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
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材料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______居当时世界首位。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
(3)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对科举制度感兴趣的小明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这种制度何时正式诞生?
(2)唐朝时对科举制度的完善做出贡献的帝王有哪三位?他们分别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科举制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唐招提寺(日本奈良)
(1)图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主要出使的国家当时叫什么?
(2)图二中唐招提寺是在谁设计和主持下建造的?从他的事迹中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分)
(3)依据图一和图二指出唐朝时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每空一分,共6分)
运河两端:A (地名)B (地名)
运河四段: C D E F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此河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公里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请从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学习了宋朝历史,一位学生回到家就给爸爸、妈妈讲学到的知识。他说,宋朝经济发达,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粮仓,棉纺业从南向北逐渐发展。
这位同学的描述对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摘自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l)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确立了哪一种政治体制?(2分)
材料二 图1人物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图2人物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图1 图2
(2)材料二中的“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人物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6分)
材料三 大国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摘自《大国崛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4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经有相同的经历与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二: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改革了美国的全貌。
(1)依据材料一,写出中国在“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是指哪次运动?写出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封建统治者创办的两个民用工业。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充。(4分)
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经济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
(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依据材料二,林肯为了拯救美国,解放奴隶,公布了哪一部重要文献?罗斯福哪一政策“改革了美国的全貌”?(6分)
(4)材料二中提到了三位美国总统,谈谈你认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应具备何种素质?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在经济、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的?(4分)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是如何对西藏、新疆地区加强有效管辖的。(各举一例,4分)
(3)请指出明末清初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两个事例(4分)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2分)举两个典型实例说明这一伟大构想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2分)
在全球史观的广阔视野下,中外交往史成为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古老的中国一路走来,外交的成败见证了民族的荣辱和国力的兴衰。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盛世雄风:古代中国的辉煌外交】
材料一
(1)图一、图二见证了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兴盛。图一中商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图三是我国古代订立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写出该条约的完整名称。
【睡狮哀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解放战争结束,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同西方列强先后订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挣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
(3)有一座城市,因为晚清政府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成为近代屈辱外交的起点,它是哪座城市?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政府同列强订立的一个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国际性条约是什么?
【巨龙风采:新中国的和平外交】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期曾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50年代中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7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挥舞出东方巨龙的独特风采!
(4)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请列举两项70年代初期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5)“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试举一例说明之。
(6)回眸从古至今的中外交往,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 嫦娥二号卫星
材料二 2010年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数万名科技人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结果。探月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带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三 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公民的科学素质通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010 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 % , 虽比2001 年提高了1.83 个百分点,但仅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的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由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指出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2011年3月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爆炸。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及新能源利用的看法?
材料五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的科技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
(4)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1)材料中“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中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2)你认为太宗皇帝是通过完善什么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该制度最终废除于何时?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学校任教。
(3)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该事件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 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下,聘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思想活跃的教授。北大各种社团、刊物风起云涌,对全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为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4)材料中所提到的几位教授是当时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是指什么运动?
材料五 新华社北京2011年2月2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世界近代史上,欧美各国普遍经历了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欧美各国在近代史上颁布的有关制度创新的文献资料。
(2)简述17~19世纪,欧美各国制度创新的共同背景。
(3)结合欧美各国在近代史上颁布的有关制度创新文献,概括欧美各国建立的新制度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
1800 |
1820 |
1830 |
1850 |
1860 |
1870 |
产量 |
1100 |
1740 |
2400 |
4940 |
8000 |
11000 |
-----摘编自《一个岛国的崛起》
材料二 见图
材料三 近代产业革命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人类历史在工业化进程导致出现的什么现象?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材料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漫画一(图中之人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 漫画二(中间的人是西欧诸国,导弹分别代表美苏)
(1)漫画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针对漫画二中的形势,西欧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影响如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有什么意义?
(2)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什么组织?
(3)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挥下,党中央在农村又发动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大发展。在新时代下,请你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献计献策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