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指的是大运河( )
A.发挥灌溉作用 |
B.有千里之长 |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
D.发挥防洪作用 |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经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李渊 | B.杨坚 |
C.武则天 | D.杨广 |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最重要的是( )
A.国家统一、强盛 | B.交通发达、交流频繁和发展 |
C.统治者休养生息政策 | D.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
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
观察分析下图,与图表中反映信息无直接关联的是
A.隋文帝励精图治 |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D.唐玄宗时,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
2013年底,杭甬运河正式贯通,把京杭运河航线向东南延伸近240公里。延传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将改名为“京杭甬大运河”,它第一次实现了河海沟通。
请你阅读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列举两例中国古代开凿运河的史实。
(2)结合地图,从地理和历史角度,请你分析京杭运河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原因。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图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1分)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1分)
(2)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苏州的那段运河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京杭大运河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共五段,其中流经今苏州境内的一段属于苏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