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小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2014年01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李白的文学造诣与谢朓
像李白在事业上有他唯一向往的人鲁仲连一样,在文艺上他最崇拜的一个人便是谢朓。他提到谢腱的时候非常多。特别是到了谢腱所常到的地方,便更令他追怀无穷:“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腱北楼》)晚年的李白,从夜郎之放被救回后,便徘徊在宣城附近,大概因为宣城是谢胱的足迹所在的缘故了。在李白追怀谢朓的诗中,尤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最佳:“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对于谢朓的诗,崇拜得很认真,我说过,李白什么事都很认真的。他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有:“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这是因为谢腱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诗。在李白以前的其他任何诗人,都没有像谢朓这样使他赞叹、激赏过。李白对谢朓的纪念,我怀疑不止是因为诗,恐怕与谢朓的遭遇也有关。他在《秋夜板桥浦泛舟独酌怀谢朓》中说:“玄晖难再得,洒洒气填膺。”从中知道李白是为他不幸的收场而抱不平的。我们知道,谢朓生于公元464年,早于李白237年,他小时候就好学,有芙名,因为“逢昏属乱,先蹈祸机”《<南齐书·谢胱传》).他下狱死时才36岁。他善草隶,长
五言诗。沈约曾说:“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谢朓传》上说他“文章清丽”。李白对于谢胱的推崇只在“清”而不在“丽”。李白说“中间小谢又清发”,又说“师传谢朓清”(《送储邕之武昌》),语凡数见,对谢诗的“丽”却几乎只字没有。
李白对于文艺的见解见之于他那《古风》头一首:“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他的见地是古典的。在同一首诗里他又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便又知道他所提出来的标准即是“清真”。谢朓够这个标准,所以他推崇谢胱。“清真”乃是李白的一种文学观,并不限于诗,乃是指一种风度,所以他形容王羲之“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
从潇洒、孤洁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握“清真”的意义。“清”就是不浊,所以说潇洒;“真”就是不虚饰、不矫揉,这样就不随流俗了,因此便又说孤洁。谢朓的诗里,因为时代之故,清则有之,“真”却还没能充分表现,李白的诗却已非常显然了,极其真。我常觉得李白的可爱,就在他“真”得不掩其矛盾,“真”得不掩其棱角,一会儿是陶潜,一会儿是孔子,一会儿是谢安,一会儿是鲁仲连,在不了解他的人,一定有莫名其妙之感了。而表现在技巧上的“真”便是“自然”,一点人工斧凿的痕迹都没有。这在李白的诗中是做到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都是自然到可惊的地步,这种自然超过了谢朓。
不错,清真是李白对于诗所要求的一个标准;不错,李白以这个标准而选择了谢朓。但是李白自己的诗却决不以清真尽之。李白诗的特色,还是在他的豪气,“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再好也没有的对于他诗的写照了!在一种不能包容的势派之下,他的诗一无形式!或者更恰当地如康德所说,天才不是规律的奴才,而是规律的主人。李白是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说到根本处,所有这一切只是由于生命力充溢之故,而这生命力又是自然的,毫无尘土气。“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这代表了李白一切的洒脱的风度。
凡是李白最成功的作品,例如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庐山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这些统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往往上下千古,令人读了,把精神扩张到极处,仿佛骑一匹快马一样,一会儿驰骋到西,一会儿驰骋到东,为李白的精神引导着。其内容如此,所以在表现上,便似乎没有形式,没有规律了——却到底仍不如说他是真正主宰着形式与规律了的。
李白在事业上想追踪鲁仲连,结果并没能如他那样得意,在文学上称赞谢玄晖,造诣却超过了他万万了。
(摘编自李长之《李白传》)
相关链接
谢朓,字玄晖,南齐代表作家,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齐东昏侯时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谢朓的诗多描写山水景色,风格清逸秀丽,完全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为时人所爱重。其重要特点是借山川景物来表现思想情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李白诗中提到谢朓的地方特别多,谢朓令他追怀无穷,使他赞叹、激赏,李白对以前的其他诗人都没有这样过,所以说谢朓是李白最崇拜的诗人。 |
B.李白在事业上一直崇拜鲁仲连,但政治事业失败后,到了晚年,从夜郎之放被赦回后,李白便开始在文艺上崇拜诗人谢朓,写了许多诗追怀他。 |
C.李长之认为李白对谢朓的崇拜很认真。实际上,他不是什么都崇拜,他只欣赏谢朓诗中的“清”,而对其诗中自己讨厌的“丽一却视而不见 |
D.李白的文学造诣远超以善写山水、诗风清逸秀丽闻名的谢朓,但李白的确是推崇谢朓的,并且也继承并发扬了谢诗中一些优秀的、独特的因子。 |
E.作者引“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等句,意在说明李白诗歌技巧上达到的“自然”程度,他是真正主宰诗的形式与规律的诗人。
李白诗歌特色和谢朓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作为从《李白传》中节选的一部分,本文在内容选材、艺术表现手法、语言表达、行文方面各有什么突出特点?请任选三个方面简要说明。
作者推论出韵李白“最崇拜”谢朓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作者的推论?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汉字与书法艺术是绝对不能割裂的。“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世界上存在着数百个国家和民族,它们大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它们的文字书写没有成为一门艺术。而独有汉字在其衍变过程中成了艺术,或在汉字产生之初便具有某种艺术性。一些学者以“书画同源”说阐释汉字成为艺术的起因及性质,如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金学智《书法美学谈》等。由于文字起源于象形,并且由于“文字的点画书写能够造成各种同现实生活中的形体(或动态)有类似之处的形体”(刘纲纪语),所以文字书写成了能够描写现实生活的形象艺术。这种以为书法一定反映现实生活的观念,显然只是套用了一般的艺术原理。更多的人认为汉字成为艺术是由于汉字的结构这一事实,并由此认定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其成为艺术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其单纯的书写成为艺术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从“六书”造字原则看,我们似难以确信汉字产生的过程即是书法艺术产生的过程。“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形声、会意为造字方法,转注、假借为用字方法。四种造字方法的目的并非在于审美,而均在于实用。即使如象形,是根据物质形状描绘简化而成,其简化的过程多少含有某些抽象的因素,然其目的仍是致用为上。由此可见,汉字在一开始并无明显成为书法艺术的迹象。
