世纪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在呈现现代性的同时也要珍视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也要回首往昔,这时,人们也想必会频繁地回想起,许多年前,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一生执念。
(摘编自顾学文《梁思成:一念执着》)
相关链接:
①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
②“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摧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52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和欧洲考察建筑期间,看到各国都有自己写的建筑史而中国没有,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写一部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B.回国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开始了古建筑调查,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他们的野外调查也异常艰苦,但和亲密伙伴在一起工作,他甘之如饴。
C.战乱时期,梁思成在艰苦的环境里,强忍身体的病痛,克服困难,坚持写作,著成了《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
D.《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填补了中国人自己编写建筑史领域的空白,也实现了梁思成早年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E.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梁思成向美军建议需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是出于对日本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虽然他恨日本侵略者。
(2)梁思成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段话的含意和背景。
(3)梁思成的主要贡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针对文本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并结合当前很多古建被拆除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钱玄同的生活习惯
刘仰东
钱玄同是一个值得后人记住的名字。他的履历很简单,早年留学日本,民国以后一直在北大、北师大等高校任教,直至去世。他对社会的贡献却不简单。作为思想家,他和陈独秀、胡适、刘半农一道,并称为《新青年》杂志的“四大台柱”;作为国语专家,他是白话文、汉语拼音、汉字拉丁字母化、简体汉字、汉字横排以及从左至右书写和阅读方式的发明者、开拓者或推动者,我们至今每天都在享用他的“专利”;作为编辑,他直接鼓动鲁迅为《新青年》杂志写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作为父亲,他培养了钱三强这样有“中国核工业之父”之称的大科学家……
钱玄同喜欢谈天说地,不少回忆文字都用“谈锋甚健”来描述他。所谈内容,是不拘一格的。他的朋友和同行黎锦熙回忆:“除要讨论的问题彼此尽量分析辩论然后决定外,同时必杂谈所见所闻,天南地北,无所不说;古今中外,愈引愈长。”钱玄同的弟子魏建功也回忆说,钱先生把去友人家聊天称为“生根”,“说是到了不走,屁股生了根了。”“‘生根’的习惯,是早在下午四时,晚或六时,先生提了他的皮包、手杖进了各家的客厅(多半就是书房),坐下了以后,海阔天空的谈起。我所得益于先生的‘知人论事’、‘言道治学’种种方面,全是在这些时间里。”魏建功还开了一张名单,列出当年与钱玄同经常过往的人物:沈士远、胡适、单不庵、鲁迅、刘半农、周作人、马幼渔、马叔平、黎锦熙等。
所谓“生根”,还有一层意思,即钱玄同好说而不好动,就健康而言,这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黎锦熙当年常拉着钱玄同一起去中山公园,黎后来回忆说: “天气暖热时,我总主张他同往中山公园,他谓之‘大雅’,但他一入茶座,便不起身,我则散步,遇友攀谈,久始归座吃饭,他讥我为‘惹草拈花’。”钱玄同的另一个不良习惯,是在很长一个时间段内,不怎么在家里住,而是住在师大教员宿舍和孔德学校。他的子女回忆说:“在傍晚的时候,他回到家里看一看,呆不久,不吃晚饭又出门去了。”钱玄同的不少友人在回忆他的文章中,也都提及这一点,但似乎不太在意这种生活方式的负面作用,即他不在家吃饭,也不在学校包伙,而是或者吃饭馆,或者去友人家蹭饭。钱玄同是语言学家,他把约友人下饭馆称为“雅”;把上朋友家吃便饭称为“骗”;如有人主动请客,他则称为×ד赏饭”。黎锦熙说:“(钱玄同)二十年来,‘食’的生活,每天都如此。”长年吃饭馆、吃请,反馈到身体上,后果可想而知。钱的子女回忆:“父亲在1929年以后,患高血压症,血管硬化,神经衰弱。”钱玄同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过一个估计,他告诉子女:“我的体质虽不如你们的伯父和祖父,他们都活到七十四五岁,但我想我活到六十多岁是可能的。”事实上,这个算不上长寿的自我估计还是过于乐观了。抗战爆发一年多后,钱玄同即因突发脑溢血而去世,年仅52岁。
钱玄同喜欢访友聊天,却不欢迎朋友来访。魏建功与钱玄同相交二十年,也只去过钱家一次。钱夫人长年患病,几经危险,身体很糟糕。一些朋友曾劝他纳妾,这在当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为钱玄同断然拒绝:“《新青年》主张一夫一妻,岂有自己打自己嘴巴之理?”钱玄同的某些行为,与他在《新青年》上大声疾呼的某些言论,看似是相违背的,他自己解释说:“‘三纲’者,三条麻绳也,缠在我们的头上,祖缠父,父缠子,子缠孙,代代相缠,缠了二千年。新文化运动起,大呼‘解放’,解放这头上的三条麻绳!我们以后绝对不得再把这三条麻绳缠在孩子们的头上!可是我们自己头上的麻绳不要解下来,至少新文化运动者不要解下来,再至少我自己就永远不会解下来。为什么呢?我若解了下来,反对新文化维持‘旧礼教’的人,就要说我们之所以大呼解放,为的是自私自利,如果藉着提倡新文化来自私自利,新文化还有什么信用?还有什么效力?还有什么价值?所以我自己牺牲,只救青年,只救孩子!”
