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文化全球性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很容易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面临安全风险,文化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与削弱,甚至还会招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
维护文化安全是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防范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但防范绝非封闭自囿。最有效的防范,永远都是自强自律;自强要求我们自律,警惕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把群众文化看作“下里巴人”的态度。更警惕一味崇洋媚外,紧紧盯着国外的领奖台,把文化创造的着眼点一股脑儿放在对奖项的拼争上。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自律自强还要求我们警惕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创造中的趋利、媚俗、浅薄、浮躁、恶搞、收视率为王、“娱乐至死”等现象,切实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上来。而最有力的维护,则始终都是开拓创新。因为,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威胁的,除了诸多外部因素,内部开拓创新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相较于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积累与文脉延亘,只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为什么能拥有文化强势并称霸全球?关键就在于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他们在文化创造中不仅将从欧洲带去的骑士精神、绅士精神和现代科技发挥到极致,还从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中“猎取”要件和元素。花木兰、孙悟空、熊猫、武术,以及《道德经》、《论语》、《庄子》、《易经》、《孙子兵法》和四大名著等,就常常成为其开发新项目和创造新产品的素材。不独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在其文化产业的生产链上也少不了中国文化元素。
面对安全威胁若单纯防堵与抵挡,效力不大。只有不断加大我们自身的开拓创新力度,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才能从要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文化与其他一切“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只有从被吸引、认同、接受、欣赏、消化与感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并产生价值。
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也是维护自身阵地的基础。只有开拓创新,才能把文化资源化成精品佳作;只有精品佳作形成阵势,才能产生文化魅力;文化有魅力、有召唤力,才能在全球化交流中实现自身的壮大与发展,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与能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的特性以及文化交流的形势提醒我们,维护文化安全,需要我们有效防范,更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文化安全是民族传承、国家稳定、人民得享文明之光的重要保障,坚决而持久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势在必行。在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全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地吸纳,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保持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艾斐《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
下列有关“文化安全”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安全问题是指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与削弱,甚至招致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而带来的风险问题。 |
B.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往往缘于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 |
C.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须靠自强自律,发展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警惕各种不良文化现象,让创作导向真正围绕人民这个中心。 |
D.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除了要解决许多外部因素之外,还要立足于内部,实现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开拓创新。 |
以下对文化“开拓创新”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开拓创新,要靠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而不是靠单纯的防堵与抵挡。 |
B.开拓创新,不仅仅是让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发展,还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从中获取创造新产品的素材。 |
C.开拓创新,要吸收消化有价值的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中国文化,但不能无选择性地全部吸纳而丧失自我。 |
D.开拓创新,是保持我国文化在世界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增强抗冲击能力、始终不受非本土文化影响的关键。 |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也是维护自身阵地的基础,也是增强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和能力的重要条件。 |
