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七年级同学考试考砸了,爷爷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主张与下列哪一学派的主张相似?(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
B.“兼爱”、“非攻” |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后人称为“医圣”的东汉著名医学家的是
A.张仲景 | B.扁鹊 | C.华佗 | D.李时珍 |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所写的人物是
A.孔子 | B.老子 | C.墨子 | D.屈原 |
以下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都江堰是春秋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把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父亲是史官。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由于触怒了汉武帝,遭受“腐刑”,获赦出狱后,仍旧发愤著书, 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书。
材料二: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材料三:阅读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2)材料二是对他的哪部著作的赞誉?它属于什么体例?它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上述材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
A.黄帝时期 | B.夏朝 |
C.商朝 | D.西周 |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
B.读书人吵吵闹闹,各自著书立说 |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封建制度 |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致,汉文字却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
A.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
B.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
C.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 |
D.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
主张“仁政”治国,按时令进山伐树,对自然资源要持续利用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 B.孟子 | C.庄子 | D.韩非子 |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 B.竹简或木牍上 |
C.丝帛或麻布上 | D.宣纸上 |
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A.隶书 | B.小篆 | C.甲骨文 | D.楷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