注:钱三强是钱玄同的儿子。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钱玄同之所以“是一个值得后人记住的名字”,是因为他的履历很简单,而对社会的贡献却不简单。
B.钱玄同把去友人家聊天称为“生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到了不走,二是久坐不动,皆如屁股“生根”。
C.从那份人物名单中可以看出,当年钱玄同经常过往的都是一时名流,这充分体现出他人缘好,受欢迎。
D.文中写到,钱玄同把吃饭分成不同类型并赋予不同称谓,是为了揭示他长年吃饭馆、吃请,以致影响健康。

E.文中大量引用有关钱玄同的史料和回忆,既大大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又有助于凸显钱玄同的性格特点。
(2)第一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叙述了钱玄同“对社会的贡献却不简单”?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写了钱玄同哪些“生活习惯”?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4)从钱玄同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全文予以探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湘水苍凉话屈原
张坚固
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候,来自君王无故的怒气和指责,被迫的疏隔和远离,对于屈子,就像是孩子第一次遭受的不公平对待。我仿佛看到他的不知所措,他的想不通,他执拗的不舍的背影。
他还是被疏远、流放了,虽然他一度倔强地辩解,说是自己主动走的。但我们都不信,他自己也不信。屈赋中几乎每一句话,他的理智都是不相信的,但他的心灵相信。
美人与香草,爱慕与背弃,远逝与归来,全部的屈赋都在纠结着。每个读者都感觉到诗中话语和意象的一再重复,惟有屈子不自觉。他深深沉溺其中,唯恐那个人不知、不信,于是一遍遍地诉说,一次次地表白。而那个人的反应如何呢?——他掉过头去,“佯聋而不闻”。看到这里,不觉失笑了,他们就像一对过家家的孩子。这个动作甚至让我觉得,怀王并非要刻意地伤害,只是他像孩子一样任性和不耐烦,忽然地就“不理你了”。这其中也许有旁人的挑拨,也许是彼此人格中的不和谐因素慢慢凸显,让他们隐约意识到,彼此要走的道路将是多么不同。怀王后悔了曾经赋予他的无限制的信任和权力,他要把它们收回来,却用了最粗鲁的方式。他像孩子一样自私,并不去考虑这一切的后果。于是,撕毁诺言、背弃情谊的痛苦,全部推压到了屈子身上。
他们终究不是孩子。两人之间的变故,牵动着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而这,更时刻折磨着屈子的身心。
是真的越来越远了。屈子从郢都离开,一路摇摇晃晃来到了湖南。这是我的家乡。沅湘一带的奇山异水,对后世的文学家而言,是个最富诗趣的所在,他的《离骚》,浪漫主义风格的吟诵,就是在这里写就的。但对于屈子,它更有可能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莫大恐慌。去年我在湘西采风,很多地方都还是渺无人烟。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的这里,是怎样荒芜一片。
长时间这样脱离社会的生活,会把一个正常人逼疯的,何况屈子本来就不正常。于是,我们读到的诗句渐渐语无伦次了。我无法控制自己有这种感觉:诗中的想象越是奇幻流丽,语言越是脱俗出尘,他就越是憔悴疯癫。如果有故人看到他那时的样子,恐怕要心碎了。可是,没有人。
他是那么偏执的一个人。那里的食物,他怕吃下去不洁,把花瓣和露水当作食物;那里的衣服,会玷污他清白的躯体,宁可穿着他荷叶做成的奇异衣裳,行吟在寂寞的泽畔。他自恋,比美人更美,比娇女更娇,比坚强更坚强!