B.只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能称霸全球,原因在于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而强势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有欧洲因素,也不乏中国元素。 |
C.维护文化安全,最有效的防范是自强自律,最有力的维护是开拓创新。防范是针对外部因素而言,维护则是针对内部因素而说。 |
D.只要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的吸纳,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就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戏曲的和谐圆顺之美
——浅谈潮剧老旦的表演艺术
黄少君
戏曲表演大师程砚秋先生曾说:“戏曲基本上是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因此,在戏曲表演中凡一切“形之于外”的动作,无论它们是从生活动作中直接取来的,还是从自然界借鉴而来的,都必须经过相当大的美化处理——提炼、筛选、变形、规整等等,合乎美学要求,使之充分歌舞化、程式化、装饰化,从而凝练、沉淀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化形式。虽然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但在戏曲舞台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却是高度区分开来,这是由于中国总体艺术强调情感因素,重视情感表现的特征,所谓“事为情用”,“以情驭事”,决定了中国戏曲是一项情感大于理智的审美活动。譬如,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情感都可以通过唱、念、做、打来体现,在这里技巧的娴熟与感情的浓郁都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我认为一切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形象都应该是美的,即和谐、圆顺的,只是艺术的真实表现手段与方式的不同。
说到传统戏曲的和谐、圆顺之美,又不由让我想提起自己所学之行当——老旦。我扮演过不少不同类型、性格的角色,但我想,无论是《闹钗》中温厚的胡母、《母子桥》中善良淳朴的许氏,还是《雷震天波府》《刘明珠出征》中刚毅豪情的佘太君与刘明珠,它们首先是女人,是母亲,这是人物的共通点,也是我在舞台上诠释这些人物首要的出发点。我从演女人,演母亲的角度出发,以女性间特有的理解沟通与这些和我距离甚远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舞台成为了接通今古时空的轨道,这其实更是一种情感化了的美学评价,它凝聚了我对生活和人物的全部的真情实感。
老旦,年纪虽大,但性别仍然是“旦”,这决定了我们在塑造人物时要考虑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以求在表演时演出人物的气质与神韵来;相反,演出来的只能是人物的苍老和暮气。老旦是以扮演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为主,纵观潮剧舞台上扮演过的剧目,属于老旦站“中间儿”的折子戏或中型戏实在不多,大型剧目就更少了。在客观上局限了这一行当的开拓与发展,又由于历史因素,旧时候老旦多由戏班中的老生行当兼演,即使是专演老旦者也是由男性演员扮演,而且在表演上重于唱功,不甚重视身段表情,这造成了这一行当演唱苍劲、硬朗的表演风格。作为新一代的戏曲演员,如何使戏曲贴近生活,靠近时代,满足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是在古典戏曲舞台艺术与现代意蕴中寻找契合点的一个尝试。
潮剧老旦艺术从历史来看,它是在不断借鉴、丰富和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艺术创作也在尝试着在借鉴、丰富和发展的道路上探索。戏曲需要发展,传统戏是前辈艺术家们留下的精华;新编戏是我们运用传统进一步展示戏曲魅力的载体,塑造角色更需要演员个人的文化修养,新世纪的演员不能只是艺匠或是前辈艺术家们的克隆,时代需要我们承载起戏曲文化传播的责任,技艺无境,学海无涯。
(选自《戏曲艺术》,有改动)
下列关于“戏曲的和谐圆顺之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曲基本上是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是程砚秋最先提出来的,给后人以很大的启示。 |
B.中国总体艺术强调“事为情用”,“以情驭事”, 于是在戏曲舞台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区分开来。 |
C.作者赞同程砚秋先生的观点,认为一切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形象都应该是美的,即和谐、圆顺的。 |
D.戏曲表演中凡一切“形之于外”的动作,都要经过相当大的美化处理——提炼、筛选、变形、规整等等。 |
下列关于“潮剧老旦的表演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所学的行当是老旦,曾演过佘太君、刘明珠等人,作者以女性间特有的理解沟通与这些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
B.老旦的角色是以扮演上了年纪的人为主,作者所演的人物凝聚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物的全部的真情实感。 |
C.现在老旦这一行当演唱的风格是苍劲、硬朗,这与以前专演老旦者由男性演员扮演,在表演上重于唱功有关。 |
D.戏中虽同为老旦这一角色,但人物的性格却千差万别,如胡母的温厚、许氏的善良淳朴等等各有不同。 |
下列关于上文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作者从自身的演唱经历出发,指出时代需要我们承载起戏曲文化传播的责任,号召年轻人应不断学习。 |
B.演老旦时,一定要考虑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不然的话演出来的只能是人物的苍老和暮气。 |
C.作者以为潮剧老旦艺术是在不断借鉴、丰富和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而作者的艺术创作也在借鉴、丰富和发展的道路上探索。 |
D.传统戏是前辈艺术家们留下的精华,里面的角色都很鲜明生动,演员在表演时注意把握即可,与自身文化修养无关。 |
材料概括分析题。
晚明文化与昆曲盛世
郑培凯
昆曲是中国艺术在舞台表演这个领域,发展到巅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这个艺术形式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从晚明到乾隆。或许有人问,到了清朝中叶,昆曲还有发展的生机,不是可以反驳康雍乾三代钳制文化的说法吗?
