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史上伟大的转折。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哪一年的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A.1976年 | B.1977年 | C.1978年 | D.1979年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
C.提出了与时俱进 |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
A.土地所有权 | B.村民自治权 | C.生产自主权 | D.企业兴办权 |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中说,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胡锦涛主席所说的“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是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
B.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并进行第一次高考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D.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
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 B.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④③ | B.②③①④ | C.④②③① | D.③①②④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巩固人民公社 |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 B.中共八大的召开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七届三中全会 | B.八届三中全会 |
C.十一届三中全会 | D.十二届三中全会 |
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 B.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 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 D.平反冤假错案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C.人民公社的成立 |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