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013年12月6日开始,来自刚果(布)、赤道几内亚、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喀麦隆5国的森林部长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讨论了如何加强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保护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与会国家为保护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带雨林脆弱性的主要原因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植物生长速度慢 D.群落以乔木为主,其他的物种很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能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C.影响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致人类对雨林开发的根本原因是

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B.人口的增长和贫困
C.移民亚马孙平原 D.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

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亚马孙河水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虫夏草核心产区为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区,其海拔多在4400-4600米之间,而20年前该高度是在3900-4400米之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冬虫夏草核心区海拔范围变化的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雪线下降 C.土壤湿度增大 D.青藏高原隆升

大量采挖冬虫夏草,对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草地退化②水土流失③物种减少④冻土消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某地区独特的聚落景观。下图为我国四地聚落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甲~丁四地中,与该民谣所描写的景观相符合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当前,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暴雨洪涝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沙尘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年—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人工用地
未利用地
2009年
1.59
2.72
67.87
16.22
0.30
11.30
2010年
1.47
2.83
68.47
16.12
0.30
10.81
2011年
1.47
2.84
68.47
16.12
0.29
10.81
2009年—2011年变化率
-0.12
0.12
0.6
-0.1
-0.01
-0.49

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青海湖属         (淡/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       
(2)祁连山是高原山地气候与                 气候分界线。
(3)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与林、草地比重变化,与当地实施了              政策有关。
(4)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           
(5)简述保护与建设青海湖区湿地环境的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及表格示意巴西人口分布状况

(1)A、B两地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其成因不同,请分别加以说明。
(2)甲河流域是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大面积原始雨林的地区,试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其原因。
(3)巴西历史上多次迁都,1763年由①城市迁往②城市,1960年由②城市迁往③城市。简述巴西由②城市迁都于③城市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南美洲赤道区域环流状况示意图(甲)和南美洲区域图(乙)

材料二 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的1/3,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破坏,面积剧减。
(1)材料一甲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B处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图示环流状况下形成的降水类型叫做________雨。(4分)
(2)近些年来,亚马孙部分区域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说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大规模破坏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走进巴西壮丽神奇的亚马逊雨林”为主体。青岛世园会巴西园(见下左图)重点展示巴西雨林景观的园林园艺、亚马逊热带雨林生物物种的独特性、多样性和珍贵性。雨林园艺景观区、活蝴蝶花园、雨林昆虫及两爬动物乐园、名蝶及珍奇昆虫标本缤纷艺术展馆,辅助以雨林鸟艺区、激情巴西足球区、火辣桑巴舞区的展示,从多个角度诠释巴西多姿多彩的自然与生活。
材料二 巴西略图

(1)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在①城市举行,请描述①城市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巴西的热带雨林资源倍受全球的关注,对雨林的前途,不同的人所持观点不同。你是支持开发还是保护?并说明理由。(3分)
(3)巴西的城市化发展很快,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说明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