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场域,虽然受到政局动荡及经济变动的影响,但审美追求所开拓的精神境界依然可以传承,艺术创造的成果可以历劫而重生。文化艺术一旦有所开创并能蔚成风气,形成典范,则可传诸后世,形成传统。晚明文化的重大意义在此。当时所创作的文学、戏曲以及各种各样艺术品在审美情趣上的成就,并不因明清易代的天翻地覆而消逝。昆曲的兴盛即在晚明这个时期,而其繁盛的生命力可以跨越改朝换代的戕害与创伤,一直延续到乾嘉时期。大家可能看过余怀《板桥杂记》这本书,主要写的是秦淮风月,给人一个感觉,是落拓文人的艳情文字,在国破家亡之际居然还怀想歌姬名妓的青楼风光。其实,余怀在晚年写《板桥杂记》,真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秦淮风月任情恣性的氛围。余怀这个人也不是大家以为的情场浪子,而是有守有节的文化精英,是个君子固穷的明遗民,甚至参加过反清复明运动。余怀著作资料大量散失,只有《板桥杂记》流通最广,使人误以为秦淮风月就是他唯一的生活行径。近几年因为学者的努力,有两部搜集余怀著作的诗文集出版,一部是《余怀全集》,一部是《甲申集外十一种》,让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一些文人,有其志向,有其政治操守,甚至投身危险的复国运动;但最欣慰的还是了解了当时的文化传统与艺术追求,他们经历的浮华世界,以及繁华所造就的审美境界。在清朝高压统治下,他们暗地里从事反清复明的远动,同时却可以公开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赏心悦目的诗酒风流以及千折百回、婉转动听的昆曲。我时常想,晚明昆曲的艺术追求,到了清代施行高压统治与文化钳制之时,仍然蓬勃发展,不是因为康雍乾三朝盛世的提倡,而是与这种缅怀故国的优越文化成就有关。清朝前半叶为什么还能够让昆曲继续发展,甚至出现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因为晚明余韵的延续,而不是清朝政治稳定局面的结果。
(选自2014年1月20日《光明日报》)
在作者看来,晚明文化的重大意义在哪里?
作者对《板桥杂记》这本书有哪些评价?
作者为何要写余怀这个文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
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那么,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来理解。
根源于文明路向的不同。“文明”是指人类在应对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成果的总和。文明交流指的是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的活动过程。任何民族的文明都不是完美的。由于遭遇外部环境的挑战不同,文化禀赋的不同,思维趣向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景观。对这一过程的揭示,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短短几百年时间,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本来是相互隔绝的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有先秦诸子百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这些地区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雅斯贝尔斯实际上揭示了人类精神的“裂变”过程,即不同民族如何“分有”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
在“裂变”之前,人类的精神虽然完整却蒙昧不明。“裂变”之后,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所谓的“相对真理”的困境。因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文明交流史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文化自我中心论”者。如19世纪后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文化也同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标准,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这种思想刚一提出就遭到“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曾在或者正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立足于现实梦想的差异、文明交流的直接原因在于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文明交流的深层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可以说就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和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活生生的画面。这些文明形态之所以能够发展与延续,主要是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的。今天,中西方的沟通既是关乎未来的梦想的沟通,又是历史与文化的沟通。
着眼于共同未来的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进行深度合作,在文明层面相互启发与借鉴。“自视者不幸,自见者不明”,除了对自身文明固有的傲慢和偏见,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的文明有着“路径依赖”,这注定了此类问题在同一文明内部是无法解决的。所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在文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才有可能形成应对未来的新思维。
人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开放性,决定了文明交流的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如果缺失了兼容创新的动力,那么它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才能携手应对共同的未来!
(本文有删改)
关于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同民族呈现出的文明不同,而任何民族的文明都有缺陷,一个民族需要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 |
B.历史中不同民族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相对真理”的困境,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 |
C.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使得文明需要交流,在交流中力求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 |
D.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文明的“路径依赖”,成为文明交流的障碍。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在未来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方案。 |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由于文明路向的不同,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才能创造本民族的灿烂文明。 |
B.在文明交流史上,一些西方学者曾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 |
C.人类共同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开展深度合作。 |
D.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 |
B.“文化自我中心论”者的思想观点,遭到了“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
C.人类历史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人类社会则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所构成的。这些文明形态能够发展延续,主要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 |
D.一个民族只有具有兼容创新的动力,才能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防止“一条道走到黑”。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水诗考略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
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 |
B.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
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 |
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
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
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
C.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
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作者: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重视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下列不能证明“中华文明中统治者的包容性”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是在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
C.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D.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
下列对“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
B.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
C.契丹族建立了精美的山西应县木塔,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曾在唐朝任职,作者列举这些例子意在证明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
D.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多种文明因素按照“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整合的过程。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
B.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
C.作者认为,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唯有包容文明才能不断壮大。由此可见,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所有鼎盛阶段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对于哲学的定义,说法颇多,可谓见仁见智。不过,将哲学定位于探求真理的层面,大概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哲学所探求的真理,乃是对世界的总体把握,是一种通透无碍的大智慧,是通行天下的普遍之理。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体现出一种“通”的品性。正因为哲学追求的是一种具有“通”性的大智慧、普遍之理,所以哲学才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哲学“通”之品性要求哲学研究者在把哲学做“深”、做“细”的同时,还必须把哲学做“通”,而不能满足于一孔之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这种一孔之见的零碎哲学,容易降低哲学的品位。那么,该如何把哲学做“通”呢?
