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表达了对胞弟的无限思念。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A.李清照 | B.辛弃疾 | C.苏轼 | D.关汉卿 |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
C.书法、火药、指南针 |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古代中国,感受古老的东方文明吧。
(1)假如你来到战国时的秦国,商鞅变法后的一个农民,因为你的辛勤劳作,打得粮食很多,获得政府的奖励,这种奖励是 。 |
(2)假如你是西汉著名的大儒学家董仲舒,看到社会上各种思想流传,特别混乱,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你给当时皇帝的建议是 |
(3)假如你来到了唐朝都城长安,或许可以看到许多日本来华的使团 (填名称),后人一般把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局面称之为 。 |
(4)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假如你来到北宋会发现,平民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开始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
(5)穿越历史时空,来到明朝,你可以看到明太祖朱元璋设置 ,对臣民进行监督,这是明朝 空前强化的表现。 |
(6)如果你来到清朝,会在 (填地名)遇到不同国籍的外国商人,还可以阅读到标志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文学作品是 。 |
请在横线上依次填写好相关内容:
(1) (2)
(3) 、 (4) 、
(5) 、 (6) 、
我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化。(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每题1分,共6分)
(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仙”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开创写意画先河,有“画圣”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
(4)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美术作品是______________。
(5)元朝戏剧空前发达,代表作有悲剧______________。
(6)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的出现与哪一科技发明有关?( )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火药 | D.指南针 |
下列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哪一组的两项不属同一领域
A.《周髀算经》和《天工开物》 |
B.《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
C.《甘石星经》和《授时历》 |
D.《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如果你的朋友想了解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王朝盛衰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你应该向他推荐
A.《三国演义》 | B.《西游记》 |
C.《资治通鉴》 | D.《史记》 |
诵读经典美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这些作品对应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A.诗歌、散文、戏曲 | B.诗歌、散文、小说 |
C.唐诗、宋词、戏曲 | D.唐诗、宋词、小说 |
下列属于苏轼的作品的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 | B.《如梦令》 |
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 D.《窦娥冤》 |
下面对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
C.火药广泛应用在军事上 | D.北宋时出现了指南针 |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因而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考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材料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材料三 《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如岳飞《满江红》名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还有更荒谬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人道寄奴曾往”,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因为用小名称呼帝王,做惯了奴才的《四库全书》馆臣看到就感到别扭。
——《百家讲坛》历史频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诗繁荣的原因。(1分) 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的“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1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1分),请指出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1分)
(3材料三中,编撰《四库全书》时对古籍篡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什么政策? (1分) 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1分)
判断题(每题1分。对的在答题卷上填“A.”,错的填“B”)
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下列词句属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