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每空1分,共14分)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__ ,B.______。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北极圈内有____现象。这一天是天安门前升国旗____(最早、最晚)的一天,也是正午旗杆影子_____(最长、最短)的一天。
(3)当地球转到D处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季,一年中太阳直射赤道_____ 次。
(4)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期中考试,此时地球正好运转到从_____到_____两点之间,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北半球是_____(昼夜长短),且昼渐 夜渐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上数值单位为米),回答问题。
(1)计算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______米,乙山在甲山的______方向。如果甲山和乙山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计算两山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
(2)图中E、F哪处容易形成河流_______。从D和F两处选择一地登山,哪处更容易____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B _________, F_________。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地的经纬度
纬度:_________,经度:_______。
(2)B在五带中属于_________带。
(4)E属于低、中、高纬度中的______纬度。
(4)图中的点位于南半球的点有____(填代号);位于西半球的点有_____(填代号)。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
A C
(2)图中虚线D.E中,表示山脊的是 ,表示陡崖的是 。
(3)图中F点的海拔是 米。
(4)图中①处和②处是登山路线,分别沿这两条路线登山,应选择哪一条路线比较容易登山 。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指出图中A.B两地的经纬度:
A B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位于南半球的是 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地。
(3)A地位于C地的 方向。
(4)从五带看,B在 C在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点的经纬度A是 ,D是 。
(2)B点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位于A点的 方向。
(3)D点位于B点的 方向,A、B、C、D位于S的 方向。
(4)A、B、C、D四个点中,太阳光终年能够斜射的有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
(5)A、B、C、D四个点中,春分日最先见到太阳的是 ,日落时间最晚是 。
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人口最多的是 (填字母),是 。
(2)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是 (填字母),是 。
(3)有赤道穿过的国家是 (填字母),是 。
(4)面积居世界第四位的国家是 (填字母),是 。
(5)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填字母),是 。
(6)发展中国家有 、 (填字母)
(7)主要使用英语的国家有 、 、 (填字母)。
(8)以白种人为主的国家有 个。
案例探究: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
现象: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是 季风气候;②是 季风气候;③是 季风气候。
小结: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的分布
结合图例观察:北纬30º-60°的大陆西岸为 气候和 气候;而北纬30º-60°的大陆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北纬30º-60°的大陆内部为 气候。
小结: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是 因素。
案例三: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
⑦地是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比东部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很多,气象工作者在右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处的气温约是 ℃;降水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 。
归纳总结:影响世界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 和 等。
读图,回答问题。(7%)
(1)写出字母代表的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
C ;D ;E ;F 。
(2)A.B两山峰相对高度是 米; A山峰在B山峰 方向。
(3)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读下面五带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名称和纬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坡E和F的坡度相比,较陡的是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从_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__。
(4)甲位于乙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读“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牧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图中黑粗线大致是年降水量______毫米; 此线以东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此线以西以____________为主。
(3)图中①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粮食作物是 。 ②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为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快,1830年仅有10亿人,1930年增加到20亿人,1975年为40亿人,1987年50亿人,1999年达到60多亿。目前仍以每年7800万人的速度增加。
材料二:世界耕地总面积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0,但由于水蚀、风蚀、沙漠侵蚀、工业交通建设用地、住房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仅中国每年就减少70万公顷左右。
(1)上述材料揭示了世界共同关心的两大问题,一是 问题;二是 问题。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是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在 少,难利用土地多, 资源不足。
(3)针对这种现象,中国政府提出了两条基本国策: 一是针对人口的国策: ;二是针对土地资源的国策: 。
(4)我国不但耕地资源紧张,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匀,很大一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缺水问题,特别是 、 缺水严重。
西亚地区是当今世界关注地区,读下图回答问题:(共6分)
(1)沟通①和④的海峡是__________海峡.
(2)大洲界线⑤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地跨亚洲、非洲的国家__________.(填字母)
(4)海域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伊拉克战乱不断,伊朗“核问题”受到世界关注,图中A—G哪两个是这两个国家,伊拉克_______.伊朗__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