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英雄人物的推动。根据语句的提示,写出他是谁?。
(1)他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后来被“莫须有”罪名杀害。他是                
(2)他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是                   
(3)他不怕权贵,敢于直谏,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被太宗称为“知得失的镜子”。他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唐太宗下令在地方增设州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她改国号为周
B.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
C.她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D.她减轻了人民负担并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则天(下图)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对科举制的贡献是(   )

①设进士科  ②设武举  ③设殿试  ④设国子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点治国措施

A.广开言路,选用良吏 B.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下列史实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朕独爱之如一”
C.“忆昔开元全盛日”
D.“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竞白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张玄素 D.杜如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曾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言最能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隋朝灭亡的原因
B.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C.认识到水与舟的辨证关系
D.认识到统治者应采取的统治权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开创殿试和武举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史实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C.“忆昔开元全盛日”
D.“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竞白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扬州即将迎来建城2500周年,扬州城建立于(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