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再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南,古称中原,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中的“某类地貌”是           ,甲地区该地貌面积广阔,分析其原因。
人民胜利渠于1952年建成,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引黄水利工程,主要承担灌溉和向城市供水的任务。
(2)说明修建人民胜利渠的优势自然条件,分析其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近年来,河南省在产业转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任选一例,回答问题。
“中国厨房“一每3.5袋方使面中有1袋是河南生产的;每10丰速冻水饺中,有5个出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双汇、三全、思念,这里诞生了众多食品工业的知名品牌。分析河南发展食品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
“焦作现象”是指河南焦作市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日益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焦作现象”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b、c两村搬迁合并为d村,并修建了N水利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村庄a与原村庄c比较,农业发展突出优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2)N水利工程其有哪些效益?
(3)当地政府将b、c两村搬迁合并至d村,地理背景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开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   )

A.①以西河段 B.①②之间河段
C.②③之间河段 D.③以北河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读“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荆江的“险”体现在该河段(   )

A.流量大,多凌汛 B.洪涝灾害频发
C.落差大,水流急 D.水土流失严重

荆江河段综合整治的重点措施主要是(   )
①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②修建水闸,梯级开发 ③裁弯取直,疏俊河道  ④加固堤坝,拦截洪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荆江综合治理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两岸生产生活安全和交通畅通
B.保证两岸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
C.开发长江中游强大的运输潜力
D.降低淡水养殖业的风险与损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唐长安城位于关中平原的龙首原——“原”指较高的地势上相对平坦的地方。长安城位于渭水和秦岭之间,发源于秦岭北坡的众多河流,从关中平原穿过,汇入渭水,在众多的河流中,以泾、渭、泸、灞、沣、漓、涝、淆八条河流为主。而在长安城内又开凿了五条渠道,把城外河水引入到城中。这八条河流、五条渠道共同构成了“八水绕长安,五渠灌都城”的胜景。下图示意唐长安城的位置及“五渠”在长安城内的分布。

(1)判断唐长安城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据图说明唐长安城的建设是如何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
(3)分析“五渠”对长安城的作用。
(4)唐长安城是座典型的山水生态城。根据图文材料,请为我国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在地形区名称:①                    、④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名称:1                 、2                
(3)图中a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           ,此外还有                            以及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
(4)长江上游的开发重点是                   、此外还必须搞好              建设,为此国家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5)长江下游综合整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①荆江河段流域面积广              ②荆江河段所处的夏季多暴雨的气候特征
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④长江上游的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在不同河段地理特征不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发展策略。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上游——大力开发森林资源
C.中游——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D.下游——注意水质保护,防治水污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在不同河段地理特征不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发展策略。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上游——大力开发森林资源
C.中游——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D.下游——注意水质保护,防治水污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①荆江河段流域面积广             ② 荆江河段所处的夏季多暴雨的气候特征
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④长江上游的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越南北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中城市布局特征,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说明红河干流在河口以下河段以航运作为主要开发利用方向的理由。
(3)红河下游平原地区是开发已久的水稻种植区。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在汉江乙水库以上河段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甲区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B.汉江下游雨季地下水位下降
C.汉江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D.乙水库库容逐渐减小

为缓解汉江流域乙区域人地矛盾,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从乙区域向甲区域移民
C.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 D.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有效控制美国田纳西河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和完善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修建堤坝,疏通河道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