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四位学生的说法中不可信的一个是 ( )
A.玲玲说:“我住在长白山区,这里森林繁茂,适宜发展林业。” |
B.贝贝说:“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人们放牧牛羊,发展畜牧业。” |
C.亮亮说:“我住在塔里木盆地,这里到处是住宅、商店、工矿企业。” |
D.壮壮说:“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是著名的粮仓。” |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2012年底至2013年初,我国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主要粮食产区自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出现了几十年来未遇的特大旱灾,做好抗旱工作,对保障夏粮生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1)上述省区耕地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_ (水田或旱地),种植的小麦主要是_________ (春小麦或冬小麦);
(2)图中A省简称是_________ ,C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
(3)图中F是_________ 山脉,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_ 平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 ;
(4)为解决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国家正在兴建_________ 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5)图中D是_________ 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_________ 海,为干旱的华北大地提供了宝贵的灌溉水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3%,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4.7%,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12%,而水资源却占全国的6%左右,水资源的匮乏已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材料二: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9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6省平均降水量仅有44.4毫米,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普遍达到中至重度气象干旱,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达特旱等级。
材料三: 2011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
(1)材料二中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冬小麦 | B.水稻 |
C.玉米 | D.甘蔗 |
(2)材料三中中等以上干旱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4)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5)除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外如何解决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问题?
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垂直高差悬殊,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参照图,适宜种植在海拔最低处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 B.香蕉 | C.青稞 | D.玉米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B区域表示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 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①为______林区,②为______林区。
(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丙、丁两处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2)甲山位于乙山的______方,甲山的海拔应为______米以上。
(3)学生将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活动,现有A、B两条登山路线,其中较为省力、安全的线路是_____。
(4)图示区域从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最适合的农业类型是( )
A.畜牧业B.种植业 C.林果业 D.渔业
(5)A、B两处易形成河流的是______
下列农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小麦—华北平原 | B.棉花—南部沿海地区 |
C.甘蔗—青藏高原 | D.花生—黑龙江、吉林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片④代表的省区,物产有( )
A.石油、天然气 | B.哈密瓜、柑橘 |
C.三河牛、三河马 | D.藏羚羊、牦牛 |
对图片④地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 |
B.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
C.农牧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很高 |
D.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
读景观图,回答问题。
(1)A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农村重要的传统运输工具是 。
(2)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为 ,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
(3)C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
(4)在D图中,牧区传统放牧方式是 。
读图,图中A、B、C、D 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回答各题:A和B地区之间的分界线划分了什么?( )
A.山区和林区 | B.热带和亚热带 |
C.湿润和半湿润区 | D.第一、二级阶梯 |
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的地区是( )
A.A 地 | B.B 地 |
C.C 地 | D.D 地 |
下列自然地理现象属于B地区的是( )
A.冬季河流没有结冰期 | B.河流水量大、汛期 |
C.树木有落叶现象 | D.降水多且分配均匀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潮路径B经过的②是 山脉.
(2)寒潮路径B经过的③省区是 (全称),该省区的农业部门以 为主.
“2014年3月12日,山东省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寒潮给山东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3)山东省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作物熟制是 .
(4)请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区对应的优势农产品,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甜菜、水稻 | B.②﹣棉花、甜菜 | C.③﹣水稻、油菜 | D.④﹣小麦、甘蔗 |
读我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经过图中的 线;以B线为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东或西)部。
(2)A线以南,耕地类型以 为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A线以北,糖料作物以_ 为主。
(3)CDEF为我国东部沿海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位于 工业基地;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位于___________工业基地。临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是 基地。(填字母)
(4)图中A、B、C、D四个地区,农业生产耕作制度能达到一年三熟的是_____。
2015年5月3日,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在昌平闭幕。本届嘉年华集中展示了10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让市民领略了绿色科技的魅力,成为北京都市农业的一张绚丽“名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以下关于农业科技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立柱种植蔬菜——利于灌溉施肥 |
B.会转的草莓架——均匀接受光照 |
C.水培种植韭菜——确保水分充足 |
D.带二维码瓜菜——加农户微信群 |
都市农业的发展
A.主要考虑本地自然条件 | B.缓解粮食需求的压力 |
C.吸引市民从事农业生产 | D.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
北京市民参加农业嘉年华活动最便捷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 B.铁路运输 |
C.航空运输 | D.内河航运 |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反映的关系是( )
A.气候与农业 | B.地形与农业 |
C.气候与工业 | D.地形与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