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26年,他这一生能够见证到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战争 ④八一南昌起义
⑤中国共产党诞生 ⑥辛亥革命 ⑦洋务运动
A.②⑦③⑥⑤ | B.②③⑦⑥⑤ |
C.②③④⑤⑥ | D.②③④⑤⑥⑦ |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哪一历史人物身上不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 )
A.邓世昌 | B.张学良 | C.李宗仁 | D.曹汝霖 |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情书写着 永不退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正是这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这群青年揭开了一个什么时代?( )
A.资产阶级革命 | B.社会主义革命 | C.民主主义革命 | D.新民主主义革命 |
暑假期间,郑州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考察。其中前往东方上海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B.林海雪原,抗日英姿 |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
如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
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B.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C.它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斗争口号 |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0年又在这里举办了世博会,成为世界各国展示科技成果和民族文化的大舞台。“这里”是指 ( )
A.武汉 | B.南京 | C.上海 | D.广州 |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对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这里的“和约”指的是 【 】
A.《九国条约》 | B.《凡尔赛和约》 | C.《四国条约》 | D.《善后借款合同》 |
胡适之先生万年曾说:"当年我在上海居住的时候,清华大学闹风潮。张歆海等几个人想要找我出来当校长。我复了一个白话电报:不干了,谢谢。"先生谈起的"往事"发生在
A. | 辛亥革命时期 | B.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C. | 中共"一大"开会期间 | D. | 清华大学创办时期 |
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
A.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
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
D.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其性质的是 ( )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B.“取消二十一条” |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D.“还我青岛” |
民族觉醒往往激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1919年,这股“民族精神力量”表现为(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五四运动 | D.抗日战争 |
如图所反映的历史情景之所以发生,是由于_____损害了中国主权。
A. | 巴黎和会 |
B. | 华盛顿会议 |
C. | 雅尔塔会议 |
D. | 莫斯科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