我们似应再作如下的假设:如果说,作为书法艺术主要表现工具的毛笔至今仍没有发明,今天所说的书法是否能在历史上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呢?也许人们会说,今天见到的许多历代名作并不全由毛笔表现,那些墓志砖铭、摩崖刻石、甲骨卜辞、青铜铭文等等,或由刀刻,或以模铸,而它们的艺术水平仿佛不在毛笔书法之下。但应当指出,这些非毛笔书写类的书法,在它们制作之前已经汲取了毛笔书法的意味(笔意),人们在刻或铸时潜意识地将笔意考虑在文字的运笔中,大多数碑刻则为毛笔书丹后刻石的,这是毛笔使用后给人们在书写时带来某种审美意义上的超越。比较一下笔画尖细的甲骨卜辞与血肉丰美的青铜器铭文,可以悟得毛笔等书写工具的使用对文字书写成为艺术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以断定,汉字书写成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除了先天的汉字特质外,毛笔等工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文字书写发展为艺术的催化剂。而使毛笔等工具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则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古代大师们在挥运毛笔时感悟到了某种表达其审美理想的可能,这使文字书写跃过单纯的美而成为一门独立而蕴含极深的艺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的一项是
A.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前提。 |
B.笔画尖细的甲骨卜辞与血肉丰美的青铜器铭文,或由刀刻,或以模铸,它们的艺术水平也很高。 |
C.古代的大师们在用毛笔等工具书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能借助书写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使文字书写蕴含极深。 |
D.中国文化思想在书写过程中的渗入,使毛笔等书写工具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对文字书写成为艺术起到促进作用。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有数百个国家和民族,它们大部分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没有形成书法艺术。 |
B.“六书”中的“象形”,通过抽象将物质形状简化为线条,其目的主要还是在于实用。 |
C.汉字“六书”即汉字的六种造字或用字方法,其目的并非在于审美,而均在于实用。 |
D.汉字书写成为艺术的起因,以及汉字书法艺术的性质就在于书写与图画是属于同源的。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志砖铭、摩崖刻石、甲骨卜辞、青铜铭文等作品,或由刀刻,或以模铸,但与毛笔书写不无关系。 |
B.日文、古韩文中也有汉字,由于日本、韩国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而它们也有书法艺术。 |
C.钢笔书法等硬笔书法汲取了毛笔书法的营养,融入了中国文化,所以硬笔书法在书法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
D.简体字没有繁体字复杂,简体字书法达不到繁体字书法的艺术高度,所以很多书法家喜欢写繁体字。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那么城市则凝聚了人类自远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近年来,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逐渐引起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一个城市是否可能或应该具有特定的色彩基调?什么样的城市色彩基调能够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反映出城市特有的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质?如何从色彩这一设计角度使城市具有统一和谐、美丽宜人的景观,从而给生活于此的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城市色彩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个个体,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体城市环境。
“城市色彩”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新领域。以前实用色彩的研究和运用很少涉及城市这一对象,色彩这一论题没有被提升到城市的范围来进行探索。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城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色彩的实际运用是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问题,诸如“选择什么颜色”或者“喜欢什么颜色”这类问题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似乎成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应该说,正是这种将色彩视为个人喜好的观念,以及城市景观品质意识的匮乏,使城市环境中的色彩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对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形成、保护和发展极为不利。针对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正是试图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这一复杂的对象展开研究,最终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大中型城市,一般情况下都会形成具有功能特征的区域,以此为据可以建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模式,即以建筑区域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角色和性质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以区域为单位的建筑及其他重要视觉元素的色彩景观控制。中心商务区往往因集中了城市的高标准建筑而具有城市标志的作用。像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商贸区,多以高层、超高层的写字楼、酒店或大型综合性建筑群为主,在控制策略上,应以色彩的调和为主。
商业区常常以商业街或商业广场等形式出现,其色彩一般是城市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应该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商业区所应采取的控制策略是不同的。传统商业街所要传达的文化含量并不亚于其商业性,因此,色彩的处理应慎重,广告招贴和商品陈列应遵从传统方式,避免因色彩面积过大而破坏景观。而一般商业区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目的,色彩多变、强烈冲击的视觉效果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特色。但国内很多城市的商业区经常存在广告过多、过于杂乱的通病,相对而言,欧洲城市的商业区则要“安静”得多。
传统地方文化保护区是城市地方历史和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是保护地方人文环境和发扬其特色的重点所在,因此需要格外仔细地分析研究和慎重操作。对于确实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外立面应以保护性清洗为主,尽量保留其原有的材质和色彩,绝不应盲目翻修粉饰,整旧一新。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可以使城市成为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但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只有尽快将这个研究课题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中去,并在研究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条例,才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指导和管理。
作为城市面貌的重要信息之一,城市色彩可以反映城市的______________。
作者认为,商业区的色彩景观应如何控制?
