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
关于“冰桶挑战”的起源,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是,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及其朋友们发起了这项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并让世人对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据悉,目前针对ALS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一般是2至5年。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ALS病的患者。
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美国《大西洋月刊》15日称,Facebook上参与这个话题的网友已达1500万人次。参与者包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金刚狼”休·杰克曼、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等。名人效应带来连锁反应。短短两周内,ALS协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是2013年同期的4倍。不过“认怂”的名人也有。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被点名后,并没有选择湿身,而是选择用捐款来支持该活动。这几天,这桶冰水已浇至中国。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战”是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短短几天,阅读量已达数亿。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酷土豆CEO古永锵、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等都完成了各自挑战。可以想象的是,国内掀起的“冰桶”热,动静也不会小。
然而,在“冰桶”热背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舆论。一部分网友不屑于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批评该活动是炒作多于公益;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不管形式如何,只要达到目的就好。笔者以为,单从宣传角度来看,该活动确实达到了目的,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病症,唤起世人的同情心。从这点上说,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冰桶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公益项目,它借助于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能力,给公益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使得未来其他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尽管活动参与者的初衷或许不错,不过指名道姓、击鼓传花式的传播方式,虽说造成了很大影响,实际上却是一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刻奇(Kitsch)”一词来源于德语,原意为“媚俗”或者“自媚”。因昆德拉的作品而广为人知。后来,“刻奇”被用于形容一种网络现象,可以理解为“虚假的崇高”、“灵魂的虚肿症”。“刻奇”的一种结果就是,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场情感洪流,就会被定义为居心不良。我们在网上常见的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你必须懂的10条做人道理”等这些提法,都是“刻奇”的表现。
(摘编自2014年08月21日《中国青年报》)
下列关于“冰桶挑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及其朋友们发起了“冰桶挑战”活动,“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在于让世人对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 |
B.“冰桶挑战”规则非常简单,挑战者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 |
C.“渐冻人”病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是2至5年,让世人对这种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也是“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之一。 |
D.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名人效应又带来连锁反应,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名人的参与为ALS协会带来了更多的捐款。 |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段介绍“冰桶挑战”活动的规则及起源,指出了“冰桶挑战”活动所承载的公益性。 |
B.三段指出“社交网络”有力推动了“冰桶挑战”的迅速传播,表明由于名人效应引起的连锁反应,媒体给予关注,多方助推使得“冰桶挑战”成为热门话题。 |
C.四段提出舆论对于“冰桶挑战”有不同看法,单从宣传角度来看,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但其传播方式却是一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
D.五段紧承四段,提出“刻奇主义”一词的来源及含义,并借此指出“冰桶挑战”尽管活动参与者的初衷或许不错,从某种意义上讲却是一场网络媚俗。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冰桶挑战”活动向自己浇水再挑战朋友的规则看,它实则是以一种崇高绑架别人意志的“刻奇主义”,尤其是名人,一旦被点名,便身不由己。 |
B.“冰桶挑战”借助名人效应,名人效应带来连锁反应,使得它在短时间内成为热门话题。 |
C.从“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举措实则是一种最符合“冰桶挑战”活动本意的做法,值得我们称赞。 |
D.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这类网络现象中的“刻奇”表现是虚假的崇高和灵魂的虚肿。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路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我如何做大学校长
——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刘炯朗访谈(节选)
戴志勇
南方周末:你一直在提倡大学通识教育,不知道有没有意愿在大陆办一所高校,从体制上让这个理念落地?
刘炯朗:也许你期待我的回答是愿意或不愿意,并不是那么单纯。办一所高校,有很多项目要做,目前讨论最多的是通识教育。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大学教育跟职业教育、专才教育绑在一起。现在发现,当社会、经济环境、全球化的动力把我们往前推时,大学教育就必须跳出狭窄的视野,培养的学生可以做领导人,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有用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出贡献。
我们希望学生有创新能力,有领导能力,有口才,有聆听的习惯,有幽默感。怎样做?就是三个字,多读书,读很多有用、有趣的书。这就跳出了专业范畴,通识教育扮演这个角色。
通识教育不是跟专业教育背道而驰,不是互相争夺资源、地盘,而是相辅相成。千万不要把通识教育看成点缀的功课。
大学教育是通才教育,有两个层次,一是除了专业,还要学很多不同的东西,二是对自己的专业有非常广的背景和基础,深入的专业研究可以在硕士班、博士班里继续往前走。
南方周末:具体落地要体制保证。比如,北大有元培计划,中大有博雅学院,武大也有实验班。有的不尽如人意,如北大元培,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有很大张力。低年级选很多课,三四年级分流,融入其他专业,会出现不衔接的情况。这要整个学校的力量重新设计课程,需要校长的主动性,一个院系的力量往往不够。你会怎样设计?
刘炯朗:专业跟通识齐头并进,也许目前碰到最大的问题是通识教育拿去了专业教育若干时间,学生专业训练不够,将来不能马上帮企业做他们期待的事。
其实,在本科,专业训练也应是通才训练,是基础训练。比如我学的资讯科学,里面有很多专业领域,但最重要的是在本科时段,给学生打好非常广的基础,这样他们毕业后到企业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要求。有位非常有名的教授跟一个企业老板讲,假如您要的是今天报到明天就能帮您从事生产设计的人,这肯定是一个十年后你不要的人。
我也希望企业能体会到这个理论,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不是很小很小的一块钻石,而是很大的一块已准备好但没有完全雕琢的美玉。
南方周末:这种可以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突破的人,这要教育家、企业家一起朝这个方向走。你在台湾清华大学做过四年校长,在美国有四十多年从教经验,你认为做大学校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炯朗:在一个电视节目上,主持人问三个观众:您觉得什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一个说是电视,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第二个说是飞机,可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第三个说是热水瓶。主持人讶异地问为什么。他说:当我们把热东西放进去,它保温,把冷东西放进去,它保冷,你要告诉它,它自然就会做对。这不是很了不起吗?
有人问一个大学校长,你们学校了不起,把有文学才华的人培养成文学家、艺术家,把有科学才华的人变成诺贝尔奖得主,把有体育才华的学生变成杰出的体育运动员,请问您的秘密是什么?大学校长说,大学就像是一个热水瓶,作为校长,唯一要做的就是提供非常好的环境,让学生跟学生、学生跟教授、教授跟教授互相激荡,让他们彼此学习、一起进步,自然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学。
南方周末:能和家长、孩子们分享你是怎么做到文理均衡发展的吗?
刘炯朗:我4岁从广州搬到澳门,在澳门完成小学、中学教育,在蔡高学校。那时没有念大学的可能,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我们在老师的诱导、鼓励下,都非常努力读书,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学校的确是培养我们非常广泛的兴趣,文和理是并重的。我也不知道要考物理,还是考国文,我这两个都念,这的确是我个人的经验,到今天还受用不浅。
那时,不但就读书态度跟方法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很多东西,特别是中国的诗词古文我现在还记得。写文章、演讲,我讲到诗词、国文,有人很客气地恭维我为什么你中文的底子这么好,我说这都是我在小学、在澳门蔡高中学打下的底子。
小学和初中,读书的内容是不重要的,中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读书的态度、发现读书的快乐。你给我一个爱读书的学生,到了高中、大学,我一定可以把他培养出来,成为一个人才。
南方周末:天性要自由发展,但要有一个比较宽阔的出口,如果在高考环节卡住,受到限制,天性就会扭曲了。
刘炯朗:是,现在是不考不学,不考不教,的确要慢慢打破这个做法。
南方周末:是不是要有充分的社会自由办学空间,有各种各样办学理念出来,中小学才有足够选择空间?
