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誎则圣。”这说明他( )。
A.鼓励手工业发展 | B.善于纳谏 |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 D.关心百姓生活 |
小琪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 B.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
C.统一国家的建立 | D.中华文明的起源 |
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
D.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
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尚书省裁决 | B.门下省审议 |
C.尚书省执行 | D.门下省执行 |
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C.尚书省 | D.吏部 |
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已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
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唐蕃“和同为一家” | B.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理 |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 D.使唐蕃结盟 |
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 | B.杜如晦 | C.姚崇 | D.宋璟 |
清朝乾隆十七年,江宁人秦大士参加廷试(殿试),中状元(进士第一名),后来成为金陵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 B.唐太宗 | C.武则天 | D.唐玄宗 |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派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曾在央视播出的《贞观之治》、《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 ( )
①虚心纳谏 ②轻徭薄赋
③统一文字 ④北击匈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
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
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
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C.尚书省 | D.吏部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汉律》 | B.《隋律》 | C.《贞观政要》 | D.《唐律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