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
B.一次失败了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
D.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中国受到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第二次战争后,中国首先作出的反应是
A.自强新政 | B.维新变法 | C.民主革命 | D.思想改造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如果从洋务运动创办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不包括
A.突破了“中学(中国的制度)为体,西学(西方的器物)为用”的思想 |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开辟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 |
如果要给左宗棠写一篇传记,以下事迹应该写入的是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通过谈判收回伊犁
③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④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洋务运动发生在( )
A.19世纪60—70年代 | B.19世纪70—80年代 |
C.19世纪60—80年代 | D.19世纪60—90年代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 B.发展民用工业 |
C.筹建新式陆海军 | D.派遣留学生 |
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要提高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他应该进入下列那一机构学习 ( )
A.总理衙门 | B.福州船政局 |
C.京师同文馆 | D.京师大学堂 |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
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
A.军事技术 | B.科技教育 | C.机器生产 | D.议会制度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 | 洋务派 | B. | 顽固派 | C. | 维新派 | D. | 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