刘炯朗:选择的空间不见得是一个最有效的答案。很多年前,台湾看到升学的压力,就说要广设大学,但广设大学不能解决压力问题。以前是僧多粥少,是不是可以改成僧多粥多?但当僧多粥多时,有人就问僧多佛少,那是不是可以改成僧多佛多呢?极其优质的教育,总是稀缺的。
光是很多选择,不见得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心态、社会心态要改变过来,教育的环境和具体做法要改变过来,整个社会气氛,从家庭到学校、到政府、到公司,都要让人的天性自由发展,那才是最基本的改进。
请简要概括通识教育的特点。
“我也希望企业能体会到这个理论,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不是很小很小的一块钻石,而是很大的一块已准备好但没有完全雕琢的美玉。”“大学就像一个热水瓶。”这两个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1)很小很小的一块钻石:
(2)没有完全雕琢的美玉:
(3)热水瓶:
给社会充分的自由办学空间是否能够解决中小学的选择空间问题?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甘地的革命与行为艺术
韩少功
印度人甘地具有杰出的革命艺术。所谓艺术,就是能够经常超越文字理念,发挥直觉的想象力,并且调动大众的直觉想象力。这两个想象力之间通常需要行动来联接,需要行动造成的视觉、听觉及其它感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革命不但获得理智的牵引,而且获得情感的强有力推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甘地脱下了青年律师的西装革履,选择了光头、赤脚、身缠粗布的半裸式着装,并且一直把这个公示形象坚持到底。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讯号,鞭策中产阶级的国大党向最广大的下层贫民靠拢,宣示一种扎根人民和解放人民的使命。对于曾经谙熟西餐而鲜知稼穑的国大党来说,对曾经好谈斯宾塞、达尔文而并不了解本国车夫和农民的民族主义精英们来说,这当然是在甘地时代一个战略性的政治转变。
他还选择了纺纱和晒盐两个最著名的行动,令殖民当局招架不住。纺纱是为了抵制英国纺织品的输入,晒盐是为了挑战英国的官盐专营,都是为了捍卫民族利益。但当时更重要的民族利益远不止这两顶,国产纱和私产盐也不构成对殖民当局最致命的打击,甚至只能算是鸡毛蒜皮和鸡零狗碎的。但后人慢慢才得以明白,甘地发动的这两大运动真是恰到好处。首先,行动和事件是传播思想的最佳载体,而纺纱和晒盐是最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运动,容易示范,容易模仿,容易集结成有规模的场景和气势,并且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包括钱、体力、时间以及勇武。其次,这两项运动具有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平,劳动,俭朴,忍让,让人同情,便于传说和上镜,不似操刀弄枪那样让人恐慌,足以让统治者失去武力镇压的道德依据和美学依据。这是一种天鹅绒炸弹——革命从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开始。只要当局怯于镇压,殖民法令体系就出现了重大缺口,而人民的斗争信心就可以大大增强。
甘地身处一个积弱、积穷甚深的宗教国家,一个习惯斋戒、施舍和不习惯战争的国家。他找到了最符合国情的斗争方式,找到了在利益和义理上、更在情感美学上打败强大殖民当局的方式。以至他应邀去英国出席议会陈述诉求时,半裸野民的身影在伦敦街头成为了英国民众夹道欢迎的明星偶像,大有人君者“冠道履仁”(王充语)之光辉。他只是微笑就够了。他还没有在议会开口,就已经决定了帝国议会的无奈屈服。
甘地创造了革命的美。这种美不是矫饰造作故作姿态,出自生存的自然,是斗争实践的水到渠成,却并非不需要艺术家的手眼。没有这种美,比方没有赤脚光头的甘地而只有西装革履的甘地,虽然也很正常,但革命可能会变得沉闷、刻板、累赘、冗长以及成本高昂;有了这种美,革命就有了诗情和想像,有了神来之笔,有了长袖善舞和事半功倍,有了更强大的凝聚力和征服力并且左右逢源势如破竹。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民众一举攻下了巴士底狱。其实这一攻占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因为当时空空大狱之内仅有7名犯人,两个是神经病,四名是弄虚作假者,还有一名是变态青年,属于父母无能管教于是主动送来请监狱有偿代管而已。1917年,俄国大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的军队攻占全彼得格勒,但他们在占领车站、银行、桥梁、政府大楼时都没有发生任何战斗,如入无人之境,即便在冬宫里开了火,连伤带死也仅有6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开炮更算不上什么军事行为,没有击中目标甚至压根就没有目标,只是几声表态性的礼炮。但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阿芙乐尔舰炮击冬宫是俄国大革命的象征,即便是实际效益极其有限的两次扑空,即便是一场广大民众的即兴演出,也足以名垂青史。拉开历史距离来看,如果没有这些象征性事件,革命几乎就不可辨认难以记忆,革命的激情就失去了托寓之物,就像诗歌失去了可以“托物寓旨”的诗境。
象征没有什么实利的价值,却可蓄积和释放巨大的精神能量。革命中的象征性事物有画龙点睛之功,以一种有声有色的行动为革命造型和成像,以一种历史创造力的爆发焦聚着大众的理想和激情。在这个时候,生活本身就成为了艺术。可以肯定,后来的很多政治人士都从这些成功的象征中受到了启发。
——《领导文萃》2002年第09期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甘地在圣雄形象地塑造上,采用了广大民众更加喜闻乐见的贫民服装。 |
B.甘地领导的纺纱晒盐运动,吸引了民众广泛参与到革命洪流中来。 |
C.和平忍让的运动方式,使殖民当局失去了武力镇压的道德依据和美学依据。 |
D.象征性事件虽然未必有实利的价值,但却可以蓄积和释放巨大的精神能量。 |
E.如果没有那些画龙点睛名垂青史的象征性事件,革命是不能够成功的。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甘地的魅力在于使革命不但获得理智的牵引,而且获得情感的强有力的推动。 |
B.甘地的革命行为具有艺术性象征性,有革命的美感,给后来的政治人士以启发。 |
C.甘地的革命方式是和平非暴力的,这与国民习惯于斋戒施舍不习惯战争的特点相一致。 |
D.甘地的革命收益是最大的,他只用微笑便已经击败了英国对印度长期的殖民统治。16.“甘地创造了革命的美”,这种美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
结合本文的观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下面政治人物的做法:
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永远是一条黑白格子的头帽缠在头上;古巴领袖卡斯特罗永远是穿着夹克式军上装;美国总统克林顿总是给人身着运动衣在小道上慢跑的印象,好像是个大学橄榄球联队队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拆除
丘濂
①1月26日,民间文保人士曾一智无意在老北京网的论坛上看到了一位网友1月13日发布的帖子《最终还是拆了》,文章配的照片显示,位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院落最南端的倒座房,也就是过去在四合院中通常供仆人居住的一排房屋已经被完全拆除。曾一智立刻通知了她所认识的文保志愿者、记者并且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
②此时距2009年7月公众第一次通过媒体知晓梁林故居面临拆迁,已经过去两年半。当时,故居院落门口处的门楼、西厢房已经被拆毁,正房和倒座房还在。2009年7月10日,声称之前并不知道这是梁林故居的北京市规划委叫停了对故居建筑物的继续拆除,决定进一步研究其存废问题。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表态“将在建设规划上确保院落得以保留”,还表示要邀请专家参与指导院落的保护方式和方法,尽快落实保护问题。但当年11月,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CHP)这家民间组织向市文物局提交将故居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申请,却遭到文物局的拒绝。
③2011年3月11日,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给开发商华润置地发了通知,称:北总布胡同12.24.26号院 (梁林故居)位于你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项目内,我区已将它列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东城区新发现项目,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请你公司在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有关法律和法规,对故居实施保护修缮,并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确保文物建筑安全。
