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沉积岩层在形成时一般呈水平分布,上面的岩层较新,下面的岩层较老。地壳运动会使水平岩层弯曲变形。关于下列两幅地质构造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地貌是断层形成的
B.甲处为向斜构造,乙处为背斜构造
C.甲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乙处有河流发育
来源: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1)一(2)题。

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

A.裂谷 B.河口三角洲 C.块状山地 D.陡崖

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B.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地形常崎岖不平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⑴—⑵题。

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来源:易错题解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⑴—⑵题。
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4分)
(2)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的影响。(4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                                      ,青藏高原多海拔很高的山脉,为什么其地表特征却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4分)
(4)图中A是             板块,B是             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A或B)板块上,山上                          (地质作用)作用明显。(4分)
(5)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                          ,主要自然资源有                                                                           。(4分)
(6)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              (岩石)。(2分)

来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1~3题。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
B.冰川侵蚀作用
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
D.风力搬动能力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来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9~10题。

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不平挤压
来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②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a处钻井
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处绝对不会含有化石
C.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a箭头所示
D.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来源: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右图,完成4—5题。

4.图中代号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

A.①是背斜,④是地垒 B.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C.②是断层,④是地堑 D.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5.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B.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C.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D.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来源: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相关要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若该地取得如图正午太阳高度时为广州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期,则该地的纬度度数为          ,试判断下面关于该地的描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A.N坡面为阳坡,红壤广布,适合马尾松的生长
B.图中河流在该地最可能自西向东流
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

(2)简要说明说明图中河谷的形成原因。
(3)M坡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是什么?据图概括其可能的形成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质构造剖面图,分析回答10题。

10.下列叙述可能成立的是
A.假设C处是休眠火山,可能找到的矿物是煤炭
B.喜马拉雅山的成因与图中C山的成因相同
C.假设D处发生5.4级地震,A、B、C、D相比,感觉最明显的地点可能是A 
D.假设C处是断层形成的,那么可能是泰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储油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形态上看,该构造是_____________构造。
(2)图示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开采后,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可以通过向油井中注入水的办法增加出油量,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石油形成的原理推论,图中储藏石油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_____岩。
(4)图中地质构造在成因上主要是由于受_____________(内、外力)的作用形成的,地壳运动中的_____________运动往往会形成该构造,若是在地表该构造常会形成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5~7题。

5.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6.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谷地 D.山岭

7.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来源:地表形态的塑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1994年被我国科学家证实为地球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读图回答:

(1)板块名称:A          ,B          ,A、B两板块的分界线大致是                 
(2)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       ,原因是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板块上,形成原因是                           
(4)简要分析大峡谷的成因:                     
        。因此这里有丰富的        资源。
(5)峡谷入口处江面海拔2800米,出口处海拔155米,使这里的        资源丰富;若按理论计算,两地的温差约为        (取整数)。
(6)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             
                。

来源: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