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母亲

老舍

①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②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儿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儿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③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④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做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chóu_____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A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⑥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集到,B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C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kān_____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⑦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⑧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选自《老舍散文》,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chóu  

②拥挤不kān  

(2)文章第⑦段写道:“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阅读全文,说出“我”从母亲身上受到了哪些感化。

(3)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4)文中多次写母亲的“泪”。从下面三句话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A.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B.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C.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选  句,蕴含的情感:  

(5)文章结尾一段意蕴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来源:2019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记叙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未接来电

水竹

①清晨,起床去卫生间,下了床却习惯性去拿手机,先看下时间6:20,然后就瞄到有个未接来电,上面显示“老王”,我脑子里立即血往上涌,心里咯噔一下,一边回拨电话,一边胡乱地想着,是不是我爸脑梗又犯了?未接来电是二十分钟之前,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呀!

②这么害怕的原因是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有天中午他突然觉得左侧的手脚发麻,说话也说不清楚,我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

③医生说这是一过性的脑梗,有的自己能恢复过来,像我爸这种持续二十分钟就自己好了,有的恢复不过来,就比较麻烦……

④记不清我爸这是第几次因为类似的情况住院,说真的,每次都把我吓个半死。医生说告诉我不要过于紧张,现在老年人这种情况多,也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只说清淡饮食,适度运动,这次发现血糖也有点高,让尽量少吃米面。

⑤住院一周后出院休养了段时间,我爸说在城里住得憋得慌,感觉像坐牢,坚持回老家了。

⑥在电话拨通等待的期间,我非常懊恼睡前没有检查手机,可能是白天开会把手机设成静音忘记调回来。我不停地祈祷老爸赶紧接电话,每滴一声,一分一秒都是无比漫长和煎熬,心想别晕过去了,不然老年手机的声音响起来震耳欲聋的,他也不可能听不到啊。越想越怕,眼泪都急出来了,电话还是没人接。

⑦紧接着又打了一遍,很快就接通了,听到我爸熟悉的声音,心里顿时轻松了一些,我哽咽着问:“爸,你没事吧?!”

⑧爸说:“怎么了,没啥大事呀,不是医生说不让喝米粥嘛,你给买的豆浆机收到了,但我按照说明书使用,为啥响了一会儿停了,然后再响一会儿又停了,是不是寄的路上被摔坏了!?”

⑨我听到彻底松了口气说:“没事儿,停下来的时候是在加热,反复几次,等嘀嘀的声音响了以后就完全熟了,也打好了,倒出来冷一下就可以喝了。”

⑩他说:“那我挂了,我得赶紧盯着去。”

⑪“不用盯。”我说。

⑫“不看着哪能行?”他坚持道。

⑬我说:“好,那你看着吧。”

⑭挂了电话,我打了个冷战,才发现身上寒意彻骨,寒冬清晨,我只穿了件单层的睡衣,站着那么久也没觉得冷,也忘记原本起来是要去卫生间的。

再躺回床上几乎冻僵的身体被一点点地暖回了知觉我却像婴儿般缩成一团仍心有余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深夜或者是清晨,特别害怕听到手机铃响,最害怕的是我爸打来的,生怕他哪儿不舒服,我没有在身边,不能及时送去医院而发生不测。

⑯思来想去,我总结了一下这么焦虑害怕的原因,是平时对父亲的关心太少了。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陪在他左右,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随时掌握情况,或许我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或者是平时父亲打电话来时我能多点耐心,不要问有事没事敷衍应付,他可能会多打几次电话过来,也不至于他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偶尔一个电话过来,就把我吓破了胆。

⑰你是否也越来越害怕接到父母的电话?如果你和我一样,害怕听到父母的电话,那也恰恰说明你对父母关心度不够。因为所有的恐慌和胡猜乱想,都是因为茫然和未知。凡事用心了,努力了,就会知己知彼,自然胸有成竹,也能泰然处之。做事如此,孝心亦是啊!