③把哲学做“通”,应在“大”上下功夫。要探求大智慧和普遍之理,就必须有大视野、大心量、大气魄。古代哲人对此有过精辟论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强调的是大视野,有大视野才不会固步自封、一叶障目;张载所谓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强调的是大心量,有大心量才能容纳、吸收不同的思想,不自以为是;陆九渊所谓的“从来胆大胸膈宽,虎豹亿万虬龙千”,强调的是大气魄,有大气魄方能有大境界,才不会因种种困难而退却。倘若无此“三大”,就难以把哲学做“通”。
④把哲学做“通”,应在培养学识上下功夫。培养学识之要津莫过于回归哲学经典,通过与哲学大师的对话,逐渐培养哲学研究者所应具备的严谨的思辨能力、敏锐的问题意识、自觉的批判精神。同时,哲学研究者也要重视从时代中培养学识。如果说哲学经典在于培养一种哲学眼光,那么,社会现实则无异于活生生的素材,眼光渗透于素材才可能有大智慧产生。而且,我们所探求的是否是大智慧、普遍之理,也必须经过时代的检验。
⑤把哲学做“通”,应自觉打破学科分类所形成的“壁垒”。今天是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学术研究也是如此。仅就哲学学科而言,即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八个二级学科,每一个二级学科里面又有更细微的分类。按照哲学的分类把各个领域做“深”、做“细”当然不无道理,但倘若完全按此壁垒森严的分类思路拘谨于某一个狭小的领域去做哲学,终其一生亦难做“通”矣。思想无禁区,智慧无边界。把哲学做“通”,要求哲学研究者不但要自觉地打破本学科由于分类所形成的“壁垒”,还要积极关注并善于吸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我所用。
⑥把哲学做“通”,应贯彻“知行合一”的精神,善于将哲学的大智慧、普遍之理贯通到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既是真理之源,更是真理的“试金石”和落脚处。尤其是对以哲学为业的人而言,“知行合一”更是“诚”之优良品质的体现。倘若哲学研究者说一套做一套,将哲学作为文字游戏甚至作为谋取某种好处的工具,那么,即便他说得天花乱坠,也难有说服力。
(选自2013年6月6日《人民日报》)
下面对于“哲学研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哲学的定义,历来没有准确的表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
B.哲学是探求真理的,这种说法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哲学所追求的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之理”。 |
C.因为哲学所探求的真理,能对世界总体把握,既通透无碍,又通行天下,所以哲学体现出一种“通”的品性。 |
D.对于哲学研究者来说,把哲学做“深”、做“细”是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品位,还必须把哲学做“通”。 |
关于“如何把哲学做‘通’”的论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哲学做“通”,必须有“大视野”、“大心量”、“大气魄”,三者缺一不可。 |
B.把哲学做“通”,要培养学识,既要与哲学大师对话,又要汲取时代素材。 |
C.把哲学做“通”,就必须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精通每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
D.把哲学做“通”,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善于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了研究哲学、探求真理的方法。 |
B.哲学追求具有“通”性的真理,这种“通”性的真理,应该能够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C.第③段引用古代哲人的精辟论述,目的在于批判“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知难而退”等不良倾向。 |
D.回归哲学经典,与哲学大师对话,才是培养哲学研究者真正学识的唯一途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为潮州人族群的风味菜肴,潮菜初是伴随着潮商的足迹传遍东西洋的,而后通过南北贸易和移民,吸纳了东西洋各地的饮食精华,包括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烹饪技法,进而融会贯通并走向成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潮菜在全国各地迅速的兴起,其独特健康的饮食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按照当代流行的八大菜系分类法,潮菜因为地处广东而归入了粤菜,但已故的美食家唐振常却不以为然。他在《饔飨集》中说:“八大菜系中无潮州菜,大约以为潮州菜可入粤菜一系,此又不然,通行粤菜不能包括潮州菜的特点,凡食客皆知,试看香港市上,潮州菜馆林立,何以不标粤菜馆而皆树潮州菜之名?”为什么潮菜不能归入粤菜?为什么潮州人无论到哪里都不标榜粤菜而只树立潮菜自己的名声?