一方面极疯癫,另一方面却极清醒。他清楚地看到国家一步步衰落,社会的黑暗与人心的浑浊。他厌恶那个浑浊的世界,面对那里,他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清高和自豪。可是当他远离那里的时候,又是多么不舍。仿佛一次长途旅行,从希望开始,却曲折不期,回返已是暮途,“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屈心而抑志兮”,委屈身心,压抑感情,不能遏制,这是他心里永远的矛盾,永远的痛处。
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折磨,到了如何不堪的地步,才让屈子走向了汨罗江的水波?诗篇中说得很明确,自沉是经过深思后的抉择,并非一时血气上涌或是神经失常的冲动。这更让我心痛——没有人比他更热爱生命。他那么喜欢美丽的花草,香洁的衣裳,那么害怕光阴的流逝,他对尘世怀着极端眷恋。但最终给他以归属感的,竟是滚滚波涛。屈子用他的生命完成了他一生的追求和证明了他高洁的人格!这是一场人格的悲剧,这样的人,必然有这样的结局,无论我们如何不甘。
如果我是江边生长的一株芷草,必曾牵留过他的衣袂。千年来端午落下的龙舟雨,是那时牵留不住的泪水。
(选自《株洲二中》报137期,有删节。)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两项是( )

A.屈原是被疏远了、流放了,但他却倔强地辩解说是自己主动走的,说明他有时也有点维护面子的虚伪。
B.文中加点的“那个人”“那里”分别指代的是:“那个人”是指楚怀王;“那里”是指楚国的国都即郢都。
C.文中“他像孩子一样任性和不耐烦,忽然就‘不理你了’。”隐晦地表达了楚怀王流放屈原的粗鲁方式。
D.文中引用屈赋中“香草”,“荷叶、花瓣、露水”,象征的是诗人屈原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E.“沅湘一带的奇山异水”激发了屈子的诗情,这是《离骚》诞生的最主要的原因。说明屈子即使被流放,也有流连山水的闲情逸致。
作者说怀王和屈原都像个“孩子”,请说说这两个“孩子”所蕴含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屈子“一方面是极疯癫,另一方面却极清醒”?
结合“如果我是江边生长的一株芷草,必曾牵留过他的衣袂。”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红学泰斗”周汝昌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相关链接】
① 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锺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② 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是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因为年轻时支持著名学者胡适的观点,并得到胡适的赏识,所以周汝昌走上了研究《红楼梦》的路。当然兄长周祜昌的指点也很重要。
B.周汝昌研究“红楼”和“曹学”时,崇尚实证和实录,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
C.作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学家,作为红学家,周汝昌喜欢民族风俗、民族建筑、民族音乐等,因而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D.周汝昌生长于乱世,身体多病,晚年双耳失聪,两眼近乎失明,生活简朴不富裕,但他不以为苦,因为他有追求,有目标。

E.《石头记会真》是周汝昌历经50多年的研究而完成的《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他也凭借众多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的“红学泰斗”。
红学家梁归智用“痴人”形容周汝昌,他对红学研究的“痴迷”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上取得了那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周汝昌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纵观他的一生,这位大家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红学泰斗”周汝昌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
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相关链接】
① 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锺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② 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周汝昌与著名学者胡适的交往缘于在《民国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敦敏诗集中发现的那首《咏芹诗》,这引起了胡适的兴趣,从此两人书信来往不断。
B.周汝昌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该书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C.周汝昌继承了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的研究方法,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D.周汝昌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始终坚守不渝,穷追不弃,他喜欢“国货”,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甚至到了冥顽不化的程度。

