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 B.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
C.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 D.设立沿江和边境开放城市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位老人是( )
A.毛泽东 | B.邓小平 | C.江泽民 | D.胡锦涛 |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元 |
A.新中国成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土地改革完成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考察包括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在内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对外开放格局。浦东开发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 B.沿海开放城市 |
C.沿海经济开放区 | D.内地 |
邓小平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主要因为他( )
A.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B.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 |
D.解决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凤阳花鼓词》反映的是建国后哪一时期的凤阳面貌( )
A.土地改革时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改革开放时期 | D.文革时期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论断的意义在于( )
A.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
C.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坚持改革开放 |
C.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A.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红手印对于小岗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35年前,安徽凤阳小岗人,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史实的是:( )
A.小岗人获得了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
B.小岗人的做法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C.小岗人的做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D.小岗人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以阶级斗争为纲 |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