就潮州人而言,大概认为粤菜或广东菜其实都是广府菜的别称,是讲粤语的广府人族群的风味菜点,与潮州人所吃的潮菜有明显的差别。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7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当地大饭店的名厨整理出版一套6册的“菜点选编”丛书,没有把潮州菜汇编到《广东菜点选编》一书中去,而是与福建菜合编为《福建潮州菜点选编》。这说明在专家名厨的眼里,潮州菜反而与闽菜存在着更多的共性。
位于粤东一隅的潮州古属七闽,境内土著与闽越人无异,自秦始皇之后虽隶属广东,移民却多数来自福建,所以宋代的《舆地纪胜》说潮州:“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潮菜的很多菜品及调料,是与闽南菜共有或者大同小异的,如蚝烙、生腌成蟹、古法蒸鱼、沙茶酱等;潮菜的很多特点,如善烹海鲜、重汤轻油、索尚清淡、注重养生等,也同时是闽南菜的特点。只不过到了近代,潮菜融合了海内外更多饮食文化的长处,使传统的饮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菜系之名,实际是上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新名词,基本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属于地域范畴。而旧时莱肴是以族群风味饮食为分界,只有“菜点”和“帮口”(商帮口味)之说,属于族群范畴。历史上潮州人广布于世界各地,新中国之后,由于地理隔绝和社会隔绝,各自生存发展,造成了族群文化的多样性,最终呈现出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不同的潮州菜流派。潮菜这种在本土之外出现的多流派现象,在其他菜系中是极其罕见的,用流行的菜系理论也是难以解释的,但如果采用族群饮食的视角,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位多年后归国老华侨,一言不发地坐在汕头市外马路“爱西干面”摊挡前,一口气连吃四大碗干面之后突然泪流满面。在老华侨的心里,这种原本平淡无奇的面条已经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凝聚了历史文化的美食。族群饮食,就是这样一些能够引起文化认同感的食物,它们跟语言一样是族群区分的标志,是饮食文化的真正边界。
(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下列关于“潮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潮菜是潮州人族群的风味菜肴,具有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等特点,最初是通过潮商传遍东西洋的。 |
B.潮菜与粤菜或广东菜有明显的差别,粤菜或广东菜其实都是广府菜的别称,是讲粤语的广府人族群的风味菜点。 |
C.“菜点选编”丛书,把潮菜与福建菜合编在一起,说明在专家名厨眼里潮菜与闽菜存在着很多的共性。 |
D.潮菜的很多菜品与调料,是与闽南菜共有或大同小异的。到了近代,潮菜融合了海内外更多饮食文化的长处,使传统的饮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潮商的活动,使潮菜进一步走向成熟,潮菜的独特健康的饮食理念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喜爱,所以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 |
B.在香港,潮州菜馆林立,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通行粤菜不能包括潮菜的特点,潮州人无论到哪里都不标榜粤菜而只树立潮菜的声名。 |
C.潮州在历史上曾先属七闽后属广东,移民多来自福建,这是潮菜的粤闽菜系之争形成的历史背景。 |
D.流行的菜系理论很难解释有着特殊发展过程的潮菜,如果采用族群饮食的视角,人们就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这一饮食文化现象。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大菜系”,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潮菜在当代流行的八大菜系中被归人了粤菜。 |
B.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不同的潮州菜流派的产生,是地理隔绝和社会隔绝造成的族群文化多样性的呈现。 |
C.潮菜在本土之外出现多流派的现象,在其他菜系中是极其罕见的,这是潮菜在众多菜系中能独领风骚的主要原因。 |
D.一碗干面会让老华侨泪流满面。在他的心里,这平淡无奇的面条已经不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能引起他文化认同感的美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
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
其实,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游子”曾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选自张颐武《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有删改)
“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
B.“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理清的痛苦和彷徨。 |
C.“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 |
D.“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 |
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
B.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 |
C.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 |
D.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 |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 |
B.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 |
C.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即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和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 |
D.正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本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相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夏伏、秋报、冬腊。开春鞭春劝农,端午驱邪避瘟,金秋荐新祭祖,腊月祭灶扫尘……所有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应和着农业生产的节奏,张弛有度,自然和谐。
②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一刀新穗、第一盘鲜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酿都用来祭奠先祖。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与追念;反过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化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节日里,天伦之乐表现得格外充分:家人团圆,孩子们受到格外的宠爱——端午节给孩子们涂抹雄黄、戴上艾虎以避邪气,七夕、重阳在家打扮小女儿,节日期间孩子们可以随意嬉闹而不受苛责。亲戚朋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节物时品,礼尚往来,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已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从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