④但2012年1月26日当志愿者进入故居时却吃惊地发现,倒座房和正房均已被拆掉。附近居民证实,拆迁行为发生在2011年下半年。本刊记者看到,故居院内依然还有因未谈妥补偿没搬走的住户,但他们并没有成为第一时间的举报者,这和房屋的产权属性有关。12.24和26号合并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就是当年梁氏夫妇住的北总布胡同3号。现在东城区房管局的档案资料显示,26号是私房,24号为公房。两个院子如今都成为不止一家住户的“大杂院”,因此不像一些名人后代依然具有产权的宅院,这里的居民没有任何保护文物的动力。2009年夏天媒体开始对故居历史做大幅报道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故居的居民对所住房屋的这重身份感到厌烦。住在26号院中的一位王女士认为她的家庭生活每天都要受到访客的打扰。她说:“这房子是我家的,不是故居。”
⑤梁林故居被拆除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谢辰生说,名人故居与纯粹古建筑不同,古建筑的意义在于建筑本身,如果灭失,再复建可能是“假古董”。但梁林故居的价值在于梁思成和林徽因曾经在这里居住生活过,因此,只要梁林故居的原基址未变,复建就有意义。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认为,故居的位置应该作为遗址地加以保护,可以在原址辟建遗址公园,在园区内除为梁、林先生立碑外,还要保留一处废墟,以警示后人。如果一定要建,可以建一个纪念馆,但要按照可识别原则设计,其建筑形制与原貌要有相当的距离,不能混同。这两位超过80岁的老人都是古建筑保护领域的权威。
⑥在各方为保护梁林故居奔走呼吁时,故居所在地块开发商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华润置业对外将故居拆迁解释为一种形式的保护,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也对此发表评论说,拆除是由于建设单位为防止房屋在过节期间出现险情,而提前对房屋进行的“落架维修”,是维修前的一种“前期筹备工作”。而一位文物修复专家则告诉本刊记者,落架维修是在建筑物毁坏严重的情况下将它进行解体大修,应尽量保留文物完好的部分。“所谓的‘落架’也有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对拆下的构件取名编号。还要搞好构件的鉴别,对拆下的构件根据损坏情况进行鉴别。” 不过从文保志愿者了解的情况看,这次拆除的过程完全缺乏秩序,在现场参与拆迁的两个工人说,砖瓦大家随便拿,也没有人不让拿。
⑦究竟开发商的拆除行为如何界定还需要等待东城区文委会的进一步调查。《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一书的作者陈光中认为,在这个事实尚未查清的阶段舆论和媒体就指责开发商也许有欠公允,但并不是件坏事。“这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毕竟在那片地上没有出现建筑物前,谁也不能说开发商就不会在那里复建。但我过去常目睹的一种情况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被迅速拆除,接着新的地基打了,楼也盖起来了。就是那么一眨眼的工夫,怎样都来不及挽救了。《文物保护法》中对于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行为,是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样的数目和那块黄金地段的地价相比,和古建筑的文物价值相比,又算什么呢?”陈光中提到了位于宣武区棉花胡同的林白水故居,那是一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商硬是拆掉了,结果交了罚款,又在旁边的位置建造了一个四合院,但外观、格局、大小和原来的故居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个崭新的、不伦不类的四合院。”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6期,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第②③段在这篇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请概括文章④⑤⑥段中针对梁林故居的拆除,各方人士表现出的不同态度。
文章最后一段引用陈光中的话有哪些用意?
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济南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如果梁林故居的遭遇发生在你身边,你想对哪些人说些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曲园奇人张元勋
①作为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和研究屈原的专家,张元勋却长期被人们所忽略。他的思想如天马行空,纵横捭阖;他的学问博大精透,高深莫测。
②张元勋留给世人的总是传奇式的形象。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与沈泽宜贴出北大第一张大字报《是时候了》而被卷入政治漩涡,历经二十三年才得以平反;苦心钻研,爬罗剔抉,以《九歌十辨》立于学术之林;以凄厉感伤的文笔、洞察世事的眼光,高屋建瓴地写出了扛鼎之作《林昭之死》;退休后忽发奇想,立志经商,三载五年,家藏富足;晚年患癌,以惊人的毅力和达观的情怀,延年益寿十余载。
③张元勋饱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神话传说,民风习俗,谣谚俚语,似有千军万马埋伏于胸。其演讲,则激情洋溢,眉飞色舞,汪洋恣肆,汩汩滔滔,如江河东流,不可遏抑;其为文,则妙笔生花,精思附会,如影随形,闪转腾挪,如风卷残云,天女散花。有一次校方安排他与另一位大师级人物李新宇同作报告,原定每人各讲一节,不料,张元勋由一个话题扯开头,竟一发不可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讲得群情激昂,风云变色。而李新宇教授无奈之下,只好暂回办公室,等张元勋驰骋完飞天流云般的想象为止。其奇由此可见一斑!
④在曲园,他的授讲方式曾经招致非议。其实,这大概是种浅层次的误读。张元勋师承北大教授游国恩,游的学术思想和讲授风格对其影响颇深。游国恩讲课,必有两名弟子立其身后。上课开讲,一语既下,万箭齐发,东冲西突,如万马奔腾;两名弟子挥笔板书,一刻不停,或狂风骤雨,或溪流淙淙。张元勋讲到情动处,亦是如此。他吟哦《离骚》,摇首甩额,疾徐有方,开合有度,诵到深情处,泪如泉涌,手之足之舞之蹈之。半方讲堂,竟成为人生舞台,由他演绎出屈原一段段跌宕起伏而又荡气回肠的愁苦人生。
⑤张元勋中等身材,白净面皮,一副眼镜横架在鼻梁之上,越发显得器宇轩昂。走起路来,不斜视,腰板如青松而立。儒雅中略带洒脱,颇具古人名士风范。即便晚年,满头银光,仍精神矍铄,激情万丈,讲话声如洪钟,气运丹田,底气十足。
⑥他心胸宽广,直言快语,对人对事,指点评述,褒贬是非,毫无隐晦。对孔子,张元勋极鄙其为人。他讲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时,面露不悦;讲“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趋进,翼如也”时,更是话语中冷得让人心寒。他边讲边从讲台这头飞也似的跳到那头,学着孔子猥琐的样子,只逗得满堂喝彩。还有一次,著名教授胡授昌与他同开学术讲座,胡当时讲“《金瓶梅》导读”,张元勋的开场白颇为独到,对老友的调侃之意竟溢于言表,“《金瓶梅》在我们学校只有一套,读过的,也许只有他,别人连读都没读过,他却要来导读,这不是‘胡导’吗?”听讲者一时惊呆,随后掌声如雷。他对同学谢冕评价颇高,而对刘绍棠上正课时偷写小说,语多微词。但那时,谢冕已是朦胧诗派的领军人物,而刘绍棠也已在小说界声名远播。
⑦张元勋历经风霜,而其心态泰然,但他却时刻保留着赤子情怀。为人父,总觉愧对妻儿亲情;为人子,则又颇感辜负养育之恩。他在自述中写道:“1979年秋天,我的不幸的儿子来到这人世的早晨,他的父母就像两个乞丐,我们的财产就只有一条旧棉被。而我竟无处去为他报户口,他是万里浩荡神州中无计存身的奴隶的后裔,是一个‘编外’的‘黑人’。”其语悲怆感人,泣天地,动鬼神,催人慨然涕下。李新宇教授回忆张元勋年轻时每当过生日,即早晨起床,赤身裸体,朝着埋葬母亲的方向磕头跪拜,为母亲去世身在牢狱不能尽孝送终而赎罪。其情之悲,竟无以言表。
⑧爱憎分明,敢爱敢恨,嫉恶如仇,正是他一生精神与品格的写照。对朋友,对学生,肝胆相照,坦诚相对,天地可鉴。对于那些曾经中伤过他的人,他往往忍而又忍,百般无奈,必拍案而起,绝不姑息避让。他始终相信天地间必有正义和公正,他要真正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节选自《中国作家网》,作者乔山艮,有删节)
请概括说出你从张元勋身上学到了什么?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张元勋独特讲课方式的主要因素。
本文标题“曲园奇人张元勋”好在何处?
