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改革与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主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久已,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三   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材料四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中国的强国之路,也是世界大国崛起的必然方式,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也进行了一次创新型的改革.
材料五  习近平主席在广东部分地区调研时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1)材料一中提到的“变法”得到哪位国君的支持?(1分)
(2)材料二中“魏主”指的是谁?(1分)
(3)根据所学,回答材料三中提到的俄国1861年的这种“转变”主要得益于哪种落后制度的废除 ?(1分)
(4)你知道材料四中提到的美国改革,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哪里?(1分)
(5)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村”是指哪里? (1分)农村改革的政策是? (1分)
(6)以上探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并不存在世界经济,也不存在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相伴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从16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时代至今已经历了500余年,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孕育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启动了经济全球化;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战”至“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冷战”结束后进入了市场经济全球化阶段,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摘自《全球化与历史》凯文·奥鲁尔克
(1)根据所学知识,请举一个对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并指出“地理大发现”对经济全球化起到怎样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最早发生的国家名称,以及确定该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法律文件名称。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济全球化发展第三阶段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企业也加快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步伐,使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不少企业的出口产品面临反倾销调查,我国是少数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企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等。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3)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1个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一城市?其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2014年3月4日,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经历解释“改革红利”(收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名称及时间。农民获得“改革红利”直接得益于什么政策?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材料四:邓小平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在这以后,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
(5)从我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以上探索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指标大幅提升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
材料二  一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材料三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率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并且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材料四  1954年9月2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材料五
1978~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对比简表

项 目
1978年
1990年
1997年
2002年
2009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1
18547.9
74462.6
102398
3353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510.2
5160.3
7703
1717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毛泽东改向农村进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央机关能够迁往北平跟哪一战役的胜利有关?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革命能够完成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因。
(3)材料四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请说明这部宪法的性质。
(4)从材料五可看出,1978年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放篇:筑"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
【古代沟通】
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 其开拓者是谁?
【近代引进】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经验,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2)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至少回答3次)
【当代开放】
材料三: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四:"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三、材料四,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聚焦三农》栏目的内容,定位于报道和解析三农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驱除鞑虔,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材料五:
 
材料六:"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七: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图是唐代出现的哪一农业灌溉工具?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哪一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
(4)根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令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5)观察材料五,农村开始富裕,生产迅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采取哪一重要措施?
(6)材料六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
(7)材料七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图(写出下面方框中的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共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二: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2)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2分)
(3)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有什么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材料二  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结合材料,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现象最先出现在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深化对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党史的认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1)根据上述材料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由哪些?
(2)材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请问这些成就又有哪些?
(3)材料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请问是在哪次会议中明确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的?
(4)材料中习总书记讲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是指什么?
(5)自建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胜利的走向未来有哪些深刻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下列分析报告:
第一、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____________运动
(2)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_____________改造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分析比较:
(1)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第三、得出结论:
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的建议:(至少说出二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