③深究各种节俗活动产生的根源,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又永恒的推动力,即人们祈望五谷丰登、岁岁平安、吉祥如意。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如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巫术、禁忌等直接相关。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前,禁忌、迷信、祓禊、禳解等观念及活动,在节俗中依然占主导地位,节日的歌舞狂欢,意在娱神;以时品上供,旨在贿神;制作、佩戴各种节物,则是为了驱鬼。到后来,这些待遇慢慢地不再为神独占,而变成人神共享。节日也就逐渐从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隋唐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空前发展,节日风俗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娱乐方向发展:爆竹不再只是驱鬼的手段,而是欢庆娱乐的工具;元宵节的祭神灯火,发展成供人游乐观赏的花灯;中秋拜月,变成了赏月、玩月……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如桃符、门神、辟邪剑等,因变成供人玩赏的手工艺品而获得了审美价值。每逢重大节日,城乡还多有盛大的村社、庙会。后时,商贩咸集,游人如织,乞福,求子,烧香,还愿,欢歌群舞,百戏杂陈,村杜、庙会成为农村最大的交易场所和娱乐盛会。传统节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到近现代依然如此。
④传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节奏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张弛。生活不可无节日,节日不可无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传统节日虽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却依然存活在民众生活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
下列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的传统节日逐渐摆脱了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但在村社、庙会上,乞福,求子,烧香,还愿等娱神祈福的节俗活动仍占主导地位。 |
B.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在节日里,人们尽享天伦之乐,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互赠节礼,使节日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
C.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期体现着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规律性,民间节日中的春祈、夏伏、秋报、冬腊等活动与生产中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等活动相对应。 |
D.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活动仍存活在民众的生活中,在传承中发展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 |
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传统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和生活生产的节奏,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活的张弛有度。 |
B.隋唐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节日风俗迅速向娱乐方向转变,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的审美价值渐渐取代了其原始功用。 |
C.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直接相关,人们对人寿年丰、吉祥平安的祈望是传统节俗活动形成的永恒推动力。 |
D.诸多贵人伦、重亲情的礼俗活动,让中国人从传统节日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有两大要素,一是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要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民俗活动有抹雄黄、插艾蒿、吃粽子等. |
B.传统节俗的功能先后经历了敬天祈年﹑驱灾辟邪、娱神躯鬼、人神共享、人神共欢等阶段,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功能于一身。 |
C.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节日祝祭活动可以强化人们的家庭意识和血缘亲情,所以现在有不少专家倡议将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为“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
D.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也是我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各种节俗活动尽管功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定的群众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歌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变化真可以称得上是波澜起伏、一波三折。
据说,在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唱歌就作为一种本能的娱乐方式出现了。千辛万苦弄到只小野猪大野牛,终于有肉吃了,别急,篝火晚会先。《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
歌词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劳动监督。《淮南子》中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大家一起抬一块巨大无比的木头,前面的人有节奏地喊着
号子“嗨哟”,后面的也紧跟着喊“嗨哟”。大家一起用力,发扬蚂蚁搬山的精神,同时谁也别想偷懒。
歌词与诗最早是难以区分的,但是,当“诗”明明白白还是“歌”的时候,它的地位绝对是高得让人没话说。所以孔夫子就教导人们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礼并举可见其意义重大,不掌握两首流行歌词,就没法开口与人交流,那也就没法在社会上混了。
歌词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是由政府出面正式成立了皇家音乐学院——乐府。有人将其归功于那位会唱歌的皇帝——汉武帝,他创作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当年也是唱红大江南北的。但乐府的首创权确实不属于他,出土的秦朝乐器上就已经刻有乐府字样。只是汉武帝的乐府正式明确了它作为歌词收集兼创作中心的职业化趋势。
后世皇帝中“最佳歌词创作者”的桂冠恐怕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现今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数十篇歌词,可以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到了宋代,歌词创作更是盛极一时。但不知怎么回事,它怎么搞都弄得不像正经行当。词甚至一度沦落为厕所文学,据说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初有个叫钱惟演的人只有在如厕时才读词。显而易见,这词的地位眼看着是每况愈下了。至于作者,柳永因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被皇上赐了“且去填词”,不得不去当了专业的歌词创作者。黄庭坚的“淫词艳曲”被人责为要下“阿鼻地狱”,秦观的小词被讥讽为“娘娘腔”。到了清代,受乾嘉考据派的影响,这种小词也被人赋予了“微言大义”,把宋人好不容易找出来的一块轻松地弄得又紧张起来,把好端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地高唱“我爱你,你爱我”的场所政治化了。