(《亳州晚报》2018年12月3日,有删改)

(1)请期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越来越害怕接到父母的电话”?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⑮段画线句子。

       再躺回床上,几乎冻僵的身体被一点点地暖回了知觉,我却像婴儿般缩成一团,仍心有余悸。

(4)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一下②~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5)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难以割舍,选文和材料一、材料二中作者在表达对父母的情感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请简要分析。

【材料一】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选自朱自清《背影》

【材料二】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来源: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日出

刘白羽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就对我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海涅在《哈尔次山游记》中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象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俄罗斯原野上的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先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象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由马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空,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像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浓雾迷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这就把我的心灵一下吸引住,一下照得通红。那是1958年8月24日,我从莫斯科搭机东飞塔什干。在机场上,黑夜沉沉,满天繁星。三点四十分钟起飞,飞到空中,向下俯视,只见在黑天鹅绒一般的夜幕之下,莫斯科大片灯火,像亿万细小的钻石熠熠放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色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觉得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把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东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般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1)你觉得第一段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简要说出理由。

(2)文章的三,四两段,同第二段中的哪句话有紧密联系?

(3)当读者急于想看到日出景象之时,作者偏偏不写日出,却去写日落。这是为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4)刘白羽的《日出》写得“一波三折”。请你简要分析这一行文特点。

(5)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的理解。

(6)以下四个诗句中,哪一项相关诗歌与文章的内容毫无关系?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D.不可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风吹白鸽拨琴弦》完成下列各题。

风吹白鸽拨琴弦

黄舒灿

①在伦敦的鸽子广场,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

②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转眼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

③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带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柜下镶着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村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

⑤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和谐。一面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管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一个慈祥的笑容。

⑥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要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

⑦这寻常的一幕,原来可以这么美好。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与应和。

⑧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精,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着,远远地望着。无关风月,无关忧愁,我也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⑨“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同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肯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这么多年了,他积攒的铜币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来救助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啊。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又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

⑩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 我忽然地发现,在他身旁,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

⑪我呆若木鸡地驻足在这位老艺术家的面前,心潮涌动。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

⑫突然,最后的曲子结束了,清风拂过,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碎成一地的金光斑,所有的白鸽都朝着蓝天的同一方向起……

⑬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

(选自《黄舒灿作品集》,有删改)

(1)文章以”风吹白鸽拨琴弦”为题有什么好处?

(2)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选文第⑥段老人的琴风是怎样变化的?

(4)试分析第⑫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5)从修辞手法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

来源: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的铁匠

①铁匠比那些城外的农民们,更早地闻到麦香。在库车,麦芒初黄,铁匠们便打好一把把镰刀,等待赶集的农民来买。铁匠们知道,这些东西打早了没用。打晚了,就卖不出去,只有挂在墙上等待明年。吐尔洪•吐迪是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今年二十四岁。

②吐尔洪的父亲吐迪•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一年四季,来定做铁器的人络绎不绝。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吐尔洪•吐迪从父亲手里学会了打制各种农具。父亲去世后,他又把手艺传给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又接着往下一辈传。

③铁匠家有自己的规矩,每样铁活儿都必须学到师傅满意了,才可以另立铁炉去做活儿。不然学个半吊子手艺,打的镰刀割不下麦子,那会败坏家族的声誉。但吐迪•艾则孜知道,有些很微妙的东西,是无法准确地传给下一代的。每一代间都在失传一些东西。尽管手把手地教,一双手终究无法把那种微妙的感觉传给另一双手。

④一把镰刀面对的是广阔的田野,各种各样的人。每一把镰刀都会不一样,因为每一只用镰刀的手不一样。打镰刀的人,也靠一双手,给千万只不一样的手打制如意家什。铁匠的每一把镰刀,都针对他想到的某一个人。从一块废铁烧红,落下第一锤,到打成成品,铁匠心中首先成形的是用这把镰刀的那个人。在飞溅的火星和叮叮当当的锤声里,那个人逐渐清晰,从远远的麦田中直起身,一步步走近。这时候铁匠手中的镰刀还是一弯扁铁,但已经有了雏形,像一个幼芽刚从土里长出来。铁匠知道它会长成怎样的一把大弯镰,铁匠的锤从那一刻起,变得干脆有力。

