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什么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 )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 | C.联产承包 | D.减轻农民负担 |
1980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伙子给家乡一向关心他的中学老师写信,介绍他打工的城市。信中说:“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我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里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
A.深圳 | B.上海 | C.厦门 | D.广州 |
发展西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是( )
①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
②修建青藏公路
③在西藏建立经济特区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①②⑤ | D.②④⑤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这里的“圈”及“座座城”是指
A.香港特别行政区 | B.14个沿海开放城市 | C.经济特区 | D.沿海开放地区 |
“大包干、小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C.人民公社的成立 |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
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流传一段顺口溜:“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得益于下列哪一政策的推行 【 】
A.土地改革 | B.农业合作化 |
C.人民公社化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
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②③ | D. | ①④ |
邵阳某县一农户的墙上还留有一条"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应出现在( )
A. | 三大改造时期 | B. | 大跃进时期 |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 D. | 改革开放时期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 )
A. |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 | 设立经济特区 |
C.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D. | 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右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 B.珠海 |
C.深圳 | D.厦门 |
如图,人物在1978年度和1985年度两次获选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封面。假如要介绍封面人物,你会选择( )
A.中国西学第一人 | B.状元实业家 |
C.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 | D.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你能正确排出对外开放格局的先后顺序吗?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③②①④ | D.②①③④ |
如图人物从1976年1月到1997年去世为止,先后有8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其中1978年、1985年两次入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其主要原因是
A.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B.他富有传奇色彩 |
C.他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D.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