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
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下列与张謇实践这一主张有关的是
A.创办大生纱厂 | B.修建京张铁路 |
C.撰写《制碱》一书 | D.翻译《天演论》 |
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实业救国”。此人是
A.詹天佑 | B.张謇 | C.严复 | D.曾国藩 |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 B.甲午战争以后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抗战胜利以后 |
有学者认为:张謇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状元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了
A.汉阳铁厂 | B.大生纱厂 |
C.湖北织布局 | D.开平矿务局 |
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评价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人( )
①为中国工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纱厂,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
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
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
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 |
D.“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
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A.李大钊——江南制造总局 |
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
C.严 复——发起公车上书 |
D.张 謇——创办大生纱厂 |
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 )
A.日本给北洋军阀政府贷款 |
B.北洋军阀分裂 |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改变政策 |
D."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A.詹天佑 | B.侯德榜 | C.张謇 | D.严复 |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实业,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
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
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 |
D.“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等一批民族企业。从行业上看,他们主要集中在( )
A.农业 | B.重工业 |
C.轻工业 | D.军事工业 |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 B.实行君主立宪 |
C.推翻清朝政府 | D.建立民主共和国 |
随着民族危机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多种救国思潮。下列人物主张“实业救国”的是( )
A.魏源 | B.严复 | C.康有为 | D.张謇 |
阅读下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 B.戊戌变法期间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解放战争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