⑤不论什么情况,打镰刀的人都会将这把镰刀打好,挂在墙上等着。不管这个人来与不来,铁匠活儿不会放坏。它们在铁匠铺黑黑的墙壁上,挂到明年,挂到后年,有的一挂多年。

       有一回,吐迪的太爷给一个左撇子打过一把歪把儿大弯镰。那人交了两块钱定金,便一去不回。直到大爷临终前,终于等到了这个人。铁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镰刀敲打几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镰刀的欠缺处:这个地方少打了两锤,那个地方敲偏了。手工活儿就是这样,永远都不能说完成,打成了还可打得更精细。随着人的手艺进步和对使用者的认识理解不同,一把镰刀可以永远地敲打下去。那些锤点,落在多少年前的锤点上。叮叮当当的锤声,在一条窄窄的胡同里流传,后一声追赶着前一声,后一声仿佛前一声的回音,一声比一声响亮、幽远……

•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形的镰刀。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记痕。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那把千年前的镰刀,又神秘地、不被觉察地握在某个人手里。他用它割麦子、割草、芟树枝、削锨把儿和鞭杆…千百年来,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

⑦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 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暗淡、古老、陈旧,却永不会沉落。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艺,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

(作者:刘亮程 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出第③段中“微妙的东西”具体指什么?

(2)读了第⑤段,你从铁匠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

(3)请品析文中第⑥段画线语句的妙处。

(4)联系题目谈一谈如何看待传统手工技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优人一等的心

朱成玉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彼时彼境,古人何以能写出如此走心的句子?因为他们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

⑤今时今境,优人一等的心,是什么样子?

⑥我家门前有一个剧院,常常会有一些“二人转”的演出。那欢快的曲调儿常常在傍晚时分响起,整个上半夜的时光就都跟着颠跟着颤了。那里的门票分三个等级,最低也要三十元一张。但这丝毫没有阻碍来看“二人转”的人们,剧院里常常是人满为患。

⑦邻居张大爷是个“二人转”迷,一辈子就好这一口儿,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根本没有闲钱让他去剧院里过瘾。这位爷自有他的高招,傍晚时分背着自家的藤椅,往剧院门口的大喇叭旁一放,美美地躺进去,翘起腿,眯缝着眼,摇着扇子,在暖暖的风里摇头晃脑地听起来,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脸上的皱纹也开成了花,那叫一个美啊!

⑧剧院的人精明得很,并没有驱逐他,因为他那无比享受的样子,也算是给剧院做了免费的活广告。两下成全,相安无事,乐得其所。

⑨时间长了,张大爷便成了剧院的门前一景。那轻轻摇着的扇子,定是在他的心间扇出了最惬意的风。

⑩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

⑪剧作家沙叶新曾经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笔名“少十斤”,不细心的人不明就里,仔细看,原来是他将自己的名字劈成两半。沙叶新自己开玩笑说:“将‘沙叶新’砍去一半,也不过‘少十斤’,可见沙叶新无足轻重,一共才二十斤。”谁不想在世人心里“千斤”“万斤”?他却主动瘦身。

⑫胃癌手术后,有记者采访他,他照例幽默不断:“因为癌症,我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

⑬这是一颗多么豁达而轻松的灵魂。把自己看得很轻,人才会松快。

⑭沙叶新是出了名的“犟脾气”,向来都是不媚时、不曲迎、不阿世。在任何环境下,他都能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回避危险。有人评价沙叶新,说他是“不为权力写作的老戏骨”,他也确实是个秉承文人风骨的人,不做权力的吹鼓手,坚持自我思考、独立书写,绝不出卖灵魂。

