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3年1月5日—1月20日在南美大陆举行。选手驾车从利马出发,穿越长距离的沙漠和山地,途经8000多千米,最后抵达圣地亚哥。从1月11日至16日,选手们在阿根廷境内展开角逐。阿根廷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900万。其东南部畜牧业发达,牛肉大量出口到欧洲。
材料二 下图为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线路示意图

(1)比赛时选手途经世界上最狭长的荒漠带,简析该荒漠带狭长的主要原因。
(2)图中A至B赛段自然环境艰险,请说出选手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3)简析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所示落叶林带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洋流(   )

A.是北太平洋暖流 B.主要动力是盛行西风
C.所经海域终年风平浪静 D.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乙、丙两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   )

A.森林、荒漠 B.森林、草原
C.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m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该区域湖泊的形成因素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内力作用

甲地区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甲地区主要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叶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
A._____带,B._______带,C.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地理环境的       性。(2分)
(2)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以             为基础。(4分)
(3)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所表示风带的风向是         。(2分)
(4)C地气候类型对应的④地自然带是                            。(2分)
(5)“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③和⑦都属于       带,但是形成原因不同,③成因是        ,⑦成因是         。(10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与N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      ,N处的自然带名称最有可能是      
(2)分析乙区域x、y两河流量的差异及其原因。(4分)
(3)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侧月均温大于0 ℃,且降水较多。请分析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纬度45°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经度。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处沿海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②、③处自然带的差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C.③区域向东的地域差异主要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③处沿海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C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A、B、C所在自然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该地区自A到C,自然景观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高地形 B.高洋流
C.低地形 D.低洋流

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B.夏季多对流雨
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
D.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m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气候类型名称。(2分)
                          ②                      
(2)试分析①②两种气候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表现在成因上都是                             造成的,表现在气候特点上,夏季都是                                          . (2分)不同点表现在冬季的气候特点上:(2分)
①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③④两种气候在气候特点上的相同和不同点:(3分)
相同点:                    不同点:③有明显的                      ④是               
(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主要是受                  因素的制约。(1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