E.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汝昌是一个“解味道人”,他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认为他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2)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3)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取得了那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周汝昌的一生,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简要探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粉墨王侯”谭鑫培
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一大流派谭派,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
在谭鑫培之前,尽管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但草创时期的京剧杂有汉(腔)、京(腔)、秦(腔)、昆(曲)、梆(子腔)的特点。至谭氏时代,他以天纵之资,“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序),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
谭鑫培对京剧的众多行当都有重要影响,尤以对老生行的影响最大。谭氏以前,老生行由“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创立了一种兼济壮美(气势)、优美(韵味)的整体性风格。程、余时代,正值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对慷慨悲壮、充满阳刚之气的唱腔高度认同。因而这一时期的老生唱腔,古朴简练,圆洪庄重,平正无巧,拉长声,翻高唱,放悲音,直腔直调,激越饱满。应该说,程、余、张完成了京剧唱腔的第一次创制,但总体上仍不出以气势取胜的范围。随着京剧自身的演进和成熟,当时已经出现壮美(气势)和优美(韵味)分流演进的趋势。谭鑫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集长庚、二奎、九龄等人之长,广泛地从小生腔、青衣腔、大鼓腔、皮影腔中吸收营养,进行旋律、节奏的巧妙变化,使京剧从“老三杰”诸腔杂陈的阶段,走向音韵声腔统一、“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时期,迈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一步,“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皮黄以来,谭氏一人而已”(陈彦衡<旧剧丛谈》),实在不为过誉。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考察,谭是继程长庚之后奠定京剧国剧地位的关键人物。程长庚之前或同时期的北京舞台,既不乏一些名伶名角,同时也是一个诸腔杂陈、多派竞争的时代,京剧还没有定型,尚有徽派、汉派、京派之分;同时昆曲、梆子等剧种也常和京剧同台争胜,还不能说程长庚身后的京剧就已经具备了他派艺术无可比拟的宗主地位。但历史的偶然性赋予了京剧一种历史的机缘:在程长庚身后又出现了一位能将徽、汉、京融于一体的后继者谭鑫培。谭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上至太后、皇帝、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各个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清末的北京街头,到处是对谭派唱腔的众口模仿:“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此后的百年光景,京剧迎来了一个高度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新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谭鑫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将社会加于艺人身上的“下贱”意识大大扫除,有力推进了京剧艺术的职业化。在谭氏之前,艺人社会地位很低,艺人群体对自身社会地位也缺乏基本的认同。如享有盛名20年的郭宝臣终身不灌唱片、不教徒弟、不留影像,自谓“不愿自误误人”。即使是有“伶圣”之称的程长庚晚年也要让长子出京“寄籍正定,事耕读”,反映出其内心也不以演艺为高尚行业。但谭鑫培却从不把自己当“戏子”,即便是在王公大臣面前也不卑不亢,不以执业梨园为贱,还开创了世家梨园的传统。“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这是百年前一代文坛骁将梁启超对谭鑫培的赞誉。伴随着百年来京剧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伶界大王”谭鑫培之名,不仅没有消散于历史尘埃之中,反而熠熠生辉,至今回响不绝。
相关链接
①谭鑫培早年曾演武生,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手矫健稳练,所以无论演靠把戏、箭衣戏或折子戏,都能做到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炼……所演各剧,在剧词和表演艺术上多有加工改革之处。又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他面形清癯,因此不常演王帽戏;演《定军山》的黄忠,不戴帅盔而戴扎巾,都是为了掩其所短而发挥其所长。 (百度百科)
②谭鑫培是我国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其创始的谭派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京剧艺术流派。他亲手培育了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三位京剧大师。此外,他还主演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里面表演了自己的京剧拿手片段。 (《北京青年报》)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简要概括了谭鑫培对京剧做出的巨大贡献——开创流派、使剧种成熟,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B.谭鑫培以天纵之资,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从而完成了京剧的创立。