⑮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

⑯妻子喜欢捡垃圾,每次一家人出去吃饭回来,她那挺贵重的皮包里便都装着捡来的矿泉水瓶子,我觉得丢人。更让我不能理解和讨厌的是,孩子竟然也学她捡垃圾,楼下谁家丢的衣物也都捡回来。妻子把破烂的缝补了,脏的洗了。导致阳台上总是堆得满满的,像个垃圾场。我觉得妻子带坏了孩子,让孩子小家子气,短了贵族气质,为此不止一次地和她争吵。后来我才知道,妻子每次卖了旧物都会带孩子去看一个没钱读书的孩子,这是妻子和女儿一起在帮助的孤儿。我无比惭愧,妻子这样是带坏孩子吗?她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心,一点一点更靠近阳光。

⑰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

⑱毕淑敏说,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⑲优人一等的心,不是你有多富贵,不是你有多霸气,而是照比那些庸常,多了一份优雅;照比那些喧躁,多了一份从容;照比那些冷漠,多了一份慈悲。

(选自《当代青年》,有改动)

(1)本文中,作者认为“优人一等的心”就是  的心、  的心、  的心。

(2)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在下面方框中填写恰当的内容。

(3)结合上下文,按要求答题。

①优人一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②我也是“无畏(胃)”的,你想听什么,随便问吧。(赏析句子)

(4)有读者提出“这便是优人一等的心”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显得重复啰嗦,建议删

去两处。你认为该不该删?请简述理由。

(5)本文开头三段引用的三处诗文,都出自初中教材。请从中任选一处,结合你所了解的作者事例,简要谈谈为什么说这位作者“有一颗优人一等的心”?

来源: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少年的月夜

①“五一”小长假,妈妈带乐乐到农村看望奶奶。对六岁的乐乐来说,邻居家九岁的阿保就像他的闰土哥。闰土的故事还是赖在妈妈怀里听来的,乐乐每天都会觍着脸哼唧:“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摸摸,妈妈讲故事……”贱兮兮的童声让爸爸直呼肉麻,乐乐已经知道撒娇是会被别人笑话的,但他乐意,谁管得着。

②阿保穿着件白背心,趿拉着一双满是黑泥的拖鞋,头发很长很乱,都直立着。最初,他用审视的、提防的眼神看着乐乐。这年月,即使农村的孩子,也都在学校学会了普通话,他弄懂了乐乐的语言后,开始跟乐乐一起玩积木。阿保也有不少玩具,断腿的奥特、缺了顶棚的托马斯,还有变了形的小火车轨道。乐乐瞪着畾亮的小眼睛喊道:“我以为你是穷孩子呢!”妈妈赶紧制止他并不安地看着阿保,但阿保没有说话。

③乐乐瞅个空子,央求阿保带他去追后院的鸡鸭,阿保灵敏得像个猴子,老母鸡看见他都吓得发着抖蹲下来。院中的老杨树上,住着一只松鼠,阿保爬到树杈上去抓,乐乐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这时他看到树下有个猪圈,那头耳朵遮着眼皮的花猪不时瞥他们一眼,还看到墙角一个露天的粪池被雨淋得快满了,他真担心阿保哥会不小心掉到粪池里。最后松鼠逃到树梢去了,阿保从树上下来,带乐乐去二楼淘他的玩具箱。

④楼梯是用铁焊的,看上去很陡,但是站到二楼阳台上就能够到树上的橘子。阿保的奶奶喊他吃饭,一碗很黑的肉,是昨天没吃完的,奶奶也不舍得吃,一顿赶着一顿给阿保留着。乐乐说:“我妈妈说吃剩饭对身体不好,容易得癌症。”妈妈过来喊乐乐回家吃饭,用湿纸巾给他擦去满手的灰尘,顺便问阿保的成绩好不好。阿保奶奶抱怨道:“阿保脑子笨,我和他爷爷又不能辅导,他回回都考不好。”阿保似乎没听到奶奶的话,他只是看着乐乐手上来回滑过的湿纸巾,半天回过神。