张元勋一生经历了许多人生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裴文中:把75岁当做57岁过
如果不是裴文中的坚持,那块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或许还要在地下沉睡多年。1928年底,周口店龙骨山遗址的发掘已触及一处坚硬岩层。按照常理,这意味着工作已近尾声,很难再有什么新的发现。主持工作的几位大腕学者先后离去,留下裴文中负责扫尾工作。此时,挖掘现场一片冷清,只有裴文中依旧相信,如果凿开这些最坚硬的岩层,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他果然如愿以偿,在一处岩洞中,裴文中挖出了这块“著名的头盖骨”,他脱了上衣包裹起来,“像抱着一个婴儿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回办公室。随后,他向北京发回了一封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著名的电报:“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
没有人知道一举成名的裴文中当时的心情。此前,他只是周口店发掘工作的后勤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杂务。这块头盖骨化石的出土翻开了人类学研究史上的全新一页,“直立人”这一古人类演化阶段得以确立,人类的历史也向前推进了近50万年。西方学者称赞他的工作达到了人类考古学上“一个壮丽的顶峰”。
此后数十年中,裴文中先后主持了资阳人遗址、丁村遗址、巨猿化石产地、水洞沟遗址、萨拉鸟苏遗址、观音洞遗址等多处重要遗址的挖掘工作。如今,在中国辽阔的考古学地图上,这些遗址都是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地点。早期旧石器研究的基础理论大多由西方学者提出,有些理论用于中国的具体情况时会导致研究陷入僵局。比如法国学者基于西欧石器材料提出的基本方法就一度使周口店研究陷入困境。裴文中不圃予法国方法,在多方尝试、探索后,铺设了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为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搭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裴文中还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首先提出中石器时代的研究课题。1935年裴文中在广西发现大批打制石器和个别的磨制石器,提出这些遗存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1943年裴文中在内蒙古调查试掘,否定这里属于旧石器遗存,把该遗址和黑龙江哈尔滨顾乡屯都作为中石器来处理,并强调细石器在这个时期的作用。在他观点的启示下,人们对于细石器的起源、时代和分布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古生物体形增大定律”——每一个古生物分支都是从小的体形开始,逐渐增大,在达到最大的时候灭绝。裴文中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撰文质疑这一定律,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最终使该定律修正为:在达到最大,并开始缩小的过程中灭绝。作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文中一度认为这就代表着中国境内最为原始的文化,但后来发现了比“北京人”更为古老的遗址,他马上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裴文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野外考察中度过的。1932年新婚后的第五天,他就回到了周口店。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在野外接到电报,赶回北京探望母子,手里还拿着一本专业书籍。在一次内蒙古的考察中,要穿过一片大沙漠,车子无法通行,当时已60多岁的裴文中和年轻人一样,骑着毛驴一路前行。裴文中在5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重视野外实践,足迹几乎遍及全国。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裴文中在会上豪迈地表示:“要把75岁当57岁过。”此后,裴文中和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数次到张家口、贵州、洛阳等地考察,像年轻人一样爬上爬下,拿着放大镜看着各种痕迹,神情之专注,精力之旺盛可与年轻人相比。晚年的裴文中仍不断选取,锐气不减,在学生张森水的辅佐下,承担了对北京猿人石器工业的综合研究。面对这一庞杂的材料体系,裴、张二人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用大量科学数据展示北京人的石器技术与类型的特点和演变,解决了周口店石器工业的发展变化问题。辞世前一个月,在给友人的信中,老先生还这样勾画自己接下来的考察路线:9月去柳州,再去杭州,最后到安徽和县;明年去满洲里……
裴文中重视考古人才的培养,曾担任四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的班主任,并亲自授课和辅导野外实习,培养大批考古工作者,他还常常利用外出考察之际举办有关考古学的讲座。裴文中先生是古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的一代宗师,广泛的考古实践、渊博的知识素养,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他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的保证。
(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后勤管理人员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中外考古学界引起很大轰动,这对于主持工作的几位大腕学者来说是很大的讽刺。
B 裴文中用广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中石器时代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启发人们对细石器有更深入的认识。
C 裴文中常常利用外出考察之际举办考古学讲座,培养考古人才,他广泛的考古实践、渊博的知识素养受到人们欢迎。
D 裴文中足迹几乎遍及全国,获取很多第一手资料,他的新发现和新观点推动了我国考古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考古学的深入开展。
E 本文通过记述裴文中刻苦自学成才、深入野外考察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考古学家淡泊名利、献身考古事业的崇高精神。
裴文中在考古学研究方面有哪些创新?请简要概括。
裴文中说“要把75岁当做57岁来过”,有哪些表现?请简要说明。
在考古实践和研究中,裴文中有时极力坚持,有时马上放弃。对他的坚持和放弃,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欧阳自远每年都要在全国巡回讲演十余场科普报告,其中有不少中学和小学请他去做讲座,他也欣然前往,“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很希望能成为他们的领路人。”欧阳自远以自己为例说,他的科研基础就是中学时打下的。欧阳自远依然记得他曾就读的永新中学(现任弼时中学)的老师,甚至还记得他们讲课的表情、神态。“语文老师刘燕江瘦瘦高高,曾经留学日本,讲课生动活泼、妙语连珠。数学老师左大元讲解到高兴时,眼睛微闭,怡然自得,写起板书来行云流水,十分好看。还有教地理的袁老师、教化学的贺老师……”
由于所从事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保密性,欧阳自远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现在,几乎没有回过家乡,很多时候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到底在干什么。记者今年在一次科普报告会上问他,大概多少年没回过家乡了,他伸出4个手指头,“算算有40多年了吧,中间有一次因为工作路过一回,但是没有下车”。
2012年6月,欧阳院士回到了家乡,为母校全体师生讲学,院士围绕“嫦娥工程——中国人的探月梦”,深入浅出,讲了月亮的相关知识,讲了全球其他各国探月的成果,讲了中国探月的成就,最后勉励同学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特别让人钦佩的是院士的谦和低调,每当讲到精彩处,大家给以掌声,院士都要站起来,说“谢谢”。
上世纪80年代初,在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的欧阳自远受到当时贵州省领导的赏识,力荐欧阳自远出任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当年,欧阳自远正值四十余岁,年富力强,从科研走向仕途至今也是一些学者的理想道路。然而,欧阳自远却婉拒了邀请。他自谦说:“我没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气派,更没有这个能力。”
几年以后,贵州省领导再次力荐他担任副省长。他面对组织部门考察时,还是以同样理由婉拒邀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当贵州省的领导再次向他发出从政邀请,“深感对不起别人”的欧阳自远“盛情难却”,后来担任了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一任便是两届。
年逾古稀,欧阳自远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不讲究吃和穿,甚至不知道自己拿多少工资。欧阳自远的夫人邓筱兰说,欧阳自远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已经70多岁的他,一回家就钻进书房,家里什么事都不管,什么都凑合。衣服恨不得天天穿同一件,饭做好了,叫他吃他就吃,至于烧得怎么样根本也无所谓。她把家里的洗脸毛巾、洗脚毛巾分得很清楚,也很讲究,可欧阳自远一直分不清,致使他一洗脸,妻子就紧张,赶紧去卫生间看,弄不好就错了。
欧阳自远院士把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科研潜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从事中国月球样品系统测试分析研究工作中,他已认识到随着技术的进步,月球的战略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科学意义将远在南极之上。于是他及时、系统地整理了月球研究的资料,为将来中国的月球研究计划作了必要的理论和资料准备。基于目前国际上各空间大国相继推出各自的“重返月球”研究计划,他积极奔走和著文呼吁中国应抓住机遇,迅速组织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并实施月球探测。
