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柏林墙是上个世纪美苏冷战的产物和象征,下列有关冷战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
B. | 帮助西欧各国恢复经济仅仅只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借口和幌子 |
C. | 美苏冷战的结果是形成了两极对抗格局 |
D. | 在冷战的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过任何形式的敌对活动 |
下表是某个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的历史小论坛--"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表格中数字序号处相对应的人物分别是( )
类别 |
典型事例 |
典型人物 |
建国篇 |
独立战争 |
① |
统一篇 |
美国内战 |
② |
富强篇 |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
③ |
称霸篇 |
推行"冷战"政策 |
④ |
A. |
①华盛顿 ②林肯 ③爱迪生 ④杜鲁门 |
B. |
①林肯 ②华盛顿 ③卡尔·本茨 ④杜鲁门 |
C. |
①华盛顿 ②林肯 ③爱迪生 ④罗斯福 |
D. |
①林肯 ②华盛顿 ③卡尔·本茨 ④罗斯福 |
1969年,尼克松将美国对外战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尼克松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 B. | 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
C. | 美国经济被苏联超过 | D. |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 B.马歇尔的推行 |
C.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古巴导弹事件中,赫鲁晓夫对美国的这种承诺说明: ( )
A.苏联放弃与美国争霸战略 | B.当时战略优势在美国一边 |
C.苏联与古巴关系已经破裂 | D.赫鲁晓夫惧怕美国总统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势力推行“冷战”,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采取政治手段 | B.采取经济手段 |
C.采取军事手段 | D.采取战争手段 |
历史学习中眼界一定要开阔,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史。以下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
B.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 |
C.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 |
D.冷战结束——中美建交 |
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铁幕演说"的发表 | B. | 杜鲁门主义的登场 |
C.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D. | 北约组织的成立 |
北约轰炸利比亚的行动正在进行,其理由是所谓的“保护利比亚平民”。事实上当年北约成立的目的是 ( )
A.建立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对抗苏联 |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C.对抗华约 | 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措施,即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这项措施是
A.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我们的政策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为“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 】
A.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 B.实行杜鲁门主义 |
C.法西斯势力上台 | D.进行南北战争 |
"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D. |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
"勾结-敌对-联合-冷战-对峙-牵制"适合用来概括近现代的
A. | 美日关系 | B. | 美俄(苏)关系 |
C. | 英美关系 | D. | 英法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