⑤夜晚,孩子们消停下来,老年人不允许过早开灯,他们只好坐在门前的水泥台阶上聊有趣的事。阿保告诉乐乐,上学要步行三里路,路两边都是稻田,一汪一汪的水里面有很多青蛙。他随身带一个打火机,有时候会偷偷点燃路边的野草,有时还会挖田里的泥巴捏小人,沟里的水不深,但是掉下去可很难上来,沟的尽头是用来浇地的水井。这些让乐乐听得入了迷,抬头望见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照着小院对面那片亮洼洼的莱畦。乐乐说:“农村的月亮可真干净,跟刚洗完的脸一样!”阿保问:“城里没有月亮吗?”乐乐说:“城里的月亮容易和路灯弄混。”阿保就想:那得多大的路灯啊!要是每一盏路灯都跟月亮一样大,那该多神奇呢!对了,妈妈爸爸肯定每天都能看到那么大的月亮。

⑥明天小长假就结束了,这是最后的月夜。乐乐像跟妈妈撒娇一样倚着阿保的肩膀,明天的分别让他有些伤感。这时奶奶出来吓唬他:“你爸妈说明天把你放这里,让你每天和阿保哥哥一起上学。”乐乐一脸恼怒:“我才不要当留守儿童!”说完他回头问阿保:“哥哥你是留守儿童吗?你妈妈呢?”阿保又沉默了一会儿,告诉乐乐,妈妈和爸爸都去上海给他挣钱去了,爸妈很爱他,所以要挣很多钱将来好送他出国读书,爸妈还答应他下次回来给他买个平板电脑。“可是妈妈说,平板电脑对眼睛不好!”乐乐一本正经地说。

⑦阿保抬头望向天空,不知什么时候,丝丝缕缕的几片薄云遮住了月亮,月夜似乎暗了下来。而乐乐却感到耳边蛐蛐儿的鸣唱越来越响,青蛙也跟着伴奏。台阶上的两个孩子都不肯回屋,他们望着天空,各自想着心里的月亮。

(选自金羊网,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闰土的故事还是赖在妈妈怀里听来的,乐乐每天都会舰着脸哼唧:“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摸摸,妈妈讲故事……”贱兮兮的童声让爸爸直呼肉麻,乐乐已经知道撒娇是会被别人笑话的,但他乐意,谁管得着。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阿保也有不少玩具,断腿的奥特曼、缺了顶棚的托马斯,还有变了形的小火车轨道”?

(4)说说文中第⑦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5)细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让这些留守孩子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材料二】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品行、情绪、交往等等一系列问题。

读过选文和链接材料,面对阿保的父母,你想说些什么?

来源:2018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提示:认真阅读注解,特别要注意其中的年代及与年代有关的历史背景。)

阿累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儿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放下,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了。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寒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1936年10月

(选自《鲁迅回忆录》,有删改)

【注解】①阿累(1909﹣1987),原名朱一苇,1932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曾因参加工人罢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②《毁灭》的作者是法捷耶夫,翻译者是鲁迅,并且是自费印刷出版。《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这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好比“雪中送炭”。③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④《铁流》的作者是绥拉菲摩维奇,翻译者是曹靖华。它和《毁灭》两部小说都是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

(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面”,你认为“一面”是什么意思?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请你写出第一部分最后一个句子。

(2)文章写鲁迅的外貌浓墨重彩,给人“一面”胜似数面之感。请你从“我”观察的角度入手,说说对这些外貌描写的材料,“我”作了怎样的安排。

(3)“‘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结合文章的背景,请你说说作者在这段话中包含了哪几层意思。(提示:可以从这三个层面考虑,为什么说“结结巴巴”?为什么说“一定是”?又为什么说“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4)在《一面》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说鲁迅是朋友,父亲,师傅?请你对这三个称呼各作简要分析。

来源: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

(1)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5)“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来源: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红春联