欧阳自远院士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从70年代起,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名,有的已成为中国地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长为地球化学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欧阳自远院士不仅是位杰出的地球科学家,而且也是中国杰出的科技组织者与管理家。他不仅长期担任科研部门的领导职务,而且还长期担任一些学会的领导职务。为了中国地球科学的成长与发展,他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不辞劳苦、辛勤工作。
相关链接
欧阳自远(1935.10.9 — ),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11月,为弘扬欧阳自远的学术贡献和科学精神,一颗由国家天文台于1996年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891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欧阳自远星”。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欧阳自远院士只去中心小学作科普报告,因为他认为青少年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的最佳时候。
B 由于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和保密性,欧阳自远有40多年没有回过家,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到底在干什么。
C 年逾古稀的欧阳自远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不讲究吃和穿,甚至不知道自己拿多少工资,是因为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D 为了中国地球科学的进步,欧阳院士积极奔走,呼吁中国政府应抓住机遇,尽快开展实施月球探测工程。
E 因为欧阳院士的科学贡献和精神,一颗由国家天文台于1996年发现的小行星,2014年11月被命名为“欧阳自远星”。
文章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欧阳自远对中学老师的记忆,有何用意?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
欧阳自远院士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欧阳院士被誉为“嫦娥之父”,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说说你认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应具备一些怎样的品格与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张香桐
张光武
冯德培和张香桐被一致公认为中国神经科学奠基人。冯德培先生已逝世有年,张香桐先生却还以94高龄而继续为科学事业工作着。
张香桐出生在河北贫困的农民家庭。14岁时,他的母亲不幸故世。就在那一年,在叔叔们的支持下,他进了桥头镇小学。仅用了两年时间,他就读完了小学。后报考了直隶省立第七中学,考试那两天,他没有钱住县城的客栈,就在街上找了个摆摊的棚棚睡下,靠自己家烙的玉米饼子和街旁小井的井水充饥解渴。考完后,他照旧回村里帮父亲干活,直到发榜那天。偷偷跑去看榜的张香桐见到自己榜上有名自然高兴,但他绝没有指望父亲会继续让自己升学。还是在叔叔们和小学班主任老师的劝说下,父亲四下设法凑足了钱,张香桐总算实现愿望,跨进了日夜向往的中学大门。
在省立七中,张香桐学习刻苦是出了名的,各门功课成绩在班内也自然是名列前茅。他的人缘也特别的好,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天有不测风云,张香桐读中学三年级时,家里遭了火灾,全家赖以存身的几间屋子几乎全部被烧毁,张香桐心里隐隐感到,自己的读书梦已经做到尽头了。他回到学校收拾行李,准备退学。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张香桐才一直坚持到中学毕业。
中学毕业后,张香桐既履行约定,到城防司令家当家庭教师;又报考了学费比较便宜的北京大学预科班,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于是,他一面在正定当老师,一面又在积极自学完大学预科的课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正在中央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神经解剖学实验室工作的张香桐和另一位年轻研究人员自告奋勇,负责将所内的图书仪器运送内地。逃难期间,有几次稍作喘息的时候,他便心无旁骛,有滋有味地做起他的研究工作来。就在那半年的时间里,在一座破庙里,张香桐完成了关于刺猬脑干内细胞核团的组织学观察,绘制了40多幅与之相关的写真图,完成了一篇关于这一观察研究的专著。最重要的是,就在那段时间里,他以整段的时间对神经解剖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习,对这门历来被人们视作枯燥乏味的学科,进行了集中攻克,从那以后,他已经能够做到,对每个神经结构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了如指掌。
1942年,在贵阳安顺军医学校任教时,张香桐获得了前往美国耶鲁大学弗尔顿实验室深造的机会。四年后,张香桐以优异成绩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对大脑皮层研究的贡献日益显著。张香桐用当时的先进技术记录大脑皮层单位电位,着手研究树突的功能,被认为是研究大脑皮层树突功能的先驱者。多年以后,这位著名脑科学家又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推崇为“神经生理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1992年国际神经网络学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他始终没有忘记弗尔顿教授对他一以贯之的关爱和教诲。
张香桐得知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后,频频给国内亲友写信,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1950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包括张香桐在内的许多中国科学家想要通过美国政府批准回国的计划成为泡影。
1955年7月,张香桐得到一个去北欧讲学的机会,一个计划在他的心中开始酝酿:取道北欧,返回祖国。他把这个打算告诉了他素所信赖的弗尔顿教授,弗尔顿十分诚挚地说:"你应该回去,去为你的祖国服务!"他也告诉了房东休斯夫妇。这对善良的美国人一再地挽留与自己相处多年的中国房客:"这儿研究条件好,生活也安定舒服,还是不要回去吧!"他们说的全是实话,但还是留不住张香桐。
回国后不久,张香桐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建立了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实验室,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脑研究室。1962年,在张香桐的带领下,又建起了神经组织培养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已经能够成功培养成活人类大脑皮层单个神经元。
如今张香桐已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科学家,但他仍时时记起当年在中央研究院当助理员时,心理学研究所老所长唐钺先生对他说过的一段话:“你们坚持去做自己选择的研究工作,干它个三五十年,即使你是一个庸才,也会变成专家。”
【相关链接】著名神经生理学家,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张香桐学习认真刻苦,仅用了两年时间便读完了小学,又顺利地考上了直隶省立第七中学,后在亲人、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又读完了中学。
B 张香桐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想着返回祖国,但由于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对华的封锁政策,未能如愿,最后张香桐像许多中国科学家一样,辗转回国。
C 弗尔顿教授对张香桐给予了极大帮助,一方面在美国期间对张香桐给予关爱和教诲,另一方面推荐他使他成为“神经生理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
D 张香桐被公认为中国神经科学奠基人之一,他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脑研究室,即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实验室。
E 张香桐已名满天下,但他仍时时记起唐钺先生对他说过的话,这句话其实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因为坚持研究,才从庸才成为专家。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阐述张香桐在科学研究与国家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
张香桐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张香简之所以成为“著名神经生理学家,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与其艰苦的求学经历分不开的。请简述张香桐的求学经历,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罗先哲
①王烈学画之初,就对竹兰情有独钟。四十余年来,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蒲华等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力创新意,建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于希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于先生视为家宝,从不外借。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又当场作画。于先生被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但与其约法三章:一是只能自己看;二是必须亲自送还,不准邮寄,不准托人捎送;三是限期七天。王烈抱起画集,如获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整整五天六夜,他未走出房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又临摹了二百八十六张兰竹画。第七天中午,王烈赶往济南,推开于先生的家门。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天内竟然临摹了那么多兰竹画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回到宿舍怎么也脱不下鞋子——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他的绘画技法越来越精。
