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2013年12月4日是第13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此次宣传日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1)国家设立全国法制宣传日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
(2)该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从此次宣传日的主题中,我们不难发现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那么公民应该如何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平时关心时事,下面是他今年收集到的时事资料,请你参与分析探究。
[深化改革]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77次,彰显了本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1)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亚太峰会]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2014年11月中旬,时隔13年,中国再次主办APEC峰会。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亚太各国“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必要性。为此,我国必须积极实施什么样的开放战略?
[法治中国]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原则。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我们青少年学生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国之重器”不断锻造打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实保障。
——10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十一”黄金周,人们用“恼人的购物少了”直观评价这部法律的实施效果。
——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天无理由退货”成为“网购一族”的“护身符”。
——国务院法制办先后就《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征求意见稿)》、《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等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广泛听取民意,使立法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平衡利益、形成合力的过程。
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已经于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是我国1997年《刑法》实施以来的第九次修正,这次修正增加了很多新规定,惩治更加严厉,如:替考、医闹、造谣等最高处7年有期徒刑;刑(九)更注重维护社会诚信等。

(1)一部法律,九次修正。这说明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怎样的治国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有人认为:“《刑法修正案(九)》出台了,从此就能杜绝替考了。”请运用课本所学知识,结合漫画,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标志。该作品底色为红色,由“法”字演绎而来。图中数字12•4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

(1)材料反映我国坚持               基本方略。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把12月4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的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治国:一座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3日闭幕,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扎扎实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以法治建设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虽然我国相关法律中都有关于社会诚信的规定,但社会诚信领域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完善,尚未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致使一些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在社会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法治建设?
(2)阅读材料二后,有人认为只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3)作为中学生,请你结合日常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中央已多次公开提反腐。“十八大”之后落马的副部级以上官员截至目前已经达到11个。2013年9月22日,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材料二:针对“公车私用”现象,北京学生栾松巍提出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群众监督,从而遏制“公车私用”。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此建议既能提高公车使用透明度,也便于群众监督,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1)我国依法严惩贪污腐败高官,这说明了什么?
(2)“公车私用”是一种       现象。栾松巍同学正确行使了公民的      权。作为国家小主人,我们可以从栾松巍同学的做法中学到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今年2月他又系统阐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总纲领,亦是理论认识创新的新成就,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点目标、重要领域都涵盖在内,勾勒出了社会主义中国与日俱进的壮丽图景。某班同学围绕“四个全面”,就如何培养关爱社会的情感等问题进行有益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关注深化改革】
2014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发表演讲时指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2)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材料三:【关注依法治国】
近年来,有些所谓的网络推手在幕后策划各种假新闻,如“别针换别墅”“北京车展最美清洁工”等曾在网上引发热议的事件,最终被证实都是有人幕后策划。2014年8月15日, 曾称“网民很容易忽悠” 的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涉嫌非法经营,在朝阳法院受审。
(3)作为网络新生代的中学生,应该怎样为净化网络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法院2008年至2012年执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自动履行的不到30%。有的企业因债权不能及时实现,正常的生产经营无法维持,被迫停工、停产、减员。一些个人债权,如交通肇事受害人的债权、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动债权不能及时得以实现,严重影响债权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针对此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已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定》的出台将使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该司法解释的出台有何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律体系形成】
2011年是我国实施“六五”普法规划(2011-2015年)的第一年。今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把宪法颁布实施的日子定为法制宣传日,这说明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习道德模范】
为勇救落水学生而失去生命的泰州“最美教师”杨向明,坚持13年汇款给泰州大冯的“江海陵”,无偿捐助骨髓的漂亮妈妈吴铭,一人收养20多个儿女的好妈妈王惠芳,九龙镇孝顺媳妇黄小琴,这些可敬的“泰州好人”给了我们无数人温暖与安慰。
(2)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学习上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直面社会困惑】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对于不敢扶的原因,有的民众担心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而由于自己法律 知识欠缺,又没有精力处理,被讹诈后只好选择一赔了事;也有的认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担心“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但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看问题要看主流,要坚信社会自有正义在。
(3)针对上述部分民众的担心,请你运用九年级“崇尚法律”一课的有关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2分)
【积极参与行动】
2012年3月1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电视会议,研究部署“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泰州某校九年级同学积极响应,举行了一次“中学生如何学雷锋”的主题班会。
(4)如你参加这次主题班会,就“中学生如何学雷锋”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某班同学为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明确自身责任,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国家未来主人”为主题召开了一次学习讨论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经济建设]
2015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伟大成就取得得益于我国实行了哪一战略部署?请谈谈它的完成情况。
(2)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写出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政治建设]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有问题问总理”、“有话网上说”早已成为人民网“两会”报道的传统保留栏目。
(3)“我有问题问总理”、“有话网上说”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哪项政治权利?
(4)公民行使该项政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5)我们在行使该项政治权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社会建设]
2015年统筹安排搬迁工程与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在完成住房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加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力度。
(6)开展扶贫攻坚体现了         的根本原则。
[文化建设]
材料一:下图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墨舞冬奥”。会徽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融为2022,生动自然。标识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7)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对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二:2015年6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科技部和工信部要携手联动,把装备制造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集众智者成大事”,用十几亿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8)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三:2015年8月20日至23日,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香港举行,本次大赛增设“科技创意”竞赛,征集评选青少年提出的科学假设、奇思妙想或解决思路。
(9)针对这一创新大赛的举办,你打算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法制建设]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10)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原因。
(11)请说说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依法治国的意义。
(12)在编者寄语栏目谈谈:青少年学生该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概括总结]
(13)综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请你概括得出一个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又是一年“两会”时,“两会”流行词聚焦了人民群众的期盼,传递了国家政府的决心。
【2013年两会流行词·中国梦】从十八大到到两会,“中国梦”的口号引起了中国媒体及民众的热议和不同解读,也成为新一届政府的流行语。
(1)本世纪头20年中华民族将要实现怎样的“中国梦”?
【2014年两会流行词·深化改革】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一个亮点,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彰显政府决心。
(2)“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2015两会流行词·任性】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对待反腐问题,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没有分歧,是一致的...态度上,大家都很任性”;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习近平指出,反腐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使“政治生态也山清水秀”。
(3)结合材料,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谈谈怎样让“政治生态也山清水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9月,康师傅发布公告,承认使用馊水油作原料,使用劣质猪油制造的产品是“精炖葱烧排骨汤面”,由康师傅授权台湾味全使用“康师傅”商标在台湾制造和销售。
材料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时强调,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紧完成地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充实监管力量,提升监管能力,加强监管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经营者的血液中盈满“法律和道德的血液”。
(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才能让经营者们的血液中盈满“法律和道德的血液”?
(2)有人说: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结合八年级《思想品德》有关知识,简述诚信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主题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11月发布实施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的出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力举措,彰显了法治精神,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理念的科学实践。

(1)材料划线部分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013年6月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2)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的哪些内容格格不入?享乐主义与我们提倡的什么精神相违背? 
(3)为响应党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反对“四风”,培养勤俭节约这一良好品质,某中学团委会,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倡议。现在请你代为拟一份不少于250字的倡议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华网北京2012年10月26日电,薄熙来因涉嫌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依法进行。今年这一案件已申请结束,薄熙来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论涉及到谁,只要触犯法律,都将依法处理,决不姑息。结合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这一案例启示我们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