       提起春联,我的脑海就会浮现这样的场景:外面冰天雪地,屋内炭火正旺。一张古拙的雕花八仙桌摆在堂屋中央,香炉袅袅地冒着清香,老先生净身洗手,心神怡然,摸一支狼毫在玉石砚台内饱满地浸把浓墨,刮刮大笔尖,一气呵成写下一副四字联:九州日丽;四化春新。写完后,放下手中之笔,围着对联左看右看,默念一遍,良久,脸上才露出满意、温暖、幸福的微笑。

       写春联在我的故乡很常见,也很庄重。这个四围皆是高山的小山村,尽管夹峰对峙,地贫土瘦,但村上的小学,没有哪个学生不会写毛笔字,没有哪个先生不会几副对联的

       老先生择一个大晴日,站在大梅树下,然后研墨,折纸书写。他做得很细致,墨拣好墨,以麝香金粉配制而成,溢出淡淡的清香。所写的对联有五字和七字的,四字和六字的也有,十几二十几字的长联极少,但也会有一家两家。这些书写的对联一排排晾在软软的阳光下,像院子里的一树梅花,红火又热烈。

       写好的春联自然有人来取,取回去的春联自然有人会贴。上下联的平仄一定要分好,否则闹了笑话,像个没读过书的人,让人难堪而尴尬。

       贴春联一般在年三十下午,有的地方在大年初一早上,喻示新年新气象。

       贴完春联贴福字。福字是春联的姊妹产品,不可缺少的。老人家听到大门外的人把春联贴完了,就会从堂屋的方桌上小心地捧出两张老先生写的大福字,嘱道:“倒贴哩!福到福到哩!”

       一般的人家贴到这里也算把过年贴春联的事干完了。可到精致的人家,则还要从门廊到堂屋都贴得红彤彤的,十分喜庆。过路的人从大门春联往里屋瞧,只见里里外外焕然一新,红彤彤的新鲜,红彤彤的春色,而人个个喜气洋洋,精神活泼、饱满。

       送春联,也是别具味道的一件事。

       普通人家送通用春联,如:“千条杨柳迎春绿;万里江山迎日红。”如果此人是做生意的,走南闯北,则送上一副:“似锦河山遍地走;如花生活满园财。”年三十的下午,年饭还没吃前,送春联的人瞅准了这个空当,必定给你家满堂红。这个时间一家老小团聚,有说不完的话,有道不完的亲情温暖。这会儿,送春联的在大堂外倏地放一挂鞭炮,砰砰砰一阵响,闹得一家人赶紧出去看。小孩脚快,瞅完转身朝里屋喊:“奶奶,送春联的来了!”送春联的人在这端儿要赞几句:“左春联,右春联,左右春联齐团圆。”这家人听了,心儿乐了,道:“准尔真言。”便赶忙递上一个红包。

       如此这番,在年关的春联总算告一段落。村里一些上过学的人,便在初一上午,背着手边踱步边观摩,或牵个小孩,沿村路来回溜达,欣赏春联红艳艳的平仄和韵律。

       这股子浓郁的墨味儿,酵出甜甜的年味,在人生的红纸上各自攒着劲儿,比着劲儿,朝前写,幸福千户万家。

(作者:刘群华 有改动)

(1)你如何理解题目中“红”的意蕴?

(2)本文首段是怎样描绘写春联的场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作者交代它有何用意?

(4)请品析文末加点的“酵”一词的妙处。

来源: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

盛开在记忆里的花

杨崇演

①晚上,小区突然停电,家中备有蜡烛,却没有火柴。于是,我下楼,接连走了几家小超市,都未能如愿买到火柴。一位年轻的店主还用怪异的目光看了我一眼,似乎我这个古董之人在购古董之物。

②拐弯抹角踅进小巷深处。好不容易,在一处幽暗的小店买了一盒火柴。

③揣摸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买到的火柴,我突然觉得,进入网络时代的我们离火柴越来越远了,远得在市面上已很难觅其踪迹。

④由此,那个火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年代便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

⑤早年,在农村有两样东西不能自给,一是盐,一是火柴。火柴,人称“自来火”,也称“洋火”。那时,人们的生活须臾不离它:燃灶生火要用火柴,点煤油灯点蜡烛要用火柴,大人们抽烟要用火柴,小孩们过年放鞭炮要用火柴……

