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商品粮基地有肥沃的 (色)土地,C基地素来有“ ”的美称。
(2)在图中标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用斜线),我国在这里建立了 基地。
(3)从图中看出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以 流域最多,因为这里水热 ,土壤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些基地同时又是我国人口分布 地区。
(4)图中四大牧区分别为D H I J
(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大势:东部为 畜牧业,而西部为 畜牧业。
阅读菏泽市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山东省简图、菏泽市简图
材料2 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菏泽市是全国著名的优质农业生产基地。
材料3 "菏泽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1)据图描述菏泽市的地理位置。
。
(2)根据所给材料简要说出影响菏泽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提示: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等)。
。
(3)阅读下表,说出菏泽市人口数量特点和近10年来人口变化的特点。
读下表 “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年份 |
森林覆盖率 (%) |
耕地面积 (万亩) |
年降水量 (mm)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沙量 (%) |
粮食总产量 (亿千克) |
1977 |
19 |
50 |
420 |
38 |
10 |
1.025 |
1987 |
10 |
65 |
350 |
42 |
35 |
0.975 |
2008 |
34 |
40 |
500 |
30 |
7 |
1.525 |
(1)从表中可以看出;1977年到1987年,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了 __ %,耕地面积增加了 __ %,与之相伴的环境变化有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_________等。
(2)从1977年到1987年,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A.退耕还牧 B.毁林开荒 C.人口增长 D.生产落后
(3)1987年到2008年,该地采取了 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
(4)此材料揭示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9分)关注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列出了七个“农产品主产区”,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从农业分区看,分布于北方旱地农业区的农产品主产区有:汾渭平原主产区、 主产区和 主产区。(2分)
(2)从地形区看,“长江流域主产区”主要地形是 和 。(2分)
(3)影响“甘肃新疆主产区”分布呈狭长状的主要因素是(2分) ( )
A.光照和水源 | B.光照和热量 |
C.地形和热量 | D.地形和水源 |
(4)将下列农产品主产区与其生产的主要农产品用直线连接起来。(3分)
东北平原主产区 水稻、甘蔗、水产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小麦、玉米、棉花、大豆
长江流域主产区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水产
华南主产区 玉米、水稻、大豆
读图,回答问题:
(1) 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 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3) 从温度带来看,小麦分布最广的温度带是 ,水稻则主要分布在 。
(4) 观察图可知,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一线。
(5) 北方旱作区的耕作制度(熟制)是 ,南方水田区的耕作制度(熟制)是 。
(6) 在图中大致画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图6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中有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因地制宜原则, B、C、D三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生产是:
B地:_________;C地:_________;D地:_________。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奶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______;
盆地C______________;
高原D______________。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例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不少于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①②均发源于_______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断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流①是___________,当它流经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___________”,极易形成水患灾害。
(5)下列不属于治理此种灾害的措施是( )
A.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
B.中游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
D.引黄河水灌溉 |
(6)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③是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④是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中。
(7)E高原的农业生产以_______________(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国家为了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建成并于2006年7月1日通车的铁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处;适合漂流的是________处。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
(2)该地区最高海拔为________米。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l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千米,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________千米。
(3)结合图乙,判断图甲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梯田的是________坡,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读我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经过图中的 线;以B线为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东或西)部。
(2)A线以南,耕地类型以 为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A线以北,糖料作物以_ 为主。
(3)CDEF为我国东部沿海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位于 工业基地;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位于___________工业基地。临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是 基地。(填字母)
(4)图中A、B、C、D四个地区,农业生产耕作制度能达到一年三熟的是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图中分别表示了四种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将名称填注在相应的图例旁。
(2)图中的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作物有____________;分布在秦—淮河以北的作物有____________。
(3)下列地区分别种植的经济作物为:
①台湾____________,②黑龙江____________,
③山东____________,④长江三角洲____________。
读“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国的地形构成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平原 | B.高原 | C.盆地 | D.山地 |
上图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多样 | B.地形结构单一 |
C.地势西高东低 | D.地势平坦开阔 |
山地地形崎岖,最不适合发展( )
A.林业 | B.种植业 | C.采矿业 | D.旅游业 |
图为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__、渔业等生产部门。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主要为 。我国的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年降水量 mm的等降水量线分布。
(2)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__岭和_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 _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该线以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3月23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和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共643.6石公顷(占全国受旱面积的85%),作物受旱约473万公顷(重旱约172万公顷、干枯约90万公顷),待播耕地缺水缺墒约170万公顷;有1805万人(占全国受灾人口的79%)、101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材料2:中国政区图
(1)请选择材料一中的五省(区、市)中的三个的简称填注到图中恰当的位置。(填错位置或超出省区界线不得分)
(2)西南五省市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阶梯,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填800或400)毫米以上,耕地类型为_____________(填旱地或水田)。
(3)干旱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哪些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好的习惯可以节水。请你谈谈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A中①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__,②所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④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递减。
(4)根据图C判断,鞍山地区所属的温度带处于_________带向 带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