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一个空1分)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4)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区,降水较____ __。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时争论不休,从地理的角度你认为“春风”是指( )
A.偏南风 | B.偏北风 |
C.夏季风 | D.冬季风 |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地,气温年差较小的是_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__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 B.各月降水都不多 |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
(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_____________气候。
(5)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呈现冬季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读“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海口与哈尔滨的气温差异可见( )
A.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不大 |
B.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很大 |
C.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异不大 |
D.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异很大 |
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注:古凉州即今甘肃省西北部的武威市)中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春风”,从地理角度看,应该是指( )
A.冬季风 | B.夏季风 |
C.台风 | D.龙卷风 |
9月15日, 台风“海鸥”移入南海, 截至16日19时,广东省湛江、茂名、阳江、肇庆等4个市、16个县(市、区)、154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97亿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风是一种地质灾害 |
B.台风是由夏季风带来的 |
C.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内陆地区 |
D.此次台风向东北方向移动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
(1)M区域受B气流影响小,,主要原因是M区域为 盆地,地形闭塞。
(2)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南面的 洋,气流特点是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3)若某些年份A气流推进迟缓,则N区域往往会出现 灾害。
(4)Q区域的河流与N区域相比,明显不同的水文特征是:① ,② ,③ ,④含沙量大。
(5)P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你认为原因有 。
中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台风 | B.寒潮 |
C.滑坡 | D.地震 |
应对华北平原春季干旱灾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 B.大力开采地下水 |
C.重视发展节水农业 | D.提高灌溉技术 |
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其洪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 B.中下游地势低平 |
C.流域内降水丰沛 | D.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_________部,_________洋西岸,季风气候显著。
(2)图中图例“”表示_________(冬、夏)季风,该季风的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受该季风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为我国重要地理界线,其中为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_________。人口分界线是 。(填写数字代号)
读“中国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雨季较短的是 地。
(2)甲、乙两地中,冬季河流可能会结冰的是 地,热量较充足的是 地。
(3)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一年中,降水集中在 季, 季降水最少。
(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岭—阴山— 山—巴颜喀拉山— 山。甲、乙两地都位于 (季风或非季风)区内。
(5)如果甲、乙两地不是上海(31.2°N)就是北京(39.9°N),那么请你判断这两地 是上海, 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