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属于 ( )
A.经济特区 | B.经济开放城市 |
C.经济开发区 | D.特别行政区 |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 B.沿海开放城市 |
C.经济特区 | D.内地 |
下表反映了安徽凤阳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年代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粮食产量 |
5.02亿公斤 |
5.70亿公斤 |
7.15亿公斤 |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30年前我市一位农民在召开家庭会议,商量包产到户后的土地耕作计划。他正在执行的农村经济政策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发展乡镇企业 |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农民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 B.农业合作社 |
C.家廷联产承包责任制 | D.人民公杜化 |
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已形成全方位的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A.进行了土地改革 |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下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 B.珠海 | C.深圳 | D.厦门 |
2004—2014年我国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说明上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
⑵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形式?
⑶1958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哪两场运动?
⑷出现上图所示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深圳。一次散步后,市领导建议从原路返回,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指中国应该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
C.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 D.扩大企业自主权 |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 化丰富 |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 红色传统 |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意图来看,下列的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澳门 | B.深圳 | C.汕头 | D.厦门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二 (195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4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134期上,刊登了山东范县(今属河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即县委第一书记)这年10月28日所作的关于范县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规划报告的摘要。其中说:……到1960年基本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到那时: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大锅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材料三 时任吉林省省长的韩长赋所作的《沁园春·农村改革》中写道:“小岗村头,土地承包,石破天惊。看天南地北,春风到处,人欢马跃,妇孺躬耕。黄土成金,温饱得酬,钟声不灵政策灵。……江淮再度先行,减负担、万众齐欢腾。……莫等闲,鉴古往今来,惟有成功。”
——《人民日报》2005年4月10日第5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从1953年起是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解决这一矛盾的?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乐园”不能最终实现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小岗村头,土地承包”指中共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推行和中共的哪次会议有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他所说的农村改革是( )
A. |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 B. |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 |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