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纪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同样谈及这次“三一八”惨案的文章还有《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等。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我们学过的课文《荆轲刺秦王》就是选自《左传》。
D.《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代表作《随想录》,其代表作另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B.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籍作家赫尔曼﹒黑塞在《黑塞说书》中倡导人们阅读杰作。
D.作家刘亮程被誉为 “乡村哲学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和《风中的院门》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编年体是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故又名《春秋左氏传》。
B.《战国策》又称《国策》,体例是国别体,分十二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它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130篇,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通史的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一部史书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是纪传体,也可以是通史,如《史记》《汉书》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常识或课文分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十六日,阴历每月十五叫望,阴历每月初一叫朔,阴历每月末的一天则叫晦。
C.柳宗元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心情压抑,故《始得西山宴游记》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他描写山水的秀美,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和高尚情操。
D.《劝学》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例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这三个比喻就有力论证了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孙坚私藏玉玺离开,袁绍大怒,派人送信给荆州刺史刘表,让他半路上截击孙坚。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后来孙坚起兵攻打荆州,结果中计,死于刘表军士乱石、飞箭之下,年仅三十七岁。
B.公孙瓒被袁绍部将文丑追杀,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在公孙瓒手下也没有发挥他的才能,后来见到刘备,二人相见恨晚,赵云便马上离开公孙瓒而投靠刘备。
C.徐州太守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兵解了北海之围。
D.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壮士引军迎住。典韦要他献出黄巾士卒。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二人又战,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此人就是许褚,后来投靠曹操,屡立战功。

E.曹操护献帝移驾许都,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往!”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曹操非常爱惜徐晃,派大军包围徐晃,逼他投降,并封他为校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其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 长沙》上阕中,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
B.《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抒发了作者哀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C.《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脱胎于新闻,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
D.《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严守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要求,不动声色的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所见到的情景冷静客观地展现出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B.《桥边的老人》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战争毁了他们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对善良的人性的揭示是这部小说的主旨。
C.《桥边的老人》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但“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 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
D.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C.苏轼被贬至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之战”古战场,同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我们学习的就是苏轼更为有名的《后赤壁赋》。
D.《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B.屈原,名平,字原。他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他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C.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D.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课文相关文学常识,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孝廉,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B.《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本文并不在于揭露秦王朝的穷奢极欲,而仅仅在于借秦始皇失败的教训,以警告最高统治者。
C.《陈情表》的“表”是古代臣子给皇帝上的文书,书写格式、文字编排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臣密言”“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都是表文的格式的体现。
D.《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通过一个姓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的故事,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成语,即出自本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飞鸟集》内容丰富,包括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多方面,诗人将自己比喻成寻找理想境界的永恒旅客,像飞鸟一样经历内心的漂泊历程。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B.“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知道巡警要敲诈自己,王利发既表明难处,又无可奈何,同时希望免掉交大饼的摊派。
C.《家》中,觉新因梅的去世受到极大的刺激,因而无法料理其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他悲哀地说:“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
D.《呐喊·端午节》里的方玄绰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表面上是新式文人,但骨子里浅薄、市侩;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索薪”事件,更是使他不尴不尬,左支右绌,颜面尽失。

E.《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的弟弟因破产自杀而死,葛朗台太太提议为其戴孝,葛朗台批评太太“光知道出新鲜主意花钱”,并说“戴孝在乎心而不在乎衣服”,但还是照办并戴上了一块黑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臣郎中”,”除臣洗马”中的“拜”和“除”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B.古人以二十岁为弱年,一般贵族男子,于该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C.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日;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D.《陈情表》和《出师表》一样,都属于同一类文体,“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陈述意见的文书,帝王也可以用“表”向下颁布号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实施仁政,强调“民贵君轻”。
B.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
C.荀子是儒家思想学派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又一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人的认识方面提出了“性善论”。
D.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能达到使得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宛如身临其境的效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这位“先生”是谁?“先生”因何到“此小县”?到“此小县”后表现如何?张飞对“先生”前后态度有何变化?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咱们素日好处,再不用说。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
说这话的是谁?话中的“出去”是指什么事?“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具体指哪些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