作者提到欧洲城市的商业区时用了“安静”一词。请推断“安静”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示众”有悠远的历史,在文明史上,“示众”担当的功能主要是惩罚,其次是教育,“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我们看示众现象,多半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教育领域,它的威慑力、它唤起“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羞耻心,都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关于示众的起源没有人提供答案,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难以肯定它究竟是政治人物发明,还是教育者创造,抑或是父母总结出来的。如果按照《易经》提供的线索,我们大概能够猜想,示众在中国,是统治者们的杰作。无论是谈论市场经济的“噬嗑卦”,还是谈论教育的“蒙卦”,先人都系辞以“示众”一类的字样。“噬嗑卦”的系辞是,“亨,利用狱。”蒙卦的系辞是,“利用刑人,用说桎梏。”可以说,无论起源,东西方人是不约而同地发现了“示众”的功能,它利用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使人“浪子回头”、“知错认错”,使围观者引以为耻引以为戒,不越雷池一步。示众有过巨大的历史意义。
当代学者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阶段:“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阶段;“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阶段;“和谐为体,中庸为用”的阶段。可以说,示众正是文明第一阶段的应有之义;或者说,凡是示众文化盛行的地方,不过仍处在第一阶段而已。在这个层面上,西方走在人类的前头。
早在18世纪末,一位名叫本杰明·鲁思的西方学者就把示众柱等刑罚史上的物品视为野蛮时代和野蛮国家的标记,视为理性对人们心灵影响微弱的证据。我们今天看到,示众现象在发达国家是越来越少了,在我国也遭到大众的抵制和不安,因为示众冒犯人的尊严。当专制不用教化的时代,示众就失去了意义。示众只是权势者的游戏,这种游戏只能培育冷血的看客。当一个文明体不再能以专制为本体的时代,示众也会失去意义。革命者不怕示众,甚至以示众相标榜。陈毅有诗为证: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当一个共同体失去应有的善恶是非的时候,示众就会失去意义。复仇者、侠义者、替天行道者不怕示众。山西杀人犯胡文海临死前握住干警的手:“先走一步。”当一个社会混浊得只能将苍蝇蚊子示众时,示众就显得滑稽,显得恶心。
因此,示众是有条件的。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之存在有其阶段性,即孩子阶段。人类的青春少年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当代文明,建立在价值理性和工具技术理性之上的文明,乃是文明的成年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示众文化属于人类的传统文化,属于东方社会,属于孩童时代,属于农业文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人被称为“子民文化”,也解释了我所说的至今不绝的“类人孩”现象。棍棒、体罚、羞辱、示众,以出孝子、忠臣、顺民、节妇,等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人从子民到最有天才的思想家,在人生无望时都求助于“良心”的救济,人的良知良能植根于其童年的羞耻心。这也解释了当今时代,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从老舍、傅雷到当代众多受辱的中小学生,一经示众,并非驯服归顺,而是多自杀以死抗争,即说明当代文明的成年属性,理性对心灵的影响日益加重。
(摘编自余世存《“示众文化”:强权游戏催生冷血看客》)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示众现象经常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和教育领域,它唤起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以达到惩罚和教育的目的。 |
B.按照《易经》卦象提供的线索,多种卦象的系辞都有“示众”的字样,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中国示众是统治者们的杰作。 |
C.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个阶段,示众是第一阶段的普遍产物,统治者需要示众使犯错者知错认错,使围观者引以为戒。 |
D.人性深处的羞耻心只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孩童阶段,而当代文明建立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上,所以当代许多受辱者一经示众,并非驯服归顺,而是自杀抗争。 |
下列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现代西方社会已经超越“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阶段,走在人类的前头。 |