②“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20 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王烈九下江南写生。其间,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风雨雾露、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历历在目,颇有心得。每次从江南返回淄博后,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王烈一张一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一时兴起,挥毫即作,江南幽篁,亭亭立于纸上。每一张画中,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韵味无穷。
③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定不移地实践着。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精、简、奇、崛;二是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王烈先生的兰竹,按其功力来说,已经可以进入大师之境界,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④“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远离闹市,在颜山城南山顶一间小屋里住了下来——那原是看林人的山房,这座小山房,不足二十平方米,四周无路,全是碎石,路滑难行。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非常艰苦,他却十分舒心。
⑤1993 年内退后,王烈毅然离开城市,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干干净净的农家院落,低矮的院墙,简陋的木门,门上方镶着“兰竹苑”的牌匾,院里栽种着翠竹和兰草,满院滴翠。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聊天、下棋用的石桌石鼓。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泥舍久居心自乐,下联为:篱院长守身更舒。横批:老屋隐士。
⑥有媒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避居乡间,王烈坦诚地说:“我作为一个画家,在什么情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决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艺术需要孤独,艺术家需要静心。”
⑦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每次画好一幅画,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看上几天后觉得不足,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就铺纸挥墨另画。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画,愈画愈难。”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时常对人们说:“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永远在起跑线上。”
⑧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与炒作,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不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退掉官方协会茧,甘做乡野一画贤。写兰写竹写自我,自由自在天地间。”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传记开头详细记述王烈向于希宁教授真诚求借孤本的情形突出了王烈对绘画艺术的真诚热爱和执着追求。
B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认为艺术家应更多地师从古人,但不能拘泥于古人,更不必借鉴今人。
C 王烈远离闹市、避居乡间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开官场俗务,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找到创作激情和灵感。
D “画,愈画愈难”在文中的意思是当画艺达到极高境界后,再想有所突破、提升十分困难的。
E 王烈认为画家不应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遗憾和愧疚,而应因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而感到遗憾和愧疚。
王烈“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的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
文章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展现王烈的大师风范?结合文本任选两种简要赏析。
王烈“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的文化品格,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也“影响了作品的传播”,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 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画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年(1877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引得春风度玉关阅读答案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B 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C 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D 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E 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上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请简要概括。
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济时,善于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率先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世纪学人梁伯强:妙术仁心杏林漫山
杨 逸
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客家院士”梁伯强降生在梅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梁劭勤是一名教师。在严父慈母的管教之下,梁家子女都勤奋好学,梁伯强在班中也是名列前茅。然而不幸的是,在梁伯强6岁时,一场疫症夺取了他母亲的生命。济世救人的理想,也像一颗种子,从此撒播在梁伯强幼小的心灵间。
20世纪初,先进的西洋医术随着坚船利炮,送抵积贫积弱的中国。通过先进的西洋医术,增强国民体质,成为不少有识之士的洞见。“病理解剖对于医者,譬如一盏光耀的灯,在黑暗的中国医道上,光照他们,引着他们走上路。”梁伯强的感言,道出了那个年代中国医者的心声。而这一点冀盼,也成了将梁伯强引上从医之路的指路明灯。
1912年,梁伯强入读梅县巴色教会中学。梁伯强勤勉好学,每天坚持早起背诵德语词典。他仅仅用了4年时间,便修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并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考进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梁伯强,师从著名病理学教授F·欧本海姆,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尸体解剖。毕业后,梁伯强留在医学院里担任助教。而在这所为德国同行垄断的医学院里,梁伯强显然是一个另类。他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常常因学术观点的分歧,与德国教授争论。
因教学水平优异,梁伯强为校方推荐,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研修病理学。留学期间,他在钻研西洋医术经典之余,还著文向海外阐述中国的医学成就。与当时学者普遍怀疑和否定中医的态度不同,梁伯强对传统医学进行了客观而辩证的分析。他表示,近代医学遇到的不少问题,如胃肠解剖等,在《黄帝内经》便早有论述。当然,梁伯强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借助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着眼关注国人体质,以及地方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最终,梁伯强凭借《中国人的血型和地理关系的研究》一文,以最优等成绩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梁伯强受聘为同济大学病理学副教授。1932年,由于上海战事吃紧,他回到了广州,作为当时教育部的部聘教授,受聘到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兼任病理学研究所主任。
当时的病理学研究所,只有一名助教和一名技术员,教学用具严重不足。梁伯强立即申请经费,购置教学投影机、显微镜和教学图片,并率领助教和技术员装配课室和建造尸解室,向德国母校征集人体标本。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病理学研究所便成了当时国内学术氛围最为浓郁的第一流学术机构之一。
1949年初,梁伯强正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考察。由于国内时局动荡不明,不少亲友都劝他留在当地工作。然而,梁伯强婉拒了这一请求,解放前夕,梁伯强终于回到了广州。
