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昔者邹忌以鼓琴见齐宣王,威王善之。邹忌曰:“夫琴所以象政也。”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邹忌既为齐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忌,以谓设以微辞,邹忌不能及。乃相与俱往见邹忌。淳于髡之徒礼倨,邹忌之礼卑。淳于髡等曰:“狐白之裘,补之以弊羊皮,何如?”邹忌曰:“请不敢杂贤以不肖。”淳于髡等曰:“方内而圆釭,何如?”邹忌曰:“请谨门内,不敢留宾客。”淳于髡等曰:“三人共牧一羊,羊不得食,人亦不得息,何如?”邹忌曰:“减吏省员,使无扰民也。”淳于髡等三称,邹忌三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屈而去。邹忌之礼倨,淳于髡等之礼卑。

(节选自《新序》,有删改)

【注】①象政:象征政事。②稷下先生:稷下学官里的学者,淳于髡(kūn)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以辩才闻名。③微辞:委婉而隐含讽喻的言辞。④倨:傲慢。⑤方内而圆釭:方榫头插不进圆轴孔。内,通“枘(ruì)”,榫头。釭(gāng),车轴孔。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昔者邹忌以鼓琴见齐威王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B.乃相与俱往见邹忌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淳于髡之徒礼据

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D.淳于髡等辞屈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

B.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

C.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

D.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淳于髡等对邹忌前后态度的变化,从侧面突出了邹忌  的特点。

来源: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中牟:战国时赵国邑名。②鄙人:乡野之人。③周威公:战国时西周国君。④百舍:古代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苦耕稼之劳  

②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2)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两处)

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4)读这段文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

【乙】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揭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侠马也。今东野毕之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驟,朝礼回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颜渊论御马》)

【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谮(zèn):说人坏话,诬陷别人。③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④揭席:离席,散席。⑤趣:同“促”。⑥造父:周穆王的车夫,驾车能手。⑦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乡寡人日                         

④是以舜无佚民                 是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3)①甲文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表达了作者  的愤懑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②乙文运用  方法进行推理推断出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的结论。

来源: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青衣捕盗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鉴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B.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3)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来源:2018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义猫

[清]宣鼎

    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家中落拓。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

    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曰:“人尚无食,汝欲食耶?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

    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翁惊讶失色,曰:“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其妻女曰:“翁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狸奴力耶?姑先质资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

    次年遍访,无失物家。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释】①典质:典当。②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③狸奴:猫的别称。④质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①【食】翁每饭必食以腥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②【已】借贷无门,典质已尽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③【故】明告其故而归之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④【从】翁不得已,姑从之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但 井 上 之 李 岂 无 主 者 廉 士 尚 且 取 之 所 谓 饥 不 择 食 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有饥猫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

(4)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来源:2018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朱买臣(节选)

[东汉]班固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今葬。

节选自《汉书•朱买臣》

【乙】越妇言

[唐]罗隐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用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

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而向

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

食!”乃闭气而死。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减

【注释】①毋:wú,不要。②经:上吊。③乞:qì,给。④蔑:消失。⑤矜:夸耀。

(1)用原文填空。

    甲文省略号处,略去了朱买臣的境遇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乙文中“①  ”一词来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中有一种说法是“②  ”,而朱妻认为是“③  

(2)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释?  

A.好读书 B.不治产业 C.求去 D.妻自经死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

与买臣过苦日子→①  →改嫁他人→②  →上吊自杀

(4)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

来源: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

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日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

求石兽于水中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青衣捕盗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鉴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B.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3)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来源: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与子俨等疏(节选)

【东晋】陶渊明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选自《陶渊明集》)

【注释】①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②大分:指寿命;③役:从事。④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⑤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⑥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⑦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⑧至心:至诚之心。

(1)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  

②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3)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

C.“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

D.“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

(4)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5)结合上文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

来源: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可擒矣。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

    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注】①脔(luán):切割成小块。②穴舟窒袽(rú):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③蹙(cù)逼近。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⑤去一锸(chā):挖走一锹土。⑥几希:很少。⑦醢(hǎ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

②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

(4)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墓志铭的用意。

来源: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南阳刘驎之,高率①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訏谟之益②,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③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受所饷,缘道以乞④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⑤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率:率直。②尽讦漠(xūmó)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③( kuàng):赐予,④里指“赠送”⑤陈:陈述。⑥(xiā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村中闻有此人

骥之闻命

B、悉受所饷

悉如外人

C、缘道以乞穷乏

缘溪行

D、不足为外人道也

征为长史

(2)将远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3)【乙】文中刘驎之被征为长史,期间他做了哪些事?(用原文回答)

来源: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

       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释】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4)【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  ,对他提出的希望是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来源: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欲攻郑,郑军不知。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其攻郑,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遂去。

(选自《史记•秦本纪第五》。有删改)

【注释】①滑:国名     ②弦高:人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又何间焉  

②弗敢专也  

③郑君谨修守御备  

④遂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将袭郑,郑今已觉之。

(3)曹刿和弦高在人物形象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来源:2018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节选)

【注释】①弭(mǐ):消除。②鄣(zhàng):阻塞。③壅:堵塞。④彘(zhì):晋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时时面间进  

②期年之后  

③厉王虐  

④国人谤王  

(2)选出下列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

受任于败军之际

B.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C.乃不敢言

若无兴德之言

D.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问今是何世

(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②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4)【甲】文中邹忌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乙】文中召公用“    ”(请用原文语句作答)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5)【乙】文中周厉王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示?

来源:2018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城:修筑城墙。②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小吏。③亡:不。这里指(我)不罪你。④阴:通“荫”,庇护。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皆以美于徐公

客有于此

B.闻寡人之耳者

君不闻大鱼乎

C.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请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3)【甲】文中齐王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4)邹忌和齐客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劝谏的?他们共同采用了怎样的劝谏方式?

来源:2018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