B.当专制不用教化的时代,示众变成了权势者的游戏,培育着冷血的看客。 |
C.陈毅的《梅岭三章》这首诗恰恰说明,当一个社会混浊得只能将苍蝇蚊子示众时,示众就显得滑稽、显得恶心。 |
D.棍棒、体罚、羞辱、示众以出孝子、忠臣、顺民、节妇等现象主要出现在人类发展的孩童时代,属于农业文明的产物。 |
下列现象不属于示众的是( )
A.明代《大明律》规定,贪官一经查实,将被押到刑场,砍下头颅,挂到竿子上,再剥下人皮,塞上稻草,摆到衙门公堂旁边。 |
B.“成都别车女司机被男子当街殴打”一事成为舆论焦点。女司机卢某遭人肉搜索,她的身份证、开房记录等众多个人隐私被网友公开。 |
C.为了催缴学费,西安某大学在学校的公告栏里贴出一份题为“无故不缴费学生情况”的名单。 |
D.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忏悔。他面对600万犹太人的亡灵,表达国家歉意。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青花蓝
刘英敏
①若说中国红是从太阳上采撷的,那么,青花蓝就是在泥土中绽放的。若说中国红是中国的“动”色, 则青花蓝是中国的“静”色。一动一静,中国有味。她兼具儒家的温度、道家的洒脱和墨家的勤朴。她是素与雅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国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颜色。中国的士,“居庙堂之高”时,往往喜欢黄金黄;“处江湖之远”时,往往喜欢水墨黑;但他们内心深处喜爱青花蓝。
②农业中国,以“土”为其“五方”之中心。 青花瓷,脱胎于土,成型于火,获生命于青花蓝。因此说,青花蓝是泥土中绽放出来的。瓷,或者说青花瓷,是另一个中国。瓷的本性是刚的(虽然她不像刀,不具侵略性)——一旦“玉碎”,却化为片片刀锋,虽千百载也不腐。而铁枪、钢刀,几十年风雨就腐烂了。
③周杰伦的歌《青花瓷》留恋、咏叹青花瓷。 “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七绝·青花》)。“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慢拂弦,岁月浮华,一梦千年。可参造化天地妙,无极由来太极添。太极添,业火凝炼,玲珑惊艳。”(《忆秦娥·青花瓷》)两位无名者的青花瓷诗词,甚合吾意。
④农业中国男耕女织,织的就是蓝印花布。她也是从花儿——棉花中走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战国时国人已从蓼蓝草中提取“靛青”染色。解放后不写小说写服装史的沈从文考证:“……后来逐渐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以布抹灰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蓝印花布为世所重在宋,盛行于明、清。青花瓷予国人以刚、以饱,蓝印花布予国人以柔、以温。千百年,蓝印花布做衣裳、被套、蚊帐、婴儿的襁褓、行者的包袱……她比粗陋的麻布细暖,她无绸缎、毛皮的高贵,但她予千千万万布衣以尊严,还有欢和爱。如今,蓝印花布在云贵一带的少数民族才较常见,并且是珍稀旅游纪念品了。
⑤蓝底白花,以斑点的粗细、疏朗组合而成,如星空闪烁,一种悠远、宁静的气息袅袅而来。她兼有少妇的端庄和少女的俏皮。她天性属于山清水秀的江南:温婉白美的女子,“缓缓地”穿上这种蓝得清纯,白得朴实的布衣,秀气不落凡俗,典雅不失明快,款款地走来……那才是个美不胜收的南中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一个如茵绿草与蓝印花布作大背景的红火江南。
⑥蓝印花布,还有团扇、青瓷、宣纸、毛笔、线装书、油灯、油纸伞、秦砖汉瓦、儒家礼仪等绘就的岁月,一步三回首,远去了……
⑦青花蓝,民间中国的容颜,也是蓝天和大海的容颜,是中华的“基准色”与活力源泉。
(选自2015年2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请简要说明第一段中画线句的含意。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行文层次。
请结合文意,阐释文末“青花蓝,民间中国的容颜”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面对欣赏对象时,我们对于形制的重视还是倾向于大江大河,峻岭崇山,长篇巨制,富丽堂皇。由于形制巨大,决眦而入,砉然映现,使人大为震惊。今日之欣赏语言常有“太震撼了”一词,用来表达内在情感的一时之震动。如果是小形态,小丘小壑,小虫小草,断然不会有如此惊兀。譬如观齐白石笔下小昆虫,那么细微而薄的翅羽,那么细腻的触须,是不会惊呼震撼的,只是暗暗叫绝,对如此笔调细细把玩。
大小只是空间形式,物质形制而已。明人谢榛认为:“大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可见,大未必佳,小未必不佳,不可执著于外在的恢宏与浩大。禅语云“芥子足以纳须弥”,这就是小的魅力。有的书法作品实在很小,这是它的规定性决定的,如一枚木牍书法,一枚信笺纸,就是以如此尺度示人的。一个人在如此小的空间表现,同样是一种精神需求,同样需要技法的力量、审美的力量,能够表现到何等分寸,并不可因为小而轻视。但我们往往会提出小中见大的意见,以为这是小作品的高境界。其实小就是小,未必见大。小而精致、灵动、巧妙,如此持守于小,已经足够。震撼是一种美感,那种扑面而来的气势、力量,使人猝不及防,魂魄失守,惊谔无措,一时身心悚动,难以自持。唐人论书诗中常有这种观赏的效果,书者执笔疾驰,观者激动失色失声,整个场面互动,一时鼎沸。这种美感是明显的,由此更易于表达、渲染,更令人倾倒。这使得表达时落了俗套,所谓“太震撼了”,千人一词,似乎不如此言说不足以表现心灵状态。那么,震撼之后有多少人细细把玩,将其放在平静的心态下呢?所以清人张向陶问得好:“听到宫商谐畅处,此中消息几人知?”