从1952年开始,梁伯强连同秦光煜、李瑛两位教授,连续开办了十多期高级病理学师资培训班。每逢开学之初,梁伯强总要亲临现场,作尸解示教,在解剖室里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每逢上课铃声一响,梁教授总是准时准点地出现在讲台上。他讲的每一堂课,都会让助手预先绘制图标,印发讲义,精心挑选标本和幻灯片。每作一场学术报告,梁伯强还要事先实地测量幻灯机的摆放位置,以求为听众预备最佳的观察距离。
尽管身居教授的要职,梁伯强却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他时常鼓励学生超越老师。梁伯强多次向自己一手培养的学生表示“甘拜下风”。对助手杨简制作的模式图,梁伯强更是逢人说项。他认为,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病理学的事业才能前进。他也将“能否培养出能够超越自己的学生”,视为老师成功与否的一条检验标准。事后,杨简也因其对食道癌病因研究的杰出成绩,成为国际知名的肿瘤学家。
他常常告诫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他认为,科学研究本身探索前人所未能认识的事物,因此虽重视前人的经验,却不能囿于前人的条框。1962年,梁伯强在莫斯科第八届国际肿瘤大会上,首先提出了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并阐明了“肿瘤间质反应”的新概念。他所提出的肝癌发生机理,也与当时国际的主流观点相抵牾。梁伯强根据自己的长期研究,提出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并非是由于营养缺乏。这一科学见解,直到1980年才为病毒学、免疫学和超微结构的大量研究资料所证实。
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潜心学问的梁伯强,虽一直避免卷入政治漩涡,却未能躲过这场无妄之灾。他受到了严酷的审查,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68年11月28日,由于心脏病复发得不到及时救治,梁伯强在广州与世长辞,终年69岁。直到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还试图邀约梁伯强参与上呼吸道肿瘤组织学分型图谱的复审工作,可惜此时他早已不在人世,这也成了学术界永远的遗憾。
(节选自2013年4月《南方日报》)
[注]将医家称作“杏林中人”,乃是源于三国名医董奉定下的一则奇怪的规章:为人治病,不取钱物,病愈者栽杏一株或五株,再将种杏所得,易谷济贫。十年之后,十万杏树,郁然成林。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梁伯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在严父慈母的管教之下,他学习成绩优异,所以他自幼立下学习西方医术、济世救人的理想。 |
B.梁伯强以教育部聘任的同济大学副教授的身份,兼任病理学研究所主任,克服了教学用具严重不足的困难,只用几年的时间就使病理学研究所成了当时国内学术氛围最为浓郁的第一流学术机构之一。 |
C.梁伯强对助手杨简制作的模式图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病理学的事业才会得以推进,在他的鼓励引导下杨简有了杰出的成就。 |
D.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莫斯科第八届国际肿瘤大会上,梁伯强提出的肝癌发生机理与当时国际主流观点相矛盾,他的这一见解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研究资料证实。 |
E.潜心于学问的梁伯强未能躲过“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因心脏病复发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与世长辞,给医学界留下了遗憾。
在积弱积贫的中国,梁伯强最终能获得德国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
作为医学教授,梁伯强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请简要分析。
世纪学人的梁伯强,他的仁心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学泰斗何炳棣
孔子说过,一个人的血气与他的年龄有内在关系,少年之时,血气未定,壮年之时,血气方刚,老年之时,血气既衰,其行事特点也应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血气是笼统说法,若细分起来,似应包括体质、精力、斗志在内。常人大多如孔子所说,所以老年人通常与和蔼可亲、慈祥平和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是,也有例外。何炳棣青少年时代志存高远,由南开中学到清华大学,勇猛进取,成绩优异;壮年时代,在欧美学术界东征西讨,成就斐然,为一代名家;到了耄耋之年,宝刀不老,思考大问题,开辟新领域,鸿篇迭出,新见纷呈。所写回忆录,亦是大气磅礴,滔滔雄辩,气势如虹。岁月的风雨,似乎一点也没有消磨他的血气锐气,他永远是那么精力旺盛,一往无前。
何先生祖籍浙江金华,1917年生在天津。其父为前清秀才,曾习日文及法政,在宁波、天津等地担任法官,到48岁时才有了独生儿子。少年何炳棣在父亲的呵护和督责下,自小就对史学和英文有了兴趣,并打下了基础。父亲是有志气、有眼光、懂教育的人,他用生动的历史故事培养儿子的兴趣,在儿子读小学时就叫他到夜校里学习英文,在儿子读中学时又叫他圈点《史记》。父亲谆谆教育儿子要有大志气,好好读书,进清华,留洋。
宏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扎实的资料功夫,是何先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他的博士论文《英国的土地与国家,1873—1910》,所引史料多为第一手资料,令答辩老师大为叹服。以后,他的研究领域回到中国,举凡上古土壤结构、耕作方式、先秦思想、六朝城市、宋代土地、明清人口、会馆制度、扬州盐商、甘薯花生玉米等农作物之传入中国,都是他的课题,其中相当一部分论文发表在世界一流学术杂志上。几乎所有课题背后,都有他宏大的学术关怀,有的开宗立派,自树一说,如写《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东方的摇篮》,对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独到看法;有的推陈出新,前进一步,如写《中国会馆史论》,对会馆的创设年代、社会功能的研究都在日本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一步;有的考证翔实,廓清迷雾,如写《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遍检北美各大图书馆近四千种方志,并搜集登科录、同年齿录,得出许多不易之论,《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中的数据则成学术定论。
自学进修,永无止境,是何先生成功的另一因素。人生也有涯,学也无涯,要懂得那么多知识,殊非易事,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持久的坚韧性是办不到的。在何先生那里,从没有什么学科壁垒,需要什么就补什么,考古学、地质学、人类学、生物学、训诂学,他都有涉猎。在回忆录中,可以时常看到他向人请教的记载。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关于中国农业起源的辩论,即古代华北地区到底是实行“砍烧法”的游耕制,还是村落定居的定耕制,事涉“蒿类孢粉”与土质关系等极为专业的学问,令外行人望而却步。何先生则专门向美国地质学权威请教,获得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如果一个聪颖的人,自信的人,成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脾气急躁的性情中人,则免不了得一“傲”字。何炳棣正是这样。在他读小学时,老师就诫勉他“如能爱众亲仁,则美玉无瑕矣”。何先生到老感慨,自己往往与中外学人不能和谐相处。这样的人,远望可畏,近看可敬,因为他真。读了回忆录,你会不时地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他忆父亲,忆老师,忆同学,忆好友,一片真情。他回顾自己,剖析自己,一片诚恳。回忆录的写作,也是极其认真,一字一句,自出机杼,有些数据、资料,他还一一核对,自称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特别是书中对雷海宗先生的回忆,述其博学、卓识、真诚、宽容,师生之间的交往,对其学术地位的评价,自称一生受雷海宗影响至深且巨,字里行间浸润着对恩师的无限深情,令人读后感慨不已。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本文开头引述孔子关于血气与年龄关系的论述,为评价何炳棣的“血气”张本,同时衬托出何炳棣卓尔不群的个性。 |
B.何炳棣在历史学方面建树颇多,其主要原因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用生动的历史故事培养了他的兴趣。 |
C.他研究中国的历史,上古土壤结构、耕作方式,乃至明清人口、会馆制度等都是他涉及的内容,可见其资料功夫之扎实。 |
D.何炳棣为了在关于中国农业起源的辩论中让自己的观点更加可靠,专门向美国地质学权威请教,其求知欲于此可见一斑。 |
E.本文撷取了传主的若干人生片段,既全面地揭示了他成为史学泰斗的原因,也真实表现了传主令人遗憾之处——“傲”。
请简要概括传主何炳棣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从文中看,何炳棣成为史学泰斗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请简要概括其中的主观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炳棣在史学界取得斐然成就给你的学习带来了哪些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杜甫在夔州
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这类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鸟巢一般。他到这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夔州人民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又因为乌鸡能医治风痹,他养了许多鸡,并且催促他的长子宗文在墙东树立鸡栅……对于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他下了一番布置的功夫。
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这里的山川既雄壮又险恶,杜甫一到这里,便开始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它们。他一再歌咏的是白帝城,他感到这座城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上白帝城二首》之一)。另一方面,给杜甫的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见夔州的许多女子因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一些私盐回来。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却反过来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负薪行》)他看见峡中的男子,少数富有的驾着大船经商,大多数贫穷的终生充当劳苦的船夫,人们说,这里的人都器量狭窄,只图眼前的利益,杜甫也反过来问:“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峡中的人民大部分过着穷苦可怜的生活,而夔州却是阔绰的估客胡商必经之地,这两种生活的对照杜甫也写得很清楚。
