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1) 这次运动的名称、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吸收那些经验教训?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5)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五: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农业发展基础的意见》出台,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新政策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7)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联反映历史:“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大跃进运动和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⑤湛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中首先实行分田到户的是在安徽的

A.合肥 B.安庆 C.凤阳 D.亳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歌词中感悟历史:
《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老人”是指哪位领导人?“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重大事件?
(2)“老人”“写下诗篇”之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有何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三幅图片后,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100年中在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的引领下,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有人认为:1935年既是图二人物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9年10月1日,他庄严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为什么这么说?
(3)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过程中,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阶段?(4)这三位伟人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请回答:
(1)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指出“皇帝倒了”的含义和影响。
(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有何深刻寓意?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概述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代漳州展雄姿,下列适合漳州的称誉有 (   )
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④“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
⑤“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15分)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3分)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⑴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在实施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逐渐增强,先后灭掉六国,在何时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3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⑵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一例。
⑶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⑷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四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⑸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请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探究以下问题。
 
(1)图1中的广州、厦门、上海等通商口岸是在哪次战争后对外开放的?图2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得益于中共哪次会议的召开?
(2)对比两幅地图,提取两个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楚)
(3)从图1到图2反映了我们国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与中央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