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及高速公路走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速公路经过的乙地形名称为 。图中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取整数)米。
(2)高速公路建设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在建设甲点至丙点时,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两个方案。最终施工按“开山推土”的方案进行。请你简述“开山推土”方案的合理性。
(3)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多选)( )
A.植草铺膜 |
B.修筑梯田 |
C.控制车流量 |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
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
(4)为了使公路两侧原有的一些特有动物能继续保持在地面上的相互往来,修筑高速公路时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口的。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
(2)据图,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
(3)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
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 B.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
C.河流泥沙淹埋 | D.环境污染 |
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中该地区气候最湿润的是
A.距今6000~7000年 | B.距今4000~5000年 |
C.距今1000~2000年 | D.距 今3000~4000年 |
下图是某一狭长河谷地的聚落与人口分布示意图,该地居民正计划在其间兴建一座活动中心,
供全体居民集会使用。兴建原则是要使所有居民至活动中心的总距离最小。据此回答,活动中心应兴建在
下列哪个聚落
A.甲 | B.乙 |
C.丁 | D.戊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略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两地的地貌类型及判断理由。
(2)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简述C地周围灌渠发达的原因。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圈甲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1)描述图甲中城市分布特点。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简述图甲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近年来智利与我国交往密切,该国地理位置偏远,有“天涯之国”之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智利人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原因。
(2)据图说出在冰川作用下,在科尔瓦多湾地区会形成哪些地貌。
(3)说出智利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有人认为应扩大智利南部港口规模,营造世界大港,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居民生产场景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窑洞 牧羊
造成双水村民居建筑特色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 B.降水 | C.地形 | D.土质 |
该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环境污染 | C.土地石漠化 | D.土壤盐碱化 |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丰富数据及图像绘制功能,可以研究区域聚落的变化。读图,1920年至2000年间,该区域聚落发展迅速,能正确反映其特点和原因的是( )
A.防洪河堤的修建促使西北部聚落规模扩大 |
B.河流减少,水资源短缺使东部聚落数量减少 |
C.东北-西南向重要公路的建设使沿线聚落增加 |
D.影响南部聚落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 |
为促进新疆地区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图为“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聚落 | B.河流 |
C.地形 | D.耕地 |
有人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最可能的理由是( )
A.途径峡谷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质灾害频发 |
B.穿越终年冻土地区,施工难度和工程量过大 |
C.地处山脉迎风坡,夏季多暴雨,易受洪水威胁 |
D.距离城镇过远,难以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改变 |
下左图、下右图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 | B.三江平原 |
C.塔里木盆地 | D.江南丘陵 |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容易垮坝。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A.a b c | B.b c a |
C.b a c | D.c b a |
与图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 B.江南水乡 |
C.东北地区 | D.内蒙古高原 |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影响鱼类洄游的因子有水流、温度、盐度、水质、光线等,其中水流是对洄游的定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在具有一定流速的条件下,鱼类通常都逆流洄游。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图中甲聚落相对于乙、丙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甲聚落日益增加的用水不足的问题,当地拟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坝顶海拔均为500米。你认为选建在何处更为合理?并阐明理由。
(4)图示C至D河段是某些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假设在B处建一低坝,简析鱼类洄游在该河段可能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