相比之下,更有悠长意味的是那些细流涓滴不绝如缕的幽微之美感,它们不动声色,细细诉说,让人激动不了,无所谓震撼、震惊,似乎寻常之至,甚至还有一些柔软、微小,倘若心情粗糙匆匆而过,还真的把它们忽略了。这一类的小作品,有着江南那般的秀气、秀色,以韵行于婉曲,深婉不迫,不冲动、兀傲,具备平静温和之致。在缓慢的生活节奏时代里,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坐下来细细品咂,没有急匆匆赶路的焦灼,更没有一次性消费的决断。那么,那个时代那些人,就有可能去发现那些婉约、细腻之美。有古典诗词欣赏者提出了欣赏的“弱德之美”,想一想还是很有道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固然有豪迈之美,“大江东去”也有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做振聋发聩之声,但是我们去读姜白石的词,那词中经常出现的暗水、坠红、冷香、淡月、寒蛩,笔致清虚,意境空灵,善于以冷色调来处理炽热,使之雅化弥漫。初始时阅读是会脱手放过的,再读时就有了睹水中花影、帘里美人之感,如微风花上过,冷香疏影时隐时现,反而不能释卷了。由于作品不正面地给欣赏者强烈冲击,反而使人生出好奇,经婉曲小径引导,走入幽僻处,注意到了大场面所没有的景致。
宋人包恢说:“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
(节选自朱以撒《优婉不迫》,有删减)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作品的大和小只是空间形式和物质形制,欣赏者对于大和小的领会,会有截然相反的心理体验。 |
B.艺术家应尽力创作形制巨大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更具震撼力,更能带给人们难以忘怀的审美体验。 |
C.形制的大小并非是艺术审美的关键,小未必不佳,优婉不迫的小作品,更具悠长的意味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
D.审美鉴赏不可执着于外在的恢宏与浩大,小作品虽然对技法的力量要求相对较低,但同样具有审美的力量。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形制巨大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气势宏大的阳刚之美,给与欣赏者的心理体验是非常独特的,让他们感到突兀、惊谔、震撼。 |
B.形制纤小的优秀作品多具备精致、灵动的特点,与形制巨大的作品相比,能带给我们平静愉悦的心理体验,更适宜细细把玩。 |
C.无论是形制微小的小作品还是气势恢宏的大作品,虽然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但同样需要创作者具备特定的创作技法和审美追求。 |
D.形制纤小的作品,虽然在形体上精致小巧,但在内蕴上则一定表现得含蓄蕴藉,优婉不迫,耐人寻味,更为广大读者喜爱。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禅语云“芥子足以纳须弥”,“芥子”就是微小的芥草种子,“须弥”指须弥山,微小的种子可包藏巨大的山体,用以说明小的形制同样具有让人惊叹的震撼力。 |
B.“听到宫商谐畅处,此中消息几人知?”原意是很少有人会体会到诗歌韵律的精妙之处,用以说明大的形制虽令人震撼,但不一定能给人带来精微细致的审美体验。 |
C.作者以姜白石词的婉约之美与陆游、苏东坡的词进行比较,两相对比,肯定了姜词雅致委婉,意味深长,同时也批评了豪放派作品平实直白,缺少艺术表现力。 |
D.结尾引用宋人包恢的话用以阐明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即好的作品在内容上要含蓄深刻,有意蕴;在形式上要平淡自然,切不可追求华丽的辞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社会向来以幅员广大、民风殊异为其核心特征。差异的民风营造出差异的地方秩序,进而形成了各地特殊的社会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体系又被称为“乡规民约”。这不是指国家法体系意义上的正式的法律制度,而是在地方上极为有效的规条以及数代沿袭下来的习惯。这些规条和习惯在一个地方不仅有效而且起着跟法律一样的约束人的行为的作用。
乡规民约在中国历史悠久。据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周代就有邦国之内的州长、党正、族师以及属地里的人民一起听人诵读邦法的记载,不过真正地成为地方制度要从北宋写作《吕氏乡约》的蓝田四吕兄弟开始算起。明代中后期,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崩溃,乡规民约曾经一度中兴,上下达成倡导“乡约”的共识。到了民国时期,由于严重的农村危机,里甲制度曾经再度复兴,伴之而出现的就是以地方自治为目标的各个层次的乡规民约得到蓬勃发展。究其本意,“乡约”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乡村城防的民众,以美俗息讼、安里弭盗为宗旨,或为了抗敌御侮、保耕护林、应付差徭等而自发订立、共同遵守的乡规民约;二是指建立在自发订立、共同遵守的乡规民约基础上的,伴有一套较完整的体制,以口头规劝、立誓和乡评载之簿册的形式,对本乡本坊的民众进行彰善、纠恶的自治组织,这也是乡约的实质。
乡约根本上是一套道德教化的仪式,它之所以有效率,在于其相信人性根基于善,凡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都可以经过乡约的宣讲而得到纠正。
实质上,乡规民约是具有跟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有着异曲同工作用的社会约制机制,只是其管辖的范围有限,仅限于乡里的范围。但正是由于其地域范围的有限性,使得其效率在当地特别的明显。不过应该指出的是,由于乡规民约的地方性特质,其效率是建立在自发性的基础之上的,离开这一点而越俎代庖地外加一种“乡规民约”,如今天许多地方写在乡村告示牌上的那些命令式的“乡规民约”,其对于村民的约束力几乎为零。这同时也提醒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他们应该真正地从尊重当地人自发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这样的高度来重新理解作为建构新乡村法制秩序的乡规民约。因为,确实不能否认,乡约制度乃是长期发展起来的用以教化、组织以及鼓励人们相互和谐地生活的、老百姓自己认可和接受下来的行为规则。
这种乡规民约能够持久地起作用是与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密不可分的,这种结构就是已故的费孝通教授所总结出来的“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的两股轨道,对于前者我们强调过了头,而对于后者又无人问津,近乎凋敝了。但是乡规民约能够发生作用的土壤恰恰就在这“由下而上”的轨道里,这一轨道能够真正地起作用是因为那里的秩序是自发生长出来的。
(选自赵旭东《乡规民约与新乡村建设》,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差异的民风营造出差异的地方秩序,进而形成了各地特殊的社会规范体系,即乡规民约。 |