⑥火灶旁、饭桌上、屋檐下、门槛口、台阶顶、桌柜头、窝棚里……一划一哧一闪,跳动的火苗像爆出的一朵朵美丽的花,眼也跟着亮起来,心也跟着暖起来。

⑦点灯,是我幼时喜欢做的事。

⑧天光渐暗,大人说,该点灯了。我抢着:“让我来。”火苗对着灯一吻,灯亮了,满屋生辉。

⑨火柴是一日三餐的保障。每当母亲在灶房划燃火柴,眼看着柴火旺,眼看着炊烟起,眼看着饭菜香……

⑩至于偷洋火烤地瓜,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每年秋收之后,由于大人们的“粗心”,地里总有“漏网之鱼”,还不乏大块头的地瓜。于是,我们扛起锄头,挎着箩筐,奔向已经光秃秃的地,而衣兜里谁也不会忘了偷塞一盒火柴。堆好了土窑,捡来了枯枝干草,划亮了火柴,后把精心挑选的地瓜扔进去,只等着原生态的绝佳美味……

⑪大过年的,更少不了火柴。我经常是执竿侧耳,一头远远地挑着挂着的长长的红红的三百响鞭炮,大哥在鞭炮引信末梢那头,但见他划亮火柴,颤巍巍的,那是我的手在抖,大哥也颤巍巍地拢着火柴配合着……随着第一声炮响,大哥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到我身边。一旁,隔壁五爷坐在两边贴着红对联的门槛上,划亮一根火柴,将水烟抽得吧嗒吧嗒的,喜庆的气氛红暖红暖的。

⑫感于斯。我曾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一根小小的火柴,点燃了生活的岁月。它燃亮了母亲宽慰的笑容,燃亮了父亲开敞的胸怀……每根火柴,一生虽只发言一次,但它是光的发言、火的发言,它燃烧的生命,好比高举鲜艳的旗帜……

⑬打火机使用频繁的今天,有多少人还记得火柴呢?

⑭昨天看到一则微信:香烟决心嫁给火柴,打火机不服:“我时尚新潮,跟你是绝配啊!你为何选择土得掉渣的火柴?”香烟说:“一旦我香消玉殒,你就移情别恋,而火柴一辈子燃烧一次,只为我。”

⑮笑话归笑话,火柴的陨落却已是事实。只不过,过去的一切都成了美好的记忆﹣﹣“哧”,一朵神奇美丽的花绽放跳动,盛开在那段渐行渐远的岁月里。

(选自《特别文摘》,文章有改动)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句子。

①请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火苗对着灯芯一吻,灯亮了,满屋生辉。

②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旁,隔壁五爷坐在两边贴着红对联的门槛上,划亮一根火柴,将水烟抽得吧嗒吧嗒的,喜庆的气氛红暖红暖的。

(3)说说本文题目的好处。

(4)文章第12段的内容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来源: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生极好的一课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了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颔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属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的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谢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今天降温,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披了我的大衣再出去。我家人会开车来接我,我送你回家吧!”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选自《新浪网博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2)俗话说:“人无完人”,根据文章内容分别用四字词语(短语)概括中年妇女的优点和缺点(各列出二点)

优点:  

缺点: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

(4)⑧段结尾说:“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中外历史上或文学作品里就有其貌不扬但技艺、学识、品德出众的人,如  ;也有外表光鲜但包藏祸心的人,如  

(5)文题是“人生极好的一课”,结尾作者说“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你认为这课好在哪?(写出二点即可)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伟大的悲剧},完成下列各題。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 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 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与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几百万个月 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方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一一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中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③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④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⑤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有删减)

(1)选文①②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试做品析。

①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②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3)从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的业绩作证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划线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5)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茨威格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那么,你认为斯威科特﹣行人的科学探险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来源:2017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它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即便你从未亲眼见过生命力旺盛的油菜花,从未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