C.在“气势”“韵味”两种风格流派分流演进的过程中,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D.文章结尾引用了梁启超先生对谭鑫培的赞誉,梁先生的话不仅赞扬了谭鑫培在京剧界声名远扬、影响深远,而且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E.文中大量使用了京剧专业术语,这不仅是行文的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传主在京剧方面的建树),而且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文章多次提到程长庚,这对写谭鑫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谭鑫培在奠定国剧地位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请简要回答。
你认为谭鑫培能够超越前人,在京剧艺术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林徽因墓前
①一座小巧的坟墓平躺着,墓碑上是简简单单地几个字,没有主人的生平简介,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说明了她的身份:这里埋着林徽因,一位诗人,母亲和建筑师。“建筑师林徽因墓”普通的几个字却吸引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人前来瞻仰。
②诗人,作家,文人,画家,建筑师,或许不仅仅是如此吧。林徽因,那个时代让人魂牵梦萦的女孩,那个时代被誉为第一才女的女孩,是浪漫的化身,是聪颖的集合。只是,这里埋葬的是一位老人,一位五十岁的老妇人……
③“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这是你的诗《人间四月天》,是世人所熟知的。只是,知道你却是通过与你说得清又道不明的徐志摩。“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的《________》让徐志摩的文采诗情达到了高峰,却又因此牵扯出了你。林徽因,志摩的挚爱,岳霖的红颜,思成的妻子。
④我想说,你是幸运的。你出生的时代是旧中国最黑暗的岁月,穷人鬻妻卖儿,流离失所,而你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祖父为官,父亲为政。幼小的你便受姑姑良好的教育,及长便随父亲游历欧洲。你是聪慧的,小巧的,那时的你便流露出才学的锋芒。欧洲的见闻,新式的教育,你成了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柔和又富有新思想的民国女子。17岁遇志摩,接触新诗,那是你诗人气质的开始。二十岁为泰戈尔的随行翻译,不久即赴美留学。天生质丽,再加良好的教育,你终于成了才女。
⑤我想说,你是理性的。浪漫的志摩只能是诗歌里的伴侣,他的诗人才情,他的文人理想,注定不能给你这位有着让人怜惜的小性情的女孩以幸福,他是让人品味的。严谨的岳霖只能是话语里的知己,作为哲学家、逻辑学家的他身上少了些浪漫的情怀,他无法读懂诗歌中的你,他是让人欣赏的。有点木讷却又充满活力的思成,他是你最能依赖的伴侣,学者的沉稳、文人的包容,只有他,才能容忍、照顾你的诗情画意,他是让人依靠的,而你选择了他。
⑥我想说,你是坚韧的。动乱的岁月里,你总是走访于各地,考察古建筑,描摹古画,于古典文集里寻找传统建筑的风格。颠沛流离,艰苦探索,住山屋,喝泉水,忙碌至深夜,却依旧用诗文来描述传奇的建筑。内战中奔走四方,游说众人,只为力保古城之完整。病榻之上,国徽之设计、英雄碑之构思,终于殚精竭虑为病魔夺去生命。不过,却也造就了建筑家的你。
⑦我想说,你是智慧的。情窦初开却不为所动,追求自由却形成独特品格,女孩的小性情却化为一串串的诗句,灯红酒绿却洁身自好,文人沙龙却始终保持最初的秉性,情感蔓延却总可以把住最后的底线,只是为了欣赏而欣赏,为了浪漫而浪漫。志摩遇难,在翻看其书信文集时不经意地把关于自己的篇章拂走,终于没有了那时的流言。才华横溢的岳霖却总作为精神的知己,没有秘密中的私语。所以,你成了众人眼中的四月天。
⑧我想说,你是慈祥的。匍伏在床边,看着睁着眼睛四处闲看的孩子,你的母性一一显露,用眼睛、用神情与幼小的他交流,似乎他已是一个小男子汉。高举着孩子,露出灿烂的笑容,此刻他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你幸福的来源。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女儿在水中游泳,全身心地关注着他们,却不忘把牙齿显露。或者,在屋内翻阅书籍时,透过窗户看到树荫下玩耍的孩子,一首诗歌便在笔尖流出,闲散地,乐在地,美美地,享受着。
⑨六十年了,你静静地躺在这里,周围是熟知的更多的是那个年代陌生的光荣人物,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和闻一多先生、徐悲鸿先生、梁思永先生的墓遥遥相望着,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你墓碑仅书“建筑师林徽因墓”,你不只是一个母亲,不只是一位妻子,你是林徽因,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标志,是属于所有人。没有你的照片,没有你的生平,没有你亲人的名字,仅那汉白玉的花圈就足矣——它是英雄碑碑座雕饰的样品。
⑩伫立在你的墓前,想象着你的平生。四月的风吹动着,耳边唦唦作响,依旧有早天里的云烟,依旧有风里的笑响,依旧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只是少了燕的呢喃,少了雪后的鹅黄,少了梦中期待的白莲。
⑾我也是千万人中仰慕你的一员,只是我什么都未带,只有一颗虔诚的心。觉得应该做些什么,看着你墓石上被风吹得零乱的花,思索了良久,终于以我心中美的形象将它们一一摆好。不知是否摆得恰当,不知是否多此一举,不知是否折损了你的自然美,不过终究只是一种心意,只是一种仰慕,只是一种怀念。风的刮来,它们还会恢复到你我都未知的状况,是什么,谁也不知。
⑿你是幸运的,你是理性的,你是坚韧的,你是智慧的,你是慈祥的。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从全文看,第①段有何作用?
