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阅读下列材料: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创新和发明。
探究一 制度篇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唐朝完善这一制度的人物有哪些?
探究二 人物篇
(2)唐朝时期,历史上著名的谏臣是谁?请说出他的事迹
(3)唐朝时期,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他的书法有何特点?
探究三 文化篇
(4)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的辉煌时期,建筑水平高超。请问隋朝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什么?它的设计者是谁?
(5)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唐朝印制的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
(6)你是怎样理解创新精神的?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说明了大运河开凿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封建统治 | B.加重了人民负担 |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我国在古代政权更替频繁。下列中政权更替关系成立的是( )
A.581年隋朝取代北周 | B.280年,魏国灭掉吴国 |
C.960年,北宋取代唐朝 | D.1276年,金灭掉南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 E、F、G分别代表了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点,它们分别是哪里?
(2)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它全长多少?有何地位?
(3)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对隋朝大运河开通持什么态度?你怎么看待隋朝大运河开通,说出你的理由。
(4)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国家正在修建水利工程。你知道当今和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吗?
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扬州、北京 | B.杭州、北京 |
C.杭州、扬州 | D.广州、杭州 |
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公元( )年
A.581年 | B.589年 | C.605年 | D.618 |
【改编】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为了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⑤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A.③④⑤ | B.④⑤ |
C.①② | D.③④ |
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改编】隋朝末年,一位家住涿郡的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应选择的最佳出行方式是 ( )
A.乘马车 | B.坐牛车 | C.乘船 | D.坐人力轿子 |
【改编】最近,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下列封建帝王,不能作为该榜样的是( )
A.汉文帝 | B.隋文帝 | C.隋炀帝 | D.唐太宗 |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
A.都出现了盛世 |
B.都制订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
【改编】隋朝大运河的地位是( )
A.开凿最早的运河 | B.中国最长的运河 |
C.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 D.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原创】秦亡汉兴与隋亡唐兴的共同点有( )
①秦、隋都是结束分裂局面,完成短暂统一,最后因暴政而灭亡
②秦、隋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④汉、唐两朝初期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原创】隋朝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隋朝完成统一的原因有( )
①南朝陈的统治腐败,南北人民渴望统一
②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⑤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