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所示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炭资源特别丰富
②森林资源特别丰富
③甘肃、宁夏水能资源丰富
④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图中表示太行山和秦岭的字母分别是
A.a、b | B.b、c |
C.c、d | D.a、d |
从黄土高原到我国西北地区,地表物质的分布规律是
A.戈壁—黄土—沙漠 | B.戈壁—沙漠—黄土 |
C.沙漠—黄土—戈壁 | D.黄土—沙漠—戈壁 |
家住永州的玲玲和爸爸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下面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妈妈说的不对的是
A.“当地可能会刮台风,游玩时要注意安全。” |
B.“当地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
C.“当地有著名特产东北‘三宝’,别忘了给爷爷奶奶带一点。” |
D.“当地冰雕很漂亮,多拍些照片回来。” |
读 “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 )
A.①—湖泊水补给 | B.②—地下水补给 |
C.③—雨水补给 | D.④—积雪融水补给 |
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吉和辽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
C.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第二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①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简称哈,行政中心哈尔滨 | B.冬季寒冷漫长 |
C.与哈萨克斯坦隔江相望 | D.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上 |
图中山脉②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
关于东北三省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向北顺序的是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
B.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
C.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增 |
D.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 |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是北大荒的真实景象,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是
A.纬度高 | B.人烟稀少 |
C.降水稀少 | D.沼泽遍地 |
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适合发展的主要产业是( )
①钢铁工业 ②机械制造业
③海洋渔业 ④畜牧业 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③④⑤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和 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美称有( )
A.“鱼米之乡” | B.“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C.“林海雪原” | D.“中华水塔” |
读“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常被称为“黄土地”的有 ( )
A.黄土高原 | B.东北平原 |
C.南方地区 | D.华北平原 |
下列语句,描述东北三省的有 ( )
A.“白山黑水” | B.“世界屋脊” |
C.“水果之乡” | D.“北大仓” |
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
A.水稻 | B.甜菜 |
C.小麦 | D.玉米 |
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
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 B.气候炎热干燥 |
C.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 | D.被称为“黑土地” |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云南元阳地区( )
A.地势起伏 | B.地势低平 | C.河网密布 | D.淡水渔业发达 |
下列食材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竹笋 | B.甜菜 | C.椰子 | D.莲藕 |
读“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工业中心和交通”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有中国最大的( )
A.城市群 | B.重工业基地 |
C.铁路交通枢纽 | D.国际航空港 |
东北许多工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依托 ( )
A.便捷的水运条件 | B.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C.丰富的自然资源 | D.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
20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原因有( )
A.资源储量增加 | B.生产设备先进 |
C.产业结构单一 | D.生产成本下降 |
读“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春季(3~5月),济南气温变化或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持续升高 | B.降水连续下降 |
C.气温连续下降 | D.降水量最大 |
济南所在的华北平原,春季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 )
A.洪涝 | B.地震 | C.寒潮 | D.干旱 |
“当草原钢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园正是春色妖娆。”影响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 | B.地形因素 | C.人类活动 | D.纬度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