在第③段中的横线处,填上一首诗歌的名称。
徐志摩、梁思成各有什么特点?与林徽因是何关系?
第⑩段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该文中间以“我想说,你是……”的句式,引出段落内容,请分析其妙处。
对于林徽因、徐志摩,人们还念念不忘他们陪同64岁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的事情。请你想象他们三人行走中国的情景,描绘一下你脑海中某一定格的画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蒋梦麟在北大
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中,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蒋梦麟承上启下,掌校时间最长,自然功不可没。他为什么会成为北大功臣呢?这与其在北大的所作所为有关。
五四运动后,蔡元培悄然离开北大,委托蒋梦麟主持北大校务。蒋梦麟临危受命, “半年的欠款,六百饥饿教职员,三千惹祸的学生,交到我手里,叫我怎么办?”他出言谨慎,亮出低姿态,安戢人心,继续提倡民主和科学,使北大重回宁谧的书香氛围中。他认为“建设新国家于学校之中”,学生自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自治而不是“治自”,学校要依靠感情化导而不是严格的法纪,这就是蒋梦麟的办学理念。
1920年10月,蔡元培出国考察,蒋梦麟再次代理北大校务。1923年,蔡元培因事愤然辞职,蒋梦麟第三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直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蒋梦麟被北洋军阀列入黑名单,他只好离开北大逃到上海,结束了将近七年的北大生涯。
作为蔡元培的继承人,蒋梦麟认为北大精神既是一种公共意志,又是一种学风。他认为:“社会能影响到政治,政治也能影响到社会;社会能影响到学术,学术也能影响到社会。无论哪一方面做起,都是有效的。”
他还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看见实际问题解决的困难,知道唱几句社会和学术的高调,最容易缴卷,就把学术和社会的研究,作为避世的桃源。或者钻进学术和社会的研究里面,忘了应世的目的”。结果,不是“养成万恶的政治”,就是产生“一班不切世务的迂儒”。这对学术和社会,都有害无益。
此外,蒋梦麟提出知识界参与政治不可忘记本职工作,否则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也不可能改良政治;也不应参与维持现状的政治,不能因为参与政治而妨害学术研究。
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恰好七年左右。1930年底,国民政府为了振兴北大,任命蒋梦麟为北京大学校长,他明确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将教政分开。实行教授专任制度,提高专任教授的薪酬待遇。蒋梦麟用人不拘一格。钱穆没有学历,他聘其为北大教授。他有魄力,有担当,勇于承担辞退旧人这一得罪人的事情。这除了职责之外,还与他的人格追求有关。因为他“以儒立身,以道处世,以墨治学,以西办事”。他尊重个人自由:凡个人行为之不涉及公众权益者,他绝不过问或批评;凡他的同事在分层负责的范围内所决定的事项,他从不挑剔或干预。他信服老庄的道理,对于屑细的是非之争与成亏之辨看得很淡。因此他能够超脱于复杂的人事纠纷之上。
不幸的是,就在蒋梦麟组建的“新北大”刚刚开学之际,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11月,蒋梦麟与北平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发表宣言,斥责冀东伪政府,反对华北“自治运动”。为此日本宪兵找上门来,“请”蒋梦麟去位于东交民巷的日本兵营进行解释。蒋梦麟毫无畏惧地深入虎穴之后,一个日军大佐居然想把他挟持到大连。面对危险,蒋梦麟冷静地说:“如果你们要强迫我去,那就请便吧——我已经在你们掌握之中了。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强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包括东京在内,知道日本军队绑架了北京大学的校长,那你们可就要成为笑柄了。”
在这位大义凛然的北大校长面前,无计可施的敌人只好把他放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与南开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争期间,三所大学合作,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文化学术的火种,谱写了弦歌不绝的佳话。这一切,如果没有蒋梦麟的努力和坚持,是不可能的。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出任行政院秘书长,从此离开了他服务多年的北大。
(节选自智效民《蒋梦麟对北京大学的贡献》,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北洋政府时期,经常拖欠教育经费。虽然政治上狂风暴雨迭起,北大却引满帆篷,安稳前进。图书馆的藏书大量增加,实验设备也大见改善。国际知名学者如杜威和罗素,相继应邀担任客座教授。(蒋梦麟《西潮•新潮》中对自己服务北大时期的回忆)
