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修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2002年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图”,回答下列各题。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从中东等地区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甲、a | B.乙、b | C.丁、d | D.甲、b |
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
B.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煤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
C.我国应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迅速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保持一致 |
D.我国面临着人均能源少,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①工程主要是解决( )
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 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 |
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 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 |
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 | B.发电 | C.灌溉 | D.航运 |
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
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 | 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l)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中哈石油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是中国谋求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的又一大进展,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国石油资源锐减、甚至绝产,需要大量进口 |
B.突破海上进口石油的限制,石油进口呈多元化 |
C.石油主要来自中东波斯湾,海上运输存在风险 |
D.陆上管道输油不经过第三国,不受季节限制,安全稳定 |
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严峻,主要原因有
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②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 ③中国石油海上运输安全风险加大 ④中国能源储备规模较小,应急能力相对较弱 ⑤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④⑤① |
2012年10月16日,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西气东输三线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运输大动脉,横跨我国边疆、内地和沿海十省(区)。开工建设这一重大工程,将使沿线上亿群众用上清洁可靠的天然气,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能够带动设备、材料等相关产业,扩大国内需求,支撑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西气东输三线的主要气源来自
A.中亚国家 | B.塔里木盆地 | C.新疆煤制气 | D.四川盆地 |
实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把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1至2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大量排放物,与下列排放物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氮氧化物 | D.臭氧 |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判断。
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 )
A.①→②→③ | B.①→④→② |
C.③→④→② | D.④→①→③ |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
①消费市场扩大 ②原料供应充足 ③劳动力充足廉价 ④技术水平较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能源效率是单位能源生产的服务或有用产出的多少。下图是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空间分布图和我国三大产业的能耗构成和沿海与内陆第二产业能耗差异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我国能源效率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
(2)根据资料分析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 。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高。简要分析能耗较高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
(4)简要分析农业现代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直接
A.加剧水土流失 | B.造成土壤盐碱化 |
C.破坏地表植被 | D.减轻环境污染 |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A.大力提高煤炭产量 | B.将涉煤企业外迀 |
C.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 |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
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图甲是2011年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量比例图,图乙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
B.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比矿物能低 |
C.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 |
D.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升级问题 |
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判断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A.青海 | B.江苏 | C.新疆 | D.贵州 |
下图示意“我国天然气2000~2011年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的经纬度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时段,我国天然气供需重心的移动趋势是
A.生产重心持续向西北移动 |
B.消费重心持续向东南移动 |
C.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近 |
D.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 |
我国天然气2003年之后供需重心演变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我国“西气东输”的建设步伐 |
B.扩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
C.缓解我国东南部交通运输紧张局面 |
D.加剧我国西北部荒漠化蔓延趋势 |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美两国是世界玉米最主要的生产大国。2007 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 .47亿吨,美国玉米产量为3.3804 亿吨( 占全球玉米产量的43.67%) 。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年度玉米剩余量预计将达到1.1875亿吨。如此高的产量导致玉米库存过剩,加之常规能源危机,美国开始以玉米为原料发展能源加工。
材料二 “我国玉米带示意图”和“美国玉米带及某季节等温线分布图”。
材料三: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1)对比乙图中A、B两地此时气温高低的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对比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指出影响中美两国玉米分布共同的自然区位因素。
(3)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
(4)在玉米深加工政策上,中美两国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在玉米深加工发展上不能复制美国模式。试指出我国玉米向能源加工产业发展的国情制约因素。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201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能源进口统计数据。
材料二 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建筑附近,单个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有清洁能源。
材料三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是一种使用方便,燃烧值高的新型潜在能源。主要分布于海底沉积物和陆上永久冻土带中。据初步估算,全球可燃冰资源量约为21×1015m3,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倍,足够人类使用千年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2007年,我国在A远景区(下图)首次采集到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可燃冰样品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能源利用方面的特征。(4分)
(2)评价分布式电源在西藏大规模建设可利用的主要资源类型及发展的条件。(10分)
(3)A远景区可燃冰资源极其丰富,但至今仍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分析A远景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4分)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下图),范围包括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沿岸。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下图)
(1)莱州湾冬季大雪后海面容易封冻,请说明原因。(6分)
(2)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海面封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
(3)据材料二信息,描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的变化情况并简要说明区内外联系与协调发展的途径。(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