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blob.png

A. 二氧化碳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小的趋势
B. 甲烷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C. 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D. 洋流是造成沿线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冰川因全球气温上升而逐渐消融时,其搬运的土石碎屑也因堆积而成各种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地的冰川堆积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由图所显示的信息可知,当年冰川流动方向大致为  (    )

A.东南→西北 B.西南→东北
C.两北→东南 D.东北→西南

若全球冰川继续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

A.沿海平原扩大 B.陆地淡水减少
C.极地高压增强 D.植被类型增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我国某地土地利用及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引起此地区土地利用及规划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当地改善了灌溉条件,变旱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本地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全球变暖,本地平均气温有所提高

以上的变化可能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河流地表径流可能变化,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产值产量肯定提高
D.本地生态有所改善,并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下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四个地点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b气候在世界分布面积最大的是撒哈拉沙漠
C.c气候的降水类型属于冬雨型
D.流经d气候区域的世界上的大河是长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N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来源:气候的判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却有明显的差异。
(1)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读"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四城市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气候要素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读图2—38回答问题。

  2—38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2) 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中,气候状况与该图接近的两个著名城市为____________。

来源:气候类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气候类型分布空白示意图”(图2—39)完成下列要求。

  图2—39
  (1)按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
  (2)按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图中⑧处所在地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3)写出图中⑤处所在地风向的名称。
  (4)分析图中⑦处所在地风向的形成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3题。

甲图中①的流向及等温线画法正确的是    (    )

与乙图中②地沿岸景观形成,关联不大的地理要素是 (    )

A.地形条件 B.洋流影响 C.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D.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甲图中所示区域沿岸植被变化(    )

A.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B.草原——荒漠——常绿硬叶林
C.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D.草原——荒漠——常绿硬叶林

与乙图中③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来源: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温带海洋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 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 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 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2.四季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仅分布的北半球
B. 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 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 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列各题:(7分)

(1)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地的地壳厚度约为__________千米,该地的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湖泊
(3)影响图中河流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试题