②现北大教授陈平原感叹:“偶然得到若干三十年代(蒋梦麟任北大校长期间)老北大的课程表及教学规划,比照一番,令我辈后学汗颜不已。”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一句中可以知道,蒋梦麟尽管有功于北大,但作用比不上蔡元培和胡适。
B.五四运动之后,蒋梦麟临危受命,临时代理北大校长,让北大走上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发展之路。
C.1930年底,国民政府任命蒋梦麟为北大校长,他的办学理念使北大得以生存和壮大,一些办学规划和制度几十年之后还让后人自叹不如。
D.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共二十一年左右,为北大的发展呕心沥血,抗战时期尤其居功至伟。

E.蒋梦麟运用儒道思想立身处世,运用墨家思想及西方科学理论治学办事,这是他的人格追求,也是他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一个条件。
蒋梦麟为什么能够从日军的魔掌中脱身?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
为什么说蒋梦麟先生是“北大的功臣”?请简要回答。
蒋梦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研究学问”与“参与实际事物”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与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天才徐志摩
余杰
①1933年11月19日,现代诗坛的夜莺徐志摩,在失事飞机的烈焰中,结束了他35岁的生命,逍遥地“云游”去了。
②“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如同他热烈崇拜的拜伦、雪莱、济慈一样,彻底地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被鲁迅形容为“处处是非人间的黑暗”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信仰如此单纯的诗人?我始终觉得他不像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很少像他那样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中国人大都是世故的,滑头的。而在徐志摩的眼里,生命如同一注清泉,处处有飞沫,处处有闪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处处有鲜花,处处有芳草。
③不幸的是,错乱的时代与困苦的现实一天天浸蚀着他明朗的心房,他渴望像孩子那样哭,像孩子那样笑,但生活却强迫他长大。他的歌声越来越低沉,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他的笑容越来越稀疏,他的诗作越来越晦涩。一只秃笔去,一只秃笔回,再无当年剑桥的神采飞扬。生活的牵制、政治的压迫、舆论的指责、友人的背离……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坚持浪漫理想的诗人。“你们不能更多地责备我,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好的。”是的,一辈子徐志摩没有绝望过,也没有怨恨过谁。在最悲壮的那一幕到来之前,尽管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农村乌托邦计划……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④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尽管诗歌弱小的翅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着种种的累赘往天外飞。当每个聪明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别的树。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
⑤人世间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只有徐志摩肯亲自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歌唱人生的传奇。
⑥“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在诗歌《云游》中,他写道:“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
⑦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我不得不相信宿命的存在。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徐志摩受拜伦、雪莱、济慈影响很深,一生也如同他们一样热切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
B.徐志摩世故圆滑,但执著地追求理想,沉醉于自己编织的梦中,不像是纯粹的中国人。
C.徐志摩生活在一个错乱的时代,困苦的现实一天天地将他的激情消磨殆尽。
D.徐志摩后期认识到诗歌的局限性,它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肩负起世上的种种累赘。

E.徐志摩一生追求美而未成,心里非常失望和痛苦,《云游》就是为表达这种心境而写的。