    而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她)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作者:舒翼   本文有改动)

(1)本文的题目很具艺术性,请作简要分析。

(2)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

(3)作者为什么说“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本文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

来源: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悬在空中的”疤痕”

①早晨走到阳台,惊讶地发现,阳台上的一块钢化玻璃,竟然碎裂了,像一大朵裂开的花瓣一样。幸亏是夹层的,碎裂的玻璃,才没有“哗啦啦”坠落一地。细瞅,在玻璃的右下角,找到了一个着力点,原来是被人用石块砸的。竟然是被人为砸碎的!一股怒火,腾空而起。

②谁会砸我们家阳台玻璃?为什么砸?突然,“汪,汪汪”,我养的小狗花花莫名地狂吠起来。恍然明白,也许是花花在阳台上狂吠,从楼下散步或路过的人听了心烦,顺手从地上拣了一个石块,砸了过来,将玻璃砸碎了。

③阳台上一排整齐的蓝玻璃,因了这块碎玻璃而有了伤痕,很不协调。找来维修工,师傅说这种弧形的钢化玻璃很难配,需要从外地调货,很费周折。没办法,那块碎裂的钢化玻璃,就一直悬在那儿。它就像一道疤痕一样,每次看到它,我的心都会隐隐地作痛,又气愤,又无奈。不过,每次花花无故吠叫时,我就会立即制止。倒不是怕别人再砸了玻璃,而是意识到,它的吠声惊扰了别人。这是那块碎玻璃,无声地提醒着我。

④慢慢地,我适应了阳台上那块碎玻璃,有时候,我甚至觉得,穿过那块碎玻璃的裂纹看出去,有一种别样的美。我差不多已经忘记了阳台上那块被人砸碎的玻璃了。

⑤“咚,咚咚”,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个高大粗犷的男人,陌生,但似乎又在哪儿见过。他自我介绍,他也住这个小区,某幢某号。难怪有些面熟,原来是一个小区的。

⑥问他何事。他瞄了一眼阳台,说:“你家阳台那块玻璃,是我砸的。”我一时错愕,没恍过神来。他又重复了一句,你家阳台那块玻璃,是我砸碎的。终于明白过来了。但我又有点糊涂,这事都过去好久了,连我都差不多已经忘记这茬了,他怎么会突然自己找上门来“认罪”?

⑦他砸玻璃的原因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自顾自地说着:“那天我心情不好,散步经过你家,听到狗叫声非常烦躁,就砸了你家的玻璃。第二天散步时,我才发现,你家阳台上的一块玻璃碎了,从楼下看上去,那块碎玻璃的裂纹,特别刺眼。”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接着说:“我也想过,来向你们解释一下,道个歉,赔偿你们,但又想想,反正当时也没人看到,我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呢。”说到这里他又很不自然的笑了一下,咽了口唾液,继续说:“我以为你们会很快将碎玻璃更换掉的,每天早晚散步时,路过你家楼下,我都忍不住抬头看看,没想到,一天又一天,那块碎玻璃一直没换。我都不敢抬头,不敢从你家楼下经过了。”说到这儿,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你不知道,那块碎玻璃,就像一个伤疤一样,一直悬在那儿,刺伤我,折磨我。我内心一直没有平静过,安宁过。我今天来,就是想向你们道个歉,我愿噫做出赔偿,同时,请你尽快将那块碎玻璃换掉。”说完,他丢下几张百元钞票,转身走了。

⑧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结局。那块被砸碎的玻璃,甚至已经激不起我丝毫的怨气和愤怒,我差不多已经将它彻底淡忘了,有个人,却一直为此不安。

⑨我拨通了维修师傅的电话,请他想办法,无论如何将那块碎玻璃立即更换掉,让疤痕消失。

(作者:孙道荣,有删改)

(1)围绕着“一块碎玻璃”,“我”经历了      的态度变化过程。

(2)试概括文中“他”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怎样才能“让疤痕消失”?

来源:2016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句段分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