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14年2月27日,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小陈同学为了更有效的学习历史,将周年纪念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欢迎大家也参与进来。
【归纳整理来建构】
(1)该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序号 |
时 间 |
重大事件 |
A |
1945.9.2 |
___①___宣布无条件投降。 |
B |
1945 |
根据____②__会议的要求,联合国成立。 |
C |
1955年 |
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成立了___③___组织。 |
【对比分析深探究】
(2)结合上述表格中A回答问题,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多少周年?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事件B有效的协调了行动,同一年苏军还发动了什么战役?该战役为哪个国家投降奠定了基础?
(4)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前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跟上面表格中哪一事件有关?(写序号即可)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以史为鉴照未来】
(5)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公祭日的理解。
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二 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发生在法德之间“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几次?
(2)《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之后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指什么?在什么时间实现的?有哪些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材料解析题
阅读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获胜演说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割断。
材料二: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那时还没有汽车和飞机,像她一样的人仅仅因为肤色和性别就被挡在参与投票的大门之外。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
(1)材料一中,奥巴马所说“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指的是什么事件?你如何理解林肯所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这句话?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和“新政”分别指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3)指出材料二中“暴政”的含义以及“民主重获新生”后逐渐形成的时代的主题。
(4)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你认为他的当选与林肯有关吗?为什么?
截至2015年4月1日,先后有51个成员国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底前正式成立亚投行,发挥其应有作用。世界历史上曾诞生过不少类似这样的区域间或国际性组织。结合所学与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此宣言引领下成立了什么组织?其主要目标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苏联采取了怎样针锋相对的措施?这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请写出此组织的名称。历史上决定成立该组织的是哪次会议?此会议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材料四的图片是哪一组织的旗帜?该组织有何地位?
(5)结合所学,请写出材料五所述这一国际组织的名称与正式成立时间。中国是在哪一年正式加入该组织的?
(6)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你觉得任何组织要想发挥其积极有益的作用应注意些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指出A图中三巨头分别是谁?雅尔塔会议产生了哪些作用?对战后世界有何影响?
(2)指出B图和C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上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标志性意义是什么?
中、美、俄是当今世界的三个大国,历史上他们的关系变化跌宕起伏。
【侵华的帮凶】
(1)19世纪中期,美俄两国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扮演着帮凶角色?
【不同的抉择】
(2)1917年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性的一年,中美两国和苏俄对于战争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战时的合作】
(3)二战中面对共同的敌人,包括中、美、苏三国在内的正义力量联合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在雅尔塔会议上又决定成立哪一国际组织?
【关系的转变】
(4)20世纪70年代,当中苏关系恶化后,中美关系却出现转机,其缓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两例即可,2分)
【上海的聚首】
(5)2001年中国上海科技馆前出现了中、美、俄三国领导人的身影,这次聚首是为了出席哪一会议?
【历史的启示】
(6)从中、美、俄三国关系变化的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帝国主义即战争”,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马列主义真理,以至在20世纪中让人类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波兰人知道如果失去了这些记忆,失去了关于真相、关于二战源头的真实记忆,波兰、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将不会安宁。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那些拥有了权力或者将会拥有权力的人,一旦忘记了历史或者篡改了历史,就会再次给我们带来不幸,就像70年前那样。”
──2009年9月1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在二战爆发7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
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就被战争的乌云所笼罩,请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分别是什么?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签署宣言的国家又是怎样“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请各举一个典型事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人民相互合作,才逐步打败了强大的法西斯,请问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3)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美苏冷战又严重影响了时间和平,以美苏为首成立了两大对立的集团,请回答这两大集团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材料三中的“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一旦忘记了历史或者篡改了历史,就会再次给我们带来不幸,就像70年前那样。”为了让战争的悲剧不再发生,请你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谈你的看法。
战争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中使用的武器
(1)材料一中的两种武器分别是在那场战争中出现的,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遍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多亿美元。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2)根据材料二和三,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下图是法西斯在战争期间的暴行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法西斯的“邪恶”表现。
(4)结合上述材料,简单谈谈你对战争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二战战犯石原莞尔1929年发表演说《作为扭转国家命运之根本国策的满蒙问题解决方案》 )“对中国作战,坚决把满蒙政权握于我手中”,石原莞尔说服关东军司令官迅速占领东北是必须的,南可对付南京的国民政府,北可防御共产主义国家,此外,东北可补充日本矿产资源的匮乏。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即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四成配置在东北以外的其他地区。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确保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印度和澳洲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材料三:仅就经济方面相互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的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石原莞尔认为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扭转日本国家命运?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有何作用?
(3)综合三则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今天人类面临着恐怖袭击、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处理这些问题带来什么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来之不易,“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也发生过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美、英、中、苏等26国签署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什么文件?这一宣言的发布具有什么意义?请列举说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史实。
(2)从图一、图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3)结合材料一、二概述,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8分)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结盟,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代表的军事集团名称是什么?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引发了什么世界性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依据材料二,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美苏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据材料四的图片信息,“未来政治格局”呈现什么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响国家间结盟与对抗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将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阅兵仪式。隆重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是为了牢记历史,更是对军国主义复辟的警惕。
材料一: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到:"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
材料二:1942~1943年,德军从西面和南面逼近苏联,苏联红军进行了殊死抗战……最终战役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这次战役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材料三:1945年2月,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在克里木半岛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保证德国不再扰乱世界和平……"
(1)材料一中的"1939年9月1日"发生了哪一突袭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突袭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次战役?
(3)材料三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战后成立的国际性组织是什么?
(4)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最后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是哪个?该法西斯国家在1937年12月制造了哪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展示】
第一组 表解历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起止时间 |
1914.7—1918.11 |
1939.9—1945.9 |
战争性质 |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
|
战后格局 |
|
两极格局 |
(1)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组 文汇历史
材料一:(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材料二: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2)从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你能概括得出什么认识?
材料三: 当今世界,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出哪一因素威胁到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三组 图说愿望
图1 卢森堡送给联合国的礼品枪 图2 联合国总部前矗立的雕像《铸剑为犁》
(4)第三组收集的两幅图片,表达了人类什么样的共同愿望?
阅读下列材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材料一 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说道:"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材料二 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它将永远成为国耻日……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彻底的胜利。"
--均摘自中学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一贯反对共产主义的丘吉尔却要大力援助俄国的原因。
(2)材料二中罗斯福为什么说12月7日"将永远成为国耻日"?
(3)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联合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