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汪道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9月,他指导培育的“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他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建设史上涌现了许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1)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两弹元勋” 的是         
(2)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我国第一代          ,被誉为“东方魔稻”。
(3)          兰考治沙,心系人民,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在农村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C.培育出优质小麦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李四光 D.钱学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俄罗斯之声消息,挪威当地媒体1月31日报道,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中国这位专家的突出贡献是

A.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最早提出“863”计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被赞誉的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爱迪生 D.达尔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里的“他”应是(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民主革命先行者 B.新中国主要缔造者 C.杂交水稻之父 D.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这是因为农民靠他们在中国推行的       
①实验科教兴国“211”工程  ②提出“一国两制”设想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培育和推广杂交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袁隆平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因为他

A.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杂交玉米成功 B.在导弹方面的突出贡献
C.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在火箭方面的突出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他是

A.钱学森 B.侯德榜
C.袁隆平 D.邓稼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发明者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焦裕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颁发的国家最高科
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陈开甲 D.张存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