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了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欠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A.农村商品交换的频繁 |
B.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
下表反映了安徽凤阳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年代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粮食产量 |
5.02亿公斤 |
5.70亿公斤 |
7.15亿公斤 |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
A.农村 | B.中小城市 | C.大城市 | D.国有企业 |
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我国为实现 “发展起来”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 |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发生“生活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三大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十二大 |
C.中共十四大 | D.中共十五大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歌谣与下列哪一选项有关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歌谣与下列哪一选项有关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 |
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
C.1985年开始,1992年后加快改革步伐 |
D.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一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一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实际上是使农民拥有了
①土地使用权 ②土地所有权 ③生产自主权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用表格归纳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使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完成表格中①②③对应的知识
措 施 |
典型代表 |
意 义 |
建立经济特区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①) |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天津、上海等(②)沿海港口城市 |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
开辟(③) |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 |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A.广州 14个 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湛江 4个 沿海经济开发区
C.海南岛 14个 沿海经济开发区 D.海南岛 5个 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30年前我市一位农民在召开家庭会议,商量包产到户后的土地耕作计划。他正在执行的农村经济政策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发展乡镇企业 |
下图所示,凤阳县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B.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大力推广了籼型杂交水稻的种植 |
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殊荣的原因是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 |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C.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
D.他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