今天的宋词读者绝大多数正是冲着宋词那副“不正经”的腔调去的,而那些“不正经”的腔调,上有《诗经》的“郑卫之风”顶着,下有元曲垫着,倒是那位“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他的那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真正说出了宋词的关键——风情。如果没有了风情,宋词的吸引力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选自侯皓元《宋词是黄昏的窗棂》)
下列关于“歌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说明了诗礼并举的重大意义
在劳动的时候,歌词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职能,就是劳动监督。
C.在歌词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是由政府出面正式成立了皇家音乐学院——乐府。
D.唱歌作为一种本能的娱乐方式,在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就出现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唐后主李煜可谓是皇帝中的“最佳歌词创作者”,其词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
B.宋词最吸引人的是风情,如果没有风情,那宋词的吸引力恐怕就要另当别论了。 |
C.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的钱惟演如厕读词的故事,说明了人们对词的喜爱。 |
D.到了清代,轻松的小词被赋予了“微言大义”,变成了“政治化的场所”。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乐府作为歌词收集兼创作中心的职业化趋势,在汉武帝的乐府之前就开始了。 |
B.乐府的首创权不属于汉武帝,但他创作的《秋风辞》在当年却唱红了大江南北。 |
C.在宋代,歌词创作盛极一时,词的地位却是每况愈下,甚至一度沦为厕所文学。 |
D.柳永、黄庭坚、秦观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在当时却都不被人理解。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字危机
王小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 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
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
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
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形。 |
C.与音索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
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单词的过程。 |
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F来的少之又少。 |
C.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
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 |
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的美感。 |
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在键盘时代,作者不赞成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 |
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很大,东西文化的差异同样显著。即便是在南北两个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同的东西文化。例如在黄河流域,由西向东,依次就有关陇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文化的地域差异,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对文学家的创作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或者载体,便是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另一方面,这种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就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它对新一代文学家的成长就愈有利。
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感受、体验、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另一方面,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除了有选择地吸收、消化当地的人文养料,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反哺于当地文化。
还应该注意的是,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虽然大量存在,但不会是,也不应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单纯。大量情形下,这种影响并不是显在的,而是隐性的。浙东农村的目连戏这种文艺形态对鲁迅的创作不能说没有影响,有时还相当明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浙东那个“报仇雪耻之乡”的精神文化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他,影响着他那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然而,并不一定每一个浙东作家都会深受这种民间文艺形态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都会有这样的气质与风格,如果是那样,则一个地域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一些气质相仿、风格雷同的文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扫兴的事情!实际上,一个文学家会接受哪种类型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与他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是有密切关系的。
下面有关文学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使文学家的创作表现为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 |
B.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就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
C.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
D.文学家的迁徙流动会使作品本籍文化色彩有所减弱,从而使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文化的差异入手,目的是论述文化的地域差异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 |
B.第二段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创作,产生地域的文学或文学的地域性,文学也会影响人文地理环境。 |
C.第三段从作家流徙的动态角度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表明文学家的迁徙可能会使作品发生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会反哺于当地文化。 |
