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侧漫画主要讽刺的是
①“看客”现象 ②不负责任的行为
③社会事务管理缺失 ④浪费资源的做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日常生活中,有人会随口答应别人的请求:“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很多时候,“没问题”成了“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他根本解决不了。这告诉我们
A.生活中时时有承诺 | B.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承诺的链接 |
C.承诺时应量力而行 | D.兑现承诺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
《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A.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
B.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
C.诚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 |
D.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有些地方政府采取了限制汽车牌照发放的政策。某市政府宣称不会突然“限牌”,但又出尔反尔,引起民众不满。这说明
A.政府在作出承诺时应该量力而行 |
B.兑现承诺比作出承诺困难得多 |
C.政府只有信守承诺才能赢得尊重 |
D.无法兑现的承诺是善意的谎言 |
今年上半年, 在上海温州等地各大超市里出售的毒馒头再次引起人民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关注,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的道理是
A.有行为就会有后果,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
B.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
C.后果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后果的必然结果 |
D.有人的行为会产生后果,有的人的行为不产生后果 |
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由的,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 |
B.在理论上个人的行为是自由的,但实际上是不自由的 |
C.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可见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不自由的 |
D.每个人的行为是自由的,但必须以不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
香烟店的老板李某因收购偷窃来的香烟而被查处,李某不解地说:“香烟又不是我偷的,为什么要罚我?”这件事说明李某
A.没有意识到对自己的行为要承担法律、道德的责任 |
B.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C.其想法是有道理的,不应该对他查处 |
D.他的行为就是盗窃行为 |
认真观察下边的图画,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观点是
A.有良好名誉者可获得社会的尊重 |
B.良好名誉者都能获得经济利益 |
C.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
D.要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名声 |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天津市武警部队组织强有力力量,搜救失踪人员;天津市医疗分队全力救治伤员,安抚遇难亲属;网民理性关注爆炸事件,祈福遇难天津。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
②责任来自公民身份和法律规定
③不承担责任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出售来回车票,一旦动身,决不返回。”这形象地说明:
①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②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
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④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鳃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人类用思想改变着周围的一切。这说明:
A.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地球 |
B.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
C.人类的生命比动物的生命更宝贵 |
D.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 |
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相互尊重和关爱。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某同学在校园草坪放置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 |
B.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身 |
C.我们要积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 |
D.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使用科技手段无节制地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
早上起来,看见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清新空气、百花芳香时,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无限希望。人们的这种感受是因为:
A.世界因虫鸣而充满希望 |
B.世界因小草而充满活力 |
C.世界因生命而生动精彩 |
D.世界因空气而相互依存 |
2014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市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随后被另一辆车辆从身上碾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小悦悦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边漫画中,“便民店主”的行为是
①见利忘义的行为,应该否定
②诚实守信的行为,值得学习
③善意的谎言,应该肯定
④实事求是的行为,值得提倡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