(2)文中第三段画线部分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3)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徐志摩的诗文,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
(4)作者认为,徐志摩在沼泽似的世上走了一遭,但是鞋袜未湿。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熊十力隐居在番禺
钟哲平
1948年底,著名哲学家、新儒学理论奠基人熊十力在内战的战火中来到广州番禺区化龙镇,在学生黄艮庸的祖屋观海楼隐居一年多。1948年,熊十力还在杭州时,在写给徐见心的信中说:“世乱,而年力日衰,惮耗心力。颇思依黄艮庸,度残年于南海。”可见他是颇为向往岭南这片避世修养之地的。
时局混乱,地方不靖,熊十力也不敢离开观海楼到处跑。他就靠书信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并通过学生黄艮庸、张北海等与广州社会存在一些学术互动。比如,为纪念明代硕儒陈白沙诞辰520年,他写了一篇重要的论文《陈白沙先生纪念》。
熊十力隐居观海楼,在义女熊仲光的协助下,完成了《十力语要初续》与《正韩》两部重要著作的编辑和补充写作。
当时,人们不知这个满脸胡子的老头子是什么来历,只知他是个怪老头。熊十力有时坐在门前休息,有时在屋内写字。他的书法很特别,看不出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如今在观海楼一楼里屋的墙上,还有熊十力亲笔题写的一块匾,写着“仁宅”,落款“十力”。在村人的眼中,和熊十力的书法一样难以用常理判断的还有他的行事方式。熊十力喜欢吃鸡,声名在外。有一次赴宴,一碟白切鸡一上桌,就被熊十力拿到自己跟前吃起来,完全不管别人。
因为有黄艮庸的帮助,熊十力得以在1948年至1950年这段风云漫卷的历史时期,安居乡间,待抉去留。
熊十力早在1917年11月来过一次广州,在孙中山大元帅府任参谋。次年5月离开。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思索良多:“吾亦内省三十余年来,皆在悠悠忽忽中过活,实未发真心,未有真志……于是始决学术一途,时年已三十五矣。此为余生之一大转变,直是再生时期。”从此远离政治,潜心学术。
三十一年后,熊十力再次来到广州,迎来了人生第二次重大抉择。
熊十力因避乱一路南下,从杭州乘汽轮抵达广州,随行的有幼女熊再光、养女熊仲光和一男仆。黄艮庸把他们带到了番禺化龙老家的观海楼安顿。
这是观海楼迎来的第二位大儒了。1928年,梁漱溟就曾来住过。二十年后,观海楼又迎来了熊十力。在南下的途中,他避世的思想一直在动摇。他在写给张启昀的信中表达了这种纠结:“去冬南下,感民生涂炭未已。”
既然不能忘天下,那么出山以后的路往哪边走,确是痛苦的选择。几番反复,几番煎熬,熊十力拒绝了台湾的邀请。1949年10月,董必武、郭沫若联名发电报到中山大学,由黄艮庸转交熊十力,希望熊十力北上。熊十力回复:“如于北大允吾依旧例教书、课日如故……吾可回北大任教。如果任何官衔,决不北上。”
回到这个可以棒喝生徒的课堂,是熊十力在1949年最大的心愿。熊十力说得很明白,他愿意北归,要的只是一席教书之地,读书人的这点自觉,与中国文化的存亡息息相关。弟子徐复观在《悼念熊十力先生》中写道:“熊先生是牺牲个人现实上的一切,以阐发中国文化的光辉,担当中国文化所应当尽的责任。”
生命与中国文化,在熊十力是凝为一体的。(摘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蒋介石过50岁生日时,特地请熊十力到总统府祝寿,想利用“熊圣人”的名望来为自己涂脂抹粉。酒酣之际,众高官显贵争相写贺词为蒋介石歌功颂德。轮到熊十力,他哈哈大笑了一阵后,挥毫疾书,写下一首赤裸裸地讽刺蒋介石的诗:脖上长着瘪葫芦/不花钱买篾梳/虮虱难下口/一生无忧/秃秃秃/净肉/头。熊十力写罢,又是一阵狂笑,提着裤子装作急着解手的样子夺门而出,扬长而去。众人皆摇头称他“熊怪人”。(摘自《民国学者的骨气》)
由于迭遭抄家、批判等变故,熊十力精神有些错乱,不断给中央领导写信,连裤袜之上,都写着对“文革”的抗议。他常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地扎一根麻绳,独自一人去街上或公园,跌跌撞撞,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
(摘自《闲话之书生不自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熊十力面对混乱的时局,自感年力日衰,想去南海修养身心,度过余年。1948年,他在给徐见心的一封信中提到这些感受和想法。
B.熊十力携家眷避乱南下广州,得学生黄艮庸帮助,居住到番禺化龙镇观海楼。观海楼是他向往的居所,因为这里曾居住过大儒梁漱溟。
C.熊十力在内战风云过后结束番禺的隐居生活,决定出山。董必武、郭沫若联名发电报邀请他北上,他在回复中表达了回北大任教的心愿。
D.熊十力第一次来广州任职,与他第二次来广州避难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熊十力复杂的思想变化过程,突出了熊十力忧国忧民的情怀。

E.链接材料虽然不是写熊十力在番禺的事迹,却让读者对熊十力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有更多的了解,表达了相关作者对熊十力的崇敬之情。
(2)熊十力的“怪”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分析。
(3)为什么说熊十力的生命与中国文化是凝为一体的?请根据材料分析原因。
(4)材料写了熊十力两次做出人生的重大抉择,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