D.第四段进一步论述地理环境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强调由于文学家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不同,其接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具体情况也会有差异。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就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也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 |
B.由地域的文学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反过来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进一步强化文学的地域性。 |
C.鲁迅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民间文艺形态与浙东独特的精神文化因素的显在影响。 |
D.一个文学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影响着他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说明文学家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主选择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诗歌批评庸俗化
普冬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
B.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 |
C.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
D.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有些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 |
B.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艺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
C.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
D.诗歌批评庸俗化,可能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最近,微软推出第三代小冰,人们在微信平台上可以与这个被定位为“萌妹子”的虚拟智能机器人聊天。此前百度也推出了网页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百小度。如今,人工智能在普通人生活中应用日渐广泛,它们与人的交流也更趋情感化,甚至有用户和智能机器人对话1小时之久后才如梦初醒:“我是不是太傻了?差点忘记了对方不是真人。”
人们会因此想起霍金、比尔·盖茨等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类甚至拥有自主意识时,人类会不会对其失去控制从而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其实这种担忧为时过早,毕竟如今的人工智能受到人类科技的局限,还无法和人一样拥有智慧。
从人类和科技如何共处的角度看,最需要担忧的或许不是人工智能的失控,而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应该如何处理好与这种智能科技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保持对科技使用的自制力,依然保有自我意识,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寄生虫”。
忽视身边事物、沉浸虚拟游戏、产生社交障碍……互联网时代带给人类的各种“副作用”至今仍在发挥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名言是“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可以生活在虚拟世界,和虚拟人物相处,这句名言或许可以改写为“没有人知道你是否存在”。在一部美国科幻电影中,男主人公爱上了网络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个叫萨曼莎的“姑娘”有一副略微沙哑的性感嗓音,风趣幽默、善解人意。然而最终让男主人公爱情梦碎的是,萨曼莎坦白自己总共有8316位人类交互对象,其中发生爱情的就有641位。显然,人工智能将带来更虚拟的世界,人们也需要更多智慧去平衡真实与虚拟、情感与理智。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慵懒地躺在科技温床上睡大觉,而是需要不断自我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介入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机器换人”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在客服、导购、咨询人力资源等岗位,替代性更加明显。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初面人员的筛选,一些新闻媒体也利用人工智能编辑一些简单的消息。机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但许多人也将面临着提高和转换技能的挑战,来适应与人工智能合作。
代替人们在危险的领域工作,让不同语言的人们无障碍交流,城市交通、家居设备更加善解人意„„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技术前进的脚步也难以阻挡。但的确,在其火热发展背后应该多一些冷思考。这些思考不止聚焦于技术,也应更多反观人们自身,这样人类才能真正掌控住科技的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科技杂谈:别当科技“寄生虫”》)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与人的交流越来越情感化,有些人与智能机器人对话的时候甚至会忘记对方并非真人这回事。 |
B.互联网时代的名言是“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在这句名言可以改为“没有人知道你是否存在”。 |
C.人工智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但人们也需要应对其挑战以适应与人工智能的合作。 |
D.技术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多,可以促进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代替人们完成危险领域的工作。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带给人类忽视身边事物、沉浸虚拟游戏、产生社交障碍等“副作用”,人们需要更多智慧去平衡真实与虚拟、情感与理智。 |
B.机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但人们也不可以慵懒地躺在科技温床上睡大觉,需要提高自我以适应科技的发展。 |
C.人工智能是一柄双刃剑,其火热发展背后应该多一些冷静的思考,不仅从技术层面思考,更从人们自身的角度思考。 |
D.人类应该保持对科技使用的自制力,保有自我意识,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寄生虫”。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与人工智能的交流更趋情感化,生活中的某个真人也有可能哀伤被定位为“萌妹子”的虚拟智能机器人。 |
B.作者认为霍金等人的担忧现在为时过早,人们最需要担忧的是如何处理好与智能科技之间的关系。 |
C.《宝莱坞机器人之恋》讲述一位天才科学家设计的智能机器人有了人类的感情,爱上了一名美丽的女郎,这样的故事完全可发生。 |
D.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客服、导购、咨询、人力资源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会担忧自己某一天将不得不面临下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