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材料二: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南郊区,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自古以产盐著名。盐湖所处的位置是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源丘陵。

(1)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6分)
(2)人们在巴音布鲁克地区过度放牧,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6分)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提出建议。(6分)
读材料二及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4)指出材料二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京津冀区域简图(下图)

材料二  河北省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图(下图)

(1)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城市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
(2)河北省冬小麦生产中有“瑞雪兆丰年”之说,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3)2014年全国空气最差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占了7个。在工业生产中,河北省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4)50多年来,河北省超过90%的平原河道干涸,90%的湿地消失,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特别是干旱年份更为严重 ②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全球气候变化与咸潮无关 ④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和浪费率高居全国榜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将咸潮损失降低可采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 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 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 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漫画“祸从口出”,完成下列问题。

此漫画反应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过度垦荒,水土流失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森林砍伐,全球变暖 D.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

下列利于缓解该环境问题的措施有(   )
①生态移民         ②退田还湖        ③扩大灌溉       ④保护林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污染】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保产业被纳入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环保产业规模也逐渐壮大。下图为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空间格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指出我国西南地区(云贵川渝藏)环保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读‘‘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要说明 理由。
(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 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与其它文明相互交流融合,共同促进人类进步。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可·波罗游记》详细描绘了东方的风俗、地理、人情,如都江堰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东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大大促进了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马可·波罗东行旅行线路和文化景观图

(1)马可•波罗东行的出发地自然景观是                         ,大都的自然景观是                         。简要说明两地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
(2)文化景观A和B分别反映了当地什么环境问题?
(3)“文化景观建设如果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保护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工程是如何顺应自然环境并发挥作用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下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指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请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阅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区域土地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图中B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破坏问题是什么?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
(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光热、降水 B.土壤、水源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洪涝灾害 B.沙尘暴
C.水土流失 D.土地盐碱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读漫画《我的房子》,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