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沿海核电站污染近海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       )

A.重金属 B.废气 C.粉尘 D.热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掘出的及选洗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据此完成问题。
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带来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B.长期堆放日晒下会自燃,排放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里,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不会诱发灾害

垃圾处理方式中,堆肥相对于填埋、焚烧而言,其优点是

A.投资小
B.垃圾减量最彻底
C.环境效益高
D.技术要求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渤海湾
B.温州湾
C.胶州湾
D.珠江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做出的重要承诺。为提高空气质量,北京市政府近几年对“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日数”提出了逐年提高的目标要求。京城媒体赋予了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达标天为“蓝天”。
材料二 北京市“蓝天”日数统计表

年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4
19
17
16
11
25
16
26
24
21
12
22
20
2005
21
22
19
14
20
21
24
23
19
19
10
22
2006
11
20
16
13
23
24
29
30
19
18
19
19
2007
20
15
20
20
20
15
23
28
25
26
19
15

材料三 良好的空气质量不仅靠北京自身治理,更需要周边各省的配合。近年,北京城区小煤炉完成了“煤改电”,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首钢等多家重污染企业陆续搬迁或停产;在奥运空气质量重点保障区域启用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全天实时监测。北京等六省区市已经统一行动,重点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治理,共创“蓝天”。
(1)根据北京市“蓝天”日数统计表中四年平均情况分析,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是哪
个月?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2)北京是“蓝天”日数较少的大城市之一,试从北京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影响两方面分析
其主要原因。
(3)为确保北京奥运期间有更多的“蓝天”,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面的有效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下类属于一类的是:

A.玻璃瓶、塑料袋 B.烂菜叶、果皮
C.旧报纸、易拉罐 D.废铜烂铁、破衣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的危害的共同点是                       (  )

A.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B.都会使土壤,河湖酸化
C.都会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森林
D.都会使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

A.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B.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研究煤炭中硫氧化物的开发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玻璃幕墙反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3期
(1)结合材料分析光污染的主要危害。
(2)结合实际说明当前防治光污染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3题。
 
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荒漠化、农田土壤侵蚀、原始森林破坏
B.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农田土壤侵蚀
C.酸雨、农田土壤侵蚀、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D.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农田土壤侵蚀

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C.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5是山东济南、宁夏中卫两监测站观测黄河水质(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状况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对比黄河济南、中卫两地水质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水质问题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
读图1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
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洞庭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洞庭湖位于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湖北省
C.湖南省
D.长江中上游地区  E.重庆市
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何作用?
(2)由上图可知:一个多世纪以来洞庭湖最大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上述作用有何影响?
(3)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洞庭湖变迁的人为原因。
(4)下列措施可以缓解上述变化的有                           (   )
A.流域内加强植树造林
B.实现退耕还湖
C.疏通进出该湖的河道
D.人工加固加高湖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根据相关知识完成问题。
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渤海湾 B.温州湾 C.胶州湾 D.珠江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