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理事物不符合“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这一分布规律的是( )
A.太阳能辐射量的分布 | B.降水分布 |
C.水资源分布 | D.人口分布 |
下列叙述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水资源——东北多,西南少 |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
C.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 D.林地——平原多,山区少 |
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 |
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
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 |
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 |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 |
B.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
C.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
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
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如右图所示)。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0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据此完成各题。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全球变暖 | B.酸雨污染 |
C.大气污染 | D.臭氧层破坏 |
大气中C0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小事”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
C.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 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
2015年“地球日”活动中,中国区主题是“能见蔚蓝”。“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能源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水能 | B.石油 | C.天然气 | D.煤炭 |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雾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寻回蓝天”的是 ( )
A.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 B.增加私家车保有量 |
C.垃圾焚烧处理 | D.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
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5年6月13—19日为中国第25个节能宣传周,其主题是“节能有道,节俭有德”。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应该( )
A.禁止砍伐森林 | B.不使用化石燃料 |
C.提倡自驾机动车外出 | D.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某校最近发起了“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买贺卡”等活动,对下面哪种资源有直接保护作用
A.煤炭 | B.森林 |
C.土地 | D.石油 |
今年4月22日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使用节能电器 |
B.从我做起,积极倡导“多步行少开车、多节约少浪费、多保护少破坏”的生活方式 |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 B.气候资源 |
C.生物资源 | D.矿产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