B.乡规民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乡约根本上是一套道德教化的仪式,它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
C.乡规民约是具有与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有着异曲同工作用的社会约制机制,只是其管辖的范围有限。 |
D.乡规民约具有地方性特质,它起作用的基础是自发建立的社会秩序,这对新乡村建设有重要启示。 |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属于“乡规民约”的一项是( )
A.某村经商议出台了《红白喜事办理办法》,规定凡本村村民,家里有红白喜事,皆由村里集体操办宴请亲朋,不许大吃大喝,不许攀比、浪费。 |
B.某村村委会的墙壁上,醒目地写着“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幅标语。 |
C.某村亭内保留着两块乾隆年间的禁约碑,其中一块禁约碑刻有关于大米买卖使用椰筒作为量具以及操作规范的规定,要求做买卖要童叟无欺。 |
D.四川隆昌县有着“川南民风民俗的活化石”美誉的“鬼市”延续至今,它遵循着颇具地方特色的“夜半相聚、鸡鸣则散”的市场规矩。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周代就有邦国之内的州长、党正、族师以及属地里的人民一起听人诵读邦法的记载,但此时尚未形成真正的乡规民约。 |
B.“乡约”一词的第一层含义是指本乡自发订立、共同遵守的规约,第二层含义是指对本乡本坊的民众进行彰善、纠恶的自治组织。 |
C.乡规民约有效率的原因在于其相信人性根基于善,实际的情形是通过乡约的宣讲,那些违背社会常规的行为都能够得到纠正。 |
D.乡规民约持久发生作用的土壤是在中国社会整体结构中“由下而上”的轨道里,而现在人们对这一轨道却极不重视。 |
现代文阅读。
2012年浙江卫视强力打造了一个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这一栏目一出现就引起轰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 “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获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
B.《中国好声音》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的最重要砝码。 |
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因而赢得了公众。 |
D.《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此《中国好声音》中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因不够真实就引发了一些争议。 |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
C.选手们的经历更加真实,他们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只有这样,《中国好声音》这个优秀的节目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
D.《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B.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因此,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 |
C.选秀节目对“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
D.《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的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哲学是过程哲学
生命是一个自然过程,人生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样说好像有点绕弯子,不如把话说得直接一些。那就换个说法:任何人都得经历从出生到死亡,一百岁如此,七十岁也如此,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终极结果都是一样的。但谁都不会追求这个死亡的结果,反倒是特别希望延长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由此可引申出一个判断,人生哲学不是重视结果的哲学,而是关注和充实过程的哲学。过程对人生有无限的意义,终极结果对人生基本没有什么意义。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不空虚不白过,那就要把人生视作一个美好的过程,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至于结果不必太在意。
不妨用比较的视角来看,我们会对人生哲学是过程哲学的说法更认可。人生与无机物有个本质的区别,它是一个不可逆但可复制的主观生命过程,而没有生命的物质仅仅是客观存在,存在形态也是可逆的,打碎了的玻璃还可以再生,人则做不到这一点。
再深入一步分析,人生与其他动物生活也有很大的不同,人生是思维和劳动互相促进的社会活动,动物即便是高级动物,也无法进入这种状态。作为整体人的进化,使社会越来越复杂,以致到了异化的程度。愈加复杂的社会,又使个体的人不得不以复杂来适应,这反过来又增添了社会的复杂性。
照此一来,不少人都切身感到人生越活越累,有时真的觉得不如野生动物甚至不如家畜宠物过得幸福。人生确实有点累,但是,着眼于结果的累和关注于过程的累,会生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人生的态度,并会产生出不同的哲学理念,直到决定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的人生观。
假如一定要说人生是结果哲学,那它就是永远不能满足的遗憾哲学。换另一个角度,把人生当成过程哲学,那它就会是体验和感悟这个美好世界的快乐哲学,每一个过程又都会有体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当然,结果和过程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过程是由一个又一个结果来连接的,结果不但是一个过程的结束,又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过程之中蕴涵着无数个结果。过程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过程是一个又一个结果连贯起来的,就像一串珍珠项链。
人是生活在过程之中,还是生活在结果之中呢?就终极意义来说,人只有一瞬间是生活在结果之中,那就是生命终结的那一刻。那么,忽略人生这个谁都不会情愿的结果,一辈子时时刻刻都生活在过程之中,不是很好吗?
