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日,俄罗斯以保护黑海舰队和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公民安全为名出兵克里米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即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该情况与下列哪一历史状况相似
A.全球一体化 | B.世界多极化 |
C.冷战 | D.经济全球化 |
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①在古巴部署导弹 ②出兵越南 ③出兵阿富汗 ④出兵朝鲜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二战后初期,丘吉尔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援助”。但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却说:“美国不是没有私心的。”他们讨论的最可能是
A.杜鲁门主义 | B.华沙条约组织 |
C.北大西洋公约 | D.马歇尔计划 |
回眸百年,世界政治格局曾出现过①多极化趋势②美苏两极格局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演变的历史过程是(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①② | D.③②① |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道:"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二战后,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共同的议会,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二战后德法两国继续对抗 |
B. | 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
C. | 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增强 |
D. | 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
1945年,斯大林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建立华约组织 | B.欧洲走向联合 |
C.东欧剧变 |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
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 )
A. |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 B. | "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D. | 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 |
2014年乌克兰事态升级后,英国《卫报》指出:现在已经进入“第二轮冷战”。对上个世纪“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 |
B.冷战与雅尔塔体系密切相关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
D.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
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史实 |
结论 |
①罗斯福新政 |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增强 |
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
经济全球化开始 |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
④苏联解体 |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客观地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 |
B.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的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 |
C.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等许多问题,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
D.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
把"冷战"推向高潮的标志是( )
A. |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
B. |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C. | 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 |
D. | 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
标志着二战以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双方之间冷战开始的是:( )
A.马歇尔计 | B.杜鲁门主义 |
C.北约成立 | D.苏联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