除了歌咏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这时有了充裕的时间,回忆他的青年时代。他在偏僻的山城与外边广大的世界隔绝,朋友稀少,生活平静,因此过去的一切经历在他面前活动起来。他写了不少长篇的诗叙述他过去的生活。他写《壮游》诗,从七岁学诗起经过吴越齐赵的漫游、长安时代、安史之乱,一直到滞留巴蜀,是一篇完整的自传。他还写了八首长诗,怀念八个人物,集在一起,叫作《八哀诗》,但它们只有历史的价值,艺术方面并不算是成功的作品。
杜甫在这时因为与外面的世界脱离,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他在成都草堂时说他写诗的态度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前两句说他长安时代以来对于诗的努力,极力避免庸俗,生活越艰难,作诗也越刻苦;后两句则说明在草堂的生活较为清闲,对着美丽的自然界可以信口成章了。无论是刻苦努力,或是信口成章,由于他有充实的生活体验,都能写出像他天宝末年以后那样富有创造性的诗歌。但是到了夔州,他又把一部分的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边去了。他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里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又在《解闷十二首》里说“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并且在指导儿子宗武学诗时,也教他熟读《文选》,以便从中采撷辞藻:这好像又把诗歌扯回到“研揣声病、寻章摘句”的时代里去。但杜甫夔州时代的诗并不是每一首都是这样写成的,他用这种态度写出来的代表作品最明显的是《秋兴八首》、《诸将五首》。这些诗不是没有接触到实际的问题,不是没有说到国家的灾难与人民的贫困,不是没有写出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热烈的想望,只是这些宝贵的内容被铿锵的音节与华丽的词藻给蒙盖住了,使后来杜诗的读者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节与词藻的迷惑与陶醉,翻来覆去地诵读,而不去追问: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因此在解释上也发生分歧。与此相反,反倒是在《写怀》里毫不费力地写出来的“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读起来觉得亲切动人;而像《宿江边阁》里“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那样的诗句足以表达出诗人的品格。
杜甫在夔州,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他在这情形下,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占有他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其中有不少的长篇,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由于生活的限制,在内容和思想上比起过去的作品都略有逊色,但其中也不缺《登高》这样的杰作。(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杜甫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三峡里山城的雄壮险恶,这说明诗人十分注重以恰当的文字形式表现作品内容。 |
B.《负薪行》和《最能行》等诗歌反映了峡中人民穷苦可怜的生活状况,是杜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诗篇。 |
C.“晚节渐于诗律细”、“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说明杜甫晚年作诗时在字句和音律上下了很大工夫。 |
D.杜甫的一些注重音节与词藻的诗使读者迷惑与陶醉,以致于翻来覆去地诵读也难以知道诗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 |
E.“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诗人在老病时也没忘记国家的灾难和自己的责任,质朴的诗句中表现了诗人的品格。
从传记中看,杜甫在夔州时的诗歌创作题材上具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
文章最后说“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依据所选的这部分文字,你认为影响作者创作的背景因素有哪些?
第四段说杜甫“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你认为“变”在何处?这一改变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依据文本加以阐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顽童的成长
1939年,费因曼进入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深造。麻省理工是一所完全美国化的学校,学生不修边幅,自由散漫,但却充满了灵气;而普林斯顿则具有浓厚的英国传统,优雅而严谨。费因曼最不喜欢繁文缛节,不过,普林斯顿有些地方还是很合他的胃口。学校规定晚餐时学生必须穿上统一的又宽又大的长袍,费因曼很快发现了它的好处,每次打完球回来,大家不用洗澡换衣服,套上长袍就直奔餐厅,从而省了不少麻烦,费因曼觉得穿这样的长袍太方便了。
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都有回旋加速器。麻省理工的回旋加速器,放在一间洁净的房间里,控制室则在另一间房间,那里一尘不染,学生一般是不能接触这台机器的;而普林斯顿的那台回旋加速器,则放在一幢陈旧的大楼的地下室,房间里爬满电线,许多开关悬在电线上,冷却水从水阀不住地滴出来,各式各样的工具扔得到处都是,世界上没有比它更乱的实验室了,费因曼面对这“一团糟”的实验环境兴奋不已。这里表面上看乱糟糟的,但正说明这台仪器是科学家们自己亲手安装的,每个人都知道这部机器的来龙去脉和每一部分的功能。普林斯顿之所以出了那么多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真正在使用这台仪器,而不是把这台昂贵的机器作摆设。
费因曼的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在惠勒的指导下,他开始致力于解决如何消除量子电动力学中诸如电子自能等困扰物理学的老大难问题。他的想法是:一个电子对附近的电子作用,使它们产生效应,这才是辐射反应力的来源。为此,他试图用超距作用来避免自有场,并且使用推迟势和超前势的叠加来建立新的模型。费因曼的这套想法是标准的量子力学理论表达的新形式。
惠勒觉得费因曼的想法很有创意,因此建议他就这个问题作一次学术报告。尽管这是费因曼平生第一次作学术报告,他仍然大大咧咧地满不在乎。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主持报告会的维格纳教授,他才感到了紧张。维格纳告诉他,罗素将会来参加研讨会。罗素的大名把费因曼吓了一跳。维格纳接着说:“我想冯·诺伊曼教授也会有兴趣的。”诺伊曼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数学家,费因曼吓得脸都黄了。维格纳接着又说:“爱因斯坦很少参加我们的研讨会,可是你这个题目太有趣了,因此他也会来。”费因曼这时已是面无人色了。不过,等到真的上了讲台,费因曼却一点也不紧张了,只要一思考物理问题,他就会全神贯注于要说明的问题上,一切杂念都会飞到九霄云外,下面的听众是谁,对他来说根本无所谓了。
1941年12月,美国卷入了世界大战,从而暂时中断了费因曼的研究工作。军队到普林斯顿校园招聘科学家,特别声明需要物理学家。军队招聘物理学家的消息,使费因曼十分兴奋,也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他毅然放弃了到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工作机会,参加了研制原子弹“曼哈顿计划”。在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大师云集,而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费因曼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他以大胆和敢提反对意见而著称。费因曼的顶头上司、理论物理部的主管是大名鼎鼎的汉斯·贝特,但和这样的人物谈论问题,费因曼也毫无顾忌的与之展开争论甚至争吵。与读书的时候一样,费因曼只要一谈物理问题,就会全用“不,你错了”、“你简直疯了”之类的话去刺激对方,费因曼不怕大人物,不怕权威,而许多大人物也因此愿意接近他。一天,尼尔斯·玻尔来到了洛斯阿拉莫斯。玻尔在接见那些大人物前,先找来费因曼讨论问题。因为老玻尔知道这些大人物个个都怕他,只有费因曼会指出他的想法中的谬误,因此讨论问题时,单找那些只会说“是,玻尔博士”的人是不行的,而应该先听听那些会说“你疯了”之类的小伙子的意见。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费因曼就学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由顽童逐渐成长为一位令人赏识的科学家。 |
B.文中写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大学对回旋加速器实验室的不同设置与管理,目的在于突出两校迥异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
C.费因曼致力于如何消除电子自能等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构想,建立了新的理论模型,其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意义。 |
D.一谈到物理问题,费因曼总会用话语刺激对方,但许多大人物却愿意与他交流讨论,因为他能给对方学术帮助。 |
E.本文先写费因曼求学的一段经历,再写参加工作后的一个片段,选材集中、丰富、富有典型意义和感染力。
费因曼是一位什么样的科学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费因曼的成长得益于哪些有利因素?请简要说明。
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费因曼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可他在权威面前却敢于提出反对意见,也会毫无顾忌的与之展开争论甚至争吵。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