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你可知道,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 B.岳飞 |
C.郑成功 | D.林则徐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据报道,英国人阿克毛在中国贩毒4千克而被判死刑,英政府曾就此案同中国交涉10次均遭拒绝。在100多年前,林则徐也将英国人违禁夹带的二百多万斤鸦片销毁于( )
A.南京 | B.虎门 | C.广州 | D.上海 |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 )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一一摘自《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卷49)
材料二 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材料三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材料中的“贸易战争”具体指的是什么战争?“一纸战败条约”是如何“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
(2)某些西方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力图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3)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什么?
(4)材料三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 B.割占中国领土 |
C.打开中国市场 | D.传播西方文明 |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再认识。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 175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5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5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材料中“175年前”、“155年前”、“115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请举两例说明。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3)通过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
B.赔款2100万元 |
C.开五口通商口岸 |
D.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下图这幅漫画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有两处在同一省份,这个省是( )
A.江苏 | B.广东 |
C.福建 | D.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