所以,我不反对人生要确定一些阶段性目标,但也不赞成把人生牢牢地捆绑在这些目标上。人生过程的充实和历练,往往比难以把握的结果更美好幸福快乐。因为,人生有这样一个令人安慰的现实——我们在过程中得到的,总比在结果中获取的要多得多。
人生的过程哲学,是否值得欣赏和践行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不属于作者得出“人生哲学应是过程哲学”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的一项是
A.人生的终极结果完全一样,但人生过程可以丰富多彩。 |
B.人生不仅是客观存在,更是一个可复制的主观生命过程。 |
C.人生是复杂的社会活动,与社会相互促成各自的复杂性。 |
D.人生活在过程中,将会体验和感悟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借“打碎了的玻璃还可以再生”之例说明无机物存在形态的可复制性。 |
B.人生的终极结果是死亡这一事实,使得不少人产生了人生越来越累的感觉。 |
C.一个人如果信奉结果哲学,其人生过程中将会体会到许多的美好和快乐。 |
D.人生确定的一些阶段性目标,可以成为人生过程的重要部分。 |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人生是过程的哲学”这一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
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他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漂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海德格尔有对器皿的特征的精彩描述:“空,或虚空,才是使壶具有盛水功能的东西。空间,壶的空无,正是壶作为空器之所是。”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
诗歌的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万象皆从空中来又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飘渺的曼气环绕。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
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空故纳万境”,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
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
(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大都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不在场语言为“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语言字里行间和之外的内容。 |
B.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在场语言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 |
C.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 |
D.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相互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的。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从来都不存在,不在场语言让在场语言和世界有了联系。 |
B.空所成为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意在于空白,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 |
C.诗之妙在于不在场语言,在于空白,它突破了在场语言的时空的限制,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地域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读,永远不能领略其精妙。 |
D.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得到的观点,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创作,诗歌也好绘画也好皆如此。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油画是写实的,它不留空白,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而油画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切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样。 |
B.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足见中国人对空白理解之深刻。中国画家的用心在空白之处,让画面上的一花一草、一鸟一兽、一山一石被飘渺的灵气环绕的正是空白。中国诗亦然。 |
C.汉语诗歌的文“意”是不可穷尽的,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如此,每个人的解读都会不同。 |
D.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的是诗歌之空白,空白倾出万境,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空白的地方仿佛就是诗歌远望的故乡,安顿着人类的心愿。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
钱理群
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但 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 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 化的特征。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 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 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 是讲《论语》,而是读、背。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 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 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这涉及到经典阅读的特点,我认为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非常个人 化、非常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同读者对经典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发挥。
我强调“发挥”,也就是说阅读经典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要有我们的理解及发挥。最好的经典的意义都是原创者和阅读者、研究者共同创造的,任何经典都是这样,所 以有一个过程。从经典变成学说,如儒家从《论语》《孟子》变成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解经者,解释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新的创造的,所以出现了 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家,他们是接着孔子往下讲,对孔子思想包括孔子文本通过主动的、细腻的阅读有新的解释、新的发挥、新的创造,最后成为儒学。儒学就 是孔子他们所开创的,被后来的阅读者、研究者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学说。
(选自2014年2月13日《人民政协报》)
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方法,是进入作品的方式,它是进入经典作品艺术世界的途径。 |
B.经典阅读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的阅读,读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达到深度阅读。 |
C.经典阅读在今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现在的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只是网络读书。 |
D.经典阅读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再创造的阅读。 |
关于“进入经典”,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经典可以采用朗读,比如鲁迅作品中的韵味、情感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就需要靠朗读来获得。 |
B.进入经典可以采用分析的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等,例如对西方经典就只能通过分析来接近进入。 |
C.进入经典可以通过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进入的方式,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最传统的方式。 |
D.进入经典可以通过读和背,通过读和背来感觉、体验,读过背过了,经典就进入到读者的生命中了。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短平快”的网络阅读,作者肯定了它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出它存在着两大问题,所以需要强调深度阅读。 |
B.阅读经典作品,需要分析,但不能完全靠分析,必须重视对作品的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
C.不同的经典作品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发挥与不同的创造。 |
D.儒家学说的开创、发展过程,证明了经典是怎样成为学说的过程,它是由原创者、研究者和解经者共同完成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时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 |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有的青年即使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但也无法有同样深切的感受。 |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显然没有那么大。 |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小。 |
