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的“西部地区”主要指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的71.4%。这里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5%,石油占12%,天然气占53%,一些稀有的金属储量名列全国前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
材料二:“中部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商品粮大省,山西—煤炭大省;河南—人口、粮食大省;湖北—水电大省;湖南、江西—有色金属大省;安徽—淡水渔业大省等8省区,东部地区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11个省(市)。
⑴在上图中,将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界限描画出来。
⑵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⑶图中著名水利枢纽A是 。根据材料二,分析中部地区“中部崛起”的优势条件。
⑷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部地区可以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提供哪些支持?
读“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西部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在C盆地,“输”是指采用运输方式.
(2)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A油气田,它位于(省区全称),东到B表示的市.
(3)西气东输工程实现了效益和效益双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根据中央部署,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是。 “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即现西安,位于省。
(2)图中工业地带沿陇海线和A(铁路线)分布。工业地带及“丝绸之路”都通过B山脉北麓的河西走廊。
(3)读新疆、江苏产业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比重中,新疆大于江苏的是第产业。
(4)新疆气候以气候为主,降水较少。
(5)新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举1例),可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而江苏对新疆可以提供的支持有:。(至少两方面)
(6)下列关于新疆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新疆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 | B.天山山脉以北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
C.新疆绿洲农业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 | D.本区河流都是内流河 |
图1是西北地区略图,图2是塔里木盆地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西北地区一半以上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且蒸发量大,因此, 成为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该区域的自然景观从①→②→③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塔里木盆地地处天山山脉和 山脉之间,该地城镇及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部位)。
(3)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 油气田,东至上海,该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等。(写一条即可)
中央分别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和对口支援新疆发展的战略部署,东北地区和新疆都成为我国的投资热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A是_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__山脉。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D是___________,E是_________省。
(3)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和新疆都有丰富的___________(矿产)资源。
(4)从新疆往华北地区输送天然气,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 B.内河运输 |
C.公路运输 | D.管道运输 |
(5)说出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一点)。
读四省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位于图中的省区是。(填代码)
(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图中的省区是。(填代码)
(3)四省区中,气候最干旱的是。(填代码)
(4)四省区中,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是。(填代码)
(5)我们的家乡襄阳位于图中的省区是。(填代码)
2004年12月10日是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日子,中国人民骄傲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天然气管网的“脊梁”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滚滚西气翻山越岭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至此,总投资达1400亿元人民币、绵延4000千米、横贯中华大地的钢铁长龙深深捺刻在世界油气管网的版图上
(1)“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自治区的轮南油田,东到市。
(2)“西气东输”中的“气”是指,输送的方式是运输。
(3)“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的A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B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省为中心的煤炭能源基地。
(4)“西气东输”主干道次跨越黄河干流,沿途经过我国的一个大高原,即高原。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问题,改善东部地区的问题。
读“新疆的地形分布”图和“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读“新疆的地形分布”图,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
(2)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边缘/内部).
(3)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主要的自然成因是: .
(4)新疆在发展绿洲农业时要注意防治 化和盐碱化;新疆牧场的特点是 (温带草原、山地)牧场.
(5)请你说出一条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 .
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以其产量丰富、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你吃过或在市场上见过或通过其他途径知道新疆产的哪些瓜果(写出两种)?你能解释其特别甜的原因吗?
瓜果名称:
甜的原因: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中“西气”的起点A是油气田,它所在的地形区是;“东输”的终点B是,它所濒临的海是。
(2)西气东输线路经过的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甲是,人口最多的省份乙是。
(3)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整个工程包括_______,以及各种配套设施建设。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优势变为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阅读新疆地形、主要油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请写出新疆主要山脉、盆地的名称:
山脉:① ;② .
盆地:A ,盆地;B 盆地.
(2)图中河流③的名称是 河.该河的汛期集中在 季.
(3)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是棉花、 、 .
(4)将新疆的天然气输往上海,选用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
A.铁路运输 | B.公路运输 | C.航空运输 | D.管道运输 |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西部地区均有重要意义,请写出一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工程项目,它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能源紧缺的东部地区,最终到达上海市,全长大约4200千米,贯穿9个省、市、区。管道的铺设,对于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对接,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加快全国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国“西气东输”示意图
(1)图中的“西气东输”管道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9个省区的简称为:新、 、宁、 、晋、 、皖、 和沪。
(2)我国共有 个自治区。图中的A、B两省与3个自治区相邻的是 (填字母),所邻的3个自治区分别是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中A省的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该省份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 。
⑵字母A、B所在的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①_________山脉;②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______。B所在地形区是我国 月(1月或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图中所示,A省有丰富的_________(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从轮南通过管道C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此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试分析该工程对东西部的积极影响:东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⑷对A省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突出自然条件是干旱,试分析该区气候干旱的原因_____________ 。
⑸以下有关A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农业以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
B.大漠黄沙驼铃响
C.北京太阳初升时,该省已日在中天
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优质棉花的生长
新疆吐鲁番市是湘潭市的对口援助地区。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湘潭、吐鲁番两市的地理差异。
项目 |
湘潭市 |
吐鲁番市 |
所属的省级行政区 |
______ |
______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______ |
(2)两市境内主要的铁路①是______铁路,②是______铁路。
(3)从气候方面分析吐鲁番葡萄特别甜的原因。
(4)吐鲁番市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暑假期间家住龙口的小琦到新疆看望援疆的爸爸。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小琦到喀什后,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你认为其原因是
A.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 B.气温低,生长缓慢 |
C.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D.人口稀少,环境污染小 |
下列情景有可能是小琦在塔里木盆地游览时遇到的,
①一路上阴雨连绵②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③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冰川融水④在盆地内部看到许多大型油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新疆的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经济区相比,喀什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海陆交通便利 |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邻国贸易往来 |
C.资源丰富,经济比较发达 | D.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
塔里木盆地中,生态环境最脆弱、容易引发荒漠化的是:
A.沙漠中心区 | B.绿洲的边缘地区 |
C.盆地周围的高山区 | D.戈壁滩地区 |
有关西气东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 B.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 |
C.可以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D.保护了新疆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