B.西汉时,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儒家思想,在他的带动下,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
C.魏晋隋唐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
D.《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它对后世造成的深远影响,主要是来自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
D.如果没有对老子的道家思想进行增益,那么道教的影响就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就不能像儒教那样长久不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春节民俗艺术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全民欢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
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以至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关于“现在年味淡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春节不如以前热闹,真正的民间创作随节俗的淡化日益缺乏,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
B.当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关联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都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
C.每当过年时,人们都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以及塑面花等,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 |
D.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活动缺乏真正的民间创作。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前“春节”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让一些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有了更多的审美期待。 |
B.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相比,前者不如后者,因为前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不健康的,而后者则凸显乐观主义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 |
C.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交通受阻;但这种倡导其实是无力的,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几乎人人都想回家过年。 |
D.作者认为,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就有可能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但“春节回家过年”在民族文化记忆中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也是民族文化历史中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 |
B.在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民间艺术无疑是极具有表现力的,它不刻意模仿客观事物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具有强烈主观色彩。 |
C.人们普遍对“春节”有着期待的心理,这也体现在它既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又可以具有审美欣赏的作用,还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
D.若要充分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那就要解决作为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但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清代词流派概述
清代的词坛被誉为词林发展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这种说法并不意味着清词只是宋词的简单重复或再现,而是以一种经过了时代浸染和词自身蜕变之后的新发展。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词家辈出而又流派纷呈。
流派是指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理论主张,以及相同或相似的创作风格的若干作家组成的一个团体或者群落,流派的产生是文学繁荣的标志。清代词坛上的流派纷呈,是建立在对词这种文学样式的群体认同基础之上的,或者说到了清代,词才最终确立了自己与诗、文一样的独立地位,才真正从创作实践到理性认同都进入了成熟时期。而地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清代词坛的风格流派便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从明崇祯初年到清顺治朝的四十多年的时间,是以陈子龙、李雯等为领袖的云间词派盛行的时期,云间属于当时的松江府(今上海松江)。这一派词人标举南唐、北宋词,称他们的创作是“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陈子龙《幽兰草·题词》)。他们标榜天机自然的高浑境界,追求典雅婉妍的风格旨趣,但因纠缠于传统的“词为艳科”的观念之中,有意同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保持距离,所以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并非相一致。虽然如此,云间词派还是开启了一个词风转变的历史时代。另外,在明末清初的词坛上还有浙江嘉善地区的“柳州词派”,以及以王世祯为首的广陵词人群体,后者是清代第一次形成的大规模的词人流派。
从清顺治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之间的四十多年,为阳羡词派活跃的时期。这是清初另一个规模更大的词学流派,将陈维崧作为自己的宗主和领袖。这一词学流派开始从观念上反拨“词为艳科”“小道”的传统偏见,在理论上主张崇情主意、不拘一格,把词提到与“经”“史”并驾齐驱的地位。从创作实践来看,他们把“哀民生之多艰”和“惟歌生民病”的诗学传统,运用到词的创作之中,用民生疾苦和家国之痛的切肤感受,代替词人风流的“浅斟低唱”和“偎红倚翠”,从内容的深厚和广博上提升了词的格调。可以说,到了这一词派出现,清词的嬗变才真正形成。
正值阳羡派衰落和浙西词派渐兴之间,在北京的词坛上活跃着被称为“京华三绝”的曹贞吉、纳兰性德和顾贞观。纳兰的《饮水词》以才气运词,凄绝冷艳的格调辅以深厚真挚的感情,得南唐二主词之情致,其悼亡篇可称千古一绝,读之令人心碎肠断。他们三人虽然没有立帜结派,但走的都是“独抒性灵”的创作道路。
康熙朝时,词坛上再次诞生了另外一个影响更大、延续时间长达百年之久的词派,这就是以朱彝尊为旗帜的浙西词派。浙西词派的词人实际上并不完全是浙江人。朱彝尊作为该派的宗主,其词既有愤然慷慨之作,又有轻逸流丽之篇,或重情的渲染,或主景的描绘,多有足以传世的不朽篇章。
嘉庆、道光而后,清代词坛上重新出现一个较大的词派——常州词派,这一词派也长达百年之久,但其中堪称大家的词人并不是很多。张惠言是此词派的宗主。
道光咸丰以后的清代词坛,在常州词派以外产生了不少的词作名家,如龚自珍、项鸿祚、谭献等。他们把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纳入到词的创作之中来,就像杜甫的“诗史”一样,创作出了一批堪称是“词史”的作品。还有所谓“清末四大家”的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和况周颐,他们的作品成为清代词坛即将衰落之前的一丝回光返照。
(节选自张毅《词林观止》前言,有删改)
下列关于清词为“中兴时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词是以一种经过了时代浸染和词自身蜕变之后的新发展。 |
B.清代词坛涌现了大批的词人并且产生了众多的流派。 |
C.清词的“中兴”说的是再现和恢复了宋词的题材内容及艺术水准。 |
D.清词是在元、明两个朝代词创作的低迷之后的重新振兴。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文学流派的若干作家必须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理论主张、相同或相似的创作风格 以及相同的地域。 |
B.以纳兰性德为代表的“京华三绝”,虽然没有公开结成文学流派,但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道路是相同的,也可以作为一个流派看待。 |
C.“清末四大家”的作品是清词即将衰落之前的颇可称赞的佳作,四人之后清词也就乏善可陈、寿终正寝了。 |
D.阳羡词派对清代词风的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秉承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词为艳科”转变为关注民生疾苦、家国之痛,从内容的深厚和广博上提升了词的格调。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浙西词派的宗主朱彝尊,他的词风格多样,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多有足以传世的不朽篇章。 |
B.龚自珍、项鸿祚、谭献等人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可以作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史书来读,所以被称作“词史”。 |
C.虽然宋词成就斐然,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但只有到了清代,才把词提到与“经”“史”并驾齐驱的地位。 |
D.云间词派标举南唐、北宋词,标榜天机自然的高浑境界,追求典雅婉妍的风格旨趣,写出了一大批反映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